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武钢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报告,号召全国工交企业学习武钢,在冶金行业甚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武钢不断拓宽和深化质量效益型的路子,特别是高度重视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高举科技创新的旗帜,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1996年,武钢被评为全国综合技术开发能力百强企业第二名,在冶金系统名列第一。1997年被国家经贸委授予“国家技术创新奖”。1998年,武钢被国家经贸委等8大部门授予“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质量效益型特别奖”;同时,被全国用户委员会授予“…  相似文献   

2.
目前,冶金战线的一些同志有一种说法,就是武钢的经验只是质量工作的经验。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按照国家一级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衡量,武钢在产品水平、管理特色、企业后劲、改革深度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是冶金企业中的突出代表。武钢的经验绝不限于质量工作经验,而是关系到一个企业坚持什么方向,  相似文献   

3.
一、武钢技术创新工作成效显著为了顺应宏观经济发展的形势,武钢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确立了“科技兴企”的指导思想,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局面。“九五”期间,武钢通过组建技术中心,形成了以新产品开发、科技攻关、技术革新为基础,以“产学研”、“产销研”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被评为全国综合技术开发能力百强企业第二名;1997年武钢荣获国家经贸委授予的“国家技术创新优秀奖”;2000年武钢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国…  相似文献   

4.
周小舟     
周小舟 《中国冶金》2020,30(5):88-88
首席工程师,是宝钢股份武钢有限公司目前最年轻的教授级高工和首席工程师,进入武钢工作18年,一直从事冷轧及涂镀生产工艺质量和技术研发工作。
2002-2007年作为项目组负责人,组织完成了武钢二冷轧彩涂机组技术谈判、招标引进、施工建设和安装调试工作,这条全球最先进的彩涂机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标志性项目。  相似文献   

5.
武钢自动化部召开首届科技大会王希龄(自动化部)1996年8月13日,武钢自动化部在公司科协报告厅隆重召开了首届科技大会,全体科技人员参加会议,公司主要领导刘本仁、刘建功、刘炳南等以及有关部处厂的代表作为嘉宾应邀出席了会议。自动化部顾力平部长作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2012年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所取得的进步,在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上取得显著成效,新试新推产品比2011年增长12.43%,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较大提高,武钢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以270.62亿元位列第54位,低成本制造技术全面开发应用,为武钢降本增效、守住微利不亏底线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同时指出,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形势变化,武钢要紧紧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1 2008年武钢科技进步工作回顾 2008年,武钢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三个基地”战略产品开发,加快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及技改项目,克服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钢厂发展武钢第二炼钢厂二炼钢厂作为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的粮仓和龙头,建厂18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以质量、品种和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走科技兴厂之路,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和发挥技术...  相似文献   

9.
武钢职工大学是与武钢同时建立、同步发展起来的一所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成人高校。职大毕业生是武钢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钢培养技术骨干的重要基地。那么,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职大能否在完成育人职能的同时,拓宽职能,大力开展科技工作.成为武钢科研领域的重要方面军,在武钢科技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武钢技术>第六届编委会于1998年10月9日在武钢宾馆召开.第六届编委会编委及<武钢技术>编辑人员参加会议.武钢原副经验暨总工程师张春铭、现任总工程师<武钢技术>编委会主任刘建功出席了会议.<武钢技术>主编唐方林作了<武钢技术>杂志第五届编辑工作及第六届编辑工作设想的工作报告,并就<武钢技术>办刊宗旨及1999年度<武钢技术>报道大纲提请大会审议.武钢总工程师刘建功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刘本仁 《武钢技术》2002,40(1):1-5,21
简要介绍了“九五”期间武钢新产品开发的成效、新产品对提高企业效益的贡献和新产品开发工作的主要特点,以及在围绕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所做的技术改造工作,同时展望了“十五”的发展前景。武钢的实践表明,新产品开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产品开发的需求带动了技术改造的步伐,技术改造又为新产品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者相互促进,促使武钢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邓崎琳 《武钢技术》2011,49(4):1-4,11
总结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十一五"期间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所取得的进步;包括武钢特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硅钢、汽车板、高性能结构钢、精品长材等战略产品基地的建设,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品牌战略的扎实推进,相关产业的稳健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强等。并指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为武钢扎实稳健推进第三次创业指明了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冶金能源》1994,13(1):34-36
介绍了安阳钢铁公司在坚持走以节能求效益的道路的同时,为适应政府转变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形势,以“主动型”的节能管理机制开展节能工作.加大节能技改力度使节能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码头主体工艺设施建设及改造的背景,简述原料场作业线改扩建及原燃料处理工艺的发展经历,分析提高混匀矿产、质量的措施及效果,展现港务公司伴随武钢集团公司发展而壮大的技术进步历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武钢烧结厂最近10年的科技创新进行总结,指出烧结设备工程技术的发展取得了10大技术成果.同时,提出烧结设备工程技术发展存在的10大问题,为今后烧结设备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武钢冷轧厂30年来的发展规模和生产技术进步,阐述二冷轧、三冷轧的先进工艺装备和技术优势,回顾冷轧厂的品种开发和品牌建设历程,展示冷轧厂的现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邓果宇 《武钢技术》2000,38(1):47-52
从产品结构、工艺装备结构两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武钢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企业结构的不环境因素如市场需求、主要竞争对手以及我国加入WT牙钢的影响作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武钢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回顾武钢质检中心成立50周年的发展历程,介绍目前武钢质检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在武钢原燃料把关、产品表面检查、理化性能检测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及质检中心坚持自主创新、构建科技质检的企业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9.
洪伟  李东晖 《武钢技术》2009,47(1):13-19
介绍武钢中厚板2800mm轧机投产初期的装备水平及生产工艺条件;概述轧板厂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生产工艺技术攻关及新产品开发过程与成效;针对武钢建立高性能结构钢基地的具体要求与现有中厚板产线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老生产线技术改造方案及投建宽厚板新产线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介绍武钢焦化公司50年来炼焦技术进步,重点阐述炼焦配煤技术研究、焦炉热修补维护、140t/h干熄焦技术消化以及7.63m特大型焦炉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