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评估乳腺实性肿块整体硬度,探讨其鉴别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98例,共108个实性肿块,应用VTI技术获得病灶组织弹性图并将其导入Adobe Photoshop CS4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弹性图中病灶整体灰度平均值,比较良恶性乳腺肿块整体灰度平均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鉴别良恶性肿块的截断值,判断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恶、良性乳腺实性肿块VTI弹性图病灶整体灰度平均值均值分别为39.21±16.60和63.94±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显示截断值为50.75,其对应曲线下面积为0.845,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敏感性为77.27%,特异性为78.13%,准确率为77.78%。结论 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可定量评估乳腺实性肿块整体硬度,有助于鉴别乳腺实性肿块性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 Touch Image,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定量评估乳腺实性肿块整体硬度,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其鉴别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乳腺肿瘤患者98例共108个实性肿块,应用VTI技术获得病灶组织弹性图并将其导入Adobe Photoshop CS4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出弹性图中病灶整体灰度平均值,代表乳腺肿块整体硬度。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良恶性乳腺肿块整体硬度的差异,应用ROC曲线,获得最佳截断值(cutoff),判断其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及良性乳腺实性肿块VTI弹性图病灶整体灰度平均值均值分别为39.21±16.60、63.94±19.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显示最佳cutoff值为50.75,即小于50.75诊断为恶性, 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与病理结果对照,此指标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敏感性79.41%,特异性77.27%,准确性78.21%,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校正χ2=0.235,P=0.628,Kappa=0.561,P=0.000)。结论 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定量评估乳腺实性肿块整体硬度有助于鉴别乳腺实性肿块性质,是二维超声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在甲状腺实性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甲状腺患者41个小结节进行常规超声及VTI检查,通过VTI图像对小结节硬度进行评分,并计算小结节VTI图像与灰阶图像面积比.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找出面积比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最佳截点.结果 41个甲状腺小结节病理证实良性23个,恶性18个.甲状腺恶性结节VTI评分4分及以上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组(88.9%对8.7%,P<0.01).甲状腺恶性结节VTI图像与灰阶图像面积比高于良性结节(1.67±0.16对1.23±0.12,P<0.01).以面积比1.46为截点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88.9%,特异性95.7%.结论 VTI技术可提供甲状腺结节硬度方面的信息,在甲状腺实性小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ARFI技术对86例患者共107个乳腺肿块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VTD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检查,VTI对肿块硬度进行评分,找出肿块VTI图与灰阶图面积比预测乳腺恶性肿瘤的最佳截点,VTQ测量乳腺肿块内部剪切波速度(SWV).结果 VTI硬度评分恶性组4分以上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以VTI图与灰阶图面积比1.53为截点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7%、92.5%.恶性组SWV明显高于良性组(P<0.001).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VTI硬度评分、VTI图与灰阶图面积比及肿块内部SWV有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声触诊组织成像(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两种弹性定量方法在鉴别诊断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例乳腺肿瘤患者(108个乳腺实性肿块),应用VTQ获得代表肿块中央局部硬度的剪切波速度(VS),同时应用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计算VTI弹性图中病灶整体灰度平均值,代表乳腺肿块整体硬度。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比较良恶性乳腺肿块中央局部硬度和整体硬度的差异,获得最佳截断值,比较两个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和良性乳腺肿块的局部硬度VS值分别为(6.96±2.50)m/s和(2.62±1.8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获得最佳截断值为2.78 m/s,以肿块中央局部硬度VS2.78 m/s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1.18%、88.64%及89.74%,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校正χ2=0.125,P=0.724;Kappa=0.793,P=0.000)。恶性和良性乳腺肿块整体硬度灰度平均值分别为39.21±16.60和63.94±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获得最佳截断值为50.75,以肿块整体硬度灰度平均值50.75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9.41%、77.27%及78.21%,与病理结果中度一致(校正χ2=0.235,P=0.628;Kappa=0.561,P=0.000)。结论 VTQ诊断效能高于VTI联合Adobe Photoshop灰度定量技术,但二者均有助于鉴别乳腺实性肿块性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声辐射力冲击成像(ARFI)技术对乳腺良性与恶性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33例<10 mm恶性乳腺结节患者及同期20例良性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ARFI的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定性结节范围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量化结节的剪切波速度,与临床病理结果比较,分析良恶性病灶的ARFI-VTI和ARFI-VTQ参数差异。结果 ARFI-VTI能定性病灶结节范围,病灶结节在VTI图中与二维图中的面积比参数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恶性组>1,良性组≤1(P<0.01);ARFI-VTQ测值在良恶性结节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良性结节组VTQ剪切波速度为(2.67±1.63)m/s,恶性结节组VTQ剪切波速度为(5.24±2.72)m/s(P<0.01);对小结节型乳腺癌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0%,特异度为80.0%。结论 ARFI检查对结节<10 mm的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时间指数(ATI)及弹性应变率比值(SR)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76例(98个病灶)和恶性组44例(57个病灶),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计算并比较两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ATI及SR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TI、SR值及其联合鉴别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良、恶性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病灶形态、长轴方向、回声强度、内部回声是否均匀、边界情况、钙化程度、后方回声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ATI、SR值均高于良性组(0.18±0.05 vs.0.11±0.03,3.05±0.65 vs.2.33±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TI、SR值鉴别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842、0.813,且联合应用的AUC(0.906)高于其单独应用(均P<0.05)。