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加入链转移剂,在高单体含量下合成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AM/AA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链转移剂用量及单体含量对聚合过程和AM/AA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控制链转移剂用量和其他聚合条件,在单体含量高达40%的条件下,可使聚合反应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吸水树脂作为调剖剂,在地层中吸水膨胀,封堵大孔道,起到调整吸水剖面,提高采油效率的目的。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聚合单体,聚乙二醇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高强度吸水树脂。讨论了交联剂的用量、单体浓度为、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对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吸水树脂吸盐水后强度最高的反应条件为:聚乙二醇(PE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0,交联剂用量为4%,单体浓度为40%,n(AM)∶n(AA)=2.5,引发剂用量为0.04%,n(氧化剂)∶n(还原剂)=1,聚合温度为30~35℃。最优化条件下吸盐水率可达86g/g。  相似文献   

3.
聚羧酸盐类无磷洗涤助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丙烯酸和马来酸酐为单体,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羧酸盐类无磷 洗涤助剂聚丙烯酸钠、马来酸酐与丙烯酸(MA-co-AA)共聚物。考察了链转移剂对聚丙烯酸(PAA)相对分子质量 的影响;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对MA-co-AA助洗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晓梅  韩姗姗 《石油化工》2006,35(12):1175-1178
以自制顺丁烯二酸聚乙二醇(n=9)单酯(MAPEG)、烯丙基磺酸钠(SAS)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梳形聚羧酸共聚物,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辐射功率和时间对梳形聚羧酸共聚物分子结构及分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下,共聚反应所需时间很短,且梳形聚羧酸共聚物的分散性稳定。在n(SAS)∶n(MA)∶n(MAPEG)=3.6∶4.3∶1、引发剂用量1.0%(占总单体的质量)、辐射功率650W、辐射时间5min条件下,所得梳形聚羧酸共聚物的特性黏数为2.63×10-2dL/g;在水与水泥的质量比为0.35、梳形聚羧酸共聚物(n(SAS)∶n(MA)∶n(MAPEG)=3.6∶4.3∶1、引发剂用量1.0%、辐射功率260W和辐射时间5~10min或辐射功率130~650W和辐射时间6~10min)掺杂量(质量分数)为0.4%时,水泥净浆流动度稳定在230mm左右。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分子设计原理,合成了一种低坍损梳形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其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基丙烯酸/甲基烯丙基磺酸钠/聚氧化乙烯丙烯酸酯摩尔比56:12:32,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占单体总量2.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条件下,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238 mm.用此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在减水剂用量0.2%时,减水率达22.5%,混凝土的坍落度60min内几乎无损失.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为单体,四甲基乙二胺为配体,四氯化碳为引发剂,维生素C为还原剂,铜粉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单体配比以及还原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及热分析对共聚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苯乙烯)∶n(丙烯酸)∶n(四氯化碳)∶n(四甲基乙二胺)∶n(铜粉)∶n(维生素C)=140∶60∶4∶3∶2∶6时,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烯丙基聚乙二醇醚(APEG)、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原料,合成了聚乙二醇接枝醚型聚羧酸钠减水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物减水性能的影响。在n(APEG):n(AA):n(MA):n(SAS)=5:5:9:1,引发剂用量为4%的优化条件下合成的减水剂,以0.32%的掺量加入到P.Ⅱ42.5R水泥中,水泥的净浆流动度为305mm,砂浆减水率为31%,泌水率比为30%,含气量为3.O%,初凝时间之差和终凝时间之差分别为+70min和+5min,坍落度为220mm,60min后坍落度损失约为4.5%;1,3,7,28d的抗压强度增长比分别为220%,190%,170%,170%;收缩率比为75%。以上各项指标均符合高性能减水剂中的标准型减水剂性能指标。合成的醚型聚羧酸减水剂在减水率和抗压强度增长比方面均优于以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和甲氧基聚乙二醇衣康酸单酯为大单体合成的酯型聚羧酸减水剂。  相似文献   

8.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烯丙基醚类亲水单体(APO)为原料,经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钻井液降滤失剂ZJ,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降滤失剂ZJ的最佳条件为:n(AMPS)∶n(AM)∶n(AA)∶n(APO)=2.0∶4.0∶1.3∶0.02,单体用量为15%,引发剂用量1.0%,p H为7,于70℃反应5 h。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降滤失剂作用效果较好,且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9.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丙烯酸与十二醇的酯化及其调节聚合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 ( Mr)聚合物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酯化反应中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对苯二酚为阻聚剂 ,n (丙烯酸 )∶ n (十二醇 ) =1∶ 1 .2 ,于 1 1 0℃保温 2 h,分离纯化后的产物以异丙醇为调聚剂 ,用量为酯质量的 1 7% ,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 ,甲苯为链转移剂 ,于 80℃反应 3 0 min,得到 Mr约 1 1 0 0的聚合物 ,收率为 90 %。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的制备及分散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烯酸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同时亚硫酸氢钠又作为链转移剂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考察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以及温度对相对分子质量和分散性的影响。并用正交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固定丙烯酸单体用量90g不变,过硫酸铵用量5g,亚硫酸氢钠用量4g,去离子水270mL,温度70℃,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用钛白粉沉降法测定分散性,并与进口分散剂比较,其沉降高度约是进口分散剂的一半,分散性比进口分散剂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