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是联结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桥梁。我国人文历史悠久,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今天,学生学了世界历史,学了中国历史,却不能真正了解历史的教育功能,学生成了教材的奴隶,学习历史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学教育,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忽视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曾是学校教育的主修课。1902年颁布的中国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便规定了任何学堂,任何年级的学生都应修习历史课程。时到今日,尽管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再强调要对青少年加强历史教育,但小学中已没有专门的历史课了,中学的历史课已是“副课”了,大学中不仅理科不开历史课,科甚至中哲学专业也有不开设中外通史的。学校历史教育明显削弱了,如此下去,那将是我们教育的损失,我们民族的悲哀。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从民主革命高度出发,史无前例地把历史教育放到关系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地位。认为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认识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为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历史教育内容应重点学习近代史和党史,对象重点是革命干部。历史教育方法应坚持古今中外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阐述化学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历史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化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雷 《时代教育》2007,(8Z):131-131
历史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代,青少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冷漠令人担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应从国格和人格两个方面着手,同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本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作为牧区历史教师,必须从牧区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七环节教学法,从每一个环节抓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宏杰 《考试周刊》2011,(46):27-28
历史教师要联系曾经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进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都与教育历史有联系,本文将从两个层面来阐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历史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起源于教育历史,并随着教育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教育历史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而独立存在,二者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狄绵佐 《大学时代》2006,(9):176-176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指出:历史教育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有重要作用。这就说明了历史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是高的,作用是大的。我们在向学生传播丰富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能力、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同时,应根据它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脉络,须处处与德育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戴素云 《考试周刊》2010,(28):164-164
长期以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片面地掌握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但不能有效地把当时的繁荣与政治、民生问题联系在一起。文章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将古代的繁荣与现实联系起来,理解古代盛世繁荣都与科学发展观有关,而古代的分裂、近代的屈辱则都是因没有实行科学发展观造成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  相似文献   

11.
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力。小学语文教育除了担当语言教育的职责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历史文化教育,是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的教育评价主要着眼于历史知识本身,测量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的牢固性,强调史实知识的价值,以掌握历史知识的多寡衡量学生的学习。历史教学变成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结论的简单背诵。这种评价体系领域极其狭窄,形式是单一的书面测验,越来越束缚了历史教育的发展,必须产生新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来取代它。  相似文献   

13.
回眸上个世纪,短短100年间,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局部地区还有诸如越美战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触目惊心;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刻骨铭心。因此,和平问题成了当今人类特别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有两大主题: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旋律。中学历史教学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针对和平问题这一时代主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和平教育,增强学生的和平意识。一、历史是与现实相联系的,学习历史是为了认识现实世界,推…  相似文献   

14.
高雪君 《学周刊C版》2011,(3):104-104
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讲美育不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因为中学各学科联系密切、相互渗透,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单就历史学科来说,重视美育教育不仅与历史课内容紧密相关,也会极大地促进历史教学,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深入发展,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逐步受到各学科的青睐。从小学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教学研究现状来看,许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上都作了些探讨。但小学历史学科中的情感教学的基本特征、目标、功能、理论依据及彼此间的联系等课题.还有待于深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学历史教育隐含一些危机,而造成危机出现的是长期以来历史教育过多的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忽视了教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完善。其实无论从社会的需求、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历史教育本身的功能等方面都要求历史教育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创造力、完善其个性作为教育的主方向。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历史教育,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历史教育必须予以重视,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归属,让他们具备历史发展的眼光而不单纯是历史知识的堆积。  相似文献   

17.
拓展高校历史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历史审美教育长久不受重视,面对课程体系改革,高校历史教育应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和僵化的教学形式,以新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掘历史教材中关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本阐述了高校历史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历史教材可发掘的审美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教育导刊》2007,(6):65-65
2006年9月28日,由原芳村区省一级学校大策直街小学和附近的新隆沙西小学合并而成的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正式挂牌,这标志新荔湾教育在传承历史文化、整合历史资源方面迈出新的一步,也是该校发展历程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对小学教育专业历史教学现状加以思考,对由此发现的问题症结进行分析,并试图从不同角度努力探求一条符合音质教育目标要求的小学教育专业历史教学的靳路。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作为一面永恒飘扬的旗帜,作为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它不仅具有神奇的历史穿透力,而且具有最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在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它作为当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扎实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动员和激励青年学生为改革开放和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