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CS230传感器在彩色反射密度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靖妮 《包装工程》2011,32(21):79-81,93
介绍了TCS230颜色传感器的特性,结合印刷密度测量的特点,给出了TCS230传感器在彩色反射密度计设计中的使用方法及电路。实验证明,该电路能较好地满足测量需要,实现了彩色反射密度的测量,且在稳定性和精度上达到了设计要求,为TCS230颜色传感器的使用提供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为使机器人躲避路障,开发了基于TCS230的颜色检测装置.红外传感器或色标传感器作为检测颜色的手段无法实现场景中多种颜色分辨,而颜色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TCS230能够将颜色信号转变成为相对应的频率信号并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获取频率信号后,应用测频程序分辨物体颜色,适用于多颜色分辨场合.该颜色检测装置装配到智能装配机器人上进行动态避障应用时,受到临界位置和振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检测准确率不高.采用并行双测法和延时检测法解决了临界位置影响产生的误判,研发出T型槽联结双传感器结构和软件均值滤波方法,减少了运动过程中振动引起的测量误差.该装置应用到智能装配机器人的避障策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颜色检测装置的开发应用可以推广到工业生产相关的颜色分辨场合.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往采用人工判断维也里试验试纸颜色变化和记录数据的方式,研制一种新型的维也里试验自动检测系统,采用红绿蓝(RGB)颜色传感器和激光单色传感器相配合的方式来代替人眼观察试纸颜色,并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开发了专门的应用软件来自动采集和处理试验数据。本文主要阐述了该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技术创薪点,最后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人工智能的技术,采用Arduino为核心控制器,结合颜色传感器对物体颜色进行判断,超声波传感器对物体距离远近进行判断,蓝牙模块与电脑进行数据的通信.在Arduino的控制下,实现将区域内的四种不同颜色的小木块搬送至区域的四个角落,通过软件算法,结合颜色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蓝牙模块,使用全自动控制,从而实现物...  相似文献   

5.
谭印  李川 《包装工程》2017,38(19):190-193
目的为了提高卷材边缘的整齐度,提升包装产品质量,降低包装材料损耗。方法分析卷材放卷过程中跑偏的原因,在分析放卷纠偏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PID的纠偏控制器以实现复杂的卷材放卷系统参数自调整以及优化。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PID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超调量更小,纠偏控制精度达到±0.5 mm。结论所述控制方法能够明显降低软性包装材料跑偏误差,大大提高了产品包装质量。  相似文献   

6.
城市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使消防部门对各类建筑中消防设施的监督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火灾报警系统是智能建筑中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特点、技术关键和创新等作简要的探讨。文章详细论述了单片微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火灾探测器采集到信号并且以电压形式传到地址编码器进行变频,再经过A/D转换转变成数字信号,传输到单片机控制器,启动声光报警显示。系统使用AT89C51单片机,选用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和气体传感器TGS202作为敏感元件,介绍了可实现通讯传输的报警控制器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交通标志牌自动跟踪算法。首先对采集图像进行预处理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接着利用颜色特征对交通标志牌进行检测并通过形状特征来对检测得到的交通标志牌候选区域进行筛选;然后在HSI颜色空间统计第一步得到的交通标志牌的颜色直方图特征信息,最后利用此特征采用粒子滤波算法实现对交通标志牌的跟踪。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分辨率为270*480的采集图像,粒子滤波算法每秒钟可以跟踪20帧,正确率达到了92%以上,表明该算法能实现对复杂背景下交通标志牌的自动跟踪。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控制的包装膜自动纠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立功  陈天娥  史荧中 《包装工程》2018,39(15):130-134
目的为了解决包装过程中薄膜纵向跑偏,以及常规控制方法性能较差等问题。方法基于模糊控制设计一种包装膜自动纠偏系统。分析包装薄膜跑偏的原因,并给出自动纠偏装置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纠偏系统数学模型,同时设计一种模糊控制器。利用MCF52235嵌入式芯片给出控制器的硬件结构。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跑偏量绝对值的最大值仅为0.4 mm,满足包装工艺控制要求。结论所述模糊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纠偏能力,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9.
