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E-cad在结肠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在32例结肠黏膜、30例结肠腺瘤、96例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在32例结肠黏膜中的异常表达为2例(6.25%),在30例结肠腺癌中的异常表达为8例(26.67%),在96例结肠腺癌病例中的异常表达为52例(54.17%),三者间的E-cad异常表达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x~2=25.28,P<0.001)。E-cad在低分化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x~2=13.28,P<0.001)。结肠癌浸润全层病例的E-cad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浸润肌层者(x~2=6.21,P<0.05)。结肠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cad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5.99,P<0.05)。E-cad异常表达率与结肠癌Dukes分期相关(x~2=9.41,P<0.01)。结肠癌呈E-cad异常表达病例的5年生存率远低于E-cad正常表达者(x~2=9.16,P<0.01)。结论:E-cad的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E-cad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E—cad和β-cat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cad和β-cat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和β—cat在32例结肠黏膜、30例结肠腺瘤、96例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和β-cat在结肠腺癌病例中的异常表达显著高于结肠黏膜和结肠腺瘤,P<0.01。E—cad、β-cat在低分化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1。结肠癌浸润肠壁全层病例的E—cad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浸润肌层者,P<0.05。结肠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E—cad、B—cat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E—cad和β-cat异常表达率与结肠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P<0.05。结肠癌E—cad、β-cat正常表达病例的5年生存率远高于E—cad、β—cat异常表达者.P<0.01。结论:同时检测E-cad和β-cat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E cad和 β cat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 cad和 β cat在 3 2例结肠黏膜、3 0例结肠腺瘤、96例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E cad和 β cat在结肠腺癌病例中的异常表达显著高于结肠黏膜和结肠腺瘤 ,P <0 0 1。E cad、β cat在低分化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 ,P <0 0 1。结肠癌浸润肠壁全层病例的E cad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浸润肌层者 ,P <0 0 5。结肠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E cad、β cat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E cad和 β cat异常表达率与结肠癌Duke’s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1,P <0 0 5。结肠癌E cad、β cat正常表达病例的 5年生存率远高于E cad、β cat异常表达者 ,P <0 0 1。 结论 :同时检测E cad和 β cat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E-钙粘素(E-cadherin,E-cad)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和18例正常结肠组织中E-cad及CD34的表达.结果:结肠癌中E-cad低表达率(82.8%)显著高于结肠腺瘤(50.0%);E-cad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34);E-cad的表达与MVD有相关性(P=0.030);MVD值≥39的结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低于MVD值<39的患者(P=0.020).结论:结肠癌中E-cad与血管的生成相关.E-cad及CD34的表达可作为评估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EphA8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phA8 mRNA和蛋白在1种正常结肠黏膜细胞株和2种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8例结肠癌组织和12例正常结肠组织中EphA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使用CD31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情况,并分析EphA8与VEGF和MVD的关系及其与病理分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EphA8的mRNA在结肠癌细胞株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细胞株(t=11.98,13.54,均P<0.001).EphA8蛋白在结肠癌细胞株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细胞株(=4.63,P=0.006;t =4.92,P=0.00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EphA8蛋白在结肠癌组织高表达,且癌组织中EphA8的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X2=22.97,P<0.001)、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07)、淋巴结转移(P <0.001)、远处转移(x2=6.97,P=0.008)以及患者生存率(x2=17.3,P<0.001)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没有明显相关性(X2=1.36,P=0.30;0=0.83,P=0.44).此外,EphA8与VEGF和MVD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4,P<0.001;r=0.584,P<0.001).结论 EphA8在结肠癌的恶性发展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因此,EphA8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干预和预后判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细胞过度增生和细胞凋亡受抑制密切相关,而凋亡促进蛋白FADD与增殖相关蛋白IPO-38分别具有调控细胞凋亡和显示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结肠癌组织FADD和IPO-38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FADD和IPO-38蛋白在50例正常结肠黏膜、50例结肠腺瘤和280例结肠腺癌样本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FADD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结肠腺癌及有淋巴结转移结肠腺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0%、98.00%、79.83%和72.04%,其蛋白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H=52.515,P<0.001;FADD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5,P=0.007.IPO-38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结肠腺癌及有淋巴结转移结肠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0%、100.00%、100.00%和100.00%,其蛋白表达等级逐渐增强,H=232.987,P<0.001;IPO-38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2,P=0.002.在结肠腺癌中,FADD和IPO-38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ls=-0.263,P<0.001.FADD蛋白低表达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FADD和IPO-38蛋白的表达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FADD低表达可作为结肠癌预后不良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癌E-钙粘素(E-cadherin,E-cad)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和18例正常结肠组织中E-cad及CD34的表达。结果:结肠癌中E-cad低表达率(82.8%)显著高于结肠腺瘤(50.0%);E-cad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34);E-cad的表达与MVD有相关性(P=0.030);MVD值≥39的结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低于MVD值〈39的患者(P=0.020)。结论:结肠癌中E-cad与血管的生成相关。E-cad及CD34的表达可作为评估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正确认识和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和β-连环素(β-cat)的异常表达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型、分化、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及β-cat的表达.结果E-cad及β- cat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2.0%和65.1%.E-cad在鳞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癌(P<0.05);E cad及β-cat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肺癌(P均<0.05);E-cad及β-cat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P均<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及β cat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P<0.01).E-cad及β-cat正常表达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异常表达的肺癌患者(P<0.05,P<0.01).结论E-cad及β-cat的异常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化、分期、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它们的表达对预测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Ang-2与VEGF蛋白表达及结肠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探讨Ang-2蛋白在结肠肿瘤的血管形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1例结肠癌中Ang-2、VEGF及CD34相关抗原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用SPSS 10.0 for Windows软件统计分析Ang-2蛋白与结肠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以20例溃疡性结肠炎、21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黏膜作为对照组.结果 结肠癌中Ang-2、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微血管密度计数(MVD)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腺瘤到结肠癌中Ang-2、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和MVD呈递增趋势.Ang-2、VEGF蛋白表达和MVD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肠癌中Ang-2表达阳性者与Ang-2表达阴性者相比,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和MVD显著不同(P<0.05).结论 Ang-2蛋白过度表达在结肠肿瘤的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E-cadherin 、β-catenin 、FAK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上皮钙黏附素(E-cad)和黏着斑激酶(FAK)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2例正常大肠黏膜,28例大肠腺瘤及49例大肠癌组织的β-cat、E-cad和FAK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β-cat异位表达率61.2%,显著高于大肠腺瘤(35.7%,P<0.05).大肠癌β-cat、E-cad膜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7.3%,57.1%,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腺瘤(P<0.01,P<0.01).大肠癌FAK阳性率65.3%,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P<0.01).β-cat异位表达、β-cat和E-cad膜表达缺失、FAK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等因素有关.大肠癌中,FAK表达与β-cat、β-cad膜表达缺失及β-cat异位表达呈正相关.结论β-cat异位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β-cat和E-cad膜表达缺失、β-cat异位表达、FAK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此过程中,FAK可能抑制了癌细胞之间的黏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