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形态发生蛋白 7是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 β)超家族中的一员 ,最初因其能促进造骨细胞的分化和诱导异位骨的形成而得名。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BMP 7的生物学功能不仅限于其诱导成骨活性 ,而且涉及全身许多器官的发育和形成 ,在骨、肾、肾上腺、膀胱和脑组织以及某些骨肉瘤细胞中都有表达。在许多肾脏疾病模型中 ,可以阻止肾小管间隙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BMP家族中的一员,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BMP-7受体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超家族的成员,是一种膜蛋白受体。BMP-7首先与Ⅱ型跨膜丝/苏氨酸激酶受体(ActRⅡ、ⅡB)结合,受体的蛋白激酶活性被激活,再与Ⅰ型受体(主要是ALK2)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催化Ⅰ型受体GS区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Ⅰ型受体被激活后,作用于Smad1、Smad5或Smad8的C端SSXS模体,使其磷酸化,再与Smad4形成复合物,进入核内与多种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发挥基因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因具有独特的异位骨诱导活性而被发现并被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是诱导骨发生的主要活性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骨、肾组织中表达,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 目的:全面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骨发育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电子检索和计算机Medline数据库1990/2010收录的骨形态发生蛋白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生物学作用及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 结果与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望在骨折愈合、退行性骨关节炎、相关骨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生物学活性使其对骨折、骨缺损、延迟愈合,骨不连、骨质疏松等多种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有证据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局部应用或骨形态发生蛋白涂层有利于假体-骨界面的骨整合,包括假体周围骨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四氯化碳(CCl4)诱导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对照组大鼠每周一、四背部皮下注射橄榄油(0.12ml/100g),肝纤维化组每周一、四背部皮下注射60% CCl4橄榄油(0.3ml/100g),连续注射6、10、16 和21周.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取肝中叶,石蜡包埋、切片.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纤维的增生情况;行BMP-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Western blotting 检测,观察肝组织.BMP-7的表达.结果 天狼猩红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仅在肝门静脉及门管区看到少量的胶原纤维,各肝纤维化组大鼠均可见肝组织呈明显的胶原纤维增生,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可见极少量的BMP-7表达阳性的细胞,6周肝纤维化组大鼠可见较多的BMP-7阳性表达细胞,但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BMP-7阳性细胞呈递减的趋势,至21周肝纤维化组大鼠肝组织中基本呈阴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大鼠肝组织BMP-7的表达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CC14诱导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BMP-7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的程度呈负相关的趋势,推测BMP-7可能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已有实验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诱导骨组织和软骨组织的形成,在牵张成骨的过程中促进骨组织形成。 目的: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腭中缝牵张成骨中的作用及机械扩张力作用下的变化。 方法:采用自制双眼扩弓簧对大鼠施加扩张力,建立上颌骨扩张大鼠模型。分别于建模后第1,3,5,7,9,12,14天随机选取大鼠取腭中缝组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目的基因的变化规律。 结果与结论:建模后第3,9,12,14天大鼠腭中缝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 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P < 0.05)。结果证实,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时,骨形态发生蛋白7 mRNA在机械力刺激下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成骨活性,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骨不连:骨损伤和骨折后超过9个月,连续超过3个月观察未见进一步愈合的倾向。 背景:自体骨移植辅以坚强固定被认为是治疗骨不连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上使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7对骨不连进行治疗的案例较多。 目的:从基因水平描述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通路,对临床上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骨不连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对比骨形态发生蛋白2,7对骨不连的治疗效果,并对二者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不连、信号通路、外固定架、内固定、植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成骨细胞、骨分化”,英文检索词为“BMP,nonunion,pathway,External fixator,ORIF,bone graft,infected nonunion,bone defect,osteoblast,osteoporosis”,最终纳入文献59篇。 结果与结论:①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认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基因水平通路可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治疗思路;②在对于骨不连的治疗上,骨形态发生蛋白2,7是有效的,但目前缺乏使用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骨不连的规范及标准,例如使用量及适应证;③从总体治疗效果及对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效果两方面,对比骨形态发生蛋白2,7,认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效果优于骨形态发生蛋白7,尤其是在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中。 ORCID: 0000-0002-6610-7252(从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的ADSCs,鉴定干细胞的相关特性。荧光标记ADSCs并经尾静脉注射入DN大鼠体内,检测肾功。观察ADSCs在肾组织的分布及肾组织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及Wn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AD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高表达干细胞相关抗原;经尾静脉注射的ADSCs可归巢入DN大鼠的肾组织内,改善了肾功指标,减轻了肾组织病理变化,纤维化指标及Wn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 ADSCs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纤维化,对糖尿病肾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基因变异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717名(男276人、女441人)维吾尔族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502例,男191例、女311例)和正常对照组(215人,男85人、女130人).