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信号的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甘磊  张哲  尹项根 《电网技术》2006,30(5):101-105
根据行波定位的技术特点,建立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高频暂态仿真模型, 分析了CVT行波信号的传变特性,论证了利用CVT二次信号进行故障定位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小波分析进行行波波头检测的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CVT 二次信号,通过小波变换方法可准确识别电压行波波头,实现高精度的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2.
行波信号的有效提取是高压电网行波保护和行波故障定位的前提,针对传统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不能传变暂态高频信号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电压行波信号的提取方法。利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的套管末屏电容,设计了电压行波提取电路,考查了其频率响应特性。利用EMTDC分别仿真了提取电路对不同频率段、不同故障初始角和不同故障电阻的暂态电压信号提取响应,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暂态高频信号,正确反映一次侧特定频带的电压行波特征,很好地解决了行波保护或暂态量保护及故障定位中暂态电压行波提取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暂态仿真及行波传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上认为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otential transformer, PT)不能有效传变高频行波信号,因此铁路自闭贯通线在利用既有设备进行双端电压行波测距时还需进行系统的研究。文章基于PSCAD/EMTDC建立了JDZ10-10型PT等效模型,并植入自闭贯通线路中进行系统的仿真研究,利用小波模极大值法检测线路故障时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压行波波头。仿真研究发现,自闭贯通线上常用的JDZ10-10型PT在0~125 kHz的低频段有较好的传变特性,能准确、无时延地传变行波波头信号和极性;但故障后1~2 ms二次侧存在一个振荡过程,因此1个一次侧波头传变到二次侧会产生多个波头。在准确识别二次侧行波第1个波头的情况下,可利用电压行波进行自闭贯通线路故障测距。该结果证明电压行波测距原理在铁路自闭贯通线路中具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姚晓健  蔡祖安  陈红 《湖南电力》2011,31(2):13-15,36
传统概念认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高频传变性能差,不能满足暂态行波信号的传变要求.本文通过借鉴变压器的波过程理论,构建CVT的仿真模型,并对CVT的高频暂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CVT能够有效传变高频暂态信号的波头部分,其二次侧信号可用于行波定位.  相似文献   

5.
计及TA传变特性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究了电流互感器非理想传变特性引起的行波信号畸变和对行波故障定位的影响。建立了电流互感器的高频电路模型,并由实验确定了电路模型参数,然后根据该模型对二次侧的畸变电流进行校正以逼近一次侧电流,从而减小由电流互感器非理想传变特性引入的误差。数字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校正电流互感器引起的行波信号畸变和误差,提高行波故障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配电变压器获取行波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配电变压器传变行波,解决行波故障测距中线路末端信号不易获取的问题。分析了故障测距用行波信号对测量互感器的要求。建立了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分析等值电路,利用实际的变压器参数对其行波传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电变压器能够有效传变行波波头,满足行波故障测距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三相配电变压器的行波传变特征及规律,分析发现,尽管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线路稳态线电压保持不变,但其故障暂态过程仍产生电压行波线模分量,并且它们可以有效传变到变压器低压侧,且只利用变压器低压侧的2个线电压就可以有效获取各种类型故障初始行波信号。现场试验结果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冲击电压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翔  郭克勤  叶国雄  黄华  杨帆  陈鹏 《高电压技术》2011,37(10):2385-2390
对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来说,暂态量保护能大大提高保护的动作时间,要实现暂态量超高速线路保护就必须掌握各类互感器的传输特性。通过高压冲击试验,研究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传输特性,讨论通过其进行暂态量线路保护的可行性。试验研究表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冲击电压响应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静电感应现象,可以无时延地传输一次侧脉冲的信号和极性,基于此可以构建新型的行波保护方法;在相同时间参数冲击电压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绕组的传递函数为一线性函数;且随着一次侧冲击电压波头时间变小,二次电压波形中自由振荡过程时间变长,振荡幅值变大。  相似文献   

8.
