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整理两所医院确诊的成人肺心病心力衰竭住院病例,按每10年建立数据库,对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人选954例,占同期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24.73%(954/3858),此比例逐年代减少(P〈0.01)。平均年龄(66.26±9.30)岁,呈老龄化趋势(P〈0.01)。≥60岁占79.4%(757/954),而且其比例基本逐年代增加(P〈0.01)。入院心功能以NYHAⅢ、Ⅳ级为主,占92.2%(880/954)。合并冠心病、房颤、高血压病和呼吸衰竭的比例逐年代增多(均P〈0.01)。应用较多的药物有利尿剂(53.4%)、洋地黄制剂(37%)、硝酸酯制剂(58.2%)、α-受体阻滞剂(52.5%)、茶碱类(78.6%)、钙拮抗剂(23.4%)、β-受体兴奋剂(5.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0.8%)、β-受体阻滞剂(2.3%)。利尿剂、硝酸酯制剂、洋地黄制剂、ACEI的应用逐年代增加,β-受体兴奋剂逐年代减少,α-受体阻滞剂和茶碱类以20世纪80年代应用比例最少。总的住院病死率为13.9%(133/954).以20世纪70年代最低,其次是90年代,80年代最高。因肺性脑病、呼吸功能衰竭等所导致的死亡居多.占94.7%(126/133)。结论:高龄、合并冠心病和心功能较差可能成为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流行特点;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以利尿剂、硝酸酯制剂、洋地黄制剂、α-受体阻滞剂为主。  相似文献   

2.
甲磺酸酚妥拉明治疗顽固性肺心病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心病心力衰竭是内科的常见病,顽固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疗效差,本院自1996年1月~1999年1月对经常规强心、利尿、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效果差的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结合甲磷酸酚妥拉明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患者45例,其中男37例,女8例,年龄50~74岁(平均64.5岁)。肺心病病史4~22年,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及右心或全心衰竭。按美国心脏病协会标准委员会(1994年)的心功能不全标准,Ⅱ级16例,Ⅲ级17例,Ⅳ级12例,均为住院病人。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给予洋地黄、利尿剂、抗生素等,效果欠佳。3d后加用甲硫…  相似文献   

3.
李应婷  黄洁 《淮海医药》2010,28(4):358-358
近年来,我们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36例并对基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8年6月因器质性心脏病并发CHF住院接受常规利尿剂、强心甙治疗2周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的难治性CHF72例,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6.6岁。冠心病42例,扩张型心肌病26例,  相似文献   

4.
吴如心 《江苏医药》1999,25(9):710-710
临床上对难治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处理十分棘手,由于患者常伴有严重缺氧和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使强利尿剂和强心甙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我院1995年10月~1997年3月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静脉滴注治疗45例难治性慢性肺心病心衰,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慢性肺心病诊断根据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标准。9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76例,女14例,年龄51~81岁,其中51~60岁16例,61~70岁60例,71岁以上14例,平均年龄65.6岁。经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强心利尿及…  相似文献   

5.
笔者阅读贵刊“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60例”一文[1]后深受启发,自1996~1997年我院应用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44例,进行了临床验证,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本组肺心病诊断根据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共观察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性分析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对肺心病心力衰竭(肺心病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随机抽取2009年3月~2012年9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38例肺心病心衰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对这些患者使用了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结果上述病例其中27例显效(71.05%),9例有效(23.68%),2例无效(5.26%),通过分析此次研究的总有效率超过了94.73%。结论通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心病心衰效果非常理想,可以在临床进行大范围推广,用以有效的治疗更多的肺心病心衰患者。  相似文献   

7.
丹参硫酸镁治疗肺心病心衰50例疗效观察乔新泽(河南省新野县人民医院473500)自1990,1~1994,1,我院共收治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90例,其中50例用丹参和硫酸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90例,男59例,女31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激素加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衰25例观察襄汾县人民医院(041500)李留记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激素加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治疗组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为53~76岁,平均6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抗生素、低流量持续吸氧、支气管扩张剂和利尿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1.5-2.5g、酚妥拉明10mg,静脉滴注,每分钟40滴,每天1次。同时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0.O%,总有效率为92.1%,而对照组分别为23.7%和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有关研究曾发现,在暂停利尿剂后使用培哚普利(perindopril)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不出现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安慰剂所导致的首剂低血压反应。本文则报道长时间小剂量培哚普利对不停用利尿剂的急、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压、神经激素、肾功能和电解质的影响。随机选择24例一直使用利尿剂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分为2组,用双盲平行组法分别给2组病人培哚普利2~4mg·d-1或安慰剂共8周。病人中男性17例,年龄67±8岁,体重80±17kg,心衰1.8±1.9年;心脏缩短分数19±5%,…  相似文献   

