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臀肌挛缩症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臀肌挛缩症(GMC)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体征及病理变化,将GMC分为A、B、C三型后,采用特制叶氏剥离刀对20例40侧各型GMC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然后按同一疗效评价标准与大转子后小切口治疗GMC的效果相比较.结果:GMC微创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9分,3周评分为10分,患者4天~6天即可恢复出院:GMC大转子后小切口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6.2分,3周评分为9.6分,患者12天~14天拆线出院。结论:GMC的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效果好、操作安全可靠、易掌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微创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微创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gluteus contracture,GC)的方法。方法: 根据体征及病理变化,将GC分为A、B、C三型,采用微创剥离刀对60例120侧各型GC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及康复治疗,然后按同一疗效评价标准与大转子后切口治疗GC的效果相比较。结果: GC微创综合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9.2分,3周评分为10分,术后4~6天即可恢复出院;GC大转子后切口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6分,3周评分为9分,术后12~14天拆线出院。结论: GC的微创综合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体征消除彻底、操作安全可靠、易掌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涛  历强  王润辉  董红  郭启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502-1503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对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围手术期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本组64髋,手术切口平均9.5cm,平均手术时间为97min,术中平均出血375ml,术后24h引流量260ml,术后12月Harris评分平均91.3分。结论: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黄科 《广西医学》2012,34(2):211-213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外侧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46例患者与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切口平均8.1 cm,术后随访半年,Harris评分平均91.7分,高于术前平均36分,优良率为95%.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假体位置良好、无松脱.结论 外侧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髋部稳定性好、术后瘢痕少、美观、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治疗.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4~20个月,20例患者均骨性愈合,股骨干愈合时间为17~24周,平均19周,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时间为14~18周,平均15周.未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5~95分,平均92分;髋关节功能优17例,良3例;术后均未发生脂肪栓塞及深静脉血栓,无螺旋刀片切割、内固定松动、髋内翻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内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LCP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对69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经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观察疗效。结果:患者2周后不负重下地活动,平均11.6周负重,12.8周骨折愈合。1年后随访能独立行走62例,扶杖行走3例,借助轮椅行走1例,死亡3例。按照X线评定标准,患者满意率为90%。结论:小切口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对165例单纯性阑尾炎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结果:165例单纯性阑尾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均较常规阑尾手术切口术后尤佳.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效果好、恢复快、时间短、创伤小、外观美观、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8.
微创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行高位结扎,应用剥脱器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同时带入输血管,将40℃热生理盐水注入抽剥腔,小腿部曲张静脉采用点式剥脱术。结果80例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无出血、皮下血肿、淤血麻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6天。随访3月至4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肖奇志 《中外医疗》2011,30(13):23-24
目的分析微创后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资料,平均年龄73.5岁。微创小切口组23例与标准切口组22例进行比较。结果 2组资料患者年龄、术前诊断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平均体重指数微创小切口组小于标准切口组。其余各项指标小切口组均优于标准切口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后外侧小切口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适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法手术在治疗腋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切口肿胀麻醉皮下剥离 搔刮术法治疗腋臭128例。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1年以上,大部分患者切口瘢痕不明显,双腋区异味完全消除,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微创治疗腋臭具有疗效肯定、创伤小、恢复快,愈合后不留明显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全部采用后腹腔镜完成68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4例,原发醛固酮增多症22例,皮质醇增多症12例,无功能肾上腺腺瘤20例。结果68例全部获得成功,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5d出院,无功能腺瘤、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3d出院,醛固酮增多症术后5d出院(待激素减量)。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肾上腺肿瘤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 4 5例创伤性浮膝治疗的经验 ,探讨创伤性浮膝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 6月~ 2 0 0 4年 4月共收治 4 5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治疗方法分为交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将两组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半年~ 6年的随访 (平均 2 .7年 ) ,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者优良率为95 % ,其疗效、预后优于非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 (P <0 .0 5 ) ,后者优良率为 75 %。结论 创伤性浮膝是一种重度不稳定损伤 ,在治疗中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结合CPM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智琨 《中外医疗》2016,(27):54-56
目的:分析并探究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一2015年4月间该院接诊的88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膝关节前外侧+前内侧入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各纳入病患4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评分、骨折复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1.4±4.8)分,骨折复位良好率为93.2%,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与年龄、脑出血部位、血肿量、术前脑出血意识状况分级、手术时机选择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在CT定位下采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疗效评价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统计学处理采用H检验。结果1例猝死,死于心脏病突发。3例再出血,因家属放弃手术而死亡。2例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抢救无效死亡,3例死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34例恢复出院。随访3个月,按ADL分级,恢复良好(ADL1~3)23例,不良(ADL4~5)11例。结论CT定位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较为满意。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疗效与年龄的关系并不密切,而与脑出血的部位和血肿量的关系更大。出血为深部型、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者疗效差。术前意识状况分级是决定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的手术时机应尽可能采用超早期、早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聚髌器及聚酯纤维线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合并髌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7年6月43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合并髌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及聚酯纤维线治疗,术后通过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X线片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期间复查X线片见髌骨恢复正常长度,骨折固定牢靠。术后随访时间12~36周,平均24周,随访率88%,复查X线示骨折愈合良好,髌骨位置良好,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关节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髌骨未出现脱位。术后膝关节100°~135°,平均125°。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胥少汀综合评定方法评定,本组优32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8%。结论记忆合金聚髌器及聚酯纤维线的联合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合并髌韧带损伤疗效确切,早期的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中后路椎间盘镜(MED)与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进行比较。方法:把腰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椎间盘镜下行中后路椎间盘下髓核摘除术112例,同期对照组106例采用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结果:2组疗效无明显差异,X2检验,p0.05。结论:2组疗效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MED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对50例高血压脑出血忠者做微创穿刺,行各部位血肿清除术。结果: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43例患者血肿清除后恢复较好,达到满意疗效,其中12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7例出血量大,有严重并发症并导致死亡。结论: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相对安全、简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点。方法将2007-12~2012-3 62例创伤性血气胸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即VAMT组)、传统标准后外侧切口(即开胸组)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止痛剂用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具有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较佳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 1995~ 1998年手术治疗的 15例后颅窝血肿。结果 患者有枕骨骨折 13例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 11例 ,其中骑跨性 7例 ;小脑半球脑挫伤伴血肿4例 ;后颅窝血肿伴有大脑半球挫伤 4例 ,伴发急性脑积水 5例。患者意识障碍较轻 ,呈进行性加重。手术后恢复良好 10例 ,残留较严重神经系统症状 2例 ,死亡 3例。结论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病情紧急而危重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