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姬鸣 《北京中医》2004,23(5):291-291
2003年8月12日,一名45岁女性患者右脚扭伤后,我院门诊骨科为其开了2瓶红药气雾剂。2周后药用完,患者觉扭伤未痊愈,遂又到骨科诊治,骨科又为其开2瓶红药气雾剂。8月30日患者开始用第2次取的红药气雾剂,当药物喷到右足面、右小腿后,顿时感到与药物接触的皮肤灼热,随后右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蛇床子有效组分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多次重复给药观察其对豚鼠完整及破损皮肤的皮肤刺激性;豚鼠多次接触受试药物观察其有无过敏反应.结果 蛇床子醇提物及挥发油对豚鼠完整皮肤未见明显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对破损皮肤出现红肿等轻度刺激反应;豚鼠多次接触醇提物及挥发油均未见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蛇床子醇提物及挥发油外用无明显皮肤刺激性和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3.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较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本病由于起病缓慢,早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极易致误诊误治.笔者收治1例误诊为丹毒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报道如下. 1病案举例 患者汪某,女,85岁,因"右脚红肿热痛15 d"入院.15 d前,患者因右足脚癣瘙痒较甚,用手搔抓后出现右足第1、2二趾间糜烂,患者自行外涂药膏(具体不详)后无明显缓解,感瘙痒加剧,并出现右足红肿热痛,门诊以"丹毒"收入住院.体格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4.
病例简介。患者,男,40岁,因右肘关节红肿痒感人院。患者入院前因扭伤右肘关节自行局部外涂红花油(批号不祥),6h后涂抹处皮肤发红,自以为系扭伤所致,继续使用红花油。至次日,涂抹处皮肤发痒、肿胀,伴烧灼感,因此来院诊治。查体:除右肘部肿胀发红外,躯干、面部及其他肢体皮肤均未见异常。诊断为红花油致接触性皮炎。入院后停用红花油,患处用0.9%生理盐水清洗,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维生素C2.0g、氟美松5mg静滴。治疗4天后肘部皮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半年收治 2例为了美容用芦荟汁外敷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现报道如下。患者 ,女 ,34岁 ,用芦荟捣碎成汁外敷 ,约 2小时后局部皮肤开始出现灼热感 ,继之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 ,上有皮疹。面部皮肤红肿以耳下方最明显 ,其上有少许丘疹及小水疱 ,部分小水疱融合在一起 ,内容澄清。诊断 :接触性皮炎。治疗 :口服氟美松 1.5 mg及维生素 C 0 .3g每日 3次 ,静推葡萄糖酸钙 2 0 m L。 1周痊愈。另 1例症状较轻 ,将芦荟汁洗去后未服药 ,2天后症状消失。讨论 :芦荟 ,为百合科植物 [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 Berger]或同属植物叶中的液汁经…  相似文献   

6.
正现将其治疗痛风急性期验案5则介绍如下。1湿热阻络证陈某,男,48岁,2013年1月22日初诊。主诉:反复关节红肿热痛3年,复发1周。3年前开始出现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当时口服止痛药后症状缓解,此后两年未发。1周前因饮酒后再次出现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自服止痛药后症状稍缓解,但第2天即加重。右足第一跖趾关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后患者贴敷处出现的水疱特点,探讨水疱与接触性皮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后出现水疱并同意行皮损处皮肤活检的15例患者,观察其贴敷处水疱的临床表现及皮肤病理学特点。结果:贴敷处水疱的临床表现为:接触药贴局部皮肤感觉以瘙痒为主,或伴刺痛感;可见单个大水疱或成簇小水疱,基底部可见红斑、丘疹。水疱内液体光镜下可见大量白细胞,水疱液瑞氏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单核、淋巴细胞等。水疱处皮肤病理学特点为:表皮层缺失,部分组织细胞变性坏死,表皮层及真皮层可见NEU浸润;真皮层小血管周围可见单核、淋巴细胞浸润。结论:穴位贴敷后患者贴敷处出现的水疱为接触性皮炎。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 991年至今采用葱白治疗腰、腿、足等关节扭伤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关节扭伤患者共 2 65例 ,其中腰椎关节扭伤 82例 ,腿关节扭伤 65例 ,足关节扭伤 1 1 8例 ,扭伤时间均在 2 4小时内 ,皮肤无红肿 ,但关节部屈伸疼痛 ,活动受限。若患者兼有关节脱位者 ,应先复位再治疗。治疗方法取葱白适量 ,用刀切碎 ,将锅刷净放入葱白 ,用文火炒热 ,趁热取出 ,外敷于扭伤关节部位 (但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 ,半小时后取下 ,一般外敷 1次即可痊愈 ,重者在 2 4小时内再用上法外敷 1次。治疗效果痊愈标准 :扭伤部位关节屈伸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痛风气雾剂的皮肤用药毒性实验,探讨该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皮肤用药安全性,为下一步开展临床前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痛风外用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痛风气雾剂皮肤用药毒性试验,实验采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家兔各24只进行皮肤用药急性毒性试验及皮肤刺激性试验,用30只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致敏接触、激发接触)。结果:痛风气雾剂高低两个剂量组用于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家兔观察7天,全部动物均健康存活,未见毒性反应;痛风气雾剂连续7天给予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区,皮肤刺激反应平均分为0,无刺激性;用于豚鼠皮肤未见过敏反应,致敏发生率为0,全部动物健康存活。结论:痛风气雾剂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易行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1病历介绍患者,男,38岁,因扭伤致右小腿肿胀、疼痛1 d于2010年9月19日入院。1 d前患者不慎扭伤右足,未予处理,4 h后出现右小腿肿痛,逐渐加重,为求诊治来我院,门诊以"骨筋膜室综合征"收住骨科。患者既往有乙肝病史20 a余,2007年因肝硬化腹水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查体:体温  相似文献   

