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某油田属低丰度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平均单层砂岩厚度仅有0.8m,砂岩有效厚度仅有0.3m,常规开发方式效果差、效益较低,为此,开展了超薄水平井开发试验,探索提高这类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实践,在这类超薄油藏水平井压裂改造和水驱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认识,为该类油藏的后续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草109区块为高孔高渗、薄层砂岩稠油油藏,平均油层有效厚度6m。利用直斜井开发,储量控制程度低,开发效果差。该块在Es233时间单元有效厚度4m以上部署水平井,可充分发挥水平井与油层接触面积大,产量高的优势。水平井投产后,单井平均日产油10t,是同区块直斜井的2.5倍,达到了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同时为今后同类型油藏开发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大庆外围特低丰度低渗透薄油层水平井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主要为特低丰度低渗透薄互层油藏。为了经济有效开发这类油藏,开展了超薄油层水平井技术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油藏精细描述、水平井优化设计、随钻分析调整及钻完井等配套技术。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构造,准确落实了油层顶面构造;利用地震反演和精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预测储层展布;建立了一套包括水平井井网形式、经济界限产量、水平井形式、水平段方位和长度等水平井参数优化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完善了适应超薄油层特点的含油性评价和水平井随钻分析调整技术,提高了砂岩钻遇率;形成了钻完井、压裂酸化、注水配套和油层保护等配套工艺技术。大庆外围水平井与直井的联合开发特低丰度低渗透薄油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基本特征,结合国内外水平井实践,对应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砂岩油藏中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地层因素,油层保护措施,注水方式,完井及压裂等主要因素的分析,以指导改善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长堤油田桩11块为具有活跃边底水的稠油油藏,利用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为了改善其开发效果,在井间以及油藏顶部剩余油富及区域部署水平井,为了使水平井取得好的开发效果,对水平井开发该类油藏的开发技术界限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隔层的区域有效厚度3m以上部署水平井效果较好,无隔层区域有效厚度5m以上部署水平井效果较好,越靠近油层顶部生产效果越好,射孔方式为一次射孔。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断块或井场开采条件受限的薄层稠油油藏,提出水平井分段蒸汽驱的开发方式。因蒸汽驱对油藏条件要求高,故投产前须进行筛选。根据不同原油粘度和油层厚度的组合模拟计算结果,研究原油粘度和油层厚度对稠油油藏水平井分段注采开发效果的影响,建立筛选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当油层有效厚度超过7.2m时,可利用水平井分段蒸汽驱经济开采原油粘度低于5000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油层有效厚度达9.6m时,该技术可用于开采原油粘度低于20000mPa.s的稠油油藏。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斯坦B油田是浅层普通稠油油藏,主要采用直井注水开发,目的层为白垩系和侏罗系油藏,其中白垩系发育透镜状砂岩油藏,分布范围小,难以形成有效的直井注采井网,直井开发效果差,油层厚度大,直井间剩余油富集。通过本次研究,在直井间部署了挖潜水平井,初期日产油是直井的3.3倍,取得喜人的开发效果,在同类油藏开发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为了减少层间干扰或者是提高开发效果,一般厚油藏采用分层系开采,但是对于一些厚度比较大的油藏分层系开采有效厚度变小将导致产量达不到经济极限产量,无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果,本文中提出了利用水平井进行层次划分,即能达到分层开采的效果,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文中以A油田的X井区为例,对低渗透厚油层初期开发中利用水平井分层系开发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相似低渗透油藏厚油层开发具有一定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油藏是基质渗透率较低的油藏,一般指的是低渗透的砂岩油藏。在我国,根据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的大小,把低渗透储层划分为三类:一般低渗透层、特低渗透储层、超低渗透储层。其中一般低渗透层属于常规油藏,特低渗透和超低渗透油藏属于非常规油藏。储石油企业在开发低渗透油藏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技术就是压裂水平井。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对压裂水平井的优化设计、开发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水平井压裂不仅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全面了解岩性、油藏特性,更深入准确的评价油藏。本文首先论述了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半解析的产能预测方法,其次对影响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裂缝性油藏一般埋藏深,钻井投资高,裂缝发育区域、方位和规模的认识又难以定量,带来了该类油藏水平井部署风险。然而,该类油藏裂缝发育、渗透率较高、油层厚度大、连通性好,采用水平井开发能够达到比较高的单井产量。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学分析方法,结合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裂缝性潜山油藏的地层参数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找出了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对于指导裂缝性油藏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油田Q7断块为典型的低渗薄层低丰度油藏,自然产能低甚至无产能,一般需要采取储层改造措施;直井控制储量小,产能递减快,开发难度大,常规水平井开发受油藏物性、厚度等条件限制,而实施水平井分段压裂,可提高水平井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非常规油气藏控制储量,实现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2.
