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为了解决交流异步电机起动时对电网、机械设备的冲击,利用集成电路实现触发控制、PI控制平滑调节、廉价的交流异步电机软起动装置的设计方案,探讨了电机软起动的好处,利用MATLAB分析了起动波形,并描述了在某矿带式输送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赵印岐  马玉琼 《煤炭技术》2012,31(10):36-37
大的起动电流容易使电动机自身过热,加速绝缘老化,降低使用寿命。文章介绍了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及交流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和控制模式,与传统的降压起动方式进行了比较,说明了软起动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5):258-260
针对传统晶闸管软起动器因起动转矩小而无法实现重载起动的问题,采用了一种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降压软起动控制方法相比,离散变频软起动控制方法可以在减小电机起动电流的同时,输出较大的起动转矩。  相似文献   

4.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与保护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何友全 《矿山机械》2000,28(5):67-69
探讨与研究了交流异步电动机起动方式,强调电液软起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电动机软起动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电动机起动控制技术存在起动电流大、使用设备多、起动特性不理想等问题。软起动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采用晶闸管作为电动机主回路的控制器件,通过单片机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达到不同的起动控制特性。与传统电动机控制相比有很多优点。文章论述了电动机软起动控制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组成,工作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的鼠笼式交流异步电动机起动装置相比较,电子软起动器具有起动电流小,可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减轻机械设备的振动,节能及多功能保护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电子软起动装置的发展历史、系统构成、主要功能及其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目前选煤厂取料机料耙油泵电动机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软起动器和PLC的控制方案,设计了软起动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具备直接起动和软起动两种起动方式,并可自由切换;具备油温超限、滤油器堵塞等多种保护功能。该系统经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井下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电动机软起动器的使用要求,介绍了1种以TMS320LF2407A芯片为核心的矿用防爆软起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及方法,描述了软起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电机启动平滑,降低了起动电流等优点,取得了相当好的起动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鼠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起动与软起动的对比,体现出变频起动的优异性,并提出了变频起动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在电力拖动系统中变频参数设置不当造成变频器过流跳闸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7,(7):298-301
通过对液黏软起动装置的径向槽摩擦片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摩擦片的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系统的可控性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线性二次型Gauss最优控制对系统进行控制。同时,对软起动装置起动特性进行测试试验,并对最优控制的结果进行了试验测试,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基本原理,建立矩阵变换器对驱动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运行等应用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测试分析电动机的传动和电压电流的输入输出特性,证明了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矩阵变换器应用于控制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和实现节能的工业化应用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淑林 《同煤科技》2011,(4):36-37,40
电机综合保护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及电流参数平衡控制方法,对额定电流范围内的三相电动机的缺相故障(如电源缺相,熔丝断等)快速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电动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感应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分析,提出了一种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以不断调整其各层神经元的连接权重值,使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转子总磁通和转子转速达到解耦控制。构造系统对转子总磁通和转子转速的闭环控制,从而使感应电动机能够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获得比较理想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4.
异步电动机同步化指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起动后 ,变成同步运行时不仅可以提高该机的自身的功率因数 ,还可以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 ,提高整个系统的功率因数。为了达到同步化的要求 ,论文结合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特点 ,建立对异步电动机同步化的参数控制的数学模型 ,为异步电动机的同步化奠定了一定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感应电机这一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控制对象,采用逆系统控制策略构建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的动态逆系统,并与原系统串联重构成伪线性复合系统;基于内模控制理论,设计转矩和磁链控制器,实现了感应电机转速的高精度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静态及动态性能,对负载扰动、参数摄动和未建模动态等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解仑  孙一康等 《矿冶》2001,10(2):69-72
描述了双馈孪定子感应电动机的原理及其控制系统的结构 ,根据所研制双馈孪定子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实验性能 ,分析了该系统的特性 ,可以看出此种类型电机控制系统完全达到与直流电动机相同的水平 ,以及双馈孪定子感应电动机有进一步广泛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岑健 《煤矿机械》2006,27(5):884-886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神经网络速度控制器,并且应用于矿用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为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采用了在线辨识技术,对参数的变化实时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改进型BP神经网络组成的感应电机速度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控制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电动机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动力设备,但电动机的运行效率普遍较低,浪费电能问题较为严重,通过对异步电动机节电原理分析,采用单片机技术,智能化微处理器控制,采用逼近法动态调整供给电动机的电压和电流,使电动机输出功率与机械设备功率动态匹配,开发出的电动机节能控制装置,提高了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但具有优良的节能效果,而且具有软起、软停、过载、短路、漏电等综合保护功能,实现了一台设备集节能与综合保护于一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逆系统理论感应电机转矩和磁链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的非线性、强耦合特性,应用逆系统理论,将感应电机转矩与定子磁链动态解耦成2个一阶线性子系统,证明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的可逆性。设计了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感应电机闭环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逆系统的交流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非线性解耦控制效果和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20.
王淑芳  杨智勇  李军 《金属矿山》2010,39(12):117-119
针对伺服感应电动机DTC控制中常规速度观测器难以达到很高精确度的问题,在其基础上设计了模糊速度观测器。由于模糊观测器的模糊控制规则主观性较强,因此设计自学习模糊速度观测器,并给出了详细的算法和流程。建立了伺服感应电动机DTC控制模型,其中速度观测器采用文中提出的自学习模糊速度观测器。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基于TI公司TMS320LF2407DSP与IPM相结合的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观测器能较好地对伺服电机的转速进行观测,为伺服电机的精确定位控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