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对孕兔胚胎-胎仔发育的影响。方法:孕兔于妊娠第6~18天分别给予静脉注射用右旋兰索拉唑3.6,12,36 mg·kg-1,qd。另设兰索拉唑和左旋兰索拉唑(36 mg·kg-1)作为消旋和左旋对照,环磷酰胺(10 mg·kg-1)作为阳性对照,溶媒对照采用氯化钠注射液,第29天处死解剖。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后孕兔一般症状,处死后,观察母兔生殖状态与胎仔发育情况。于首、末次给药进行伴随毒代采血,解剖时取组织样本,采用LC-MS/MS测定样本内药物浓度。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右旋兰索拉唑中、高剂量组、消旋、左旋对照组孕兔厌食、体质量下降明显。消旋、左旋和阳性对照组给药后期个别孕兔出现流产。率转换后,右旋高剂量组、消旋、左旋对照组胎仔活胎率显著低于溶媒对照组。胎仔骨骼检查中,右旋高剂量组、消旋和左旋对照组的部分种类骨骼缺失数量,显著高于溶媒对照组。伴随毒代结果可知,右旋兰索拉唑在孕兔体内达峰迅速,代谢较快,未见蓄积。组织分布研究表明右旋兰索拉唑在母体内广泛分布,无特殊脏器亲和,易通过胎盘屏障。结论:右旋高剂量(36 mg·kg-1)家兔体内表现出一定的母体毒性和胚胎-胚仔发育毒性,右旋中剂量(12 mg·kg-1)仅表现出母体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妇科再造胶囊对兔胚胎-胎仔发育及其伴随毒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孕兔在着床至硬腭闭合期间(GD6-18),灌胃(ig)给予不同剂量的妇科再造胶囊(0.88,2.63和5.25 g·kg-1),溶媒对照组给予纯水;GD28处死孕兔,取胎仔,检查黄体数、胎重(连子宫)、胎仔重量、胎盘重量、活胎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LC-MS/MS法,建立并验证大鼠血浆中NIP203的检测方法,并研究其毒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盐酸维拉帕米为内标,经乙腈沉淀蛋白,采用Waters UPLC CSH C18(50 mm×2.1 mm, 1.7μm)色谱柱,以1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含体积分数0.1%甲酸)和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定量分析离子对为387.3→266.3、455.4→165.2。在毒代动力学研究中,将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3、10和30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14 d,检测首次及末次给药后大鼠血浆药物质量浓度。结果 血浆中NIP203在5.00~5 0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各项验证参数均符合接受标准。SD大鼠给予3、10和30 mg·kg-1·d-1 NIP203,第1天给药后,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的体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复幼颗粒对SD大鼠的非临床安全性。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20只SD大鼠(6~7周龄),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复幼颗粒组(18 g·kg-1),按每次30 mL·kg-1灌胃给药,24 h给药2次(上、下午),给药后观察14 d;检查项目包括临床观察、体质量、大体解剖等。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将192只幼龄SD大鼠(出生后4 d)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复幼颗粒组(1.2,2.5,5 g·kg-1),按每次10 mL·kg-1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给药13周,恢复期4周;检查项目包括一般生理指标、眼科检查、发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激素指标、生殖功能指标、组织病理学观察等。结果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SD大鼠灌胃给予复幼颗粒按18 g·kg-1(生药:82 g·kg-1),无明显急性毒性。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幼龄SD大鼠灌胃给予2.5 g·kg-1(生药:11.33 g·kg-1)复幼颗粒连续给药13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单次给药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初步评价类叶升麻苷的安全性,为深入全面开展其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基础。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和给药组(5 000 mg·kg-1),经口单次给药,观察并记录14 d内大鼠一般临床症状、死亡情况、体重;对主要脏器进行肉眼观察。