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腹小切口、腹腔镜下及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优、缺点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小切口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和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9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3组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腹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阴式组和腹腔镜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术式安全可行,均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腹部无切口,经腹小切口子宫肌瘤切除术住院费用少,适应证广、操作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阴式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该术式的优势及其适应证。方法将92例结合临床病史及辅助检查确诊为巨大子宫肌瘤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阴式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中转开腹率、术后引流量、术后发热率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阴式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更为符合微创原则,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降低中转开腹率,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安全性高,是切除巨大子宫肌瘤良好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53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优越性、并发症。方法 比较分析 5 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及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 5 0例的临床效果。结果  5 3例腹腔镜组中5 1例手术顺利 ,2例中转开腹 (3.73% ) ,术后 3d内最高体温平均 37.6℃ ,平均手术时间 10 0 .2 2min ,术中出血量平均 4 1.73ml。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时间长 ,出血量少。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受手术空间及手术技巧的限制 ,肌瘤过大或阔韧带肌瘤是否为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子宫肌瘤经阴道与经腹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因子宫肌瘤行阴式子宫切除术49例及同期随机抽出的行腹式子宫切除术4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住院天数:阴式组(7±2)d,腹式组(9±2)d;术后恢复排气时间:阴式组(20±9)h,腹式组(34±8)h;手术并发症(发热或感染)发生率:阴式组2.9%,腹式组5.9%.以上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腹式组相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对于多数子宫肌瘤患者,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6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中切除标本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骼血管损伤、膀胱阴道瘘、脓血样分泌物、皮下气肿);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切除标本重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DASS-21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巨大子宫肌瘤的切除范围及手术时间相差无几,但改良腹腔镜的切口较小,更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还能缓解患者术后负面情绪,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随访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30.9个月,其中年龄<40岁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于年龄≥40岁者(P<0.05);多发性子官肌瘤患者复发率高于单发性于宫肌瘤(P<0.05);患者经腹腔镜手术者复发率高于经腹手术者(P<0.05),术后妊娠者复发率高于非妊娠者(P<0.05).结论: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与手术时年铃、肌瘤个数、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妊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妇科常规手术,传统手术方法是经腹子宫肌瘤切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因其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逐步成为子宫肌瘤患者微创手术的首选。现回顾性分析本院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115例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543-544
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患者采用阴式切除术治疗,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4.5±33.1h,阴式组70.3±11.6h,腹腔镜组显著较阴式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17.1±3.6h,阴式组10.9±3.1,腹腔镜组显著较阴式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子宫肌瘤核除术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核除手术治疗的15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经腹组(n=71,腹式子宫肌瘤核除术)与腹腔镜组(n=87,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妊娠结局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明显短于经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3/87),明显低于经腹组的12.7%(9/7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1 d,腹腔镜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腹组与腹腔镜组的妊娠率、剖宫产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腹子宫肌瘤核除术相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剔除术3种术式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阴式组)、同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对照组)及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阴式组为(56±17)m in、(199±109)m l,腹式组为(57±20)m in、(169±136)m l、腹腔镜组为(73±31)m in、(139±95)m 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患者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1.6±0.6)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3±0.6)d,明显短于对照组腹式组(1.7±0.8)d、(6.5±1.3)d和腹腔镜组(1.4±0.7)d、(5.6±1.2)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康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83例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腹组30例(A组)、气腹式腹腔镜组31例(B组)和无气腹腹腔镜组22例(C组),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血气分析参数等指标。结果:无气腹腹腔镜组具有传统开腹组术中呼吸循环指标平稳的优点,较开腹手术术后肠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较气腹式腹腔镜手术住院费用少。结论:无气腹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良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83例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腹组30例(A组)、气腹式腹腔镜组31例(B组)和无气腹腹腔镜组22例(C组),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血气分析参数等指标.结果:无气腹腹腔镜组具有传统开腹组术中呼吸循环指标平稳的优点,较开腹手术术后肠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较气腹式腹腔镜手术住院费用少.结论:无气腹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良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对照组实施腹式子宫全切术(AH),比较两组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术后体温、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使用镇痛剂例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切口小、疤痕小,术后痛苦较开腹手术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除术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柳怡  张林  付稼虹  郭丽萍 《华西医学》2006,21(3):563-564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及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对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除术75例(阴式手术组)及经腹子宫全切除术68例(腹式手术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输液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使用止痛剂多少、住院时间长短等指标,阴式手术组均明显优于腹式手术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比较手术时间长短、住院费用多少等指标,阴式手术组亦明显优于腹式手术组(P<0.05)。术后发热时间阴式手术组略长(P<0.05),但腹式手术组最高体温较高(P<0.01)。此外,出血量、切口感染,术后性生活恢复情况等指标两种术式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痛苦少,恢复快,费用低的手术,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腹、腹腔镜及阴式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腹腔镜组、阴式组、开腹组,分别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中出血量高于腹腔镜组和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阴式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长于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3个月,3组均无复发症状。结论经腹、腹腔镜以及阴式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各有优势,应据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近期收治的10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TAH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TV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LAVH ),每组各36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中出血量LAVH 组显著少于TVH及TAH 组(P<0.05);手术时间LAVH 组显著高于TAH 及TVH组(P<0.05);住院时间LAVH 组显著低于TAH 及TVH组(P<0.05);术后镇痛率TVH组显著低于TAH 及LAVH 组(P<0.05);术后病率LAVH 组及TVH组显著低于TAH 组(P<0.05).结论 较传统术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临床中应用时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及技术训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症、术后疼痛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从术中、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病情的恢复、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的体温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相较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更有优越性,临床效果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的患者根据腹腔镜下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子宫肌瘤剔除组、全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各40例。比较术前、术后三组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窦状卵泡数(AFC),通过Kupperman问卷调查表评估更年期症状判定患者的卵巢功能。结果术后,全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AMH、E2水平均降低,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的FSH水平升高(P<0.05);术后,全子宫切除组FSH、E2水平低于子宫肌瘤剔除组(P<0.05);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FSH水平高于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全子宫切除组,E2水平低于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全子宫切除组(P<0.05);术后3个月,全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及输卵管切除组AFC均减少(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潮热等更年期相关症状。结论本研究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卵巢功能无影响,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腹腔镜3种不同途径子宫切除术的临床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对比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3种不同途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情况,比较3组患者的平均子宫体积、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及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经腹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腹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切除途径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最有利于患者的切除途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不失为较好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SA)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5例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LA组45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A组40例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感染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切口长度大于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发病时间短,体征局限、轻轻,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都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