结论ATI、SR值均能准确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两者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小实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最大径≤10mm)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4个乳腺小实性病灶的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图像.常规超声采用BI-RADS-US标准判断病灶的良恶性.超声弹性成像采用改良5分评分法判断病灶的良恶性.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肿物的诊断率.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和0.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53,P<0.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乳腺小实性病灶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弹性比率值(LSR)在乳腺实性病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7例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共65个乳腺实性病灶(良性病灶48个,恶性病灶17个)行组织多普勒应变显像技术检查(TDSI)。在乳腺正常脂肪组织内及乳腺良、恶性病灶内分别建立面积1 cm2的圆形感兴趣区(ROI),仪器自动生成LSR。结果乳腺良性病灶LSR为(2.30±1.99)%,恶性病灶LSR为(13.66±2.40)%,恶性病灶的LSR大于良性病灶(t=2.95,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诊断乳腺实性病灶的一种简单快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LSR通过评估乳腺病灶硬度为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增加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在乳腺微小实性病灶(≤10 mm)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5例共184个乳腺微小病灶进行术前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ltrasonography 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URTE)检查,采用SR法分析计算病灶与周围对照组织的SR及其平均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获得SR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并分析其对乳腺微小实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184个乳腺病灶中,良性114个,恶性70个.良、恶性病灶SR平均值分别为1.81±0.334,2.92±0.753.根据本组良恶性病灶SR绘制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91,面积标准误为0.023.面积的95%可信区间为0.846~0.935,不包括0.5,P=0.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良恶性病灶SR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165.其对应的诊断敏感性(Se)81.4%,特异性(Sp)77.2%,约登指数(YI)为0.586,Se与Sp之和最大(1.586),误诊率与漏诊率之和最小(0.414).结论:SR能提供乳腺微小实性病灶硬度信息,有助于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正常乳腺组织与病变组织灰度比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穿刺活检的患者328例,共337个病灶,其中良性183个,恶性154个。灰度比测量方法:采用Adobe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直方图”功能计算病灶和周围组织的灰度比。结果 1、良恶性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灰度比分别为:恶性组0.30±0.16;良性组0.47±0.18,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当鉴别诊断阈值设为0.335时,灰度比鉴别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7.6%、特异性63.6%、曲线下面积为0.777。结论 灰度比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TDUE)时间-应变曲线在乳腺实性病灶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在我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6例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共54个乳腺实性病灶(良性病灶39个,恶性病灶15个)行TDUE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灶内及病灶周围乳腺正常脂肪组织内分别建立面积1 cm2的圆形感兴趣区(ROI),得到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记录乳腺正常脂肪组织、乳腺良性病灶、乳腺恶性病灶解压时最大应变绝对值(max-ARS).结果 (1)每个乳腺实性病灶及病灶周围乳腺正常脂肪组织均重复测量3次,共得到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乳腺正常脂肪组织162条,乳腺良性病灶117条及乳腺恶性病灶45条.(2)乳腺正常脂肪组织162条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均为正向波形,未出现负向波形;乳腺良性病灶117条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中正向波形108条,负向波形9条;乳腺恶性病灶45条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中正向波形12条,负向波形33条.乳腺正常脂肪组织、乳腺良性病灶及乳腺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修正法,χ2=172.37,P<0.0001).乳腺正常脂肪组织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形态与乳腺良性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3),与乳腺恶性病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1);乳腺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形态与乳腺良性病灶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001).(3)乳腺正常脂肪组织、乳腺良性病灶和乳腺恶性病灶max-ARS分别为(15.57±8.91)%、(6.78±4.48)%及(1.14±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21,P<0.05).且乳腺正常脂肪组织max-ARS大于乳腺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32、1.85,P均<0.05);乳腺良性病灶max-ARS大于乳腺恶性病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q=0.67,P<0.05).结论 乳腺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多呈负向波形,乳腺良性病灶max-ARS大于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可为判断乳腺实性病灶良恶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图像灰度定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乳腺病变患者66例,共70个乳腺结节进行了弹性图灰度定量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该方法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乳腺良性、恶性病变的弹性图平均灰度值分别为68.72±39.88和25.26±11.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当诊断阈值为32.13时,弹性图灰度值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1%和85.7%,曲线下面积为0.918±0.038。