重复给药毒性试验,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类叶升麻苷低(100 mg·kg-1)、中(500 mg·kg-1)、高(2 000 mg·kg-1)剂量组,每组30只,连续给药28 d,恢复28 d,观察并检测一般临床症状、体重、摄食量、尿常规等相关指标。结果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中各动物无死亡、无异常、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脏器组织无肉眼可见病变。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大鼠体重、摄食量、凝血指标、脏器湿重及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液学、肝功能和肾功能无毒理学影响,高剂量组脏器组织未见明显给药相关组织病理学改变;高剂量组雌性动物尿常规中出现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脊髓凋亡细胞,明确环磷酰胺对SD大鼠胎仔脊髓神经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妊娠第10天给予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环磷酰胺(7.2 mg/kg和9.0 mg/kg),于妊娠第20天解剖将胎仔脊髓制成病理切片,并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脊髓神经出现大量凋亡细胞;与生理盐水组胎仔胸髓和腰髓前角细胞的Bax和Bcl-2表达比较,环磷酰胺低剂量组胎仔胸髓和腰髓前角细胞的Bax表达明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结论:在大鼠孕第10天给予7.2 mg/kg环磷酰胺尾静脉注射,其对大鼠胎仔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用作兔胚胎一胎仔发育毒性实验阳性对照药物的可行性及最佳用药方案,为顺利开展规范化生殖毒性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用普通级新西兰兔,以交配成功日为妊娠第0天(GD0),采用计算机完全随机区组法将妊娠兔分为4组,包括环磷酰胺A组(14只,GD6~20环磷酰胺18mg/kg,10:/a灌胃)、B组(11只,GD10—13环磷酰胺25mg/kg,1次/d皮下注射)、C组(12只,GD6~18环磷酰胺15mg/kg,1次/d肌内注射)和溶媒对照组(12只,GD6—18生理盐水2ml/kg,1次/d灌胃)。观察用药期间动物的一般情况,分别于GD0、3、6、10、13、15、18、20、24、28对各组妊娠兔称重并计算宫外增重,于GD5和GD28取兔血清测定睾酮、黄体酮和雌二醇水平。GD28处死各组兔,取胎仔,记录黄体数、着床数、活胎率、吸收胎率、死胎率;检查胎仔,计算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发生率。结果环磷酰胺A组兔GD10和GD15、环磷酰胺B和C组兔GDl5体重均明显低于溶媒对照组(P〈0.05或P〈0.01);环磷酰胺A组宫外增重明显低于溶媒对照组[(-0.013±0.163)kg比(0.208±0.194)kg,P〈0.01]。GD28与GD5的激素水平差值比较显示,环磷酰胺A组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与溶媒对照组相比,雌二醇和睾酮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黄体酮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B组及C组激素变化幅度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解剖未见母兔有明显异常。环磷酰胺A组、B组活胎率(65.1%、19.2%)均明显低于溶媒对照组(93.1%)(均P〈0.01),吸收胎率(17.4%、53.9%)及死胎率(17.4%、26.9%)均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4.2%、2.8%)(均P〈0.01)。环磷酰胺A组、B组、C组胎仔外观畸形发生率(60.6%、93.3%、16.1%)、内脏畸形发生率(62.9%、93.3%、25.9%)及骨骼畸形发生率(91.4%、100.0%、61.7%)均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0、0、3.0%)(均P〈0.01)。结论环磷酰胺用作新西兰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实验阳性对照药物是可行的,其最佳用药方案为18m∥kg,10c/a灌胃,GD6~20连续用药15d。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受精大鼠和家兔为实验系统,评价牛蒡子苷元对动物胚胎-胎仔发育的影响,为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100只受精雌鼠分为溶媒对照组和牛蒡子苷元高、中、低剂量(64、16、4 mg/kg)组,每组25只;72只受精雌兔分为溶媒对照组和牛蒡子苷元高、中、低剂量(25、10、4 mg/kg)组,每组18只。全部动物于妊娠第6天(GD6)开始给药,每天ip给药1次,大鼠连续给药至GD15,停药至GD20解剖检查,家兔连续给药至GD18,停药至GD29解剖检查。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动物一般状态,定期检测动物体质量和摄食量,解剖时计数卵巢黄体数量、检查着床数和活胎数,测量活胎顶臀长和尾长,检查活胎外观、内脏和骨骼。