首先在48例维吾尔族糖尿病患者中测序筛查 BMP7基因功能区的变异位点,选取代表性变异位点应用TaqMan-PCR技术在研究人群中进行基因型鉴定并开展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结果 在 BMP7基因的功能区共发现5个新的和8个已知的变异位点.BMP7基因的2个代表性变异位点rs6025422、rs17480735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男性人群中rs6025422变异的AA、AG、GG基因型在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P值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人群及女性人群中rs6025422变异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群中rs6025422变异不同基因型组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指数存在差异,并且AA、AG、GG 3组呈现递减趋势(P<0.05),而在总人群及女性人群中未发现上述现象.Logistic分析提示男性人群中rs6025422变异GG基因型是糖尿病的保护性因素(OR=0.637,95%可信区间0.439~0.923,P<0.05).结论 BMP7基因变异位点rs6025422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男性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enetic variations of the functional region i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gene (BMP7)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ese Uygur individuals.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 total of 717 Uygur subjects (276 males and 441 female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n=502, 191 males and 311 females) and control group (n=215, 85 males and 130 females). All exons, flanking introns and the promoter regions of BMP7 gene were sequenced in 48 Uygur diabetics. Representative variation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minor allele frequency (MAF)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and genotyped using the TaqMa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 in 717 Uygur individuals, a relatively isolated general population in a relatively homogeneous environment and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genetic variations of BMP7 gen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sults Five novel and 8 known variations in the BMP7 gene were identified. All genotype distributions were tested for deviations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P>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otype distribution of rs6025422 betwee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ntrol groups in the male population (P<0.05, P adjusted >0.05),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otal and female population (P>0.05). And the mean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fasting insulin and HOMA-index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individuals with AA, AG and GG genotypes of rs6025422 in male population (P<0.05), but not in total and female population (P>0.05).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G genotype of rs6025422 variation might be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diabetes in male (OR=0.637,95% confidence interval 0.439-0.923,P<0.05).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rs6025422 polymorphism in BMP7 gen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Uygur men.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具有异位和原位的骨诱导活性。BMPs研究经历了自然BMPs研究阶段、重组BMPs阶段和骨组织工程阶段。随着基因工程学、骨组织工程学以及基因治疗的发展 ,BMPs在骨折及骨缺损的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清洁级Wister雄性成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分别在术后1、3、7、14天,每组取5只大鼠处死,取左侧肾脏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PDGF-B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光镜下,正常对照组BMP-7呈高度表达,在UUO组术后随梗阻时间延长BMP-7表达逐渐减少,术后14天表达量最弱;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DGF-B仅有少量表达,UUO术后随梗阻时间延长肾间质内PDGF-B表达逐渐增多,但各时相点肾小球均无明显表达。结论 (1)在正常肾脏中有着丰富的BMP-7表达,主要表达在肾小管间质,随着梗阻时间的逐渐延长表达呈进行性的下降。(2)在正常肾脏中PDGF-B仅见微量的表达,且随梗阻时间逐渐延长表达呈进行性上调。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有文献报道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异源二聚体比同源二聚体的活性高,目前国内外尚无BMP-4/7异源二聚体与BMP-4同源二聚体间诱导成骨活性比较的报道。 目的:观察不同基因BMP-4、BMP-4/7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活性的差异,探讨融合基因BMP-4/7的生物学活性。 方法:经脂质体转染分离培养的兔BMSCs,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株,利用RT-PCR法证明目的基因在BMSCs中的表达情况;以BMP-4和BMP4/7融合基因修饰的AAV载体,转染兔BMSCs,MTT法检测不同基因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以BMP-4单基因和BMP-4/7融合基因修饰的AAV载体转染兔BMSCs 7 d后,测定两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水平,观察成骨活性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构建高滴度的分别携带BMP-4单基因、BMP-4/7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BMP-4、AAV-BMP-4/7;RT-PCR结果证明目的基因能够在BMSCs中得到稳定表达。AAV-BMP-4及AAV-BMP-4/7载体转染效率分别为68.20%、72.18%;转染BMSCs后,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提高,BMP-4/7融合基因的细胞增殖能力活性高于BMP-4单基因。以BMP-4和BMP-4/7融合基因修饰的AAV转染细胞7 d后,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上调,骨钙素水平升高,成骨活性均增强;两种基因比较,BMP-4/7融合基因成骨活性强于BMP-4单基因(P < 0.01)。提示BMP-4、BMP-4/7修饰的AAV载体转染效率高,对BMSCs均有成骨活性,其中BMP-4/7融合基因成骨活性强于BMP-4单基因。  相似文献   

13.