11.
刘惠芸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22-1322
1病例 1.1刘某 女性,47岁。1995年8月2日因右手腕部不明原因瘙痒、皮疹2d来诊。症见右手腕屈侧有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及水疱,瘙痒剧烈,诊为湿疹。处方:青黛散1合(20g)。用法:用香油将清黛散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1次。患者依法涂于患处15min后先是感到局部烧灼感,继而整个手及肘以下皮肤红肿,表面出现鸡卵大水疱,瘙痒剧烈,患者速返医院要求治疗。因患者没有其他用药史,故考虑青黛散过敏。诊断:接触性皮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骨科黄水联合制动与单纯制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制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制动的基础上外敷骨科黄水。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结果随访观察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失访3例患者,均视为脱落病例,最终两组各纳入27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85.19%(P 0.05)。两组治疗前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度比较,差异不明显(均P 0.05)。两组治疗2周后患者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2周后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科黄水联合制动能有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有效促进踝关节的活动度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在常规骨折手术后服用云南红药胶囊对于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愈合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服云南红药胶囊,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术后疼痛、肿胀程度、术后x线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云南红药胶囊在促进骨科手术后伤口的消肿和减轻术后伤口疼痛方面有显著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中药膏绷带外用的安全性 ,进行了大鼠完整皮肤刺激性及经皮毒性试验 ;大鼠损伤皮肤刺激性与经皮毒性试验 ;豚鼠完整、损伤皮肤刺激性及经皮毒性试验、豚鼠皮肤过敏反应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完整皮肤刺激与经皮毒性测定 ,各组动物涂药后未见皮肤红肿与其他异常反应 ,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无明显差异 ;大鼠损伤皮肤刺激及经皮毒性测定 ,涂药后动物背部皮肤伤口发红 ,涂药后 1h左右皮肤恢复正常 ,随伤口愈合而这种反应逐渐减轻至消失 ;豚鼠完整、损伤皮肤刺激性及经皮毒性测定 ,涂 、 、N组 (皮肤完整组 )涂药后局部皮肤无红肿现象。药 组 (皮肤损伤组 )涂药后 ,局部皮肤微发红 ,于涂药后的 10 h红肿消失 ,1周内伤痊愈 ,无 1例感染。豚鼠皮肤过敏反应测定 ,局部皮肤未见红肿现象 ,过敏反应级数为 0级。阳性对照组 6、12小时 ,可见轻度水肿 ,2 4小时红肿明显 ,过敏反应组数平均为 2级  相似文献   

15.
病例 :患者 ,女 ,65岁 ,于 2 0 0 2年 9月 1 9日入院。患者在近 1年半时间内 ,其头面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先后出现多处水疱 ,其水疱大如棋子 ,小如蚕豆 ,疱内含有液体 ,晶莹透亮 ,抓破后流大量滋水 ,瘙痒难忍 ,前后两次住院治疗 ,并一直口服激素强的松及外搽抗真菌药 ,好转后又复发。2 0 0 2年 3月 2 0日又复发 ,其双睑部、双眼周、额顶颞处皮肤红肿瘙痒 ,起鳞屑 ,并全身多处红肿瘙痒。入院查体 :两面部、两眼周围、顶额颞部皮肤红肿 ,结痂如鳞状 ,脱屑。左胁肋部有一 1 2 cm×1 0 cm,左腹股沟上部有一 7cm× 5cm大小癣状红斑 ,红肿脱屑 …  相似文献   

