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部天气雷达回波高度测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712雷达和716雷达回波资料的对比分析,阐明在测量回波高度和回波强度时,两部雷达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716雷达在保障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史锐  程明虎  崔哲虎  王柏忠 《气象》2004,30(11):27-31
利用2002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外场试验中几对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比分析了同一时间、同一位置的S波段与C波段雷达的CAPPI和部分PPI回波强度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宜昌和荆州雷达回波强度统计分布一致性较好,合肥、马鞍山、无为三部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统计分布一致性相对较差。回波强度资料的散点图表明,不同雷达回波强度资料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另外进一步证实C波段雷达在大范围降水区域需要进行降水的衰减订正。  相似文献   

3.
用雨滴谱资料校验XDR雷达回波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兵  王勤 《四川气象》2003,23(3):56-58
XDR雷达在成都市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过程中,由于雷达回波衰减,经常发现在强降水天气情况下其提供的回波强度dbz与实际情况不同,如炮点出现强降水而雷达在炮点位置的回波很小甚至没有。而利用雨滴谱可计算出近地面气象目标的dbz值,该值可比较客观地反映近地面的降水情况。本文讨论了利用雨谪谱计算近地面气象目标dbz值的方法。以及比较该值与XDR雷达提供的dbz值的差异,并从中找出这些差异的规律,以利用雨谪谱资料校验XDR雷达回波强度。  相似文献   

4.
影响浙江地区降水估测几个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杨杰  刘黎平  勾亚彬 《气象》2014,40(5):589-597
如何从新一代天气雷达三维拼图数据中提取用于降水估测的回波强度是提高雷达降水估测的关键,为了分析利用三维拼图数据提取出的混合扫描回波强度的质量以及对降水估测的影响,文章利用浙江省雷达和全国自动站数据,通过研究回波强度与地面雨量的关系,分析了影响基于雷达三维拼图的降水估测精度的几个要素。通过累积整个过程雷达回波强度估测的雨量和自动站采集雨量得到浙江及周边地区的比率分布,找到了两者关系的异常区:区域性回波强度比较高的区域;区域性回波强度的低估区;区域性回波强度随地形变化的区域;区域性回波强度估测较为合理的区域;随纬度增加回波强度逐渐高估的区域。通过分析发现:0℃层亮带、残余的地物回波、异常的回波强度垂直廓线、自动站的数据质量等是造成回波强度与地面雨量关系异常的原因。最后,利用部分自动站对雷达估测的降水进行订正,结果表明:自动站订正能一定程度缓解上述区域高估或低估程度。  相似文献   

5.
“9.18”四川盆地大暴雨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成亮  张卫  李庆  李民 《气象》2002,28(8):34-36
利用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2001年9月18-20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强度在45dBz以上的回波的演变与强降水区域有很好的一致性。秋季当在絮状回波区中出现45-55dBz的强回波就应当加强雷达的警戒观测,对已出现洪涝灾害的区域,对中等强度的絮状回波也应跟踪观测,作好服务。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4-2018年SWAN雷达三维拼图产品和闪电定位资料,分析华中地区闪电活动与雷达回波特征的关系,并建立山区和平原区的闪电代理回波(lightning proxy reflectivity)拟合公式。结果表明,闪电频数和面积与40~45 d BZ、45~50 d BZ强回波面积和最大回波强度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50d BZ回波面积的相关性不大。在山区与平原区两种地形条件下,闪电频数与垂直柱最大雷达回波存在较好的S形曲线拟合关系。13 km网格分辨率下平原区的S形拟合曲线明显高于山区的拟合曲线,两者均高于美国同化系统GSI中原线性、非线性经验曲线,增长率与GSI的线性曲线接近。3 km的S形曲线平原区略高于山区。采用S形曲线拟合关系和GSI经验关系估计雷达回波,经检验,S曲线闪电代理回波与闪电高频区、实测强回波区一致,其中13 km网格的代理回波比GSI经验关系转换的回波强度大,且比其更接近观测值,但不如3 km网格代理回波拟合效果准确。若不考虑地形差异,闪电代理回波将出现高估或低估现象。  相似文献   

