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观察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后遗症期,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火祥 《山西中医》2001,17(5):31-32
采用不同针剂方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71例及非急性期患者32例。结果:急性期组痊愈66例(占92.96%),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59%,平均治疗次数为13.44次;非急性期组痊愈29例(占90.62%),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7%,平均治疗次数为17.19次;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治疗次数急性期组明显减少,提示早期合理针刺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蔡剑飞  徐君君  袁淑芬 《新中医》2015,47(8):231-232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等西医常规治疗,针灸组则根据不同分期给予相应针灸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2组患者口角歪斜、面部表情、眼睑闭合等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并评价针灸组患者病变不同时期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43%、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86%、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静止期及恢复期针灸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5.83%和61.54%,3期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面部神经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越早进行针灸干预疗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根据本病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超短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超短波治疗.  相似文献   

5.
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200例(266012)青岛市中医院于博文朱秀芳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疗法分期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95例,女105例;年龄最大者83岁,最小者7岁,以40~70岁年龄段最多;右侧面瘫患者131例,左侧患者69例;...  相似文献   

6.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16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笑丽 《光明中医》2008,23(7):932-933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6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结果:治愈126例,好转41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8.82%。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2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72例用针灸分期治疗。结果:急性期痊愈率92.00%,稳定期痊愈率85.00%,恢复期痊愈率66.67%,后遗症期痊愈率33.33%,总痊愈率76.39%。结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运用分期针灸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结论:诊治思路清晰,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实施分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的不分期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痊愈率、面神经功能评分和House-Brackmann量...  相似文献   

10.
<正>周围性面瘫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facial nerve palsy),是最常见的自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疾病,认为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世界卫生组织也较早认定面瘫为针灸治疗适应症之一[2-3]。近几年来,针对周围性面瘫的不同分期的临床特点,笔者采用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归纳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针灸临床治疗以周围性面瘫居多。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本身的病变,多由免疫力低下,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以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变性、麻痹最多见,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对于周围性面瘫治疗的针灸介入时机问题,目前学术界尚存一定争议,本次研究将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三组,对各组针灸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量化评定,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同时期针灸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从而探讨针灸介入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0d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程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程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115例病程在2天~30天的早、中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治疗组)63例和电针组(对照组)52例。后期70例周围性面瘫病程在30天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治疗组)39例,电针组(对照组)31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各组治疗后的疗效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早、中期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88.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后期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67.7%,两组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无论早、中期还是后期更利于面瘫的恢复,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4.
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1例,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3%,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分期针刺加电针组及对照组即不分期针刺组,每组分别为30例。比较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以及分期针刺治疗各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①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不分期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三组疗效要优于第四组。②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分期针刺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两组疗效要优于分期针刺治疗组。③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不分期针刺组;在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增加灸法、电针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分期针刺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6.
17.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围性面瘫或称Bell麻痹,是茎乳突内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面神经炎,以冬春两季发病较多,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几年来采取分期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分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根据病程实际情况分为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进行分期针灸治疗。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分期针灸治疗方法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业理 《河北中医》1993,15(5):24-25
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1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年,平均5~30天.治疗次数最少5次,占6例,最多40次,占11例,以20~30次最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