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予恩替卡韦0.5mg口服,1次/d;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当飞利肝宁胶囊1.0g,3次/d。2组疗程均为48周。在治疗24周、48周时评价2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结果在治疗48周时,B组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A组(P〈0.05);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2组ALT复常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治疗终点,2组间HBV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当飞利肝宁合用恩替卡韦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使用ADV治疗,治疗组50例使用ADV联合苦参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的血清HBVDNA载量和ALT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血清HBVDNA载量和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BVDNA的转阴率、A1月复常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V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意义。方法:61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0.6g,静脉滴注,每日1次,1个月后改为苦参素胶囊0.2g,口服,每日3次,2个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0.2g,口服,每日3次,3个月。对照组31例,只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用法、用量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值、CTL、辅助性T细胞(Th)1、Th2、NK细胞水平的变化和HBVDNA、HBeAg阴转率。结果:治疗组苦参素治疗3个月后,CD3+、CD4+、Th1、CTL、NK细胞均较治疗前升高,也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HBVDNA、HBeAg阴转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能提高CHB患者的CD3+、CD4+、Th1、CTL、NK细胞水平,能显著提高CH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是苦参素清除或抑制CHB患者HBV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与利肝隆片合用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苦参素注射液0.4g肌注,1次/2d:利肝隆片5片/次,3次/d。辅以维生素类;对照组52例,采用双虎清肝颗粒、香菇多糖片,辅以肌苷片、维生素类,常规口服治疗,疗程均为90天。观察肝功能(ALT、AST、γ-GT),乙肝病毒指标(HBsAg、HBeAg、HBV—DNA)的变化,肝功复常后维持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复常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DNA明显下降及阴转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HBsAg、HBeAg阴转无显著意义(P〉0.05),肝功能复常后维持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P〈0.01)。结论苦参素注射液与利肝隆片合用可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HBV—DNA定量值,较好地维持肝功能复常时间,延缓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运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b治疗,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a/b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降ALT有效率为92.8%,HBV—DNA阴转率为30.9%,HBeAg阴转率为38.0%,与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且治疗过程中束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a1治疗CHB安全有效,与单用干扰素治疗CHB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6.
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类中药配伍与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解毒汤。[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改善、HBeAg阴转、HBeAg血清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增强抗HBV作用,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治疗12个月时HBeAg及HBVDNA阴转率、治疗前后HBVDNA变化情况、组织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AL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疗后ALT水平及ALT复常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eAg及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5.91%及70.4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39.13%及86.96%(P〈0.05);两组治疗前后HBVDNA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HBVD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显著,其可能通过影响HBVDNA而具有一定的病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治疗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 选取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HBVDNA、HBsAg和HBeAg阳性且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补肾冲剂加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49例和拉米夫定对照组(对照组)41例,疗程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eAg、HBV DNA的阴转率和HBV DNA滴度变化及肝功能、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为42.6%(20/47例)与对照组61.0%(25/41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阴转率(42.6%)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36.2%)明显高于对照组(22.0%和17.0%,P〈0.05);ALT复常率(74.4%)较对照组(51.4%)高(P〈0.05);肝功能指标改善(P〈0.05或P〈0.01),其中ALB、GLB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P〈0.05);症状改善以头晕、腰酸、胁肋胀痛、尿黄4症最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部分应答率(29.8%)与对照组(14.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对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有较理想的近期疗效;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9.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用维生素、肝泰乐、护肝片等护肝支持治疗,疗程5个月。治疗组42例,除用上述方法治疗外,加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每日100ml静脉滴注,连用2个月后,改为苦参素胶囊20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5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ALT、SB及HBeAg、抗HBe、HBVDNA变化。结果治疗1疗程,治疗组症状、体征及ALT、SB均明显好转,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BeAg、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的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且停药3个月后仍保持疗效。结论苦参素具有明显改善肝功能及抗病毒、抗纤维化作用,且疗效稳定,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苦参素胶囊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莉 《中医研究》2009,22(7):25-26
