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工业及其学科体系研讨会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工业及其学科体系研讨会简报为切实推进水工业的科技产业化、促进水工业学科体系及其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健全,在建设部科技司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7年1...  相似文献   

2.
水工业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水工业学科主要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水工业必须将用水的供给及处理和废水的治理统一考虑,在水工业中水质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上升为主要矛盾。文中还探讨了水工业学科与水利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及环境工程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水工业及其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污染的具体国情,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工业产生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水工业的定义和内涵以及近年来水工业的发展现状;从学科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水工业学科体系产生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工业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1):1203-1203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上海中贸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携手举办的IFATCHINA+EPTEE+CWS2010,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简称”中国水展”于2010年5月5目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胜利闭幕。展会展出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吸引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839家企业参展,其展出规模、展商数量、国际化程度均创亚洲水工业展会之最,成为亚洲水工业旗舰展。  相似文献   

5.
水工业是从事水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以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水量,水质作为生产目标的特殊工业,我国的水工业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促进水工业发展,人事或致力于水工业的学者、工作人员进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2):1440-1440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上海中贸围际展览有限公司、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携手举办的IFAT CHINA+EPTEE+CWS 2010,中国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展览会简称“中国水展”于2010年5月5日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胜利闭幕。展会展出而积达4万平方米,共吸引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839家企业参展,其展出规模、展商数量、国际化程度均创亚洲水工业展会之最,成为亚洲水工业旗舰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水利与水工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面临的共同任务、承担的共同课题,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相辅相成的联系,论述了水利与水工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经过廿多年的发展,我国水工业设备学科正逐渐走向成熟。水工业设备与给水排水工艺相辅相成、密切结合之重要性已为人所共知,一衣带水、相得益彰已为众多工程所见证。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就要在给水排水工艺理论指导下,研制或选用国际九十年代先进的水工业设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对法国水工业相关学科设置情况的调查结果,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我国水工业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给水排水》2003,29(1)
水工业分会是依法成立的全国水工业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学术性社会团体。上级学会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本会中文名称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本会英文名称 :WaterlndustryAssociationCCES本会原名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 ,成立于 1 985年。1 998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决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所属各分科学会均由学会改称分会 ,故“给水排水学会”改称“给水排水分会”。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长期作为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1.
《给水排水》2000,26(4)
基于数据仓库和Intranet/Web的水工业信息系统研究硕士生 :周吉全 导师 :杜文涛(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 0 0 0 84)本文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我国发展水工业的必要性和开发研究水工业信息系统的重大意义 ,提出了较有新意的技术路线 ,为水工业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构建了开放性的、可集成的框架结构 ,并实现了水工业信息的查询与发布以及水工业产品网上订购等功能 ,取得了水工业信息系统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为水工业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扩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引言 ,概述了我国水工业的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工业的产业组成和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按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化的观念论述了我国水工业的产业组成和性质。概述了我国水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完善现有水工业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和价格体系的几点建议。探讨了我国水工业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迎来了《给水排水》期刊出版第200期。在此向历年来为本刊提供过稿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过产品信息的生产企业以及参与过本刊编辑、出版、发行的所有工作人员与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刊在1975年复刊时,是《建筑技术通讯》的一个分册,为季刊,1979年改为双月刊,直至1993年才改为月刊,并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会合办,是目前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水工业专业期刊。 本刊复刊不久,正赶上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的水工业也得到全面发展。城镇自来水普及率逐年提高,饮用水质量不断改善;水污染防治工作从70年代的工业污染治理起步,发展到80年代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1994年又开始流域水环境治理,20多年来全国共修建了6万多套工业废水处理装置,14km的城镇下水道及3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随着全国各地上万座高层建筑、上千座大型公用设施的兴建,建筑给排水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各种与水工业发展有关的水泵、阀门、设备、仪表、材料、药剂等也得到迅速发展。这一切均为本刊提 供了丰富的稿件来源。所以说本刊的成长和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不开,与我国水工业发展分不开。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开始。望《给水排水》这本技术期刊,遵循其办刊宗旨,紧紧依靠全国水工业工作者,在总结出版200期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把刊物办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更好地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迈上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也谈中国水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说明了水工业的概念与特点,着重论述了当前水工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强调只有解决了资金问题和体制问题,水工业才能得到持续、快速和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水工业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论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水工业学科体系中的位置。认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水工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工程学的主干分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水的人工循环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的内容,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水工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说明了提出“水工业”的缘由和水工业与给水排水的关系后,从分析“给水与排水互不相关”和“给水排水属福利性事业”两个传统观念的由来和阻碍甚至危害当前我国给排水事业发展的状况入手,以可持续发展法则和经济属性为理论根据,阐明了改变这种传统观念和建立给水与排水为统一体的水工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概括了水工业的内涵,并提出了发展我国水工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2008中国水博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已有来自中国、加拿大、奥地利、法国、德国、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西班牙、瑞士、韩国和美国等国家的160多家海内外参展商报名参展。其中以色列和日本分别以强大的国家展团形式集中展示本国最先进的水工业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巴西有关当局正在筹划对其国内的水工业进行私有化改造.巴西现大约有1500万人口没有得到来自自来水管网供应的饮水,他们大多数生活在一些大城市的周边或一些贫困地区.同时巴西还大约有3900万人口没有使用到符合卫生条件的供水管网,而且巴西的污水处理能力仅为总排污量的10%,区其设施的技术装备水平极其低下.因此巴西不论在供水设施,还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方面均急需大量资金,但这对于原本经费已经非常桔据的有关市政当局来说几乎完全无能为力.面对目前水工业所面临的困境,在巴西以引进外资的方式对其水工业进行私有化改造…  相似文献   

19.
水工业科技产业化是水行业的根本出路所在聂梅生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但严重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长期作为社会公...  相似文献   

20.
企业之声     
威立雅水务公司发言人——“在中国,威立雅水务在19座城市拥有25个市政及工业项目,业务范围包括水处理与配送、客户服务以及生活与工业废水处理。中国水博览会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每年都吸引了众多行业知名企业和专业观众。我们相信,观众的质量是展会的一大亮点。我们希望通过展会见到更多的业内人士和政府及大型企业代表。不仅如此,我们也希望通过展会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劝向、中国水工业趋势及我们客户的最新需求,从而帮助我们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