申九菊 《包装工程》2022,43(13):231-237
目的 针对传统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跑偏的现象进行纠偏控制研究。方法 采用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设计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电路,并给出纠偏控制电路的3种脉冲频率。根据机器视觉的控制规则,结合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器工作原理设计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器,并根据纠偏需求,设计CCD传感器与调频稳压电路。采用域纠偏控制系统相关的工具箱设计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率参数。基于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的数学形式计算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增量,结合增量式控制原理设计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程序,完成系统的软件设计。结果 基于机器视觉的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枕式包装机纠偏控制精度,而且系统响应时间能够稳定在2 s以内。结论 所设计的纠偏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纠偏控制精度,并且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卷筒包装材料自动纠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卷筒包装材料的跑偏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自动纠偏方法,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纠偏原理,分析了包装材料图像的在线采集和图像的预处理.通过采用边缘直线方法对倾斜图像进行处理,获取跑偏信息,从而实现在线监测和纠偏.  相似文献   

11.
韩振雷 《影像技术》2009,21(5):37-40
首先本文分析了以拜尔传感器为代表的滤色片阵传感器的分色原理和性能特点,介绍了基于像素插补的图像重建方式,然后介绍了无需像素重建的条形滤色片分色和利用硅晶体透射特性分色的两种图像传感器。最后介绍的是利用光学棱镜进行分色处理的3CCD及3CMOS传感器的主要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吴勘  杨能惠 《包装工程》2023,44(16):305-314
目的 提取马王堆帛画特征色彩,分析帛画色彩间配色关系,为文创产品设计的配色过程提供指导,在设计中更加准确地展现帛画的文化特色。方法 首先使用优化后的K-means聚类算法提取出帛画的特征色彩,生成帛画的标准色卡;然后利用图像中的色彩占比数据和色彩邻接关系,建立色彩网络模型,确定色彩主辅色搭配;最后利用CorelDRAW插件color shuffle自动生成多个配色种群,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验证帛画特征色彩提取的可行性与运用色彩网络模型辅助配色的可操作性。结论 使用K-means聚类方法提取出的帛画标准色卡应用于设计时具有色彩代表性,构建色彩网络模型和插件辅助配色能够提高设计师的配色效率,为文创产品的配色设计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由于对四季的联想有心理治愈的效果,所以以智能化方法生成四季治愈系色彩构成,并结合最典型的四季风物,展开对公交客车外饰配色的创新设计。方法 首先,通过实验获取四季治愈系色彩的基本数据,以获取的四季治愈系色彩为依据,构建四季治愈系色彩的蒙赛尔色彩空间,并对四季治愈系色彩进行可视化呈现;其次,通过对大量色彩数据的“除燥处理”,智能化生成了四季治愈系的色彩构成;最后,选出最典型的四季联想风物,利用格式塔图形原理将典型风物外形与四季治愈系色彩结合,对公交客车外饰进行四季治愈系配色。结论 实验结果说明:四季公交客车外饰配色设计能够联想四季感起到治愈效果,以公交客车四季外饰配色为案例的设计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对凹版印刷以镭射光柱纸作为承印物,镭射光柱对色标检测传感器产生干扰,致使镭射光柱纸不能使用传统套印工艺进行印刷,提出一种可直接在镭射光柱区域直接印刷套准色标的新工艺与技术方案。方法 对色标传检测感器检测原理进行分析,分析镭射光柱纸的特点以及对色标传感器造成的干扰。根据镭射光柱光谱反射率曲线来进行滤光镜片的选取,同时也加入衰减镜片以及消光膜进行组合实验测量电压,实验使用松德凹印机组进行。以白卡纸套印电压作为参考,选取不同镜片组合进行生产打样。结果 镜片组合可以滤除镭射光柱,色标传感器能准确检测色标光信号,上机打样满足高精度多色套印,且不需要复杂的镂空、遮盖工艺,节省了一组色序,并节省了2%的承印物原材料。结论 对色标检测传感器检测原理的分析以及对镭射光柱纸的光谱反射率曲线的测量,实现了使用滤光镜片组合对镭射光柱的滤除,证明了套准标记可直接印刷在镭射光柱区域的可行性。同时,提高了承印物的利用率,减低了油墨使用量。  相似文献   

15.
