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闭锁肺综合征 (L ocked L ung Syndrome L L S)是内科危重急症 ,文献报道不多 ,现将我院 1995— 1997年救治成功 2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性 ,40岁。反复发作哮喘 10余年 ,加重 2 d而入院。本次发作频繁使用舒喘灵气雾剂 ,症状不缓解 ,反而加重。体检 :神志恍惚 ,烦躁不安 ,张口呼吸 ,大汗 ,周身紫绀。颈静脉怒张 ( ) ,回流征 (- ) ,有奇脉。双肺呼吸音弱 ,未闻及哮鸣音 ,呈沉默肺。 HR115 /min,WBC11.0× 10 9/L,血气 :p H6 .98,Pa O2 6 .3k Pa Pa CO2 13.3k Pa。 ECG:窦性心动过速 ,偶发房早。入院诊断 :支气管哮喘发…  相似文献   

2.
分娩期脑血管畸形致脑出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 2 7岁 ,G2 P0 。孕 39周 ,因“停经 39周 ,下腹阵痛 2 h”于 2 0 0 0年 3月 4日入院。孕期检查均正常 ,平时无高血压史。基础 BP 15 / 10 k Pa,入院时查 BP 14/ 10 k Pa。双下肢浮肿 (- ) ,尿蛋白 (± ) ,宫缩不规律 ,胎位 L OA,胎心137次 / min,肛查宫口未开。 2 1:0 0常规杜冷丁 0 .1g肌注后入睡。患者于 2 0 0 0年 3月 5日 1:0 0出现规律宫缩。 3:5 0忽主诉头痛 ,嗜睡 ,测 BP 2 2 / 12 k Pa,P 5 6次 / m in,胎心 132次 / min,肛查先露头 ,高位 0 ,宫口开 6 cm。即予吸氧 ,硝苯地平 2 0 mg含服。急查心电图示窦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对早产儿PDA合并AOP的治疗机理 ,评价疗效。方法选择监护病房入院临床资料完整 ,平均日龄 3.6± 1.8天 ,平均胎龄 33.2± 3.2周的 2 5例早产患儿 ,同时符合早产儿PDA诊断标准、早产儿呼吸暂停诊断标准的2 5例患儿 ,分别观察记录应用NCPAP治疗前 6小时 ,治疗后 6小时、12小时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监护参数、动脉血气及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功能变化 ,进行自身前瞻性对比分析。结果与应用NCPAP治疗前比较 ,患儿一般状况显著改善 ,喂养困难 ,青紫、气促、呻吟、吸气性三凹征逐渐减轻至消失。 (1)呼吸暂停发作明显减轻。发作频率由治疗前 (11± 2 )次 /小时分别降至 (7± 3)把小时和 (3± 2 )次 /小时 (P均 <0 .0 1) ;呼吸暂停发作时SpO2 下降程度由 (6 0± 8) %分别升至 (74± 10 ) %和 (87± 5 ) %(P均 <0 .0 1)。 (2 )呼吸衰竭得以改善。呼吸频率由 (85± 7)次 /min分别降至 (74± 12 )次 /min和 (6 0± 5 )次 /min(P均 <0 .0 0 1) ;血气分析PH值由 (7 2 2 5± 0 0 17)分别升至 (7 2 83± 0 0 4 7)和 (7 377± 0 0 5 3) (P <0 0 1) ,PsO2 由 (44 3± 4 6 )mmHg分别升至(49 8± 6 9)mmHg和 (5 8 6± 4 7)mmHg(P =0 0 1) ,PaCO2 由 (6 0 7± 3 9)mmHg分别降至 (5 2 6  相似文献   

4.
