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Yang XJ  Yang L  Xu H  Zhang M  Wang ZT 《药学学报》2011,46(7):864-876
千里光在很多中成药中应用,但因其含有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而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本文对千里光属11种、2变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组织学特征进行了鉴定研究,了解千里光属植物的显微鉴定特征,为该类生药的商品鉴定提供依据。在性状鉴定的基础上,对千里光属生药茎横切面、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千里光属药材在生药性状、茎横切面、叶表面垂周壁观形态特征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以明显鉴别13种生药,为千里光类生药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莉  闫永波 《中国药业》2011,20(22):34-34
目的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菊状千里光Senecio laetus Edgew.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从菊状千里光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学成分,鉴定为胡萝卜苷(化合物1)、香草酸(化合物2)、香草醛(化合物3)、邻二苯酚(化合物4)、槲皮素(化合物5)、芦丁(化合物6)和松柏苷(化合物7)。结论化合物3,4,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从猪屎豆属的响铃豆(Crotalaria albida)和菽麻(C.juncea)以及千里光属的菊状千里光(SenecioChrysanthemoides)、密花千里光(S.densiflorus)、雅古山千里光(S.jacquemontianus)和红脉千里光(S.ru finervis)6种植物中以石油醚和甲醇连续提取得到6种相应提取物。实验结果表明,这6种提取物与环磷酰胺(CTX)联合应用均可增强CTX 的抗癌作用,延长实验性腹水癌S 180小鼠存活期。菊状千里光、密花千里光和雅古山千里光植物甲醇提取物的增效作用近  相似文献   

4.
千里光属是菊科里最大的一属,包含有一千种以上。它的吡咯里西定生物碱类是已知的具有强的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但由于这些千里光属生物碱对肝的毒性和导致遗传突变的性质使应用受到了限制。作者发现美国犹他州的千里光属植物S.fendleri Gray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长,并分离出有效成分。在开花期(六月)收集的S.fendleriGray的花、叶、茎和根相继用石油英、乙醇和水提取,其根的石油英、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对P388体系均来显出任何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曾有过简便的薄层层析、高压液相色谱测定的记载,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供试样品制取:吊钟千里光(Senecio fuchsii)等千里光属植物经干燥、粉碎后.置索氏提取器以甲醇提取,并通以氮气流在5~7天提取完毕.蒸除溶剂后残留物以2.5%盐酸溶解.溶液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千里光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1)阿魏酸(ferulic acid),(2)木犀草素(luteolin),(3)丁香脂素(Syringarenol),(4)香草酸(vanillic acid),(5)香草醛(vanillin),(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β-谷甾醇(β-sitosterol)。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九里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雪芬  屠殿君 《药学学报》1980,15(8):503-505
九里明(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系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又名千里光、九里光、千里及,为多年生草本,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等省区,资源丰富。民间广泛用于治疗痈疮溃烂、脓疱疮、目赤肿痛等,亦为广西治疗慢性气管炎药物“卜白合剂”的组方药物之一。 据文献报道,九里明有明显的广谱抗菌作用,对炎症性疾患及细菌性传染病疗效良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国家中,家畜因误食毒草而中毒是个经常发生的严重问题。在巴西有一种Thiloa glaucocarpa的植物,其叶能使牛群大量中毒损失。经研究其中含有四种鞣质,分别为栎木鞣花素(ves—calagin)、栗木鞣花素(castalagin)、stachyurin和casuarinin。巴西的另一种千里光属(Senecio)植物,能使牛马发生肝硬变,曾从其中分离到五种毒素:neosenkinkine(1)、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 (2)、floro senine (3)、金缘千里光碱(integerrimine) (4)和千里光宁(senecionine) (5)。由于这些毒素能从乳汁中排出,也能使喝奶的人中毒。  相似文献   

9.
双花千里光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双花千里光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双花千里光中分得5个黄酮及1个酚类化合物,鉴定为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1→6)-O-β-D-葡萄糖苷和咖啡酸乙酯。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具有1,2-不饱和千里光碱结构的吡咯双烷类生物碱对肝细胞有毒性并有致癌作用。曾报道食用了含有这些生物碱的植物后会发生许多严重中毒作用。紫草的根具有创伤愈合和抗感染性而在日本普遍使用。然而,人们知道紫草属植物含有吡咯双烷类生物碱。紫草细胞可以用植物组织培养进行工业生产。在本研究中,作者对用生物技术生产的细胞材料和传统植物药物的吡咯双烷类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比较。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生物碱含量。这是现  相似文献   

11.
建立同时测定千里光药材中对羟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总含量及对羟基苯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hiseido(Fine Chemicals)Capcell Pak C18柱(250mmx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甲酸(13:87:0.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柱温为室温。结果:对羟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的总浓度在0.025~0.40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9%,RSD=1.22%(n=6);对羟基苯乙酸的浓度在0.05—0.80mg·ml6-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1.9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千里光中对羟基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乙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冯群  李晓宇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2014,(3):151-153,157
目的为开展基于“功效-毒性”相关的千里光功效与毒性物质基础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在梳理文献、古籍中对千里光药理毒理的记载基础上,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千里光的药理作用和毒性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发现千里光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等,毒性作用主要有肝毒性、骨骼发育异常、致突变作用等。结论在千里光功效表达过程中,进行毒性特点的研究,才能提出切合千里光临床使用过程中与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以确保其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狭基线纹香茶菜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狭基线纹香茶菜(Isodon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var.gerandianus(Benth.)Hara)即中药溪黄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的水混悬液经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再对乙酸乙酯层运用硅胶、D101大孔树脂S、ephadex LH 20、ODS等柱层析手段并配合HPLC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方法及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既6去羟基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6 dehy-droxyl rosmarinate,1)、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2)、咖啡酸(caffeic acid,3)、6,7二羟基香豆素(6,7 dihydroxycoumarin,4)、槲皮素(quercetin,5)、蓟黄素(cirsimaritin,6)。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梁威  宋志钊  文志云 《药学研究》2016,35(9):517-519
目的:建立广西产千里光药材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以阿多尼弗林碱为对照,检测波长为565 nm,测定广西产千里光药材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在1.02~16.32μg·mL-1的浓度范围内,阿多尼弗林碱对照品浓度与其吸光度呈正比关系( 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0.70%(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本品质量标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千里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对千里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作用、临床研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产大叶香薷进行了生药性状和显微鉴定,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研究,为大叶香薷的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狭叶獐牙菜的两个新环烯醚单萜甙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罗跃华  聂瑞麟 《药学学报》1992,27(2):125-129
本文报道狭叶獐牙菜(Swertia angustifolia)中两个新的环烯醚单萜甙的结构。分别命名为狭叶獐牙菜苦甙(angustiamarin,Ⅰ)和狭叶獐牙菜甙(angustioside,Ⅱ),此外还鉴定了獐牙菜甙(sweroside,Ⅲ),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Ⅳ)和表优士特莫甙(epi-eustomoside,Ⅴ)。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千里光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光望  许文举 《中国药房》2011,(11):1022-1023
目的:建立测定千里光药材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为千里光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elipse XDB C18(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0.1%三氟乙酸(6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60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槲皮素进样量在0.2032~1.828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2%,RSD=4.16%(n=6)。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千里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中药三棱(Sparganium stoleniferum Buch.-Ham)的化学成分,利用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I)、三棱双苯内酯(II)、三棱二苯乙炔(III)、6,7,10-三羟基-8-十八烯酸(IV)和胡萝卜苷棕榈酸酯(V)。化合物II、III为两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