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采用鱼米石与国砂复合来改善特细砂的级配,采用“双掺”(活性掺合料,泵送剂)技术配制特细砂高强泵送混凝土。利用平行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研究了诸多因素特别是砂率和鱼米石与特细砂的不同比例对特细砂高强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规律。从而为广大特细矿产区配制高强泵送混凝土提供了可参考的重要试验与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2.
特细砂高强混凝土的配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用连糟碎石中含有约20%的5mm以下石屑来改善特细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以及采用掺粉煤灰、掺外加剂的双掺技术配制特细砂高强混凝土的技术路线。并通过对影响强度因素的大量对比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了确定C50 ̄C60级特细砂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参数。  相似文献   

3.
细砂、卵石高强混凝土的最优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n 最优设计的方法试验设计并优化配制了细砂、卵石高强混凝土,探索了细砂卵石混凝土中水胶比、磨细矿渣粉掺量、砂率与高强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当水胶比控制在0 25,磨细矿渣粉掺量在200kg·m-3,砂率控制在0 4时,可优化配制超高强泵送混凝土,超细矿渣粉的掺入,可以大大降低水化热和高强混凝土的成本,同时,对后期强度发展十分有利,细砂在普通水泥混凝土中砂率提高将显著降低强度,而在高强混凝土中,由于胶结材的总量大,不会因胶结料不足引起空隙增大,砂率适当提高反而对强度有利,另外,在超高强混凝土中,由于水胶比低、水泥浆本征强度高,与集料界面结合得非常好,因此,与碎石混凝土相比在强度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针对用沙地特细砂配制混凝土,在采用保罗米强度计算公式进行强度计算时,骨料系数A,B存在一定的误差且对强度产生影响的问题,通过对比试验和回归方程修正了保罗米强度计算公式中的A,B系数,其结果的相关性和预测值的准确性较好,可为沙地特细砂混凝土实际强度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重庆地方材料,采用改性特细砂技术,混凝土的三渗技术进行多因素的正交设计试验,结合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常规生产工艺,研制出了C60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认为:这种改性特细砂C60高性能混凝土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混合砂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研究了天然气中砂混凝土和混合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收缩和徐变性能。研究表明,配合比相同时,混合砂混凝土的性能与细度相当的天然中砂混凝土的性能相当,采用石灰石质机制砂与天然特细砂组成的混合砂可以配制性能良好的大流动性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小浪底工程细砂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浪底工程连地滩料场砂子为特细砂,不适宜配制混凝土,为了充分利用料场,进行了用细砂代替部分人工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的试验研究.对细砂混凝土的配制及细砂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特细砂高强砼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应力-应变关系特征,提出了特细砂高强砼的各项强度指标和弹性模量计算公式。为推广应用特细砂高强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强混凝土需求量大 ,泵送施工技术日益广泛 ,总结长期实践经验和有关知识 ,阐述了通过“双掺”技术进行 C5 5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制方法与实际应用 .同时为其它类似混凝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特细砂配制低强度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邯郸地区丰富的特细砂资源,采用不同水胶比(0.8、0.7、0.6、0.5)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特细砂砂率对低强度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特细砂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显著,尤其对于水胶比较低的混凝土影响程度更大;水胶比不变,混凝土28 d的抗压强度随着砂率的增加而上升;当增加到某范围值时,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则随着砂率的增加而略有下降;选择合理的砂率,特细砂可以配制出符合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高重度、低强度、低模量的岩石相似材料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铁晶砂胶结类岩石试样材料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骨料含量,铁粉:重晶石粉,(铁粉+重晶石粉):粗石英:细石英以及水泥:石膏为4因素3水平,相应设计了9组不同材料的配比方案对胶结试样进行研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配合比材料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等力学参数。