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体会.[方法]对4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完全切除胸腺瘤42例(91%),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年至10年,平均5年,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40例(87%),其中Ⅰ型30例,Ⅱa型10例,部分缓解6例(13%),均为Ⅱb型,术后5年、10年生存分别为34例(74%)、12例(26%).[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对术前胸腺瘤较大、且有浸润性生长时,可先给予放射治疗,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应及时予以辅助呼吸.重视围术期处理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6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的30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原则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本组30例,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16例,改善8例,无效4例,死亡2例。其中术后早期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7例,经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后痊愈5例,2例死亡;术后发生MG危象23.3%,病死率为6.6%。结论: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胸腺瘤。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可获良好疗效。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切除的彻底性与胸腺瘤合并MG的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30例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术中完全切除胸腺组织 ,同时彻底清除颈根部至膈上及两侧膈胸膜内所见脂肪组织。结果 除手术死亡 1例 (3.3% )外 ,其余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随访 6个月~ 6年。术后 2 2例肌无力症状缓解 ,3例改善 ,2例无改善 ;2例分别于术后 2、4年死于肌无力危象 ,余患者至今健在。结论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手术治疗 ,及早气管切开和机械辅助呼吸是手术成功和救治危象的关键 ,其预后与 Masaoka的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158例患者,男65例,女93例,年龄3~61岁,Osseman Ⅰ型93例,Ⅱa型38例,Ⅱb型17例,Ⅲ型10例.术前正确处理合并症,使用药物控制肌无力症状,术中完整切除胸腺并清扫前纵隔脂肪;术后联合使用抗胆碱酯酶药、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辅助呼吸,防治重症肌无力危象.结果 全组患者均无手术或住院死亡,Ⅰ型MG患者术后早期症状缓解26例,明显改善19例,改善27例;Ⅱ、Ⅲ型MG患者术后早期症状缓解33例,明显改善21例;总有效率为76.6%.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经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安全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1994年1月~2008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随访1年半,3例术后早期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痊愈.手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4例,在术后4个月因重症肌无力、发生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死亡1例,还有1例术后半年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其余16例情况良好,有效率77.7%.结论 扩大胸腺切除术与术后肿瘤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防治并发症及危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手术治疗,占同期收治胸腺瘤病人的31.7%.按Osser man临床分型Ⅰ型7例,ⅡA型13例,ⅡB型5例,Ⅲ型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1例,17例症状消失,4例缓解.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术前用药控制肌无力症状,术中完整切除胸腺瘤及清扫前纵隔脂肪,术后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治肌无力危象。结果:全组患者均无手术或住院期间死亡,术后1 a~3 a随访,有效率达83.7%(31/37),病死率(0/37),完全缓解43.2%(16/37),明显缓解35.1%(13/37),缓解5.4%(2/37)。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经充分围手术期处理,可完全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治愈率,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8年7月我院12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对围手术期处理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术后无死亡,其中9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肌无力危象,给呼吸机辅助呼吸4~6天安全脱机并出院。结论加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者胸腺瘤患者围术期关键环节的管理,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效果,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95例,分析其临床分型、胸腺瘤组织学特点、术后复发情况、肌无力危象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分型以IIB型最多为38.9%(37/95),胸腺瘤病理分型以B2型多见,为35.8%(34/95)。术后症状好转或症状消失70例,其中70.0%(49/70)在术后20 d~11年肌无力症状加重或复发,49例患者复查胸部CT,32.6%(16/49)的患者胸腺瘤复发或转移;46.3%(44/95)的患者病程中曾发生过肌无力危象;胸腺瘤B3型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为72.7%,远高于其他类型。42.9%(12/28)的患者在术后放疗过程中肌无力症状加重。随访10个月~8.6年,死亡3例(3.2%),均死于肌无力危象。结论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病情复杂,肌无力症状易反复,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肿瘤复发或转移率高,但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0.
