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住宅中能源消耗的CO2排放量及减排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根据中国煤电链和水电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计算了各种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1999年我国住宅中由于家用电器的使用、冬季集中供暖及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住宅中主要能源消耗所产生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4.34%.分析计算了一栋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减排潜力,提出了住宅中CO2减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定量描述了燃煤冷热电联产系统降排CO2特性条件,对影响联产系统CO2排放的一些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以冷热电联产系统CO2降排率作为联产系统环境影响新的评价指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阐明在目前情况下发展冷热电联产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CO2是能源与环境生物活动循环的依存产物,工业化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CO2排放,打破了CO2的自然生态平衡。介绍了CO2的来源,分析了燃煤发电CO2的排放量,我国每年燃煤发电约排放C0230.7×10^8t,指出燃煤发电是减排CO2的重点。提出CO2的利用与处置的方法主要有:CO2和合成氨加工成尿素,并发展大颗粒尿素促进造林绿化;美国正在建的CO2零排放燃煤发电装置,采用了CO2收集与封存(CCS)技术,以及煤制油清洁燃料联产电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南昌市CO_2排放特征,通过构建IPAT模型,对南昌市碳排放峰值进行预测。分析发现,煤炭消费是南昌市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钢铁和电力行业是工业领域CO_2排放的最主要排放源,所占比重较为稳定。按照南昌市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2024年CO_2排放将达到峰值。未来保持能源强度和CO_2排放强度的不断下降,对南昌市低碳城市建设和尽快出现CO_2排放峰值至关重要,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构建以低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实施低碳政策应成为南昌市未来的重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5.
吴疆 《中国能源》2012,34(10):34-37
电力单位产值CO2排放强度是全国单位产值CO2排放强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与电力行业排放绩效即单位发电量CO2排放强度有关,也与全社会能源效率、电气化水平、资源与市场情况等因素相关。本文系统分析了有关指标的统计特征、国际对比、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指出"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不论是单位电量CO2排放强度,还是电力单位产值CO2排放强度,其下降幅度都是有限的,需要理性看待并科学设置规划指标。  相似文献   

6.
能源洁净利用与CO2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针对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利用过程中排放出的大量CO2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多种CO2排放控制和分离回收技术。对于能源高效清洁利用、CO2排放控制和分离回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低碳发展2011》绿皮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绿皮书公布了2008年中国110强城市低碳发展12个指标与系列数据。绿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单位GDP能耗最低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深圳、台州、厦门、珠海、汕头、延安、温州、湛江、北京和中山。绿皮书预测,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处于迅速改善状态,能源消费结构也逐步低碳化。但是,在2045年以前,若没有显著的技术变革与结构转型做支撑,  相似文献   

8.
气体燃料对减缓CO2排放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煤层气等气体燃料的性质与优势;认为气体燃料将会发展成世界最重要的一次能源。文章重点指出:使用气体燃料,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热电冷(或热电)联产以及燃气高热值热水锅炉等高效的能源转换系统与设备,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与使用其它石化燃料相比,可为减缓CO2排放作出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9.
CO2零排放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CO2零排放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开拓研究的进展,归纳分析了IGCC系统中CO2分离和回收的五类途径:在系统排烟中分离和回归CO2。在燃烧前对燃料气进行处理与分离;IGCC与化工过程结合的多联产系统;燃料气定向转移的多种热力循环联合系统,借助热力循环创新。  相似文献   

10.
火电厂CO2的排放控制和分离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室气体CO2 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火电厂是CO2 的一个集中排放源 ,控制火电厂CO2的排放对于应对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世界CO2 排放状况和适应我国火电厂CO2排放控制的措施 ,比较了几种CO2 分离回收技术在火电厂应用的可行性 ,对于我国火电厂的CO2 排放控制和分离回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四川省"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通过假设不同的发展情景建立了节能目标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分析模型,并以"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经济和能耗数据为基础,求得不同情景下碳排放强度降幅和二氧化碳累积减排量。结果表明,在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下,"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碳排放强度降幅为14.17%~22.43%,二氧化碳累积减排量为2.04×108~3.26×108t。同时控制煤炭、石油消费及增加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的消费比例是四川省实现"十二五"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IPCC提出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公式,利用1990~2009年山东省能源消费数据,测算了CO2排放量,并结合经济和人口数据,采用LMDI因素分解法分析了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和人均GDP对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排放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和供热及第二产业,经济水平与人口规模表现为正效应,能源强度与能源结构表现为负效应,由此提出了山东省现阶段的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安徽省碳排放总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基于安徽省1995~2009年能源碳排放量,利用Kaya恒等式和Laspeyres指数分解方法,分析了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人均GDP和常住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变动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均产出效应是促进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拉动因素,累积贡献率为149.03%;能源强度效应是唯一抑制碳排放增加的因素,累积贡献率为-100.12%;其他两因素对碳排放增加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并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重点关注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基于我国化石能源消费的原始数据,应用灰色新陈代谢模型分别预测了2007~2020年煤、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建立了化石能源消费量与CO2排放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实现了对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的预测,并分析了未来10 a化石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趋势。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易操作、拟合度和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靠,可为能源发展和CO2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朱健  詹亦军 《中国能源》2009,31(6):42-45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经济快速增长必然会带动能源消费的相应增长。江苏是能源资源匮乏地区,有较强的能源依赖性,能源极易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提高江苏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消费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从经济增长与能源总量消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单位GDP能耗等3个方面对江苏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西能耗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中国能源》2008,30(1):39-43,45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大省,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省。山西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指标。山西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出向工业部门集中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造成山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在全国各省区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山西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产出效率低;二是山西能源消费集中在能源消费产出效率低的工业部门。  相似文献   

17.
2007年,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本文以我国能源利用状况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及金砖四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了目前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马强  刘冰 《中国能源》2007,29(7):20-23
本文主要采用节能率、能源效率、人均能源消费量等指标,来长周期比较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状况,并力求在指标对比中获取对中国实施节能优先能源消费战略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海口市能源消耗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进步等因素,利用模型定量研究了海口市2020年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并给出了不同类型政策的减排潜力。研究结果将直接作为海口市低碳发展规划的编制依据,并且对国内其他经济欠发达城市的低碳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节能监测在企业节能降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英 《中国能源》2006,28(1):43-44
企业节能降耗关键在于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改造离不开节能监测前期工作,节能监测的作用就是强化和督促企业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