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把复杂铅锑矿与普通铅精矿按比例混合,入炉粒矿锑品位从0.6%逐步升至4%,采用富氧底吹工艺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锑在底吹炉主要进入富铅渣,在鼓风炉主要进入粗铅,在烟化炉绝大部分挥发进入次氧化锌烟尘,弃渣含Sb≤0.35%。锑的直收率可达85%,回收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2.
在粗铅冶炼工艺中,铅精矿和其他含铅物料中的砷、镉、铊分布于各工序环节,不利于有价金属资源的回收,而且加大了冶炼废弃物的处理难度,另外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现有文献对于砷、镉、铊在粗铅冶炼过程中的分布及趋向还未见报道,本文根据某冶炼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统计了2021年及2022年分别为期14d的两套物料平衡数据,对砷、镉、铊在各冶炼工序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砷的分布情况:在底吹炉工序中,约85%砷进入高铅渣,约9%砷进入烟灰,约6%砷进入硫酸净化污酸系统;在还原炉工序,约70%以上砷形成铅铜锍进入粗铅,约20%砷进入还原炉烟灰,10%以下的砷通过还原渣进入烟化炉。镉、铊的分布情况:高度富集于底吹炉和侧吹炉烟灰中,其中底吹炉烟灰中富集比例为85%~95%,只有5%~15%进入高铅渣转至还原炉工序,极少部分进入硫酸系统。企业采用开路底吹炉烟尘方式减少粗铅冶炼系统中砷、镉、铊的含量,开路标准是烟尘含镉超过20%时从收尘系统开路,当烟尘含镉低于15%停止开路,取出的烟尘可直接作为回收镉的原料外售。本文分析结果及解决方法可为同类企业控制冶炼系统中砷镉铊的分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富氧底吹"三连炉"造锍捕金工艺处理高砷锑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实现多金属高效回收。针对复杂金精矿火法处理工艺中金属收得率和工艺调控需求,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多种杂质元素分配行为与规律,优化了配矿中不同杂质元素含量,并对不同复杂金精矿在熔炼过程中的铜锍品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即高砷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65%,高铅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72%。可实现复杂难处理金精矿三连炉熔炼中铅、锌、砷、锑、铋、镍整体脱除率达98%以上,为黄金行业绿色冶炼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富氧底吹“三连炉”造锍捕金工艺处理高砷锑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实现多金属高效回收。针对复杂金精矿火法处理工艺中金属收得率和工艺调控需求,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多种杂质元素分配行为与规律,优化了配矿中不同杂质元素含量,并对不同复杂金精矿在熔炼过程中的铜锍品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即高砷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65%,高铅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72%。可实现复杂难处理金精矿三连炉熔炼中铅、锌、砷、锑、铋、镍整体脱除率达98%以上,为黄金行业绿色冶炼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粗锡火法精炼过程中产生的锡铜渣,利用SnS和CuS2沸点的差异,采用烟化炉硫化挥发-造锍熔炼工艺,通过科学的配料、炉渣的选择、工艺的控制,得到了含Sn 56.35%、Cu 0.14%的锡烟尘及含Cu 12.63%、Sn 0.47%的铜锍,较好的实现了锡铜分离,锡回收率97.38%,铜脱除率98.75%,技术经济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鼓风炉挥发造锍熔炼处理高铜锑精矿的工业试验。该方法实现了锑、铜分离,锑挥发以粗氧化锑回收,粗锑氧回收率≥97%,60%以上的铜富集在冰铜中回收利用,解决了含铜粗锑难以精炼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图瓦某铜铅混合精矿中铜、铅矿物嵌布粒度细,单体解离度低,铜铅分离困难。针对该矿石特点,采用“硫酸+ZJ201”抑铅浮铜工艺,经“一粗两扫粗精矿再磨三次精选”的工艺流程,可获得铜精矿含铜24.93%,含铅6.92%,含金16.92g/t,含银658.3g/t,铜作业回收率94.4%,铅精矿含铅56.69%,铅作业回收率90.7%的试验指标。相对原未分离工艺,不仅获得了良好的铜铅分离指标,且提高了贵金属金在铜精矿中的富集,提高了金的计价系数。为生产现场实现铜铅高效分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鼓风炉挥发造锍熔炼处理高铜锑精矿的工业试验。该方法实现了锑、铜分离,锑挥发以粗氧化锑回收,粗锑氧回收率≥97%,60%以上的铜富集在冰铜中回收利用,解决了含铜粗锑难以精炼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10日,年产10万t粗铅的铅富氧闪速熔炼工程正式投料生产。在入炉料含铅25%~30%的情况下,取得了一次铅还原率大于85%、铅总回收率98.5%、金银回收率大于99.5%、铜回收率大于85%、锌回收率大于90%、脱硫率大于98%的指标;取消烟化炉,真正实现了铅、锌的一次回收;包括还原贫化电炉挥发锌的能耗在内,吨粗铅综合能耗约为213kgce;弃渣含铅、锌小于2%(最低小于1%)、平均含银小于6g/t、含金小于0.1g/t、含铜小于0.1%;产出的氧化锌灰不含氟、氯,可以不经多膛炉脱氟氯而直接送锌冶炼厂回收锌。工业生产中取得的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表明,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恩菲牵头、联合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豫光金铅")和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简称"东营方圆")组成的铜锍底吹连续吹炼联合开发团队在豫光金铅熔炼一分厂进行了铜锍底吹连续吹炼半工业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目前,世界上火法炼铜熔炼产生的铜锍85%以上采用已有100多年历史的PS转  相似文献   