7.
舒童  赵明 《气象科技》2008,36(5):658-660
通过对CTL713C数字化天气雷达回波标定原理和方法的阐述,从雷达参数的测量、A/D变换及视频积分处理、测试仪器的稳定性及精确度等几方面因素对造成雷达回波强度标定误差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几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误差值,对测试环境与人为可能造成的回波强度标定误差进行了说明。给出雷达回波强度标定结果准确性的检验方法,并对雷达回波强度标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渭南市1996—2005年10 a 711雷达观测资料和地面实况资料的统计,针对其中166个冰雹云雷达回波样本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和RH I回波宽度3个参数特征着手,找出了渭南市冰雹云雷达回波参数特征及回波的外形特征。渭南市冰雹云回波中心强度主要集中在55.0~59.9 dB z,回波顶高多集中在10~13 km之间;冰雹云回波高度和回波强度之间没有正比关系;冰雹云RH I回波宽度与冰雹灾害程度成反比;降雹回波多以孤立的块状和带状回波出现。  相似文献   

9.
根据气象雷达回波的理论和气象雷达方程,介绍了数字化713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定标方法及对定标结果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金辉  罗俊颉 《气象》2006,32(4):34-39
利用2000-2004年711雷达观测的稳定性层状云降雨回波资料,结合雨滴谱和地面雨量自记资料,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引起稳定性层状云降雨量大小改变的因子,得出稳定性层状云降雨量大小除与雷达回波强度关系最为密切外,还和云顶高度、暖云厚度等因素有关,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为使用雷达回波对降雨量的估算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影响CTL-713C天气雷达回波强度标定误差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CTL-713C数字化天气雷达回波标定原理和方法的阐述,从雷达参数的测量、A/D变换及视频积分处理、测试仪器的稳定性及精确度等几方面因素对造成雷达回波强度标定误差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几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误差值,对测试环境与人为可能造成的回波强度标定误差进行了说明.给出雷达回波强度标定结果准确性的检验方法,并对雷达回波强度标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长春机场夏季有无雷暴的雷达回波最大高度、≥40dBz强核的高度、回波强度及回波移向移速4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识别有无雷暴的临近预报雷达回波指标,并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3.
雷达回波强度与雨滴谱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雷达定量探测降水方面,目前大都采用雷达回波强度与降水强度的相关性来定量估算,但雷达回波强度与降水强度并非一一对应。本文利用从庐山和南京收集到的雷达观测资料和同步Parsivel观测到的雨滴谱数据,建立雷达回波强度与不同雨滴谱参数的函数关系,将由确定的函数关系式拟合后的雷达回波强度与雷达实测的回波强度作对比,以检验假定函数关系式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比两地两类云降水拟合值的相对误差,给出了函数关系式中的最优y选项,为雷达定量估算降水量寻找新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庐山和南京两地两类云降水的雨滴谱参数对雷达回波强度的拟合普遍较好,其中对流云降水的拟合都明显好于层状云降水。两地层状云降水中各个雨滴谱参数对雷达回波强度的拟合曲线都大体相近,而对流云降水中,不同雨滴谱参数对雷达回波强度的拟合曲线差异较大。南京两类云降水拟合的相对误差要小于庐山两类云降水拟合的相对误差。除庐山对流云降水外,DV是两地两类云降水拟合公式中最优的y选项。而庐山对流云降水拟合式中,以N和DP的拟合最佳。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3—2020年3—9月江西省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闪观测资料,对地闪分布特征及其与雷达主要特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地闪频数从东北到西南逐渐减小,其北部鄱阳湖平原为地闪频数高值区;地闪频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总地闪频数在16:00达到一天的峰值;地闪频数与低层(3km)雷达回波强度的关系可用对数拟合方程来描述,地闪频数与低层雷达回波面积的变化趋势正相关,回波越强相关性越强,但二者存在位相差,地闪增加先于回波面积增加的情况约占57%~60%,大多数情况下可在18min内发现两者均有增加;箱线图特征显示,随着回波强度增大,地闪发生时的回波伸展高度相应减小,而回波厚度略增大,从而得出不同强度回波的地闪发生格点周围10km半径范围的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15.