结果 给药期间,动物除给药方法导致的注射部位炎症反应外,其他未见异常体征变化;与溶媒对照组比较,牛蒡子苷元未引起大鼠和家兔体质量异常增长;母本动物受孕率、平均黄体数量和受精卵着床丢失率也未见异常改变;窝均活胎率、死胎率和吸收胎率,胎仔顶臀长和尾长也未见明显改变;也未见受试物导致的胎仔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结论 牛蒡子苷元未见潜在的大鼠和家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在本试验条件下,牛蒡子苷元大鼠和家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的无明显损害作用剂量(NOAEL)分别为64和25 m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以静脉注射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95%置信限;并将26只Beagle犬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和2、13、80mg·kg-1·d-1注射用银杏内酯B。连续给药3个月,观察动物一般状况、体质量、体温、心电图、眼科、尿常规、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质量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注射用银杏内酯B单次给药500,425,361,307,261mg·kg-1分别死亡8、4、2、2、2只小鼠,222mg·kg-1未见小鼠死亡;对犬静脉滴注给药3个月,给药末,高剂量组全部犬肾脏,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4例肺脏边缘肺泡腔及肺泡膈内散在有巨噬细胞增生。恢复期无此变化。其他各项指标未见显著毒性反应。结论:小鼠静脉注射银杏内酯B的LD50(95%置信限)为424mg·kg-1(371~552mg·kg-1);对犬静脉滴注3个月,13mg·kg-1·d-1为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80mg·kg-1·d-1引起肺脏和肾脏的可逆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与槲皮素联用后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特征。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药达沙替尼3.5 mg·kg-1、槲皮素35 mg·kg-1、达沙替尼3.5 mg·kg-1+槲皮素35 mg·kg-1,连续给药14 d,于第15天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离心获取上层血浆。采用酶解法处理血浆样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检测血浆中的达沙替尼与槲皮素,描绘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通过DAS 3.2.2软件对药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达沙替尼单用与联用状态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t:(0.28±0.035),(0.49±0.051)μg·h·mL-1;AUC0-∞:(0.29±0.035),(0.51±0.047)μg·h·mL-1;MRT0-t:(7.74±0.31),(7.44±0.25) h; MRT0-∞:(8...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注射液对SD大鼠母体、胚胎的毒性和致畸性。方法将交配成功的SD雌鼠随机分成4组。设银杏内酯B注射液30、60和120 mg/kg·d 3个剂量组及溶媒对照组,于妊娠第6~15天(致畸敏感期)经尾静脉注射给药,1次/d。实验期间记录母鼠一般状况、妊娠期体重,于妊娠第20天剖检母鼠,检查窝仔参数、胎仔参数及胎仔形态的变化。结果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银杏内酯B注射液各剂量组孕鼠的生殖能力、胚胎形成、胎鼠外观、生长发育、骨骼及内脏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在30~120 mg/kg·d剂量时,银杏内酯B注射液无明显母体和胚胎毒性,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给予本维莫德的单次给药和重复给药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单次给药毒性研究通过皮下注射方式一次性给予受试动物本维莫德2 000 mg·kg-1(小鼠)或500 mg·kg-1(家兔),给药后连续观察14~15 d,记录受试动物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重复给药毒性研究通过皮下注射方式给予本维莫德40,100,200 mg·kg-1·d-1(大鼠)或30,60,150 mg·kg-1·d-1(家兔),连续注射6个月,给药结束后观察1个月。每日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每周测量实验动物体重及摄食量,末次给药终止后24 h,每组取50%受试动物(雌雄各半)进行血液生化学及病理学检查。剩余受试动物停药1个月,同前完成相应指标检查。结果:小鼠单次给药的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剂量为2 000 mg·kg-1,家兔单次给药的NOAEL剂量为500 m...