结论弹性图像的灰度定量方法可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在脾实性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对32例脾实性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良恶性病灶各16例),实时动态地观察病灶的增强时相与增强方式.结果 脾恶性病变组在增强时间上与良性组相比表现为"快退"特征,恶性病灶增强强度达高峰时及开始减退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9.7±4.5)s、(29.7±10.9)s,而良性病灶组造影时的相应时间分别为(24.2±4.4)s、(50.9±10.9)s,恶性病灶造影剂开始减退时间较良性病灶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灶在增强方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能够发现更多的病灶,造影前共检出111个病灶,造影后共检出142个病灶.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对脾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12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1例患者共91个乳腺病灶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测量其杨氏模量值(最大值Emax及平均值Emean)。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操作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出乳腺良、恶性病灶Emax、Emean的诊断临界值;并结合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Emax、Emean、边缘、内部回声、形态及内部钙化等6个因素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预测效果。结果91个病灶中,良性病灶73个,恶性病灶18个。乳腺良性病灶的Emax、Emean分别为(23.46±11.44)、(38.59±14.28) kPa,乳腺恶性病灶的Emax、Emean分别为(61.45±24.88)、(99.73±41.15)kPa;乳腺恶性病灶的Emax及Emean均大于乳腺良性病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05、-14.12,P均为0.00)。Emax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大于Emean的曲线下面积0.915,分别以63.70、44.22 kPa作为乳腺良恶性病灶Emax、Emean的诊断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94.5%、77.8%和97.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max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预测效果最优,其次是病灶边缘,再次是Emean。结论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有意义的特征变量。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较其他弹性成像技术更有助于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为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7例乳腺良性肿块和44例乳腺癌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声像图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93%。良、恶性肿块在二维灰阶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灰阶声像图结合彩色血流成像的典型表现,可以判断其性质,对一些非典型病例,还应结合病史综合分析,以便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超声弹性成像(UE)评分、三维超声(3DUS)汇聚征及三者联合应用对直径≤2.0cm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应用2DUS、UE评分及3DUS冠状面汇聚征对413例患者共432个病灶(最大径≤2.0cm)图像进行检查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比较三者单独及联合应用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理为良性者159例共167个病灶,恶性者254例共265个病灶,2DUS、UE评分、3DUS冠状面汇聚征以及联合应用(并联和串联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022、0.909±0.015、0.861±0.016、0.795±0.019和0.825±0.015。并联法联合检测诊断小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8.49%,高于2DUS 80.00%、UE 93.21%、3DUS 81.13%及串联法65.66%(P0.001)。结论 UE评分较2DUS和3DUS汇聚征对鉴别直径≤2.0cm的良恶性乳腺实性结节更具价值。并联法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有助于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对乳腺不典型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61例307个乳腺不典型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VTI、VTQ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307个乳腺不典型病灶中,良性186个,恶性121个。VTI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66.9%,特异性为41.4%,诊断准确率51.1%;VTQ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88.2%,诊断准确率90.6%;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85.1%,特异性为89.2%,诊断准确率87.6%;三者联合应用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94.2%,特异性为95.7%,诊断准确率93.8%。VTI与VTQ和超声造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Q与超声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VTI及VTQ诊断乳腺不典型病灶的良恶性各有优势,三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优势征象.方法 由5名超声医师独立评估109例女性患者中120个乳腺实性肿块的二维及三维超声图像(手术病理诊断69个恶性,51个良性).评估内容包括肿块的7项二维及10项三维声像特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分析比较三维超声相对于二维超声鉴别诊断肿块良恶性的优势.结果 二维及三维声像图上良恶性肿块的声像特征间各自均显著不同(P<0.001);三维声像上恶性特征显示率高于二维声像,其中三维冠状面上"汇聚征"诊断恶性的敏感性为56.8%、特异性为93.7%,边缘不规则或毛刺征诊断恶性的敏感性为92.2%,特异性为51.8%;完整界面回声诊断良性的敏感性为77.6%,特异性为90.4%.ROC分析显示三维与二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8 3和0.908 6(P<0.05).结论 三维超声提供更多的影像评估特征,使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比二维超声更可靠.三维超声的诊断价值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成像系统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成像系统,检查113例共123个乳腺肿块,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系统将肿块二维超声特征作数字化处理,并检测肿块组织营养代谢指标血红蛋白总量(HBT)和血氧饱和度(SO_2),最终将二维超声信息和营养代谢参数综合处理,得出综合诊断指数(SDI).分别计算二维超声、光散射和双模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结果 123个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78个,恶性肿块45个.良性肿块内HBT为(153.02±105.78)明显低于恶性肿块内HBT(232.95±78.22);良性肿块内SO_2(1.0332±0.1641)明显高于恶性肿块内SO_2(0.8794±0.1814);良性肿块内SDI(147.23±53.76)明显低于恶性肿块(243.98±57.27),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光散射双模式诊断系统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83.33%,准确率为86.99%.结论 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光学技术检测组织的营养代谢可提高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特异度,提高恶性病例早期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