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活性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骨和软骨诱导形成的分子调节器,它调节着骨母细胞的 移、增殖、公化,对它的研究会加速骨组织工程的进展。研究表明,BMPs是一组复合体,它家族中的第一个成员以及复合体均有诱民成骨的活性,但其分子形态、浓度、所处的微环境等都影响着它的骨效应。本文简述了它的结构,并重点搪塞了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影响BMPs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程雷  聂林  潘新  张力 《解剖学报》2009,40(4):651-655
目的 评价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 (Ad-hBMP-7)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HAC)复合后对脊柱融合的影响. 方法 抽取大鼠骨髓获得BMSCs,应用Ad-hBMP-7转染大鼠BMSCs,将NHAC材料和密度为2×105/ml的Ad-BMP-7转染大鼠的BMSCs细胞孵育2h后备用;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成4组,建立脊柱后外侧融合模型,分别植入自体髂骨(A组)、NHAC材料(B组)、NHAC材料和BMSCs(C组)以及Ad-hBMP-7-BMSCs与NHAC材料混合物(D组).每组行RT-PCR 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8周和12周后分别行X线摄片,并对标本进行手触检测硬度、生物力学检测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 D组10只大鼠的脊柱L4/5节段全部融合;A组12周0例融合;B组12周0例融合;C组12周3例融合.D组同A、B、C组结果 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01). 结论 BMP-7局部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化骨能促进脊柱融合.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最主要的作用是诱导骨形成,但因提取困难、代谢速度快、难以准确控制其使用浓度、价格昂贵等限制了其在体外和体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构建含特异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7的腺病毒载体,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共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 方法:将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得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分为5组,空白组和常规诱导组分别以常规培养基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骨形态发生蛋白2, 7腺病毒转染组:分别单独以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形态发生蛋白7腺病毒进行转染;联合转染组:以2种骨形态发生蛋白腺病毒联合转染。 结果与结论:转染第7天,联合转染组成骨相关基因Runx-2、Osx、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均较其他各组增高(P < 0.05);骨形态发生蛋白2,7腺病毒转染组上述指标较空白组和常规诱导组增高(P < 0.05)。转染第14天,联合转染组4个指标均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P < 0.05);同时,4个指标表达均高于第7天(P < 0.05)。病毒转染后第7天,联合转染组Ⅰ型胶原和骨钙素蛋白表达均较其他组明显增高(P < 0.05)。提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腺病毒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腺病毒共转染后,较单基因转染和成骨诱导液诱导更能促进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实验组在缺血2h再灌注后尾静脉注射BMP-7(0.1mg/kg)250μl,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运用Bederson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再灌注24h后将大鼠处死,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梗死灶范围,并计算梗死灶体积占半球体积的百分比;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计数神经元凋亡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内Caspase-3表达。结果 BMP-7组大鼠Bederson评分(1.7±0.5)比对照组(2.7±0.5)明显降低(t =4.66,P <0.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7.6±1.4)比对照组(22.3±4.5)明显降低(t =6.98,P <0.01)。与对照组相比,HE染色显示BMP-7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BMP-7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纹状体及海马TUNEL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6±0.6、7.4 ±1.1、5.0±0.7)明显低于对照组同一区域(分别为13.4±1.1、17.8±1.5、15.4±1.1,P <0.01)。BMP-7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纹状体及海马Caspase-3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6±0.9、5.8±0.8、10.6±1.1)明显低于对照组同一区域(分别为15.4±0.6、14.0±1.2、17.2±0.8,P <0.01)。结论 BMP-7可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而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α(PKCα)对糖尿病(DM)及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糖尿病组(DM),每组8只,饲养12周处死动物;将体外培养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组(HG)、高糖+PKCα特异性抑制剂G6976 1μmol/L组(HG+G6976)和高渗组(HM),处理72 h后收集肾小管上皮贴壁细胞,免疫组化及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PKC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MP-7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MP-7、PKCα和FN mRNA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蛋白及mRNA高表达,DM组或HG组BMP-7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KCα、AngⅡ和FN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BMP-7蛋白与PKCα呈显著负相关,HG+G6976组BMP-7蛋白及mRNA表达则较HG组增多(P0.05),AngⅡ和FN则较HG组减少(P0.05)。结论 PKCα可能参与高糖调节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BMP-7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圣草酚对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二甲双胍,0.5 g/kg)及圣草酚低、中、高剂量组(5、10、20 mg/kg),另设置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12周。收集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qRT-PCR检测肾组织中TGF-β1、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TGF-β1、p-Smad3、Smad3、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出现明显损伤及纤维化,FBG、BUN、Scr和24 h尿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等mRNA表达水平及TGF-β1、p-Smad3和α-S...  相似文献   

19.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骨和软骨诱导形成的分子调节器,它调节着骨母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对它的研究会加速骨组织工程的进展。研究表明,BMPs是一组复合体,它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以及复合体均有诱导成骨的活性,但其分子形态、浓度、所处的微环境等都影响着它的骨效应。本文简述了它的结构,并重点探讨了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影响BMPs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以促进成骨作用,骨细胞通过表达骨硬化蛋白基因分泌骨硬化蛋白进而抑制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有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直接作用骨细胞时可促进骨硬化蛋白的分泌,这与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正向成骨作用相矛盾。目的: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及间接调控骨细胞表达骨硬化蛋白基因的机制。方法:体外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4,8,16,32,64,125,250,500,1 000μg/L)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干预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细胞,CCK-8法检测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然后通过MC-3T3-E1细胞与小鼠骨样细胞MLO-Y4细胞共培养技术,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间接调控骨细胞骨硬化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RT-PCR检测MC-3T3-E1细胞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基因,筛选出MC-3T3-E1细胞的目的基因,验证目的基因对MLO-Y4细胞表达骨硬化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成骨细胞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相对于其他质量浓度,250μg/L具有最佳作用;(2)RT-PCR实验结果显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间接调控骨细胞骨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