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Gossip协议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当今P2P流媒体直播系统主流模型的对比分析,在Gossi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自适应Gossip协议P2P流媒体直播系统模型,针对节点的异质性实现动态的更新状态和查找节点的机制,充分利用节点的带宽,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典型P2P流媒体模型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并比较几种典型P2P流媒体模型的可扩展性、启动延时和系统稳定性,指出基于gossip协议的媒体服务模型与基于多播树协议的P2P流媒体服务模型的区别。总结P2P流媒体服务体系涉及的数据调度算法、节点选择优化算法等关键技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Internet视频直播服务中,受宽带限制,服务器难以支持大规模并发客户;针对该问题,该文设计了基于对等网络模式的流媒体直播系统。首先概述了基于P2P网络中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的过程,之后讨论了流媒体直播系统设计设计方案,最后阐述了流媒体直播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贾靓  孙海梦 《福建电脑》2009,25(8):108-109
本文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以UML图的方式,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分析了典型Peer-to-Peer(P2P)流媒体系统CoolStreaming的静态与动态模型,从多视角逼近基于Gossip协议的流媒体系统模型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分析和比较了几种典型的P2P流媒体模型,介绍了P2P流媒体不同模型常用的数据调度算法,并指出了基于应用层多播的树模型和基于Gossip协议的网状模型的区别,最后指出了P2P流媒体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P2P技术使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够互为服务器/客户端。提出了一个基于P2P的Gossip算法的数据驱动系统的流媒体校园网直播模型,该模型可以在网络带宽效率、延时性和可靠性三者之间做出更好的权衡。  相似文献   

7.
P2P流媒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在P2P流媒体系统中采用网络编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系统整体性能。针对目前流行的基于数据驱动覆盖网络的P2P流媒体系统框架,根据直播和点播这两种流媒体播送模式,深入讨论和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编码P2P流媒体技术方案的实现机制及其优缺点。最后,对该方向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网络电视直播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2P流媒体的在线直播系统架构,它针对流媒体传输要求带宽高、延迟小、实时性强等特点,采用P2P模型中的混合模型,实现了一种动态自适应的区域自治机制.对P2P网络中的信息源进行实时动态分配,极大地提高了各节点间信息传输速率,并且采用RTP、RTSP等流式传输协议,使整个P2P网络的信息传输稳定性、安全性都有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吴复奎  陈铮  苏骏 《软件导刊》2010,(7):175-177
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结构化P2P拓扑的流媒体直播模型,该模型兼有中心结构化拓扑与分布式无结构化拓扑的优点,可以快速进行流媒体的分发。提高了流媒体直播的网络利用效率并减少了部署成本。  相似文献   

10.
P2P流媒体直播系统在互联网上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在吸引力,但此类系统的大规模部署严重依赖于它们处 理高动态变化的效率,特别是在蜂拥时期。其主要原因是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媒体应 用的时间需求。在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规模与时间约束的内在联系及其制约因素,构建了一个通用的 P2P流媒体系统模型,来集中分析节点在蜂拥时期加入系统的过程。首先说明了简单使用“需求供给”概念模型来描 述系统的规模是不够的,然后利用类似Gossip协议的随机伙伴选择机制,推出系统规模随时间变化的上限,在Matlab R2010a平台上比较分析了一些关键性因素的变化对系统扩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孙辉  张晋豫 《软件》2013,34(5):43-47
随着流媒体直播应用的日益扩大,传统C/S(Client/Server)模式网络构架的服务器负载过重,导致QoS(Quality of Service)得不到保证,而P2P(Peer-to-Peer)网络具有负载均衡、可扩展性、容错性强等优点。目前P2P技术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大多数P2P流媒体数据分发采用Pull模式或Push模式,本文提出基于推拉结合机制的P2P流媒体分发算法,通过仿真实验,从系统开销、端到端延迟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推拉结合机制有效的降低了数据块传输时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数据块的重复推送,降低了数据冗余。  相似文献   

12.
基于P2P的流媒体直播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当前流媒体播放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对等网络模式的流媒体直播系统,其中每个节点既是服务的消费者同时又是提供者,克服了当前流媒体系统在大规模用户时存在的服务器瓶颈问题,具有对网络带宽和服务器处理能力要求低,容易部署和扩展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现行P2P直播系统存在启动延时长、画面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树状拓扑结构的模型架构及其实现方法。该模型由服务器组、超级节点组和普通节点组共同组成分布式P2P流媒体分发网络,通过采用非平衡的MDC编码方案和动态的普通节点服务请求策略,有效解决了启动延时过长的问题;通过优化节点缓冲区的基本结构,并采用推拉结合的缓冲区调度策略,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分发效率,有效解决了节点播放不畅的问题。实验证明,与现行直播系统相比,该模型具有更短的播放启动延时和更好的播放体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基于P2P的大规模流媒体直播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应用层覆盖网与底层物理网络存在失配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ivaldi网络坐标算法的流媒体系统拓扑优化机制——NCSTO(Network Coordinate System in P2P StreamingTopology Optimization),通过采用双重采样和样本过滤器,能够有效地针对覆盖网进行拓扑优化,减少网络失配,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带宽浪费。  相似文献   

15.
P2P技术解决了传统流媒体应用中的不能支持大用户的问题.而数据调度算法一直是P2P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给出了P2P视频直播系统中节点能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后,结合BT中的Rarest First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能力的适用于P2P视频直播系统的数据调度算法.该算法既考虑了流媒体数据具有时间限制的特性,同时也考虑了如何能充分的利用节点的上传带宽,增进了系统的负载平衡.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流媒体系统建立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基础上,系统伸缩性差,服务器常成为系统的瓶颈.根据当前流媒体播放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对等网络模式的流媒体直播系统,其中每个节点既是服务的消费者同时又是提供者,克服了当前流媒体系统的服务器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郭琳  杨晓军  王云泽 《计算机工程》2010,36(17):245-248
提出一个基于三层模型的点对点(P2P)网络多媒体实时共享系统。P2P网络层基于JXTA协议实现对等点对资源的搜索和发布。服务层实现请求信息的解析并根据解析出的信息查找请求的媒体资源。媒体应用层基于JMF实现视频音频流的传输和播放,并创建副本资源向P2P网络发布资源通告。系统采用沿节点缓存,加快资源的搜索,同时提出对等点服务评估参数的概念,以此来动态的选择最优点作为服务提供者,避免P2P网络中热点的出现,平衡网络负载。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应用中,数据的实时性至关重要,而它易受网络动荡的影响.采用一个优化的资源下载算法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连接的动态资源下载算法,算法结合了紧急数据通道策略、数据分片块预下载选择策略和基于预连接的对等节点选择策略等三种策略,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点播系统中数据的及时到达率,均衡网络负载,减少数据重传率,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