患男 ,4 9岁。因咳嗽、咳痰 2 3年 ,气短、双下肢水肿 5年 ,加重 3d入院。 5年前曾患过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查体 :体温 37.4℃ ,呼吸 2 5次 /min,血压 2 1 .0 /1 3.5 k Pa。肥胖体形 ,神志清 ,精神差 ,球结膜轻度水肿 ,面、唇、指紫绀 ,双侧扁桃体 度肿大 ,双肺闻及喘鸣音和细湿罗音 ,心率78次 /min,律不齐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WBC1 4 .8× 1 0 9/L,N0 .87,L 0 .1 3。入院诊断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 型呼吸衰竭 ;3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心室扩大、心功能三级、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室性早搏 ;4高血压病 期 ;5高脂血症 ;6脂肪…  相似文献   

5.
室间隔缺损 (VSD)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常伴有不同程度肺循环障碍及呼吸功能损害 ,围麻醉期可因肺血管压力增高而产生严重并发症 ,本文就 17例VSD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2~ 2 8岁。静息时紫绀 2例 ,活动后紫绀 11例。心功能Ⅱ级者 14例 ,Ⅲ级者 3例。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 3例 ,双心室肥厚 5例 ,右室肥厚 9例。X线胸片示肺纹理均有不同程度增多 ,心胸比率 0 .53~ 0 .72 ,肺动脉平均压5.1~ 16.7kPa ,平均 8.5± 2 .4kPa ,Pp/Ps均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搏定与洋地黄控制房颤心室率疗效情况。方法:将4 6例房颤快速心室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 6例和对照组2 0例,分别静脉注射异搏定和洋地黄,观察用药后心率减慢次数。结果:治疗组可使慢性房颤病人静息时平均心率降低2 3% ( 1 2 5±2 0至83±1 8次/min) ,P <0 . 0 1 ;而活动时的心室率下降2 5%( 1 4 6±2 4至92±2 1次/min) ,P <0 . 0 1。对照组可使静息时平均心室率下降2 0 % ( 1 1 7±2 2至82±2 4次/min) ,P <0 0 5;而活动时心室率下降1 9% ( 1 39±2 9至1 2 6±2 4次/min) ,P <0 0 5。异搏定治疗一次有效率为84 % ,总有效率96 . 1 %。洋地黄治疗一次有效率为51. 6 % ,总有效率为6 4. 8%。结论: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较多选用异搏定似乎更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重症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75例重症新生儿入院时、入院 3小时、2 4小时后的血糖进行监测。结果 入院时血糖 >7mmol/L的高血糖者 4 4例 ,占 5 8.7% ,高血糖与器官功能衰竭关系密切 ;无脏器功能衰竭、单器官及 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血糖分别为 5 .92± 2 .93、9.74± 3.97、10 .38± 2 .14mmol/L(P <0 .0 1)。治愈组与死亡组的血糖值分别为 6 .86± 3.70、12 .0 7± 3.0 4mmol/L(P <0 .0 1)。结论 血糖越高 ,病情越严重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全裕凤  郑明慈 《华夏医学》2002,15(4):450-452
目的 :为了明确 BAL在新生儿应用的安全性 ,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 (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 (Sp O2 )影响。方法 :对 1 57例接受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新生儿在无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分别记录灌洗前、灌洗中、灌洗后 3min、1 0 min呼吸频率、心率、血压 (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 )、吸气峰压 (PIP)、平均气道压 (MAP)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并比较分析部分患儿灌洗前、灌洗后 30 min的血气变化。结果 :与灌洗前相比 ,灌洗时 ,心率显著加快 [(1 36.43± 1 6.84) vs(1 77.2 3± 2 3.2 8) ,P<0 .0 0 1 ] ,收缩压明显升高 [(8.1 9±1 .2 0 ) k Pa vs (9.31± 1 .67) k Pa,P<0 .0 1 ] ,PIP明显升高 [(1 8.2 3± 3.42 ) cm H2 O vs (2 2 .56± 5.2 7) cm H2 O,P<0 .0 5] ;Sp O2 明显降低 [(94.36± 5.41 ) % vs (86.33± 1 2 .76) % ,P<0 .0 5]。 