5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力  杨双强 《重庆医学》2008,37(13):1447-1449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6月至2007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路径及术后危象的预防及处理。结果本组发生术后肌无力危象21例,发生率36.2%。术后死亡5例。术后随访47例,肌无力症状消失19例,缓解15例,改善不明显或加重13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置胃管,术中经胸骨正中切口彻底切除胸腺瘤及前纵隔淋巴脂肪组织,术后延长呼吸机辅助通气,合理、及时使用胆碱酶抑制剂及激素,加强呼吸道管理、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是预防及治疗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 (MG)是一种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呼吸肌无力 ,在术前术后大多数病情不稳定 ,MG危象的发生率远较未合并胸腺瘤者为高[1 ] 。我科自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MG合并胸腺瘤患者 15例 ,均行胸腺瘤切除术 ,术后除 1例发生MG危象 ,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 2 2小时外 ,其余病例均恢复顺利 ,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5~ 5 7岁。临床表现按改良Osseman分型属Ⅱa型 5例 ,Ⅱb型 7例 ,Ⅲ型 3…  相似文献   

12.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dlenia gravis,MG)合并胸腺瘤患者胸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将45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根据改良Osserman分型标准,分为Ⅰ型30例,IIA型7例,ⅡB型5例,Ⅲ型2例,Ⅳ型1例,全部施行了胸腺瘤及胸腺组织切除术.结果 术后3例发生危象,随访2-20年,痊愈32例,改善11例,死亡2例,均死于恶性胸腺瘤转移.结论 早期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首先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24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结果,分析24例患者资料。本组病例均完整切除肿瘤、胸腺及前纵隔脂肪组织,术后6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占25%。18例随访3年以上,其中13例症状缓解或改善,占72%.显示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如围手术期处理恰当,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病人胸腺切除术围手术期行气管切开的适应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0年4月至1999年8月因MG行胸腺切除术病人174例,44例于围手术期行气管切开,占总数25.3%,38例发生危象、占总数21.8%,分析了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病期、是否伴有胸腺瘤、术前肺功能情况和术前抗胆碱能药物用量等因素与肌无力危象之间的关系及需要行气管切开术的手术适应症。结果 MG病人病程长、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剂量大、临床分期为Ⅱb型以上,术前有肺功能损害及合并有胸腺瘤者,特别是伴有侵润型胸腺瘤的患者,术后发生危象较高;需气管切开的比例也相应较高。结论 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术后发生危象,及时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辅助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术后立即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格掌握,不能滥用,以有利于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15.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4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治疗,占同期收治胸腺瘤患者的32.6%。其中Ⅰ型4例,ⅡA型6例,ⅡB型3例,Ⅲ型1例(Osser-man分型)。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11例,9例症状消失,2例缓解。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强调术前及术后早期督导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尽可能切除肿瘤,清扫前纵隔脂肪组织,术毕确实固定胸骨;术后早期在密切观察下停用呼吸机;术后有效防治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并发胸腺瘤/胸腺增生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992年3月至2004年6月间共112例MG并发胸腺瘤/胸腺增生患者,行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随访6个月至10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χ2检验从年龄、病程、病情分类、病理类型等多个因素分析对患者预后手术治疗有效率的影响.结果:术后患者肌无力症状缓解40例,改善35例,无变化14例,恶化5例,死亡18例,全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67.0%,病死率16.1%;年龄40岁以下组的有效率高于40岁以上组(P<0.01);术前病程半年以内有效率高于病程半年以上组(P<0.01);MGⅠ、Ⅱa型有效率高于Ⅱb、Ⅲ、Ⅳ型(P<0.01);胸腺增生有效率高于胸腺瘤(P<0.01).病例中死亡主要的原因为MG危象、胸腺瘤复发和肺部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患者手术后的疗效与发病年龄、病程的长短、MG的分型以及胸腺的病理等因素呈明显的相关(P<0.05),而与性别和手术方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胸腺切除治疗MG的效果满意,发病年龄小于40岁,术前病程短,重症肌无力分型为Ⅰ、Ⅱa型以及胸腺的病理为胸腺增生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后早期预防重症肌无力危象和或肺部感染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96~2006年我院及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21例,分析其手术方式、围术期处理和并发症.结果 21例均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早期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经延长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安全度过围术期.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完全缓解12例,改善7例,无效2例.结论 外科手术彻底切除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围术期管理可以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报告1988年2月-2001年10月手术治疗1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结果。方法:按Masaora分期,属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1例;全组病人均行胸腺切除。结果:全组病人术后均痊愈,4例发生危象,全为Ⅲ期病人。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发生危象率高,及时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是处理关键,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积极的术前、术后处理,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和预后,预后与胸腺瘤的Masaora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探讨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自1999年11月-2009年1月我们对50例合并胸腺瘤的MG病人成功实施了胸腺瘤切除术,术后随访2个月-10年.结果 14例病人的胸腺瘤为良性,36例病人的胸腺瘤为恶性.术后有36.0%的病人出现了MG危象.主要见于Ⅱ B和Ⅲ型病例.随访结果为34.0%病人的MG症状得以治愈;26.0%病人的MG症扶得以改善,8.0%病人症状同术前;32.0%病人死亡于该病.结论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MG的有效方法,MG合并胸腺瘤病例特点为病情较重,发展快,术前术后易出现MG危象,重视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手术及围术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瘤的手术方法、围术期的处理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6例胸腺瘤伴MG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危象的预防及处理等。结果:手术86例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MGC)共16例(18.60%),除术后死亡2例外,其余病例恢复出院。术后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42例、改善30例,有效率83.72%,其余14例症状无缓解或加重。结论:胸腺瘤切除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一种较安全而有效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彻底切除胸腺瘤及前纵隔淋巴结脂肪组织.术后延长呼吸机辅助通气,合理及时使用胆碱酶抑制剂及激素,加强呼吸道管理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是预防及治疗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方法.有利于降低MGC发生率及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