雷达回波预测极端暴雨概率方法构建原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局地雷达回波基数据强度与雷达体扫面内相应地区强降水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并通过LucasKanade局部光流法分析下一小时可能影响该地区的回波区域,将这些区域定义为强降水影响系统的动态回波上游。同时分析雷达各层体扫回波情况,即考虑强降水系统的空间伸展程度。通过分析这些动态回波区域在当前时刻内(每10 min多层体扫信息)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回波强度特征与局地降水的相关,进一步与改善的降水极值概率预测方法相结合,构建对下一小时局地暴雨重现期极值预测预警指标,为应急保障方案和及时应对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参考信息。整体方案以2006-2011年6-8月盐城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度的基数据资料和同时段盐城雷达体扫范围内建湖气象站的小时雨量序列为基础,采用Lucas-Kanade局部光流法确定回波强度反映的降水系统时空动态上游,并利用皮尔逊III型方法和广义帕累托方法建立回波类别与建湖局地白天与夜间降水序列的统计概率关系,计算回波类别对应的局地极端降雨极值以及极值重现概率特征,构建降水系统的雷达回波动态综合特征与下一小时局地强降水极值概率间的统计关系指标,指标的相关性检验达到70%。该方法具有强降水多等级重现期极值预测能力,为下一小时临近极端暴雨预测预警提供了雷达监测动力统计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1996-2002年桃仙机场夏季雷暴回波参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6~2002年沈阳桃仙机场6-8月雷暴观测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从雷达回波最大高度、强回波高度(大于等于40.0dBz)、回波强度及回波移向移速等4个方面对桃仙机场有无雷暴的雷达回波资料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桃仙机场的雷暴变化特征,并得出了一些识别雷暴的预报指标和预报着眼点;通过对统计资料独立检验,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陈静  张永才 《气象》2007,33(S1):71-75
2007年3月2—3曰鄂尔多斯市出现暴雪天气。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是有气象资料以来所罕见。在天气图上主要表现为北槽南涡,东高西低,具有夏季降水特征,冷暖空气在鄂尔多斯市交绥且维持时间达24小时。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表现为降水前后3个时段具有明显特征,降水前涡旋云系完全形成,雷达上只有零星回波,强度为20dBz,垂直风切变随高度变化无序;降水主要阶段,涡旋云系第一象限的中低云控制鄂尔多斯市,雷达回波连成片,强度为25dBz,且有一中心强度为55dBz的强回波中心,垂直风切变随高度变化有序,风速加大,冷暖平流明显,回波顶高度3?8km,并出现了牛眼回波;之后,降水减弱消失,暴雪天气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18.
麻服伟 《气象》2007,33(2):88-92
利用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回波资料,对2003年6月18日发生在哈尔滨阿城市、五常县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强度场CAPPI资料作VCS和强度场与速度场作对比分析、在RHI径向速度场上对垂直风场的宏观推断等方法分析。发现虚假回波的出现与冰雹云相关,将虚假回波中的旁瓣回波在PPI上体现为“尖端回波”,在RHI上体现为“尖顶回波”和“三体散射”回波,可作为识别冰雹云的判据;另外可根据RHI径向速度场变化宏观推断垂直风切变。得到使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强冰雹云和识别虚假回波的方法,对0~2小时的冰雹临近预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梅 《气象》1998,24(6):32-35
利用713型测雷达资料,对江西强降水回波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与回波顶高、回波强度、水平尺度及地形等有关,为强降水天气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异常分析与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在线定标修正原理,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要SA和SB)回波强度接收和定标及发射功率在线测量信号流程,对雷达回波强度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详细分类和分析,总结提出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偏强、偏弱、回波面积减少等异常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处理方法,列举了有效解决雷达回波强度异常故障的案例.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能提高处理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异常故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