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水面舰艇尾流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并分折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命中方程组,讨论了几种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方式,指出采用尾流自导两雷平行航向齐射射击方式命中概率较高,可作为作战中的首要射击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尾流自导鱼雷两雷齐射时的射击诸元,对尾流自导鱼雷双雷齐射射击进行优化研究。介绍尾流自导鱼雷齐射组织方法,建立尾流自导鱼雷两雷齐射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尾流自导鱼雷齐射使用的约束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射击诸元优化解算方法,并给出具体的优化解算模型和详细的解算流程图。结果表明:基于尾流自导鱼雷双雷齐射的数学原理兼顾工程实现时的弹道约束,充分考虑其作战需要,能为尾流自导鱼雷齐射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尾流自导鱼雷极限射击范围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尾流自导鱼雷弹道的分析,得出了该雷在满足尾流进入角条件下可分为一次转角射击和二次转角射击2种射击模式,建立了与之相应的极限射距、极限射击圆和最小允许射击圆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后,得出该鱼雷的射击范围为其极限射击圆之内与最小允许射击圆之外的相交部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线导+尾流自导鱼雷的命中概率,需要以合适的角度进入目标尾流。本文依据线导鱼雷的现在方位导引法进行了仿真,探讨了鱼雷进入尾流的角度与初始敌舷角、初始射距和目标航速的关系,定量分析了各自对尾流进入角度的影响程度,并根据线导鱼雷进入目标尾流的概率,获得了线导鱼雷采用现在方位导引法时的有效射击阵位,并与采用前置点导引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射击阵位对鱼雷攻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尾流自导鱼雷瞄点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尾流自导鱼雷对瞄点的特殊要求出发,依据尾流自导鱼雷射击与导引控制的相关模型以及鱼雷的弹道过程,对系统现行的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选择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目标速度是选择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的重要依据,而并非所有情况下"目标尾流的中点"都是适宜的瞄点,合适的瞄点必须兼顾鱼雷航程消耗尽可能小和鱼雷进入目标尾流的概率尽可能高两项指标,并据此给出了一种实用的选择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方法.  相似文献   

6.
航向估计在对抗尾流自导鱼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特点和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的需求,从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提前角入手,重点对来袭尾流自导鱼雷的航向进行了估计,探讨了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的相关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来袭鱼雷航向估计应用于在水面舰艇使用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中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对自导鱼雷单雷一次转角和二次转角射击模型的转角过程进行简化处理:用折线近似代替圆弧转弯,进而简化转角攻击过程;建立了转角射击简化模型,射击诸元计算得到了简化;仿真计算表明,转角射击简化模型所得的一次转角、发现概率、航程与严格模型的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简化模型的正确性;单雷转角射击简化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自导鱼雷双雷齐射的发现概率的解析计算模型及参数优化模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均匀设计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试验设计方法,在鱼雷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这项技术,并给出了在尾流自导鱼轩射击模型建模及仿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崔国恒 《鱼雷技术》2007,15(3):55-58
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连续射击是提高潜艇战斗力的有效途径,研究了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对双目标连续攻击问题,分析了攻击过程中鱼雷使用的基本要求,解决了鱼雷自导装置互导、爆炸相互影响和航行途中相互碰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潜艇攻击护航运输编队和战斗舰艇编队的射击阵位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了潜艇在占领不同射击阵位时所应采用的连续射击方案及组织实施措施,为潜艇部队组织实施连续射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洪刚  王鹏  张静远 《鱼雷技术》2015,(2):145-149,156
随着鱼雷报警能力的提高,水面舰艇实施机动规避可有效对抗尾流自导鱼雷。针对典型规避方式,仿真了不同瞄点下水面舰艇成功规避的临界鱼雷报警距离。仿真结果表明,临界报警距离与来袭鱼雷方位角有关,且随比例系数k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射击瞄点的后移可提高尾流自导鱼雷对机动规避方式的反对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双舰齐射火箭助飞鱼雷协同攻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金柱  周明  郑亚波 《鱼雷技术》2010,18(4):316-320