11.
铜浮渣苏打——铅精矿熔炼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某冶炼厂生产浮渣含硫低、含铜高的特点,提出了苏打—铅精矿反射炉熔炼新工艺。结果表明:铅、金、银直收率分别提高了10.75、19.86和12.82个百分点;冰铜含铜达28%以上;砷铜铅合金产量明显减少;炉子操作条件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2.
铜浮渣冶炼新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为改变反射炉-鼓风炉-卧式吹炼炉铜浮渣冶炼工艺所存在的工艺路线长、装备落后、劳动强度大、环保收尘不理想等缺陷,探索采用底吹熔池熔炼技术连续处理除铜渣的工艺可行性,并成功产出了合格的粗铅、铅冰铜和弃渣。  相似文献   

13.
鉴于杂质锌对顶吹炉生产中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不利影响,系统研究了入炉精矿中锌含量对铜熔炼顶吹炉系统冰铜、炉渣、烟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入炉精矿中锌的平均品位由0.88%上升至3.59%:冰铜中锌含量由0.68%上升至2.16%,不利于后续降低吹炼渣及精炼渣中铜含量;电炉渣中的锌含量由2.02%上升至5.80%,将导致更多的含锌铁尖晶石固相在高温下析出,使炉渣熔化温度出现升高趋势;上升烟道烟尘中锌含量增至3.34%,含锌物相增加将引入高熔点、高黏度锌铁尖晶石,诱发半熔融状或致密坚硬的结瘤物产生,难以破碎清除;电收尘系统烟尘率由0.96%提升至6.88%,烟尘中锌含量由4.25%增至8.44%,增加电收尘系统负担,降低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影响铅浮渣反射炉冰铜含铅的主要原因,并在熔剂配料比、炉座结构及工艺操作制度等方面作出技术改进,改进后冰铜含铅大幅降低,冰铜铜铅比达到5.48∶1,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铅捕集金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刚 《黄金》2000,21(6):30-32
模拟鼓风炉炼铅工艺条件,研究了熔炼产铅率不同时,金银入铅率以及有铳产生时金银的入铅率,指出当产铅率大9%时,原料中99.5%以上的金进入铅中;产铅率大于12%时,99.5%以上的银进入铅中;当熔炼产铅率较低时,铳的产生,使金银入铅率有明显下;当熔炼产经较高时,铳的产生,对金银的入铅率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16.
冰铜吹炼转炉渣中磁性铁(Fe3O4)的含量对电炉贫化弃渣含铜影响显著。为了降低返贫化电炉转炉渣中磁性铁的含量,本研究采用高温还原贫化法开展了实验室规模的转炉渣还原贫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还原预处理后Fe3O4的还原率达88%以上,还原后物料中Fe3O4含量低于5%。为创造弱还原气氛用于转炉渣的预处理,对60吨P-S转炉的烟气管路、固体还原剂及喷吹系统、燃烧保温系统等进行了改造,并进行工业生产实践。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渣含铜平均值由6.76%降至3.95%,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金属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铜闪速熔炼影响规律的神经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已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富化率、吨矿氧量、熔剂率以及铜精矿主要成分对铜闪速熔炼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富化率的增大会使铜锍品位降低、铜锍温度升高,而对渣含Fe/SiO2影响不大;吨矿氧量的增加会使铜锍品位、铜锍温度及渣含Fe/SiO2都升高;熔剂率的增加会使渣含Fe/SiO2明显下降;精矿中Cu含量的增大会使铜锍品位升高,铜锍温度稍微降低;而Fe的影响与Cu相反;S/Cu一般控制在1.0±0.2,自热熔炼应控制在1.34以上。  相似文献   

18.
林英玲 《冶金分析》2017,37(12):59-64
采用铅试金重量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金和银时,因铜精矿中的铜含量较高,在高温熔融时,部分铜会与金和银一起保留在铅扣中,造成灰吹时铜会形成氧化铜渣从而使铅扣产生冻结现象进而影响测定。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消除了试样中铜对测定的影响,最终实现了铅试金重量法对铜精矿中金和银的测定。探讨了铅试金时铅扣中铜量对灰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铅扣中铜质量小于1g时,铜对金和银的测定结果无影响。对铅试金重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金和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选择试样量为15g,配料中氧化铅量为135g、硅酸度为0.5,可有效的将铅扣中的铜量控制在1g以下,据此消除了试样中铜对测定的影响。考察了灰吹温度对金和银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灰吹温度为860℃。方法应用于铜精矿实际样品分析,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 GB/T 3884.1—2012吻合。按实验方法分别对2个铜精矿样品平行测定7次,金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