李易蔚  陈广学 《包装工程》2016,37(3):160-164
目的探究荧光增白剂对纸张印刷色彩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种300 g/m2定量的日本富士施乐彩激纸,一种含有荧光增白剂,一种不含荧光增白剂,使用KONICA MINOLTA C6000打印机输出色块,测量色彩管理前后2种纸张输入和输出色块之间的色差。对比2种条件下输出色块与输入色块的色差,分析荧光增白剂对不同阶调和墨层厚度的色块的输出影响,并探讨UV-cut滤镜对荧光增白剂的校正效果。结果在D50光源下,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张较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输出颜色的色差大。荧光增白剂对中间调颜色的影响大于亮调和暗调颜色,对颜色的影响程度与亮度值呈正比,与墨层厚度呈反比。荧光增白剂对亮调颜色b值的影响大于暗调颜色,荧光增白剂对颜色的a值影响不大。结论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张上输出的色域体积要小于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对颜色的控制也较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差。使用UV-cut滤镜对荧光增白剂进行校正后纸张上输出色块的色差减小,对准确在纸张上进行颜色再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茜 《包装工程》2018,39(22):57-65
目的 研究养老机构标志色彩设计的关联因素,运用色彩语言与设计含义的转换关系,帮助养老机构根据自身需要准确地设计标志,同时为其他养老相关产业色彩设计提供参考理论。方法 运用NCD色彩体系的色相与色调系统,色彩印象坐标体系分析老年人色彩生理与心理需求,养老机构的定位关联因素与色彩组合的关系,并以此建立养老机构标志色彩设计的基本逻辑。结论 养老机构的标志色彩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老人的色感衰减的生理状态,避免使用明度对比低的配色,考虑居住其中的老人的心理需要,可对应使用色彩坐标“家庭区”为主的配色。同时,养老机构的标志色彩设计与其品牌核心、目标消费群体、所属地域文化有关。运用色彩印象坐标,将语义信息转化为色彩语言可以设计得出与养老机构信息对应准确的标志色彩,同时建立养老机构的色彩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7.
王雪皎 《包装工程》2019,40(14):63-67
目的 通过对颐和园色彩的调研与采集,探讨适用于地域环境色彩的导视系统色彩设计方法。 方法 采用色彩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颐和园的天空、土壤、植被、水系等自然地理环境色彩与建筑、桥梁、石舫、器物装饰等人文地理环境色彩展开实地调查,通过选址调查、测色记录、取证、转译等方式形成颐和园地理环境色谱,并探讨颐和园地理环境色彩与导视系统色彩之间的关系。结论 颐和园自然地理环境色彩和人文地理环境色彩是不可变的客观色彩,导视系统色彩是可变的主观色彩,导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颐和园的地理环境色谱,尽力与颐和园的地理环境色彩风貌相互协调,同时又能在环境中突显出色彩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Tunable structural color generation from vertical silicon nanowires arranged in different square lattices is demonstrated. The generated colors are adjustable using well‐defined Bragg diffraction theory, and only depend on the lattice spacing and angles of incidence. Vivid colors spanning from bright red to blue are easily achieved. In keeping with this, a single square lattice of silicon nanowires is also able to produce different colors spanning the entire visible range.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2D gratings also have a third grating direction when rotated 45 degrees. These simple and elegant solutions to color generation from silicon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a cost‐effective refractive index sensor. The sensor works by measuring color changes resulting from changes in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medium surrounding the nanowires using a trichromatic RGB decomposition. Moreover, the sensor produces linear responses in the trichromatic decomposition values versus the surrounding medium index. An index resolution of 10?4 is achieved by performing basic image processing on the collected images, without the need for a laser or a spectrometer. Spectral analysis enables an increase in the index resolution of the sensor to a value of 10?6, with a sensitivity of 400 nm/RI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