MAP有一定的增加 ,但与灌洗前相比 ,结果无显著差异 (P>0 .0 5)。呼吸、舒张压、平均压无明显变化。灌洗后 3min时 ,除收缩压及 Sp O2 外 ,其余各项完全恢复。灌洗后 1 0 min所有监测指标均已恢复正常。结论 :按规定程序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灌注肺的诱因和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灌注肺的诱因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36 2 8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 1 2例严重灌注肺的发生情况。结果 该组病人严重灌注肺的发生率为同期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 0 .331 %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 (1 2 3.7± 6 4 .3)min。发生灌注肺时 ,血气分析是 :pH7.2 98± 0 .1 30、PaCO2 (6 .4± 1 .4 )kPa、PaO2 (6 .1± 1 .5 )kPa(1kPa =7.5mmHg) ,气道压增加的平均值为 (1 5 .6± 4 .2 )cmH2 O (最高达 5 2cmH2 O) ,中心静脉压为 (0 .93± 0 .5 2 )kPa ,平均心率为 (1 4 9± 1 7)次 /min ,平均动脉压为 (8.5± 1 .3)kPa。平均呼吸机支持时间为 (39.2± 2 7.9)h。 1例患者呼吸机支持 1 1 6h后死亡 ,死亡率为 8.33%。结论 合并心内畸形 (如动脉导管未闭 )引起的肺部异常灌注以及体外循环时间过长可能是灌注肺发生的重要诱因 ,而灌注肺早期诊断以及维护心肺功能的综合治疗可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静脉点滴 5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3 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点滴 5 -单硝酸异山梨酯持续维持量 14 0 68± 3 6 83ug/min ,观察心衰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达个体最大维持量时和治疗后血压、心率及副作用。结果 :3 1例患者中 2 9例NYHA心功能分级有改善 (有效率 93 1% ) ,用药前收缩压为 14 9 62± 2 3 90mmHg、舒张压为 86 48± 11 2 8mmHg ,达个体最大维持量时和用药后分别降至 13 0 17±14 1mmHg、12 4 68± 13 0 2mmHg、75 2 7± 6 78mmHg、73 0 6± 7 5 8mmHg ,心率由 10 7 10± 11 40次 /min下降至 85 0 0± 6 95次 /min(P <0 .0 5 )。其中 1例出现轻微头痛。结论 :静脉点滴 5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肺癌行肺切除术对运动能力下降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正确评估运动能力的恢复过程。方法 32例肺癌行肺切除术(左肺单叶切除14例,右肺单叶切除16例,右肺双叶切除2例)。分别在术前3~7天、术后1周、2周、3个月、6个月进行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测定。8例病人术前3~7天和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结果 肺功能的变化主要包括术后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均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分别下降了37%,21%和19.5%。心肺运动功能测定:最大负荷时分钟通气量(V_E)、潮气量(V_r)以及最大氧耗量(VO_2max)术后3个月下降最为明显,尤其是VO_2max由术前的1247±210ml/min术后3个月下降至950±261ml/min(P<0.05)下降幅度达23%,术后6个月恢复到1150±263ml/min,其绝对值仍然低于术前。血流动力学测定显示:心输出量(CO)由术前的12.7±1.38L/min术后3个月下降为11.3±1.2L/min,平均肺动脉压(mPAP)由术前的26.6±4.8mmHg术后3个月上升为35.0±6.2mmHg,肺血管阻力(PVR)术前1.48±0.3dyn.s.cm~(-5)术后上升为1.81±0.4dyn.s.cm~(-5)(P<0.05)。结论 肺癌行肺叶切除术后早期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和肺血管阻力增加主要由于肺通气和血流减少所致。运动能力术后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发快速心房纤颤 (简称房颤 )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 4 8例AMI伴新近发生快速房颤患者 ,静脉应用胺碘酮 ,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 ,4 8例患者用药后 1 5min、30min、1h、6h、2 4h心室率分别为 ( 1 0 7.1 7± 9.6 7)次 /min ,( 96 .0 0± 8.39)次 /min ,( 88.1 3± 9.98)次 /min ,( 79.88± 1 0 .1 9)次 /min ,( 74 .88± 9.80 )次 /min ,较用药前的 ( 1 30 .5 8± 9.1 5 )次 /min明显下降。 4 8例患者在 2 4h内均转为窦性心律 ,3例出现窦缓 ,1例为窦缓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提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的快速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范新庆  刘菊花 《农垦医学》2001,23(6):381-382
