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构建医院专科运营助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医院专科运营助理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3月, 通过文献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法, 基于Donabedian模型初步构建医院专科运营助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函询, 邀请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内容及重要性进行评价,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共开展两轮专家函询, 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二轮函询专家的熟悉系数为0.87, 判断依据系数为0.90, 权威系数为0.89。最终构建形成的医院专科运营助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81个。一级指标结构指标的权重为0.266, 其所属二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为运营发展能力(0.083), 而运营发展能力所属三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为综合协调能力(0.193);一级指标过程指标的权重为0.405, 相应的权重最高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分别为科室运营实践工作(0.157)和资源的合理配置(0.303);一级指标结果指标的权重为0.329, 相应的权重最高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分别为医疗质量与安全(0.103)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率(0.237...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监测产房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检索、访谈法初步拟定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确定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结果最终构建的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100%;两轮权威系数均为0.85;第一轮函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287、0.270和0.256,第二轮分别为0.295、0.302和0.29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产房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科学性、适用性较强,可作为产房护理质量评价工具,但仍需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新的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课题组讨论、总结国内外经验,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指导,初步拟定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并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新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和0.800,协调系数在第二轮函询后一级、二级指标分别为0.379和0.570(P<0.05)。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7项。结论构建的新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可靠性和合理性,但在应用中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建立可量化的指标。[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为框架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编制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4.4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0.818。2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7,0.180(P<0.001)。最终形成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安全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专职人员的培训、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16年8-10月,自行设计问卷对选自全国7个市、22所医院从事医院感染管理、护理、临床、医技的34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44%、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88%;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和三级指标71项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任用、选拔、培训、考核及评价提供可以量化的依据,也可为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指明实践需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基于岗位管理的三级医院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32名专家进行两轮有效函询,获得专家一致性意见,确立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指标。结果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64个二级指标。结论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具有科学性,可为提升护理工作,实现目标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成立研究小组,选取20名函询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1、0.951,变异系数均<0.2,协调系数为0~1。所建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4项、三级指标18项。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合理、科学,但仍需在实证研究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构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有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质性访谈的基础上,经小组讨论,充分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居家安全风险因素,以"风险管理理论"和"知信行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条目池。于2019年1月-2月,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采用目的抽样选取心血管内科医疗及护理领域专家19名,进行2轮咨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5%,经过第一轮专家函询,增加指标6项、修改5项、删除7项;第二轮函询后,一二三级指标均未增减,修改2项,一、二、三级指标的Kendall's W分别为0.229、0.356、0.295(P0.001),变异系数为0.065-0.138,根据筛选标准,综合专家函询意见后,最终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54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好,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高汀  李巍 《现代预防医学》2020,(15):2712-2715
目的 构建重庆市外科医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建立初步的评价指标,选择40名专家运用改良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函询,采用界值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重庆市外科医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100%,专家平均工作年限为(18.0±8.8)年,权威系数为0.81。两轮指标重要程度评分的协调系数为0.173(P<0.001)、0.292(P<0.001),可操作性评分的协调系数为0.191(P<0.001)、0.187(P<0.001),得到包含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发展潜能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的重庆市外科医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构建的重庆市外科医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可靠,为外科医生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研究小组通过回顾文献,参考相关政策、指南,结合临床实际等构建指标体系框架,邀请来自北京市19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以筛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3项三级指标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2、0.887,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93、0.382。三级指标权重在0.004 7~0.115 6之间。结论 构建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为评价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肿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肿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德尔菲法筛选肿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采用复杂网络模型确定肿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7和0.84,协调系数为0.233~0.383,各指标相对点出度均大于0.2。最终构建的肿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含结构指标3项、过程指标5项、结果指标5项。结论基于改良德尔菲法和复杂网络模型构建的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准确、有效、易操作的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合理评估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能力、促进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定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能力评价体系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指标体系模型、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表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8,两轮后所有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0.20,且专家的和谐系数较好。确定的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能力评价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机构设置”(权重0.209 6)、“体系建设”(权重0.246 3)、“现场救治能力”(权重0.297 8)、“质控管理能力”(权重0.246 2);在二级指标中,“网络布局”“应急响应能力”“管理制度建设”的组合权重位列前三名,分别为0.156 9、0.129 2、0.102 1;在三级指标中,“构建省、市、县三级院前急救医疗救治体系”“区域内院前院内急救信息数据共享”“按分级分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健康促进幼儿园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确定专家条件;遴择专家;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分轮专家咨询;结果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的回收率分别为80%和70%。5项一级指标专家权威程度大于0.70,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第二轮咨询5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包含一、二、三级指标)在0.154~0.356之间,第一轮咨询专家权威程度为0.186,第二轮为0.192,说明本次专家的意见有一定的协调性。综合专家的评分结果,结合专家权威系数,确定每项指标最终的组合权重。权重系数较大的一级指标是政策指标(0.2363)和社会环境指标(0.2623),其次是硬件指标(0.1843),社区关系指标(0.1456)和健康服务与健康技能指标(0.1715)权重较小。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的评价确定129项统计指标(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101项)。结论综合考虑北京市城区幼儿园卫生工作的发展水平,本体系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对健康促进幼儿园工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用于评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为临床专硕人才培养及考核评价提供测量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及Delphi法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结果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即生源质量、导师指导质量、课程设置质量、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论文成果、社会评价,18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判断依据系数Ca为0.76,熟悉程度系数Cs为0.89,权威程度系数Cr为0.83,两轮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4、0.457.结论构建临床专硕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校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适用于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监测麻醉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调研法初步构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9%、100%,权威系数为0.838,第一轮变异系数波动在0.044~0.209,第二轮变异系数波动在0~0.297。最终构建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能够客观反映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内涵,但仍需开展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护理质量监测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初步拟订指标,并邀请1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最终确定敏感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括2个结构指标、6个过程指标、3个结果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75%、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9;指标重要性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合理性协调系数、资料收集方法可操作性协调系数均P<0.01。 结论构建的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具手术室内麻醉恢复室和消化内镜中心特点,可为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一套适用于高校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经过专家小组讨论形成咨询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2轮的函询调查,采用界值法、结合综合指数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立高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中,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46、0.54,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高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高效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高校护理工作的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测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一套符合首都实际情况的医院文化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方法 确立首都医院文化建设考核的备选指标,建立函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来自不同领域的30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结果 专家的权威系数平均为0.85,积极系数为100%,咨询的可靠性高.两轮函询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41,0.410,统计检验P<0.01,专家意见协调性好,预测结果可取.最终确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首都医院文化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结论 本指标体系比较科学、客观、全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在国内是一项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传染病暴发/流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根据文献查阅、专家访谈以及头脑风暴的方法获得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指标进行必要的增、减、修,最终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 运用专家评分法和专家权威系数确立了每一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可能性和严重性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52和0.48;完成两轮函询的共有24名专家,其中24名专家开展过传染病风险评估研究;第一轮Delphi法专家积极系数均为77.14%,第二轮Delphi法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两轮专家对熟悉程度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63、0.62(P<0.05),重要性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59、0.63(P<0.05)。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通过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构建一套科学、具体、能够普遍适用于大多数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方舱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研究小组基于三维质量模式拟定初始指标,邀请来自江苏省、海南省、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的17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筛选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形成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 12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的方舱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44%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3,第二轮咨询一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值为0.176,二级指标Kendall’s W值为0.250,三级指标Kendall’s W值为0.155。三级指标权重在0.003 5~0.186 9之间。结论构建的方舱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可用于方舱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