对两次葛岗线单相接地故障实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二次侧电压数据进行小波分析处理,精确捕捉到初始电压行波波头,并采用双端行波测距原理准确定位接地故障点,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300 m,结合CVT高频等值模型,探讨了CVT二次侧电压测距的可行性。文中还讨论了CVT的频率和暂态特性,重点分析了CVT中间变压器一、二次之间杂散电容对CVT暂态响应的影响,对比实测和仿真波形及其小波变换,说明借助于高速采集的CVT二次电压,能有效捕捉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刻,从而实现故障测距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CVT捕捉电压行波实现故障测距的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两次葛岗线单相接地故障实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二次侧电压数据进行小波分析处理,精确捕捉到初始电压行波波头,并采用双端行渡测距原理准确定位接地故障点,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300m,结合CVT高频等值模型,探讨了CVT二次侧电压测距的可行性。文中还讨论了CVT的频率和暂态特性,重点分析了CVT中间变压器一、二次之间杂散电容对CVT暂态响应的影响,对比实测和仿真波形及其小波变换,说明借助于高速采集的CVT二次电压,能有效捕捉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刻,从而实现故障测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暂态传变特性差对行波极性比较式方向元件可靠性和灵敏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工频电流量极性比较式方向元件。该元件利用故障前电流和故障分量电流之间的极性关系来确定故障方向。由于所提方向判据与故障电压量无关,因此从原理上避免了CVT暂态传变特性对方向元件可靠性和灵敏性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表明,该元件能够快速可靠地确定故障方向,其性能不受故障初始角、过渡电阻、噪声和负荷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流行波能量和小波变换的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输电线路的故障行波进行故障相的识别,考虑故障时的电压初始相角对行波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针对不同电压相角区间的故障识别原理,即对线路故障进行分区讨论。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特性提取故障后各相a模电流的行波能量,根据不同故障类型中各相电流行波能量的相对关系确定相应的选相方法和判据。运用PSCAD/EMTDC得到的仿真结果表明,划分不同相角区间的思想和利用电流行波能量的相对关系进行故障选相的方法具有选相迅速、准确的特点,不受故障类型、故障时刻、接地电阻和故障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形态学的HVDC线路故障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故障行波波头辨识及测距方法是行波保护应用的重要环节。在介绍数学形态学原理及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故障暂态电压行波的多分辨形态学梯度MMG(Multi-resolution Morpho-logical Gradient)处理,提取出故障折、反射行波的幅值及极性,以此对高压直流输电HVDC(High Voltage DC transmission)线路故障类型进行识别,并利用单端或双端测距算法进行故障测距。同时,讨论了几种与线路故障暂态相似的故障类型:换相失败和逆变侧单相接地故障。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算法能够很好地区别HVDC线路故障和其他相似的暂态过程,也能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适用于带有回流线直供方式牵引网的行波故障测距模型,分析了接触线对钢轨(大地)、接触线对回流线等不同类型故障产生的电压、电流行波特征以及行波在不同结构牵引线路上的传播规律。分析表明:各种故障均可产生可用于故障测距的行波信号,但锚段、站场分段、不等长回流线等特殊线路结构将延缓行波波头上升速度,增加了故障测距技术难度。仿真和现场实际数据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配电混合线路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该文提出利用线路故障产生的暂态行波实现配电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测距,分析了故障初始行波模分量的暂态特征。研究发现,尽管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线路稳态线电压保持不变,但其故障暂态过程仍产生行波线模分量,这样单相接地及相间短路故障均可利用参数比较稳定的行波线模分量作为测量信号。分析表明行波在配电混合线路传播过程中发生复杂的折、反射,应该利用双端行波测距法测量故障距离。针对架空线和电缆波速度不一致的问题,给出了基于时间中点的故障点搜索算法。分析了电压、电流行波在线路末端的反射规律,为选择合适的行波测量信号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场试验表明文中所述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5.
电容型电压互感器(CVT)是重要的一次侧电压监测元件。针对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元件老化等因素造成的电容型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电容上下臂击穿或互感器二次侧短路等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AlexNet的电容型电压互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Matlab建立了CVT电路模型,分别对高压臂电容击穿、低压臂电容击穿以及互感器二次侧短路3种典型的故障进行仿真。采集CVT二次侧电压数据,利用马尔可夫变迁场将其转化为特征矩阵,最后使用轻量化的AlexNet神经网络对电压特征矩阵进行故障分类。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在不拆除CVT的情况下,能准确检测出CVT的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测距的方法。该方法向线路注入高压脉冲直流信号,利用行波的折反射原理,通过比较在正常和故障线路上传播的高频暂态行波波形情况,并对检测到的反射行波进行滤波处理,找出差异点,从而确定故障点位置。大量仿真结果及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初探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探索综合利用故障初始电流、电压行波线模分量实现配电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的新方法。根据不同配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分别提出了“电流-电压”、“电压-电压”和“电流-电流”3种双端行波测距模式。简要分析了小电流接地故障及相间短路故障的行波特征,阐述了故障行波信号的获取、故障过渡电阻、配电网混合线路、多分支线路以及行波波头的准确标定等影响故障测距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利用线路末端配电变压器传变电压行波,解决配电线路末端行波信号不易获取的问题。最后通过现场试验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行波测距中雷击与短路故障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掌握超高压、高压输电线路上雷电冲击发生的位置和频次等信息,对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及系统运行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故而利用现有可检测与定位线路雷击的行波测距装置,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能量谱和暂态行波特征分析的雷击与短路故障识别方法。通过对500kV输电线路的非故障性雷击、故障性雷击以及普通短路故障的仿真研究,提取出电流行波信号的特征和信号各频段的能量分布规律,结合这些特征和规律提出了对3种暂态过程进行识别和分类的具体算法。EMTDC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