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发现其健康问题,为提高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健康素质提供科学依据,对楚雄师范学院1 157名(非体育专业)彝族在校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6.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发现:1)除彝族女学生运动耐力等级优于全校女学生外,彝族男女学生总体体质健康水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级与全校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彝族女生总体体质健康、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级均优于男生,身体机能等级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与全校学生无差异,但应重点关注彝族男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学生身体机能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利 《四川体育科学》2013,(6):131-133,141
采用体质测试法和数据统计法,对西昌学院的彝族、汉族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两个民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彝族、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多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的形成主要与他们的饮食特点和体育锻炼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旨在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3方面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并与全国201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13-19岁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进行比较,找出职业中专学生与全国同龄学生体质健康的差异所在,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同时对职业中专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3方面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并与全国201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13—19岁青少年各项体质指标平均数进行比较,找出职业中专学生与全国同龄学生体质健康的差异所在,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同时对职业中专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哈尼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哈尼族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青春发育以及常见疾病的调查结果与全国汉族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1985年哈尼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结果作动态研究,对哈尼族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现状作客观的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增强体质的措施和对策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旨在为民族事务及哈尼族聚居地区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提供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中国药科大学2004级和2005级共2788名在校本科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等有关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方面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总结评价,从而得出高校对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评价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苏省4所大专院校1 435名高职、专科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和6所普通高校3 924名本科生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高职、专科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与本科生接近,而身体机能和素质水平显著差于本科生,其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差于本科生,其中女生的差距更大.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高度关注和研究形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围绕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对南京晓庄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江苏省测试数据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对各个测试指标与测试总成绩的相关程度、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分年级、性别的平均成绩、综合评定等级情况分析,通过指标分析找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潘聚仟 《体育科技》2014,(3):101-103
为了解仫佬族与瑶族7~15岁学生生长发育及体质状况的差异,根据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测检方法,对广西仫佬族1419名学生进行检测,并与广西瑶族学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仫佬族学生体格发育相对落后于瑶族学生的平均水平,体型趋向细长、瘦弱态势,但肺机能、上肢力量和下肢爆发力显著高于瑶族学生的平均水平。因此,应根据仫佬族与瑶族学生各自的体质发育优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以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5年和200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3个(女22个)少数民族18岁青年学生体质水平分别进行1985、2005年和20年变化的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①20年来,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体质水平总体评价提高幅度较大的原因主要是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和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幅度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机能发育水平和素质发展水平多数出现明显下降所致;②1985年和2005年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体质水平总体评价的5个等级各具特征,其体质水平的总体改善,要根据民族、性别、地域环埔的芳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来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分析我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全国大学生进行纵向对比,与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横向对比,找出我院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各方面的差距,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改善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校实施对现代女大学生健康促进的影响,本文对华中师范大学1 217名女大学生进行了体质监测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 217名女大学生体质的不及格率仅为1.64%,及格的女大学生体质状况呈现显著的分层;女大学生对体质测试结果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西仫佬族7~15岁学生体质发育差别及其变化趋势。根据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测检方法,对1419名7~15岁仫佬族学生进行检测,并与全国汉族和广西汉族、壮族乡村学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仫佬族男、女生身高、体重指标低于全国和广西汉族乡村学生平均水平;肺机能状况优于全国汉族和广西壮族乡村学生的平均值;女生柔韧素质较低于全国汉族乡村学生,优于广西汉族和壮族乡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低于全国汉族和广西汉族、壮族乡村群体学生平均值。该地区仫佬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与汉族乡村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建议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该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该院16~19岁学生的身高体重平均值和全国中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各项指标的平均值远远高于全国,大部分学生的体型偏瘦,肺功能指标低,耐力素质下降,但力量素质和下肢肌肉力量较好。为更好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对该院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确定相应对策为学院的教育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7.
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高校更好的开展身心健康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大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16周锻炼后大学生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身气功·易筋经能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85--200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国家组织的两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选取了北京市1985年和2000年中、小学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5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但三者之间发展不平衡,机能和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据此提出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体质健康和生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调查和比较研究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傣族、佤族男女大学生饮食习惯、健康态度和体质健康状况,分析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寻找不同民族大学生体质方面的差异,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