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使喷油起始点合适和喷油量精确,共轨喷油系统使用了带液压伺服系统和电磁阀的喷油器(图34)。喷油过程开始时,以较高的吸动电流控制电磁阀迅速打开。当针阀达到其最大升程使喷油器全开时,控制电流立即降低到较小的保持电流。喷油量由开启时间和共轨压力决定。当控制电流终止时。电磁阀即关闭,喷油过程也就结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对于汽车发动机降低排放和燃油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直喷汽油机方面必须解决一些技术课题,如缩短喷油器响应时期,提高燃油压力的耐受度和可变度,以实现最佳的燃油雾化及多次喷射。介绍了在喷嘴针阀的驱动部采用的伸长(拔长)结构的直喷汽油机用喷油器。它装备了新型电磁阀,并将转子与针阀设定为分体结构,同时利用转子的惯性提升针阀,能够适应喷油压力范围在3.5~20MPa,体积比传统喷油器缩小15%,质量减轻37%。  相似文献   

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器实际上是一个带电磁阀的喷油嘴,其作用是控制和雾化汽油.喷油器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喷油器线路故障;②喷油器油路故障;③喷油器针阀胶结,喷油器不喷油;④喷油器裂纹溢油;⑤喷油器接线座有油垢脏污,接触不良,工作不正常;⑥喷油器其它元件损坏,致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3.电磁阀控制式喷油器 (1)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③伺服阀的集成第3代压电直接控制式共轨喷油器被设计成无机械力形式,它通过推杆作用在喷嘴针阀上,因此运动质量及摩擦大大降低,并且稳定性和喷油误差较好。伺服阀与喷嘴针阀的紧密连接使得针阀对压电执行器的动作可直接做出反应,控制始点与喷油始点之间的延迟时间共约150μs,这样就能获得高的针阀速度和重复  相似文献   

6.
PT(D)型喷油器是康明斯N-855型发动机配装的一种喷油器,它具有计时、定量和喷射等多重作用,在结构上与一般的喷油器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使每次喷射时,喷油器的柱塞针阀与喷嘴头中的燃油能被全部喷射出去,确保计量准确,同时避免喷油器内部积碳,要求喷油器在每次喷射完毕后,柱塞针阀应以一定的预紧力压向喷油器喷嘴头,这就需要调整喷油器的压紧力,即调整喷油器的落座压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电控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的技术要求及特点,设计了基于单片机XC2765的低功耗高低端控制的电控喷油器驱动电路模块。采用电路设计的高低端控制和DA输出高低电平控制技术对电磁阀线圈电流和喷油器的喷油效果进行了试验与研究,试验中该模块实现了驱动电流的提升(15A)和保持(6A)功能,缩短了电磁阀的开启时间(0.20ms)与关闭时间(0.35ms),满足了电磁阀驱动电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某型号重型柴油机喷油器的响应特性,以高压共轨喷油器为研究对象,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并分析了控制柱塞直径、控制腔容积、针阀弹簧预紧力、针阀密封直径对于响应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对这些参数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控制柱塞直径为4.2 mm,控制腔容积为0.02 cm~3,针阀弹簧预紧力为79 N,针阀密封直径为3.8 mm时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响应特性最好,优化后响应特性提升了30.65%。  相似文献   

9.
卢小虎 《汽车维修》2002,(12):19-19
柴油机喷油器一般采用轴针式和多孔式两种形式,喷油器中有精密的针阀偶件,其配合间隙只有0.002~0.004mm,若柴油中含有杂质,很容易使针阀卡住.另外,喷油器头部长期在燃烧室内与高温、高压燃气接触,易使针阀逐渐膨胀、变形、磨损,进而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蕾  李斌  高亮 《汽车运用》2001,(6):43-44
问:喷油器结构对喷油器积碳有什么影响? 答:装有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上的汽油喷油器按喷嘴口的形式可分为针阀型和孔型.针阀型喷油器最早出现于1967年,雾化效果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喷油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非接触式的方法检测了高压共轨高速电磁阀喷油器的电流和喷油器入口压力的信号,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同步记录了喷雾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电磁喷油器的电磁阀开启、关闭延迟和线圈电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合喷油器入口压力变化,可进一步确定针阀的开启和关闭过程以及喷油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喷油器([嘴]injection nozzle)针阀(needle valve)升程增大会导致柴油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据资料介绍,喷油器针阀的升程为0.35~0.40 mm,最佳升程为0.37mm。当针阀升程超过0.40 mm,柴油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便开始逐渐下降,如果针阀升程增大到0.65 mm以上,功率降到最低点,油耗增大到最大值。 人们常常对针阀采取了相应的修复措施,而忽视了喷油器阀体([针阀座]needle valve seat)的磨损。也就是忽视了喷油器阀体与针阀台肩之间撞击面的磨损(如  相似文献   