利用极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铁粉+重晶石粉):粗石英:细石英对人工制备岩样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较显著影响;骨料含量对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有较显著影响;铁粉:重晶石粉对岩样的峰值应变有较显著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钢渣砂特性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分和坚固性试验,结合SEM、XRF和XRD测试技术研究了钢渣砂的几何性质、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等特性,分析其做细集料的可行性。用常压蒸气粉化率法和215℃、2.0 MPa压蒸粉化率法并结合XRD图谱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影响粉化率大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钢渣砂的各项特性不仅符合GB/T14684—2001建筑用砂标准而且具有一定的水硬活性,坚固性f、-CaO含量和活性差异及RO相是影响钢渣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碎石砂(或称石屑)试配高标号混凝土及试产PHC管桩的情况,结果表明利用碎石砂替代黄砂,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生产的PHC管桩达到GB13476-1992[1]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依托南京长江新济洲供水廊道项目泥水盾构工程,针对江底粉细砂地层和岩石地层中泥水盾构施工产生的废弃砂土,研究其在盾构同步注浆材料中再利用的适用性。通过改变砂土地层弃砂的粒径分布,研究其对砂浆性能的影响;针对岩石地层产生的废弃砂土,研究其颗粒形状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并对岩层弃砂制备同步砂浆进行配比优化。结果表明:该工程砂土层弃砂可直接代替原配比中的砂进行再利用,岩层弃砂通过调整配比亦能满足工程要求;增大砂层弃砂细度模数和砂粒含量可改善砂浆的流动性,但砂土黏粒含量过大会使砂浆流动性变差、凝结时间缩短、强度降低;岩层弃砂颗粒表面越粗糙,所制备砂浆流动性越差,凝结时间越短。合适配比下,盾构施工废弃砂土可应用于同步注浆,砂浆配比应随废弃砂土粒径分布和颗粒形状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5.
粉砂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的细集料应首选中、粗砂,而特细砂乃至比特细砂更细的粉砂不利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本文利用粉砂,在大量试验基础上,成功配制出塌落度≥200mm,扩展度≥600mm,28d抗压强度≥100MP的粉砂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选取海阳海砂、淡化海阳海砂和河砂三种细骨料,分别制备强度等级为C30和C50的混凝土,进行加速碳化与氯离子侵蚀复合试验的研究,测出混凝土试块不同深度的水溶性自由氯离子含量.结果表明:海砂混凝土、淡化海砂混凝土在碳化与氯离子侵蚀复合作用下的破坏规律与河砂混凝土基本一致.碳化时间对各种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影响都很大.混凝土强度等级,海砂中固有的氯离子等因素也影响混凝土各深度的水溶性自由氯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出砂油井在进行酸化解堵作业时易加剧油井出砂的问题,研制一种具有解堵和抑砂双重性能的FY-1新型解堵抑砂剂化学剂。分析化学剂的作用原理,对配方组分进行优化,同时评价化学剂的性能。结果表明解堵抑砂剂既保持了无机解堵剂的溶蚀性,同时在砂粒表面形成的体型高分子膜可增加岩石胶结强度,使解堵抑砂剂起到抑制地层出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固化吹填泥砂混合物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地区吹填造地过程中产生大量低成本的淤泥和吹填砂.同时,此类地区建设公路中却需要大量高成本水泥稳定碎石等建筑材料.针对此类问题,本文采用不同类型的固化剂固化淤泥和吹填砂混合物替代传统公路修筑材料,研究了固化后泥砂混合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相对于水泥固化剂,本项目研发的固化剂可大幅度提高固化泥砂混合物的强度;其机理是新型固化剂可形成更多的胶凝和膨胀性产物,其中有机化合物可通过聚合反应形成有机分子链,包裹泥砂混合物颗粒,密实土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特细砂砂浆流动度和含砂率对特细砂砂浆自流密实能力的影响,提出用强度比表示特细砂砂浆的自流密实能力,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特细砂砂浆的自流密实能力,节约水泥.  相似文献   

20.
石粉对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机制砂颗粒粗糙、棱角多,且级配不良,在配制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用水量相对较大,拌制的混凝土工作性差,易离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制砂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粉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尤其是在水泥用量少的情况下,上述改善效果更加显著。这为机制砂生产中对石粉含量的合理控制,有效利用石粉来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