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厂直击雷保护范围的校核中,有一个问题是本厂输煤系统的直击雷保护没有保护区,值得引起注意。根据1979年水电部颁发《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67条:发电厂、变电所的直击雷过电压保护,可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下列设施应装设直击雷  相似文献   

2.
10kV配电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架空配电线路绝缘水平低,直击雷及雷电感应过电压导致的雷击闪络事故率很高,为了重点研究考虑大地有限电导率后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波形特性和统计特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the finite difference-time domain,FDTD)算法求解多导体传输线方程,在算法中考虑了绝缘子的闪络过程以及大地电导率对传输线的影响,给出了线路在几种典型雷击情况(直击雷和雷电感应)下,不同大地电导率时配电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发展过程及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大地电导率与考虑大地电导率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大.还分析了雷电流幅值、上升时间、雷击点与线路距离等因素对雷电感应过电压水平的影响.针对不同大地电导率情况下配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考虑直击雷及不考虑直击雷两种情况下线路最大感应过电压概率分布、绝缘闪络率以及闪络次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煤矿变电所的防雷问题 ,介绍雷电有关知识和规律 ,指出防范雷电波和直击雷是防雷的首要任务 ,并对防雷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福州大学研制开发成功直击雷保护智能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应用人工智能原理,由4大模块组成:数据输入、专家系统、CAD 系统和绘图系统。适应于 IBM-PC/XT及其兼容机(512KB)的微机、各种绘图仪、打印机等联机情况下运行。它可根据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户外配电装置、民用建筑物等构成被保护物群的类型、位置、高度尺寸等信息,自动正确地提出合理布置避雷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发电厂、变电站的直击雷防护多采用避雷针。在国际上.消雷器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防雷装置。 消雷器是由离子化装置、联接线及接地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地对雷击输电线路类型进行识别,以直击雷产生的三相暂态电流行波为研究对象,基于EMTP仿真软件,建立了装有导线暂态电流监测设备的输电线路仿真模型。根据平行导线之间的耦合原理,通过判断雷击故障相数将直击雷初步分为3类。并通过提取各个子分类中的直击雷波形的时域与频域特征构建识别判据,最终实现输电线路直击雷的识别。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对直击雷进行初步分类可有效区分雷击塔顶所造成的多相闪络情况,降低识别的难度。这种直击雷识别算法在不同雷电源参数、不同故障距离下均能对直击雷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过电压保护规程中有关部分提出意见,供修订时参考,并对《高电压技术》本期刊出的《侵入500千伏变电所雷电波波形的分析》一文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商榷。《侵入500千伏变电所雷电波波形的分析》一文中(即文[1])提出了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因为进入到变电站的大气过电压波形与变电站行波防护,线路直击雷防护,阀型避雷器计算用雷电流的选定等问题均有关系。据了解,对变电站行波防护问题,国内外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到变电站的结构特点,如长电缆进线,GIS等; 2.考虑避雷器特性的变化,由有间隙的SiC型过渡到无间隙的ZnO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变电所内阀型避雷器的直击雷保护作用,分析和验算了变电所高低压两侧出口线路分别小于6回、接地电阻小于2Ω以及避雷器与被保护的电气设备间的距离不超过15~20m时,就能允许避雷针装在配电装置的构架上,经济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过电压保护工作中,常常遇到非常复杂的过渡过程问题。例如:当雷直击输电线并沿线路袭入变电所时,由於变电所内的电容、电感、连接用线段以及非线性元件(例如避雷器)等,所以要求变电所中各部绝缘上所受电压,就要解包括分布常数,集中常数及非线性常数组成的回路中的过渡过程问题,而且在过程中回路常数还会突变(例如火花间隙放电),这种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风力涡轮发电机的直击雷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此方法得出风力涡轮发电机的直击雷保护等级。依据防护等级,提出直击雷保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传统空气间隙型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共地不共线的原则,为涡轮发电机的直击雷保护提出了一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孙明  孙舶竣 《黑龙江电力》2012,34(6):475-477,480
为了防止雷电灾害,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阐述了变电站的直击雷保护措施和保护作用原理,提出了防雷措施,用折线法对单避雷针(线)保护范围及双避雷针(线)构成的联合保护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变电所内的所有设备及建筑物在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之内能够避免遭受直击雷的威胁,同时应将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降低到规程允许值,保证避雷针(线)与临近的配电装置及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2.
对于直击雷的防范措施:一是安装避雷针,在容易遭到直击雷的地方,安装避雷针,就近释放雷电浪涌电流;二是架设避雷地线,常用在10 kV及以上供电线路。  相似文献   

13.
雷电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由于雷电电压很高、雷电流甚大,所以其对于发电厂和变电所等电力、电气设施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而发电厂和变电所是生产和输送电能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用电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发电厂和变电所需要进行防雷保护.通过分析雷电的形成、特性以及雷电的主要危害和雷击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针对变电所和发电厂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定红 《华中电力》2008,21(6):38-41
探讨了将避雷线防止直击雷的方式应用于平原地区户外GIS变电所的优点,叙述了该类变电站需要保护的装置.详细地介绍了设计思路、计算方法及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经过与常规避雷针防雷方案进行比较阐明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通常,雷电带来的危害有三种方式: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过电压波入侵.感应雷的过电压一般可达500~600kV,而直击雷过电压甚至可以达到几百万伏以上.对于直击雷,人们一般采用避雷针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以及人身安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有多种计算方式,这里用比较折线法和滚球法两种方法.这两种计算方式,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计算上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影响变电所直击雷保护效果的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以“失效危险率”或“无危险年限”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文中推荐的公式对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避雷线的保护效果比避雷针的好,这与运行经验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具体对绕击雷、直击雷、感应雷造成输电线路跳闸的机理进行分析,列举了一些常用的防雷技术措施,总结各项防雷措施对防止绕击雷、直击雷、感应雷的有效性,通过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各种防雷技术措施,降低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目前,电力系统中变电所事故考核指标的计算方法是以本变电所运行的主变压器台数×上级给定的变压器事故率/台·年来计算的。这种方法,不分一、二次变电  相似文献   

19.
马桂林 《电器评介》2013,(20):19-19
防雷,是指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通钢集团板石矿业公司板石变电所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板石镇,始建于1987年。变电所一次电压为66KV,二次电压为3.15KV。变电所66KV避雷器、综保装置1KTU主机用逆变电源,后台用计算机、电话及电视机于2008年多次遭雷击损坏,造成板石矿业公司大面积长时间停电,严重影响生产,为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009年对变电所进行防雷改造。本文主要阐述了板石变电所存在的问题、改造措施及改造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俊 《华中电力》2011,(5):44-45
变电站防雷安全关系到供电可靠性、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提出了变电站直击雷的保护、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的防范措施,指出了变电站的防雷接地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