多级压裂水平井开采技术集成水平井和人工压裂的开发优势,成为有效开发致密砂岩油藏的重要技术手段。如何确定致密砂岩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的油藏和裂缝参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试井分析是获取油藏和裂缝参数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不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考虑裂缝属性、裂缝间距和全段射孔的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模型;完成了对一口多级压裂水平井实测资料的试井分析,并与微破裂影像资料分析对比,验证了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Duhamelp WD WDj WDkp p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砂岩油藏尤其是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由于(天然或人工)裂缝的存在,使对于这类油藏的研究变得复杂。如何正确描述和模拟裂缝的性能,将是低渗透砂岩油藏开采的关键。尽管裂缝性油藏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效果,但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手段的局限性,裂缝性油藏中还有不少技术难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水平井蒸汽吞吐热采是开发薄层稠油油藏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针对杨楼油田杨浅3井区特稠油油藏粘度高、油层厚度薄、夹层发育的特点,为改善开发效果,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砂体厚度分布情况,对水平井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从提高采出程度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井位进行了优化部署,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类似油藏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油田开发勘探至今已经步入后期,开发面临难度逐渐增大,水平井的开发比重不断增多,水平井开发的油藏类型日趋多样化,完井方法日益丰富,同时,越来越看重固井质量。实践证明,低渗透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断裂储层和超薄油藏可以用水平井成功开采,大大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水平井对老井的二次开采也十分有效。A油田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断层及裂缝多,地层压力层系混杂、储层薄,渗透率低,含较多盐膏层,易漏失,固井难度大,改善起来困难。针对A油田复杂的地质构造,对固井工艺和水泥浆性能加以改进,以提高A油区的固井质量[1]。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水平井完井采油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水平井完井技术和水平井分段卡封采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讲解了水平井完井方式优化技术。最后得出:水平井完井及采油配套技术满足了油田疏松砂岩油藏、稠油油藏低渗透水平井生产的需要,形成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提升了水平井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复杂油藏的开发,为提高层状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发挥水平井开发优势,更好的为油藏开发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因素,分别就水平井长度、油层厚度、原油粘度、水平井在层状油藏中的位置及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层状底水油藏,合理设计水平井位置、水平段长度及采油速度是提高开发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水平井完井采油的重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水平井完井技术和水平井分段卡封采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讲解了水平井完井方式优化技术。最后得出:水平井完井及采油配套技术满足了油田疏松砂岩油藏、稠油油藏低渗透水平井生产的需要,形成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提升了水平井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蒸汽驱是提高稠油热采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受油藏地质条件影响很大,本文以大港某稠油区块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水平井蒸汽驱的地质因素:地层倾角、渗透率、油层深度及油层厚度对水平井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为筛选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的地质条件提供可靠依据,对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其储层物性差的原因无法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正当国内外各大油田一筹莫展之际,多级压裂水平井开采技术给石油行业带来了希望,现如今这项新兴技术已经在致密储层展开试验,并且逐渐步入正轨。实验结果表明,多级压裂水平井开采技术在开采致密砂岩储层有着良好的效果。多级压裂水平井开采技术用于开发致密砂岩油藏具有重大优势,其优势体现在不仅具有水平井开发优点,还兼具人工压裂的长处。在进行多级压裂之前应将致密砂岩油藏多级裂缝水平井的油藏与裂缝参数计算出来。本文通过计算数据证实了多级压裂水平井试井解释模型具有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