目的:探讨苦参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量效关系。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和入选条件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低剂量苦参素胶囊口服,3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低剂量组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2%、56%,高剂量组分别为46.2%、76.9%,对照组分别为9.1%、27.3%,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复常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方面有一定作用,并存在量效关系,随治疗剂量增加而疗效提高,疗程应在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苦参素配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用维生素、肝泰乐、护肝片等护肝支持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组35例,除用上述方法治疗外,加用苦参素胶囊300 mg,3次/d,口服,并配合舒肝健脾之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剂/d,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ALT、HBsAg及HBeAg、HBeAg、HBV-DNA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症状、体征及ALT均明显好转,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BeAg、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1,且停药3个月后仍保持疗效.结论:苦参素配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改善症状、肝功能及抗病毒作用,且疗效稳定,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拉米夫定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HBV标志物及HBVDNA、ALT等指标。方法:联合治疗组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个月,初始3个月同时给予苦参素注射液6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仅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HBeAg/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临床试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阿德福韦酯片、苦参素片、复方抗乙肝丸。对照组39例单纯服用阿德福韦酯片。两组分别于24、48周末观察血清HBV—DNA、HBeAg的转阴率和HBeAg的转换率及ALT的复常率。结果24、48周后,HBV-DNA转阴率:治疗组分别为45。7%、65.2%,对照组为33.3%、51.3%。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治疗组为28.30%/23.9%、35%/30.4oA,对照组为15.4%/12.8%、20.5%/15.4%。ALT复常率:治疗组为71.7%、82.6%,对照组为59%、66.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及ALT的复常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82例,均显示ALT升高、HBeAg、HBV-DNA阳性、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呈不同程度升高。随机分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组(Ⅰ组)50例及单用拉米夫定组(Ⅱ组)32例,拉米夫定100mg,1次/d,总疗程为1年;苦参素600mg加入10%GS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个月,2个月后改为口服苦参素胶囊200mg,3次/d,总疗程为1年。最初3个月每4周检查肝功能、HBV标志物、HBV定性定量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HA、PCⅢ、Ⅳ·C、LN各1次,后改为每3个月检查上述项目1次。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0.5~2年。结果:治疗26周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转换率、HBV-DNA阴转率、肝纤维化血清指标HA、PCⅢ、Ⅳ·C、LN下降,Ⅰ组明显优于Ⅱ组(P﹤0.05);治疗结束时,HBeAg、HBV-DNA阴转率、肝纤维化血清指标HA、PCⅢ、Ⅳ·C、LN下降,Ⅰ组明显优于Ⅱ组(P﹤0.05);ALT和HBeAg/抗-HBe转换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随访观察Ⅰ组有2例复发,Ⅱ组有6例复发,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胶囊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拉米夫定,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3%,对照组为68.75%(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3.06%和65.31%,均高于对照组的41.67%和31.25%(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I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其疗效与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组(Ⅱ组)及一般护肝治疗组(Ⅲ组)相比较,三组在改善患者症状及ALT复常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抑制病毒复制指标HBsAg阴转率及抗-HBs阳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Ⅱ组在HBeAg、HBV-DNA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5月门诊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ADV10mg/d(正大天晴公司,商品名:名正);B组采用LAM100mg/d(葛兰素史可公司,商品名:贺普丁);C组采用ADV10mg/d、LAM100mg/d联合治疗;3组均治疗52周。结果:治疗52周时,3组患者问ALTHBV—DNA检测水平、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达到检测水平以下(〈500copies/m1)的百分率,c组分别与A组及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X^2值分别为4.8及5.93,P值均〈0.05);C组HBAg阴转率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耐药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或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胸腺胜α1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1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34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48周,治疗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共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 12 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 2组 ,苦参素组予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加甘利欣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仅予甘利欣注射液 ,其他治疗同 ,疗程均为 2个月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LT ,TB ,HBeAg ,HBV -DNA的变化。结果 苦参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改善肝功能、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0 .0 1)。结论 苦参素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使HBeAg阴转 ,有明显抑制H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4月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严格戒酒,并给予保肝、退黄及加强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口服苦参素胶囊0.2g/次,3次/d;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次,3次/d,其他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体征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苦参素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同时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