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克拉霉素对兰索拉唑及其代谢产物5-羟基兰索拉唑和兰索拉唑砜药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十二指肠给予兰索拉唑(8 mg·kg-1)+生理盐水、兰索拉唑(8 mg·kg-1)+酮康唑(5 mg·kg-1)、兰索拉唑(8 mg·kg-1)+反苯环丙胺(5 mg·kg-1)、兰索拉唑(8 mg·kg-1)+克拉霉素(8 mg·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LC-MS/MS法测定药物浓度。通过对兰索拉唑及5-羟基兰索拉唑和兰索拉唑砜血药浓度的测定,计算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以5-羟基兰索拉唑、兰索拉唑砜与兰索拉唑AUC0→4h的比值分别作为原药经CYP2C19和CYP3A4代谢程度的指标,研究克拉霉素对兰索拉唑代谢的影响。结果克拉霉素显著增加兰索拉唑的AUC0→4h、MRT和t1/2,显著降低其CLz。克拉霉素显著降低兰索拉唑砜与兰索拉唑AUC0→4h的比值,从0.63±0.17降至0.15±0.09(P<0.05),兰索拉唑砜的ρmax显著降低,MRT和t1/2显著延长。克拉霉素对5-羟基兰索拉唑的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影响。结论克拉霉素在大鼠体内对兰索拉唑CYP3A4主导的磺化代谢抑制作用明显,可明显增加兰索拉唑的生物利用度,对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注射用伏立康唑前药(Voriconazole prodrug,VP)的遗传及生殖毒性.方法 分别采用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观察VP的遗传毒性,并通过伴随毒动学试验了解其血浆暴露量;生殖毒性研究了注射用VP对SD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的影响,于SD大鼠妊娠第6~ 15天连续iv给药(30、60、120 mg· kg-1·d-1),于妊娠第20天剖检,分析其生殖毒性.结果 遗传毒性的Ames试验、CHL试验和微核试验中,结果均显示为阴性;伴随毒动学试验表明:受试物在小鼠体内呈线性消除;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受试物高剂量组中胎鼠头颅骨和/或胸骨异常的数量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结论 注射用VP未见明显遗传毒性;受试物在120 mg·kg-1剂量下对胎鼠骨骼发育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未见其他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SD大鼠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Ⅰ段)、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Ⅱ段)以及围产期发育毒性试验(Ⅲ段)毒性试验指标的背景数据库,为药物生殖毒性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从本中心2018-2020年SD大鼠生殖Ⅰ段、Ⅱ段、Ⅲ段毒性评价研究中生殖毒性试验溶媒对照组共计142只雄鼠、303只孕鼠和2451只胎鼠以及生殖Ⅱ段中阳性对照组122只孕鼠和1668只胎鼠的生长发育中非主观性观察判断指标,包括大鼠及仔鼠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体重、体增重、器官重量(子宫、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腺、心、肝、脾、肺、肾)和妊娠结局(黄体、着床、活胎、吸收胎和死胎数),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使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计算各指标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和最小值及变异系数。结果 Ⅰ段孕鼠妊娠期0-14 d(GD0-14)体增重正常,GD14处死并剖宫检查,子宫总重(15.0±2.3)g,平均黄体数(16.8±1.6)个、平均活胎数(15.3±2.3)个、平均吸收胎数(0.9±1.3)个和平均着床数(16.4±1.9)个;雄鼠睾丸重(3.4±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5-羟色胺(5-HT)能致幻剂麦司卡林对视觉逼近刺激模型(LVSM)中小鼠本能恐惧行为的影响及受体机制,并探究LVSM对5-HT能致幻剂的选择特异性。方法 (1)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5-HT能致幻剂麦司卡林(1.56,3.125,6.25和12.5 mg·kg-1)组和25CN-NBOH(0.1,1和10 mg·kg-1)组、非致幻的5-HT2A受体激动剂TBG(1,10和25 mg·kg-1)组、非5-HT能致幻剂氯胺酮(0.5,5和50 mg·kg-1)组及中枢兴奋药哌甲酯(0.3,3和30 mg·kg-1)组,提前5 min ip给予相应药物,在LVSM中观察小鼠在安全屋内僵直行为;采用旷场实验观察麦司卡林(1.56,3.125,6.25和12.5 mg·kg-1,ip)对小鼠运动距离的影响。