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论从外延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我们应从资本的矛盾运动出发,结合垄断资本出现的新特点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由此得出资本主义正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区域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2.
现代资本主义与早期资本主义若干特征比较陈哲资本主义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现代资本主义阶段。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是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是资本主义上...  相似文献   

3.
瓦尔加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他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分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化的规律。他认为,国民经济军事化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时有发生,但不是常态。战后资本主义经过若干年的经济高涨之后,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垄断资本加强了积聚和集中,市场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失业人数大量增加,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继承了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利用弦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思路和举措,毛泽东先后提出了重视利用资本主义、和平赎买、“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思想,在工商业方面创造出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三种形式,实现资本主义因素向社会主义因素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5.
当代资本主义跨国公司仍然是垄断资本剥削世界各国人民的有力工具。为了对世界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充获取最大利润,跨国公司采取所有权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并对发展中国家不断渗透和扩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陈独秀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角度探讨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这是陈独秀资本主义观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他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尽管并不完善甚至有所偏颇,但是他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研究始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为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邓小平“怎样对待资本主义”的思想展开的。文章就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作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主流的经济思想是不同的,现行的高中教材都语焉不详.文章对资本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主流的经济思想作了归纳和梳理,并阐明了它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国家资本主义和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重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工业化建设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工业化策略。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战略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工业化建设有了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垄断资本主义“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半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有力地证明着列宁的正确论断。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我们必须把这个发展和垂死的资本主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致被某些假象所迷惑。“动因”的消失和军事的刺激回顾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曾经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大农业,曾经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巨大动力。但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之后,“那些推动技术、因而也推动其他的一切进步和前进的动因,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消失了”。由于垄断集团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可以保证获取巨额利润,在一定市场容量的条件下,技术的改进和商品产量的增加不能带来更大利润;又由于采用新技术,必须追加大量投资,并使原有设备发生无形损耗,造成原有资本贬值,所以,垄断集团往往就不大关心技术的进步,甚至采用各种方法去阻碍技术的进步。当前苏联工业生产部门由于推行利润挂帅的资本主义经营方针,一些新技术的采用受到了阻碍,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技术停滞。苏联官僚垄断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展现出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探讨了新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强调“新式资本主义”实际上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权能够控制和利用的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特殊性、过渡性以及“新式资本主义”所呈现的特殊性和过渡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允许“新式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闻天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对资本主义有个正确的认识。他最早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建国前三个阶段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他的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建国后他继续探索,提出了利用个体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这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要不要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哪些方法,以及在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形式等方面,两位伟人有着共同之处,但是,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而且这一思想将引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东云 《菏泽学院学报》2001,23(3):65-68,79
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表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邓小平同志准确把握了世界局势大转折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是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面对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效率较高,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明显比其以前任何社会都多,但它在对公平问题的处理上却陷入泥潭。资本主义"公平"仅是"公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环,它在现实上集中表现为"资本"的公平,是资产阶级的乐园,具有明显的形式性、虚伪性。这种所谓的公平必然束缚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资本主义社会将在其中灭亡。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公平"问题的认识给当代中国深刻启迪,告诉我们不仅要注意"效率",更要善待"公平",借以促进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客观规律,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化,资产阶级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体系,但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不完整的,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则是“世界历史”的完成者。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生态社会主义从资本的全球化导致的生态危机的全球化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批判当代资本主义,重新构想未来社会,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20.
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和思想进行了回顾,目的在于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解决如何有效利用资本主义来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