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PKP)在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006-04/2008-02将30例老年人压缩骨折的36个椎体,在DSA监视引导下,镇痛后先予手法复位,采取PKP技术,注入骨水泥。结果:术后随访4-15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24 h下床行走。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能快速有效控制背痛,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26例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34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 26例患者穿刺均成功,有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无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检查骨水泥填充满意,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明显,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的可行性。方法:2006-01~2007-04采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7例9椎,其中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5例6椎,胸椎骨髓瘤1例2椎,胸椎转移瘤1例1椎,比较手术前后Cobbs角及疼痛程度变化(VA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伤椎高度恢复满意,Cobbs角较术前变小(P<0.01),随访3~12个月后未见明显伤椎高度丢失,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应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28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2003-01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8例,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涉及196个锥体。其中男19例26个椎体,女109例170个椎体。骨质疏松合并脊椎压缩性骨折109例,其中胸椎骨折39例,腰椎38例,胸椎合并腰椎骨折32例,病变累及96个胸椎锥体、78个腰椎椎体。  相似文献   

5.
冯延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934-5935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12-2011-01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80例92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并可下床活动。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经济、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3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指导,肠道准备,体位训练,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取得满意疗效,无1例发生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细致的护理能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共11例28个椎体接受PVP手术,比较其术前术后疼痛缓解、止痛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及止痛药使用情况较术前明显好转,优良率90.9%,有1例患者术后2个月发生临近椎体骨折,再次行PVP手术治愈.骨水泥少量椎体外渗漏5例,无临床症状,未作特殊处理.[结论]PVP手术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球囊在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对58例共64个椎体骨折患者,应用球囊扩张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4个椎体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 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3.0~7.0 mL,骨水泥返流入椎旁静脉3个椎体,无椎管内漏及椎间隙漏等并发症,均无临床症状.随访5~21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5±0.7)分,术后d1为(3.6±0.4)分,d7为(2.7±0.5)分,术后1个月为(2.5±0.5)分.手术前后VAS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球囊扩张应用于胸腰椎压缩骨折(PKP)能达到消除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回顾8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折15例。结果:术后随访2~20个月,使用F-12健康调查评分表评价其生活质量,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预防跌倒和康复锻炼是必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21个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2 d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测量从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接受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治疗34例(40个椎体)患者术前术后X线侧位片的椎体高度、Cobb’s角度的改变情况和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随访患者胸腰背部疼痛恢复情况,分析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为(7.5±1.3)分,术后第1天为(1.7±1.1)分。椎体高度得到有效恢复:术前椎体前缘高度(14.6±2.5)mm,中线高度(13.5±2.4)mm;术后椎体前缘高度(18.8±1.8)mm,中线高度(18.2±2.5)mm。Cobb’s角度得到有效改善:手术前后单椎体后凸Cobb’s角分别为23.6°±4.4°、14.10±4.1°。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其长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01/2009—02采用单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6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JOA评分由术前18分升至术后26分,平均椎体高度前、中、后均有所恢复。平均注射骨水泥5.3ml。均无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10.3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单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赵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55-6455
目的总结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达到优化治疗目的。方法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4例,通过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整体护理的方法,早期对合并症进行有效干预,减少合并症,提高疗效。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成熟的微创技术,护理上应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细节,针对老年人的疾病特点(合并症多),进行早期干预,从而更好的耐受手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该手术通过球囊扩张来恢复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总结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 200例患者疼痛均得到有效缓解,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引发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较有效的方法,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近期解放军第十一医院行pvp手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有效护理、并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腰背部疼痛均在术后6~48h有明显缓解;手术时间20~45min。结论加强对行pvp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5—02/2007—04对23例陈旧性椎体骨折后凸畸形患者成功地进行了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在X线机透视下,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1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经椎弓根注入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腰痛症状术后明显减轻或消失,功能改善,未出现并发症。随访1~6个月,症状缓解或消失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操作简单,可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球囊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及探讨骨水泥渗漏的防治.[方法]收治7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进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VP组及球囊PKP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变化、Cobb角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并分析防治骨水泥渗漏的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地施行了PVP或球囊PKP,术中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PKP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和Cobb角改善情况优于PV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PVP和球囊PKP术均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于恢复伤椎高度球囊PKP组优于PVP组.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是预防骨水泥渗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4例32个椎体,治疗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对5例14个椎体骨转移性肿瘤行经皮椎体成型,经皮穿刺经病灶部位,将骨水泥(PMMA)注入病灶。结果:46个手术穿刺部位均成功,术后全部达到止痛效果。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1d下床活动,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术在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具有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胡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4005-4006
近年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PKP可迅速止痛和稳定脊柱,被认为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骨科通过改进穿刺复位方法和控制球囊扩张压力,提高了PKP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