我科自 1 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采用鼻饲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4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收治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7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0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 7例 ,孕周 (3 9.2 0± 1 .82 ) ,入院日龄 (2 .5± 1 .7)d。新生儿窒息 2 8例 ,其中重度窒息 2 0例 ,轻度窒息 8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例 ,颅内出血 3例 ,吸入性肺炎 4例 ,新生儿硬肿症 1例。对照组 3 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孕周(3 8.90± 1 .75 )周 ,入院日龄 (2 .3± 1 .6 )d…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喉软骨软化病虽常有症状 ,但很少发生呼吸衰竭及需要进行呼吸机治疗。了解新生儿喉软骨软化病的自然病程、采取正确护理措施 ,多数新生儿喉软骨软化病的呼吸困难可以获得缓解 [1 ]。1 临床资料1999年 10月 1日至 2 0 0 1年 9月 30日我科新生儿病房收治的 10 0 2例新生儿中 ,有 10例新生儿喉软骨软化病 ,占0 .19%。男 7例 ,女 3例。早产儿 4例 ,足月儿 6例。 10例均有吸气性喉鸣声 ,6例因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加重、有明显的吸气性凹陷。呼吸频率为 (5 2 .4± 10 .6 )次 / min。其中 ,3例有紫绀、1例有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乙胺碘呋酮静脉给药控制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快速心律失常者 4 2例 ,应用乙胺碘呋酮 0 .2 5~ 1.0 0 mg/ min速度持续静滴 5 d,观察胸痛情况、血压、心电监护及超声心功能指标。结果 :对心绞痛的有效率为 97.6 % ,对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 10 0 % ,其显效时间分别为 (7.4± 4 .3) h,(4 .7± 2 .8)h,心率平均下降 (2 2 .6± 11.4 )次 / min(P<0 .0 0 1) ,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 (2 .31± 0 .89) k Pa(P<0 .0 0 1) ,(1.2 2±0 .4 6 ) k Pa(P<0 .0 0 1)。心率与收缩压乘积下降 32 11± 789(P<0 .0 0 1) ,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改善 ,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静脉滴注乙胺碘呋酮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快速心律失常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复张性肺水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全组共 6例 ,年龄 ( 2 3± 5 )岁。单侧自发性气胸 ,肺萎陷超过 90 % ,持续 4周以上者 3例 ,3周以上者 2例 ;外伤性血气胸 ,一侧肺全部萎陷持续 4周以上者 1例。病人均行开胸手术 ,肺大疱缝扎术 5例 ,开胸止血术 1例。复张性肺水肿发生时间从萎陷肺复张后 15~ 3 0 m in不等 ,血气分析 Pa O2 ( 7.18± 1.73 )k Pa。结果 :术后均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通气时间 6~ 78h,平均 ( 4 8± 16) h,呼气末正压通气 ( PEEP) ( 0 .5 8± 0 .12 ) k Pa。机械通气期间保持病人每天适当出超 ,有效强心利尿。停用呼吸机前血气分析 Pa O2 ( 13 .0 3± 0 .93 ) k Pa,Fi O2 为 0 .4 0 ,病人均顺利脱机。结论 :在复张性肺水肿的治疗中维持病人充足的氧合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至关重要 ,带 PEEP的机械通气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7.