针对目前编队反潜的新趋势,介绍了2艘水面舰艇组成的舰艇编队齐射火箭助飞鱼雷的3种射击方法,建立了采用3种方法时的射击模型和齐射射击时间间隔的计算模型,并对3种射击方法的命中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鱼雷发射且敌我距离在38 km以内时,采用3种射击方法的命中概率均达到0.9以上;在鱼雷射程范围内,使用对目标提前位置射击方法的命中概率达0.95以上;当鱼雷发射且敌我距离分别大于46 km和51 km时,分别采用目标当前位置射击和目标可能位置射击方法的命中概率都小于0.8。该结果为提高水面舰艇编队齐射火箭助飞鱼雷对潜攻击的命中概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舰炮使用一维弹道修正弹射击精度和作战效能,根据舰炮使用一维弹道修正弹射击的工作原理,分析射击误差构成和射击观测特点,将舰炮使用一维弹道修正弹射击误差分为预测误差和修正误差,提出分2步利用目标(或提前点)相对落点偏差进行射击校正的新方法,第1步校正部分修正误差,第2步校正预测误差和第一步未校正的修正误差。以某型一维弹道修正弹为例,采用Monte-Carlo法仿真10 000次。仿真结果表明,按新方法射击校正能够显著提高射击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炮兵指挥员科学运用云爆弹精确筹划火力的能力,需先摸清其射击效能。通过分析炮射云爆弹的作用机理与特点,构建营、连和单炮射击误差模型、典型目标模型和毁伤概率模型,计算出在不同射击单位发射不同弹药消耗量的情况下,对地堡群目标的可达毁伤程度。结果表明:3种射击单位对目标的毁伤概率均随弹药消耗量的增加而增大,近似呈线性关系。该分析对于炮兵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精确筹划火力、科学运用弹药和正确进行火力分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和发射动力学理论,推导了"金属风暴"武器系统不同射序对应的系统初值,建立了"金属风暴"武器发射动力学仿真系统,仿真建立了"金属风暴"武器射序、射击间隔与射击密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通过调整"金属风暴"武器的射序和射击间隔来提高"金属风暴"武器射击密集度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李斌  郑为  万亚民 《鱼雷技术》2012,(2):149-152
光纤线导+声尾流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能够较好地克服单一制导方式的缺点,提高鱼雷武器在复杂水声物理场环境中对目标的探测距离和导引精度。本文研究了鱼雷射前流程,作战态势,线导方法以及舰船尾流模型和尾流自导检测模型等内容,完成了基于以太网的鱼雷线导+尾流制导全弹道仿真平台构建,为下一步半实物鱼雷全弹道仿真平台构建提供技术支撑,可以支持完成复合制导鱼雷的使用方法和性能评价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舰艇编队协同防空射击次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舰艇防空射击次数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编队协同防空下的射击次数模型。首先,对非零航路捷径的情况下单舰射击次数模型进行了求解;然后,将编队协同防空射击次数分解为被攻击舰和掩护舰的射击次数之和;同时,对掩护舰禁射线与目标进攻线的距离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模型;最后,对编队连续射击次数与目标进攻舷角、目标流时间间隔和目标速度等参数的关系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计算编队的射击次数,有助于提高编队防空作战的拦截效能。  相似文献   

17.
程杰  高巍 《弹道学报》2011,(3):107-110
为研究某型小口径舰炮对空射击能力,分析了敌我运动态势图,建立了弹道仿真数学模型,进行了对空射击能力的计算,分别确定了最大开火斜距离和对空射击持续时间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以某型小口径舰炮为例,通过MATALAB软件仿真,得出了某型小口径舰炮对空射击能力的具体参数表.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目标速度在200m/s时,最大开火斜距离为7 000m左右;当目标速度在300m/s以内时,对空射击持续时间均在25s以上.这为射击指挥员有效抗击空中典型目标提供了指挥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红  何辰  陈春玉 《鱼雷技术》2007,15(4):6-10
舰船航行时在尾部形成一条含有大量气泡的尾流,成为舰船的目标特征之一。尾流自导鱼雷利用舰船尾流进行目标检测,对舰船构成很大威胁。目前对尾流自导鱼雷缺乏有效的防御措施,发展水面舰艇反尾流自导鱼雷防御技术迫在眉睫。该文基于尾流特征及尾流自导鱼雷工作原理,介绍了用于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气幕弹、磁尾流、拖网、深水炸弹和反鱼雷鱼雷等几种软杀伤和硬杀伤方法以及隐身技术和机动规避等非杀伤方法,总结了舰船对抗鱼雷攻击的3个关键环节包括高性能鱼雷报警系统、快速反应的水声对抗系统和多功能的水声对抗设施,旨在为有效防御尾流自导鱼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舰炮一维弹道修正弹校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舰炮使用一维弹道修正弹的作战效能,根据一维弹道修正弹射击工作原理,分析传统修正射击诸元方法无法适用于一维弹道修正弹的原因。将舰炮使用一维弹道修正弹校射分为射击诸元修正和目标位置修正2个方面,提出利用距离偏差修正目标位置参数进行校射的伪距校射新方法,并提出伪距修正量计算方式。分别对使用新方法前后的射击效能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极大地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对舰炮武器作战效能的提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线导鱼雷攻击过程中,当只有目标方位信息且目标舷角很小时不利于鱼雷捕获目标,为解决该问题,阐述了蛇形弹道搜索的概念,提出了2种线导鱼雷蛇形弹道搜索使用时机。建立蛇形弹道搜索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导加尾流自导蛇形弹道搜索在只有目标方位信息且小目标舷角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鱼雷捕获目标尾流的概率,为解决进入尾流舷别不确定给攻击带来的问题,又提出了利用尾流自导加声自导攻击目标的组合使用方法,该方法可保证鱼雷命中目标概率;采用线导加声自导蛇形弹道搜索在目标方位无效情况下可以有效扩大鱼雷机动范围,捕获目标概率要高于直航搜索捕获目标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