16.
泪腺结核1例     
患者女,35岁,因右眼睑红肿50天,右眼眶内外上方可触及无痛肿物10天,于2003年6月18日来诊.患者于5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红肿,眼痛,曾就诊于当地镇医院,予以静滴抗生素、口服中药等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于10天前,右眼眶内外上方可触及一无痛肿物,后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眶内占位(右)收住院.自述无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肝炎、结核接触史.入院时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态自如,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5.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2 9岁。因右脚被碰伤 2小时 ,于 2 0 0 0年9月 2 2日 13:0 0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 ,无外伤史 ,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 :T36 .5℃ ,P70次 /分 ,BP15 /10 k Pa,心肺腹无异常。右足背部有 3cm× 4 cm的皮肤擦伤区 ,有少量渗血 ;其下软组织肿胀、压痛。经右脚X线拍片 ,排除骨折情况。诊断为 :1皮肤擦伤 (右足 ) ;2软组织损伤 (右足 ) :给予头孢唑啉钠 3.0 g入 15 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用前做头孢唑啉钠皮试阴性 ,且患者 3个月前曾肌注过青霉素 ) ,约 2 0分钟后 ,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口唇紫绀…  相似文献   

18.
<正> 何某,男,62岁,工人。因左颜面红肿,皮肤散在水疱3d收入院。检查:左颜面红肿,边缘尚清,左眼睑因红肿而睁不开,睑结膜、球结膜充血,上唇红肿,颊唇皮肤上有散在水疱,疱液混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患者自述皮损处有蚁行感,无灼痛感。实验室检查:WBC8.5×10~9/L,N0.75,L0.25,诊断:面部带状疱疹继发感染。入院后内服清热解毒之五味消毒饮加味,外用三黄膏,次日自感左面部胀痛,左耳阵发性抽痛,治疗4d,颜面红肿减轻,颊唇部水疱已破,形成浅溃疡,有脓性分泌物,局部常规消毒,外用解毒丹,住院第7d,患者突然出现左上眼睑下垂,嘴角右斜,漏气,伸舌居中,四肢肌力及活动正常,左耳阵发性针刺样疼痛加重,伴头痛。检查:左耳道未见疱疹,考虑病毒侵犯面  相似文献   

19.
补骨脂引起光感型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10岁 ,因经常夜间尿床煎服中药补骨脂1剂 ,次日被阳光照射 ,当天晚上于头面、前胸、四肢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红肿、烧痛。第 3天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水疱。用中药煎洗 ,肌注苯海拉明 ,均未见明显好转入院。查体 :T36 .8℃ ,急性病容。皮肤科情况 :头皮、面部、前胸及四肢远端皮肤可见大片弥漫性鲜红或暗红色斑片 ,红斑上有大小不等的水疱 ,部分水疱已溃破 ,可见潮红糜烂面。触痛瘙痒明显 ,尼氏征阴性。既往曾口服补骨脂后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红斑和水疱。诊断 :光感型药疹。予地塞米松、维生素 C、 10 %葡萄糖酸钙静点 ,红霉素、维生…  相似文献   

20.
一般资料本组关节扭伤患者 1 1例 ,其中腰椎关节扭伤2例 ,腿关节扭伤 3例 ,足关节扭伤 6例 ;扭伤时间均在 2 4 h以内 ;皮肤红肿者 8例 ,无红肿但关节屈伸疼痛 ,活动受限者 3例。若患者兼有关节脱位者 ,应先复位再治疗。治疗方法取新鲜马尾松叶 30 0 g、榕树须 30 0 g,以清水洗净后放入 5 0 0 0~ 80 0 0 ml水中 ,煮沸 1 5 min后 ,用以熏蒸患处 ,用略湿的毛巾覆盖患处上方 ,罩住蒸气。待药液温度降至适宜后再用以洗敷患处。每次熏洗 30~ 40 min,每日 2次。治疗效果1 1例患者中 ,8例经熏洗 2次而愈 ,扭伤部关节疼痛消失 ,活动自如 ;2例经熏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