向光明 《中原医刊》2004,31(21):52-5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3 6岁 ,农民。因“胸闷、气喘 3天”入院 ,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1年 ,发病前 1月有间断腹泻史。入院查体 :体温3 7 3℃ ,脉搏 13 0次 /min ,呼吸 3 0次 /min ,血压 14 0 /80mmHg。神志清楚 ,呼吸急促 ,口唇轻度紫绀 ,双肺可闻及中量干、湿性啰音 ,心律整齐 ,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 :WBC4 9×10 9/L ,中性粒细胞 86% ,ESR 75mm /h。血气分析 :pH 7 5 5 ,PaCO2 2 6mmHg ,PaO2 68mmHg ,BE 1 6mmol/L ,SaO2 96%。血生化 :钾 2 3mmol/L ,钠 116mmol/L ,氯 79mmol/L ,钙1 4mmol/L ,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并感染 ,…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61岁。因突发性胸闷 ,胸骨后疼痛 ,即刻意识丧失 ,呕吐 1h于 2 0 0 1年 10月 13日急诊入院。查体 :T 3 6℃ ,P70次 /分 ,R2 0次 /分 ,BP12 / 7k Pa,昏迷状态。心率 70次 /分 ,律齐 ,心音低钝 ,未闻及杂音 ,肺腹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 3 mm ,对光反射存在 ,颈无抵抗。左上、下肢肌力 0级 ,右侧肢体肌力 级。 Babinski′s sign左 (+) ,右(± )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 2 1× 10 9/ L、中性粒细胞 0 .89,血糖、血钙、肾功、血生化、血沉均正常。心电图 : 、 、av F导联 , 7~ 9导联 ST段抬…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性 ,4 6岁 ,因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 ,活动后心悸气促四十余年入院。术前检查 :上肢血压110 / 70mmHg ,下肢血压 12 5 / 96mmHg ;胸骨左缘第 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Ⅱ / 6级 ,吹风样 ,向外传导 ,P2亢进。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 92 % ,无明显紫绀 ;Hb137g/L ,Hct4 1% ,Plt2 17× 10 9/L。X线示双肺血多 ,肺动脉段突 ,右房右室大 ,心胸比 0 .6 7。心电图示右室肥厚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示TAPVC(心内型 ) ,房间隔缺损 2 0mm ,三尖瓣大量反流 ,肺动脉高压 (轻 -中度 )。术前诊断为 :TAPVC(心内型 ) ,房间隔…  相似文献   

20.
罗红霉素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晓斌  李志超  贾斌  赵澎涛 《医学争鸣》2002,23(13):1181-1183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使用内毒素 (L PS,2 mg·kg- 1 ,ip)建立 SD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 3组 :1正常对照组 (NC) ,经胃灌入生理盐水 10 m L· kg- 1 ;2 L PS组 ,静脉注射 L PS后 ,10m L· kg- 1生理盐水灌胃 ;3罗红霉素 (roxithromycin,Rox)治疗组 (Rx) ,静脉注射 L PS后 ,经胃灌入罗红霉素 2 0 mg·kg- 1 .测定各组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p H、二氧化碳分压(Pa CO2 )、肺系数、肺水含量、肺通透性指数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 TNF-α,IL - 10浓度 .结果 注射 L PS4 h后 ,治疗组与内毒素组相比 ,Pa O2 ,p H升高 ,Pa CO2 降低 ,肺系数 (0 .5 8± 0 .0 3vs 0 .6 7± 0 .0 4 ,P<0 .0 5 )、肺水含量 (78.76± 2 .13vs 82 .81± 3.87,P<0 .0 5 )、肺通透性指数 (6 .2 5±0 .74 vs12 .4 7± 0 .89,P<0 .0 5 )均有明显下降 .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的 TNF- α下降 ,IL- 10升高 ,病理学观察 Rx组肺组织病变减轻 .结论 罗红霉素能改善大鼠急性肺损伤时气体交换能力 ,调节肺部细胞因子 ,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