13.
德尔福新款直接驱动式共轨系统代表了柴油喷射技术的又一个根本性的突破,因为喷油器针阀首次由压电晶体直接驱动,免除了的液压回路,及其相关的迟滞和能量消耗,并且为发动机的设计者提供了众多的附加控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汽油直接喷射无节流稀气分层燃烧能降低发动机的有害排放,并明显提高燃油经济性。然而,采用汽油分层燃烧会导致诸如循环变化率大和颗粒物排放增加等问题。应用多次喷射策略可以缓解这些问题,但这需要采取小油量喷射方式,从而会使传统电磁阀喷油器在弹跳式喷油模式下工作,这时线圈通电时间与喷油量之间呈现出高度非线性关系。介绍1种可以控制小油量喷射的闭环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基于线圈断电阶段电压控制信号的1种特殊特性。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计算出喷油器针阀的关闭时间,进而计算出实际喷油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弹跳式喷油的合理控制,提出的控制系统有潜力提高汽油直接喷射电磁阀喷油器最小油量的喷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喷油器的喷油时刻和喷油量由ECU控制。喷油器由喷油嘴(喷油器头部)、电磁阀和液压继动伺服系统组成。BOSCH喷油器的结构如图9所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电控喷油器针阀开启滞后时间(td1)及针阀落座滞后时间(td2),从电控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电控喷油器的喷射过程,详细推导了喷油器针阀开启及落座滞后时间的数学表达式,为电控喷油器的性能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详细分析了电控喷油器通电后线圈电流的变化规律,利用在喷油器针阀完全开启或完全落座时刻,电流曲线上会出现拐点的特点,设计了测试拐点出现时刻的检测电路,并利用80C196单片机开发了电控喷油器开启及落座滞后时间测试系统。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对td1的测试误差为0.87%,对td2的测试误差为1.14%,可以满足电控喷油器开发过程中动态性能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4.电磁阀式泵喷嘴单元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泵喷嘴单元(见图6-8)的上部有一个高压腔,泵油柱塞在其内部上下运动,在其侧面还装有一个控制喷油始点和喷油量的电磁阀。高压腔通过内部油道直接与喷嘴体相通。喷嘴体中装有喷嘴针阀和一个阻尼器。喷嘴弹簧顶着蓄压室阀,在高压作用下喷嘴弹簧被压缩到一定程度而产生预紧力。(1)充油过程当泵油柱塞在柱塞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时,高压腔内的容积增大。该阶段,电磁阀不工作,其阀针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原始开启位置,进油道到高压腔的通道畅通,进油道中的低压燃油能顺利地流入高压腔。  相似文献   

18.
李维敬 《汽车运用》2004,(12):45-45
在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的使用及维护中,往往因使用、维护不当而使喷油器针阀偶件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缩短。为了提高柴油机喷油器柴油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保证针阀偶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在使用和维修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维护中应注意的问题1.拆下喷油器后,首先应清洗喷油器外面  相似文献   

19.
PT(D)型喷油器是康明斯N-855型发动机配装的喷油器。它具有计时、定量和喷射的多重作用, 结构上与一般的喷油器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使每次喷射时喷油器的柱塞针阀与喷嘴头中的燃油能被全部喷射出去,确保计量准确,同时避免喷油器内部积炭,要求PT(D)喷油器在每次喷射完毕后,柱塞针阀应以一定的预紧力压向喷油器嘴头,这就需要调整喷油器的压紧力,即调整喷油器的落座压力。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2)压电喷油器的工作原理西门子(Siemens)压电共轨喷油器(图5-8)的工作原理与博世(Bosch)电磁阀式共轨喷油器的原理基本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西门子的电液式伺服机构不是用电磁阀控制的,而是用压电执行器控制的。由于压电执行器能够回收能量,电控单元(ECU)所需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