(2)小鼠随机分为溶剂+生理盐水组、溶剂+麦司卡林组、MDL100907+生理盐水组、MDL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HPLC建立大鼠血样中去氢骆驼蓬碱(HM)及衍生物9-丁基-1-甲基-N-(2-羟基)乙基-β-咔啉-3-甲酰胺(编号:H-2-104)的检测方法,考察重复给药的毒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HM低、中、高剂量组和H-2-104低、中、高剂量组(35,70,140 mg·kg-1),每组8只。开展重复给药毒性实验,对首次给药至给药结束28 d后大鼠体内HM,H-2-104的毒代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HM及衍生物H-2-104均能检出,其线性范围均为66.67~500 ng·mL-1,出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及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本测定要求。研究发现给予HM后,大鼠体内Cmax与AUC0-t分别为(301.78±67.24) ng·mL-1和(234.18±98.35) ng·mL-1·h (低浓度),(478.65±99.74) ng·mL-1和(7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本研究室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总结,建立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指标的背景数据,为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本研究室2011-2018年的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选取全部对照组孕兔的胚胎发育和胎仔生长发育指标数据,包括孕兔的妊娠期体质量、妊娠结局(平均黄体数、平均着床数、平均活胎数、着床前丢失率、吸收胎率和死胎率)、胎仔生长发育(胎仔体质量、顶臀长和尾长)及胎仔变异率(外观、内脏、骨骼),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结果统计分析了149只孕兔和1097只胎仔的胚胎-胎仔发育指标。孕兔为3~5月龄,孕兔妊娠第0天(GD_0)体质量为(3.0±0.3)kg,GD_(28)体质量为(3.5±0.4)kg。GD_(28)安乐死并剖宫检查,妊娠率为85.6%,孕兔平均黄体数为(8.0±2.1)个,平均着床数为(7.6±2.1)个,平均活胎数为(7.4±2.1)只,活胎率为96.2%,吸收胎率为1.9%,死胎率为1.8%;胎仔发育指标中,胎仔体质量为(33.4±5.0)g,胎盘重为(4.0±0.8)g,顶臀长为(86.3±5.9)mm,尾长为(11.3±0.8)mm,性别比(雄/雌)为1.0(550/547);活胎仔中,外观变异(或畸形)率为0.18%,骨骼变异(或畸形)率为33.5%,内脏变异(或畸形)率为0.09%。结论初步建立了本研究室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的背景数据,各指标变化比较稳定,胎仔自发畸形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阿里红多糖(FOPS)改善淀粉样前体/早老素(APP/PS1)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认知功能及潜在机制。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作正常组;根据体重将APP/PS1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对照组、FOPS-a实验组和FOPS-b实验组,每组8只。模型组正常饲养,对照组给予0.65 mg·kg-1盐酸多哌奈齐,FOPS-a实验组给予60 mg·kg-1 FOPS-a, FOPS-b实验组给予60 mg·kg-1 FOPS-b,灌胃给药;qd,连续给药3个月。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海马区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淀粉样蛋白(Aβ)基因转录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SK3Α、APP、Aβ1-42、早老素(PS-1)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正常组、对照组、FOPS-a组、FOPS-b剂量组第4天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8.29±10.49),(27.36±17.25)(28.91±20.3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银杏叶提取物基于TLR4/NF-κB通路对骨质疏松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周龄在4~6周的SPF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对照组(A组)、骨质疏松组(B组)、阳性药物己烯雌酚组(C组)和银杏叶提取物(D组),适应性饲养1周后,第2周进行建模,饲养3个月后起给予药物干预,C组大鼠每日给予己烯雌酚0.05 mg·kg-1·d-1,D组大鼠给予银杏叶提取物,以200 mg·kg-1·d-1的剂量给药,给药方式均采用灌胃给药。C组、D组进行药物干预6周,与此同时,A组、B组给予10 mL·kg-1·d-1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药周期满6周后,麻醉大鼠成功,处死大鼠,取出股骨组织,检测并观察各组大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