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一种鲁棒灵活的非平衡多描述视频编码和传输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上传输的视频经常因为丢包而影响终端接收到的视频的质量.由于现有的视频编码器通常使用预测编码技术来减少时域冗余提高压缩率,所以一个包的丢失都会引起错误的传播,直到解码器收到帧内编码的帧为止.针对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灵活鲁棒的非平衡多描述编码和传输方案.其编码器借助不同描述间的"同步帧",能够迅速从包丢失中恢复解码,并保证终端视频的连续播放;同时,该方案能够灵活适应多路径传输和单路径传输两种情况.文中还研究了单路径传输时不同描述间的码率分配问题,并提出一种近似最优的快速码率分配方案.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文中提出的非平衡多描述编码和传输方案的有效性、鲁棒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多描述编码方法,即基于平衡多小波图像变换的视频多描述编码。首先,把图像进行多小波变换,然后,按照图像多小波变换后子带图像分量的异同重组图像的多小波系数,相同分量的多小波系数就构成图像的一个描述。视频的每帧图像都如是处理,就得到视频的多描述编码。一个好的视频多描述编码方案应该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各个描述平均分担图像信息和各个描述能够互相差错掩埋。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学推导发现,在目前几种常用的多小波中,只有平衡多小波能够满足视频多描述编码的两个条件。本文给出了各个描述之间进行差错掩埋的数学公式,并据此提出视频多描述编码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丢失四分之三数据的情况下,该算法依然能够以接近30dB的PSNR值和较好的视觉效果恢复原图像。  相似文献   

3.
视频图像信息在不可靠信道上传输将引起丢包、误码以及延时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重建视频图像的质量;另外,在网络带宽、信道条件以及用户需求不同的传输环境下,迫切希望对视频图像进行可扩展性编码。将多描述编码技术与视频小波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编码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途径,实验仿真结果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H.263的视频多描述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上传输图像与视频数据流所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息包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丢失或过度延时, 从而造成解码信号的视觉质量严重下降。多描述编码旨在通过对同一个信息源编码成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比特流, 并在多个不同的信道上传输, 以改善不可靠信道上传输的图像与视频信号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H. 263 的视频信号多描述编码方法, 实验结果显示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多描述视频编码器在丢包信道下的漂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布式视频算法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借助于分布式编码的稳健性,这一新方案能有效地避免漂移问题。为了解决多描述视频编码器在丢包信道下的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布式视频算法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借助于分布式编码的稳健性,这一新方案能有效地避免漂移问题。  相似文献   

6.
IP网络上数据传输的延迟、丢失和误码,给交互式多媒体通信带来相当大的困难.采用多路径传输技术是有望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一种将多描述编码技术与多路径传输技术相结合的视频流传输机制.仿真实验表明,通过多描述编码方法将视频编码为多个流通过多路径传输优于单路径传输.  相似文献   

7.
IP网络上数据传输的延迟、丢失和误码,给交互式多媒体通信带来相当大的困难。采用多路径传输技术是有望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一种将多描述编码技术与多路径传输技术相结合的视频流传输机制。仿真实验表明,通过多描述编码方法将视频编码为多个流通过多路径传输优于单路径传输。  相似文献   

8.
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锦春  蔡灿辉 《计算机工程》2009,35(22):162-164
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能增强视频编码的容错性和网络自适应性。对视频序列中的每一帧图像按梅花下采样产生2个子序列,对每个子序列分别进行三维小波可分级视频编码形成2个描述。为解决传统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对梅花下采样图像编码效率低的问题,引入方向提升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空域分解,提出5模式方向提升小波变换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通信与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与无线信道传输视频内容成为可能,但在这些应用环境下,视频内容会因为丢包(网络)或信道失效(无线信道)而造成数据丢失。解决信道传输错误的问题可以从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及信源信道联合编码3种途径进行改进。如今多描述编码已被证明是克服传输错误,尤其是丢包的一种有效的信源编码方法。为了使人们对多描述编码研究的现状有一概括了解,首先介绍了多描述编码的主要特征;然后分别从信源编码及信道编码的角度归纳了及现有解决丢包问题的主要方法;接下来深入讨论了多描述编码的应用与研究的新进展;最后指出了多描述编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为稳健视频编码与传输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多描述视频编码已经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多描述视频编码的编码效率不高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问题。为了提高多描述视频编码的编码效率,文中首先对多描述编码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在详尽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补偿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在该方案中,视频编码过程将每一帧的残差补偿到原始序列上,然后再对补偿后的序列进行正常编码,在接收端,如果两路都能够正确解码,可以合路进行平均,则可以得到较好的视频质量,即便有一路丢失也可以获取可接受的视频质量。利用H.264/AVC的JM10.0作为视频编解码器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实验证明基于残差补偿的多描述视频编码具有很高的编码效率,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0%以上,冗余度在10%~20%左右。  相似文献   

11.
12.
13.
多描述编码(MDC)是有效应对不可靠网络传输的一种新技术.本文结合二维小波域在三个方向上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域的图像多描述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重构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朱红  吴成柯  方勇 《计算机学报》2007,30(5):861-868
针对Internet视频通信中面临的随机丢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片组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PSG~MDC).方案依据H.264所采用的树型结构运动补偿,较大的宏块分割尺寸适用于平坦区,而较小的宏块分割尺寸可以刻画较为精细的图像纹理以及纹理丰富区域具有更高的视觉重要性的特点,对纹理丰富区域采用交替片组多描述编码,而对纹理不丰富区域采用固定片组多描述编码,并利用帧间/帧内的主片组对冗余片组进行运动预测.采用PSG-MDC方案有利于提高单边解码质量而且符合人眼视觉特性,同时有利于降低多描述的运动冗余度,而且不会明显增加运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5.
图像的多描述编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像的多描述编码(MDC)是针对单描述编码(SDC)而言,其编码方法是将图像编码为多个位流(描述),并使每个描述都能恢复可接受质量的图像。其恢复图像的质量只依赖描述的个数,即如果解码器接收到的描述越多,则由这些描述共同形成的图像质量就越高。在图像通信应用中,在无信道编码的情况下,用MDC方法可适应传输条件恶劣的信道,尤其是无线信道和网络信道。为了能在传输信道恶劣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图像传输,在对MDC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以及近几年MDC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EZW编码的MDC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法简单、有效,其不仅实现了压缩图像传输的健壮性,同时兼顾了压缩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道分集技术的多重描述编码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娟  朱光 《软件学报》2006,17(3):371-378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应用层组播中节点的异质性以及度约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描述编码的资源均匀分布方案.根据子描述资源的引用和复本状态,通过分布式算法实现子描述在节点中的均匀分布.根据节点间的可用带宽,利用加权选择算法获取请求集,从而实现节点的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降低节点失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