11.
陈海棠 《海峡药学》2009,21(8):124-12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治疗的比较。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住的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160例。对照组用吸氧、抗惑染、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用丹参注射液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84例,显效54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04%,对照组76例,显效36例,有效2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5%。两给治疗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基础上,辅以丹参注射液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肺心病心力衰竭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71±s4a).采用卡托普利6.25-25mg,po,tid。待心力衰竭控制后,减量至有效维持量,1-2wk为一个疗程,其中16例加用地高辛0.125mg,qd。另设对照组(单用地高辛0.125mg,po,qd或硝苯地平10mg,po,tid)60例作对比。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经Ridit分析,2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0).结论:使用卡托普利是一种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平  陈向民  王飞鸣 《淮海医药》2000,18(4):271-272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有效评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况的一种无创性指标。业已证实HRV分析能为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益的帮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在急性发作期常伴有心力衰竭(CHF),此时神经及体液因素的异常对患者的预后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RV变化规律,本文对92例肺心病CHF患者和78例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92例肺心病CHF患者(肺心病组)均为1995年5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肺心病诊断符合…  相似文献   

14.
<正>本院自2001~2006年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酚妥拉明及硫酸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择本院2001~2006年收治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4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发绀、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5.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伴发心力衰竭,其发生率一般在25%-70%。一般心功不全者,经抗生素、氧疗、控制补液量、适当应用利尿剂,大部分患者心衰可得以控制,但部分顽固心衰患者上述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不显著,近年来,笔者用硫酸镁治疗肺心病顽固心衰42例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是指由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急慢性病变 ,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 ,导致肺动脉高压 ,以致右心室负担加重甚至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组疾病 ,临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心病 )多见。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因素引起病情进展 ,若抢救及时 ,护理得当 ,可大大减少病死率。我院自 1 996年 3月至 2 0 0 2年 4月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例 46例 ,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年龄 35~ 76岁 ,平均 68.2岁 ,男 2 9例 ,女 1 7例。2 临床资料2 .1 原发病 慢性支气管炎 2 4例 ,肺气肿 1 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死亡原因(死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2中心、回顾性研究。整理2所医院自从建院以来全院确诊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死亡病例,分析死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死亡435例,男:女=1:1.005,平均年龄(61.77±15.07)岁。心功能NYHAⅣ级80.9%(352/435)、NYHAⅢ级16.1%(70/435)、NYHA(Ⅱ+Ⅰ)级3.0%(13/435)。首位死因是非心原性原因占47.8%(208/435),以下依次是心功能恶化31.5%(137/435)、猝死10.3%(45/435)、心律失常8.0%(35/435)、心原性休克2.3%(10/435)。若去除肺心病因素,则心功能恶化和猝死是主要的死因。〈60岁男性组的首位死因是心功能恶化47.1%(33/156),≥60岁男性组的首位死因则为非心原性原因51.0%(75/27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67,P〈0.05)。女性组的年龄分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χ^2=8.347,P〉0.05),首位死因均为非心原性原因。不论方式的差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硝酸酯制剂是基础用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应用比例很低。结论:高龄、病因以及病情的复杂性导致非心原性原因是首位死因,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监测和治疗,以最大限度减少栓塞、肺感染等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在现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强心利尿剂,观察临床疗效、心率、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32例中28例用药后心悸、气促、端坐呼吸、咳嗽、肺部湿罗音、肝肿大、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表现减轻或缓解,其中显效10例(31.2%),有效16例(50.0%),总有效率81.2%,死亡4例。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理而及时地使用强心利尿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心脏内科急诊58例临床分析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030001)候凌冬,程宝珍心脏内科急诊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几种危重病症,现就我院急诊收治的58例心脏内科病例作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急诊科于1989年1月至1991年1月,共收治各种危急重病人13207人,其中心脏内科急诊病人58例,占总急诊人数的4‰。男33例,女25例,男女之比为1.32:1。21~50岁8例(13.6%);51~60岁20例(34.4%);61~70岁15例(25.8%);71~80岁9例(15.5%);81岁以上6例(10.3%)。二、病因:冠心病35例(60.3%),其中急性心肌梗塞8例,心绞痛17例,心律失常7例,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肺心病9例(15.5%);高心病3例(5.1%);风心病3例(6.1%);予激综合征合并房颤2例(3.4%);原因不明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8.9%);先心病1例(1.7%)。三、急诊主要原因:心力衰退18例(31.0%),心律失常27例(46.5%),心绞痛17例(29.3%),急性心肌梗塞8例(13.8%),晕厥2例(3.4%),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呋塞米联合硝酸甘油微量泵泵入治疗肺心病右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肺心病右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呋塞米联合硝酸甘油微量泵泵入,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呋塞米注射液静脉推注,2组患者均进行5~7d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呋塞米联合硝酸甘油微量泵泵入治疗肺心病右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单用呋塞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