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27Kip1和P53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的P27Kip1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检测率44%;P53蛋白阳性表达检测率49%.在胃癌浸润浆膜组、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P27Kip1低表达与P53高表达均与相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变量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27Kip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70.59%,显著高于低表达组54.55%和阴性组26%;P5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19.23%,显著低于低表达组43.75%和阴性组53.19%.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27Kip1、P53均是判断胃癌独立的预后指标,但低P27Kip1表达对患者预后差的相对危险度(RR=3.06)显著大于高P53表达对患者预后差的相对危险度(RR=2.33).结论P27Kip1低表达与P53高表达的癌细胞常更能浸润与转移,使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27Kip1和P53是判断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中P27Kip1表达降低对胃癌预后的影响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2.
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P15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测抑癌基因P15在原发性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其胃癌转移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92例原发性胃癌及138枚转移淋巴结中P15蛋白的表达。用已知食管癌阳性切片对照。结果:P15阳性表达率在原发癌中为28.3%;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P15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低表达(P<0.005),转移组原发癌P15阳性表达率与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组原发癌P15阳性表达率与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15检测对胃癌淋巴结转移预测及胃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抑制因子 (P5 7Kip2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与乳癌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以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38例乳癌组织P5 7Kip2 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③结果 在 138例乳癌组织中P5 7Kip2 蛋白阳性 5 5例 (39.86 % ) ,其中低表达 39例 (70 .91% ) ,高表达 16例 (2 9.0 9% )。PCNA低指数表达 6 3例 (45 .6 5 % ) ,PCNA高指数表达 75例 (5 4 .35 % )。P5 7Kip2 蛋白的表达与乳癌组织腺管形成、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象计数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χ2 =5 .11~ 11.0 1,P <0 .0 1) ;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P5 7Kip2 蛋白高表达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 (χ2 =6 .93,P <0 .0 1) ,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短于低指数表达组 (χ2 =5 .13,P <0 .0 5 ) ;P5 7Kip2 阳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P5 7Kip2 阳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P5 7Kip2 阴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和P5 7Kip2 阴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依次缩短 (χ2 =7.32 ,P <0 .0 1)。④结论 P5 7Kip2 和PCNA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细胞增殖活性和预后 ;P5 7Kip2 在乳癌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可能与不同的调控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4.
胃癌中ER、PR表达及其与癌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ER、PR表达及其与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1 0 0例胃癌中ER、PR表达。结果 :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 5 0 %和 44.0 % ,均与细胞分化程度 ,组织学类型有关。淋巴结无转移者阳性表达比淋巴结伴有癌转移者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ER和PR阳性表达有高度一致性 ,二者的检测对胃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细胞角蛋白CK检测阴性淋巴结。结果  4 6例胃癌患者周围阴性淋巴结 6 2 4枚 ,4例患者 8枚淋巴结发现CK阳性细胞。弥漫型胃癌微转移率 (5 0 % )明显高于肠型胃癌 (4 76 % ) ,2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预后无关。结论  (1)胃癌周围阴性淋巴结存在微转移灶 ,为准确的临床分期和制定辅助治疗方案提供可能 ;(2 )微转移与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5 3基因突变和p5 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银染PCR -SS CP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食管癌组织中p5 3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以切缘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  4 7例食管癌标本中 ,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出现点突变者 2 0例 ,其突变率为 4 2 .6 % ,生存期大于 5年组和生存期小于 5年组 ,p5 3突变率分别为 32 .1%和 5 7.9% ,差异无显著性 (χ2 =3.0 71,P >0 .0 5 ) ;2 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癌中 13例出现了突变 ,阳性率为 5 9.1% ,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5 3蛋白表达者 2 9例 ,其表达率为 6 1.7% ,生存期大于 5年组与生存期小于 5年组相比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0 .0 %和 78.9%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7.3%和 4 8.0 % ,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5 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且是一个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Flt- 1,F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MV计数的关系。方法 :以常规石蜡包埋切片ABC免疫组化法探讨 5 7例胃癌组织MV计数和Flt- 1,FGFR的表达情况。结果 :5 7例胃癌MV计数为 (47.6± 10 .5 )个 /HP ,Flt - 1、FGFR阳性率分别为 4 2 .1% (2 4 / 5 7)和 4 0 .4 % (2 3/ 5 7)。高分化胃癌MV计数明显低于低和 /或未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胃癌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胃癌Flt - 1、FGFR阳性率明显低于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胃癌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MV计数和Flt - 1、FGFR阳性率呈密切正相关。结论 :MV计数、Flt- 1和FGFR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转移发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Flt- 1和FGFR可作为胃癌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 ,对阳性病应加强术后的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 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5 7例乳腺癌石蜡包埋标本中 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 :淋巴结转移与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2 8例 VEGF-C阳性病人中 ,淋巴结转移阳性者 2 0例 ( 71 .43 % ) ,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 P <0 .0 5 )。结论 :VEGF-C可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状况的指标之一 ,从而进一步推断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及其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常规HE染色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VEGF-C 的表达水平,采用淋巴结组织HE 染色和细胞角蛋白(CK)20 表达检测判断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析VEGF-C 表达水平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结果 48 例患者中,7 例患者的14 枚淋巴结发现CK20 阳性细胞,阳性率14.6%(7/48),淋巴结微转移率3.6%(14/385);有淋巴结微转移组VEGF-C 阳性表达率85.7%(6/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微转移组的31.7%(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CK20 的表达了解淋巴结微转移较传统病理检查敏感,适用于微转移诊断;胃癌组织VEGF-C 高表达有较高的淋巴结微转移风险,这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影响非生殖道来源的卵巢转移性癌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0年 8月~ 1997年 12月收治的非生殖道来源的卵巢转移性癌 5 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 :甲组 (2 5例 )原发瘤加转移瘤切除 ;乙组 (32例 )仅转移瘤切除。两组均于术后辅以化疗。结果 :甲、乙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9、10个月 ,两组间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原发瘤为胃肠道者与非胃肠道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2个月与 2 7个月 (P <0 .0 1)。印戒细胞癌与非印戒细胞癌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9个月和 2 1个月 (P <0 .0 1)。淋巴结清扫与未清扫两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2个月、10 .5个月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非生殖道来源的卵巢转移性癌预后极差 ,但原发瘤切除加转移瘤切除并辅以术后化疗可以改善预后。原发瘤为胃肠道者及印戒细胞癌者预后差。卵巢转移性癌做淋巴结清扫术临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及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4例早期胃癌术中亚甲蓝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术后行常规HE病理和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查。结果:34例中33例检出SLN,检出率为97.1%。由SLN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率为93.9%(31/33),敏感性为88.9%(16/18),特异性为100.0%(16/16),假阴性率为11.1%(2/18)。免疫组化法与常规HE法对SLN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免疫组化法共检出12枚/8例SLN存在微转移现象。结论:SLN能较准确反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免疫组化法较常规HE病理检查更为敏感,AE1/AE3免疫组化法能提高SLN微转移的检测,对确定临床分期、诊疗及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27、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人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1%、40.4%、83.9%。P27的表达与Bo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53表达与患性别、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而PCNA仅与患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27阳性组5年生存率高于阳性组,P27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有无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周存荣  张明仪  王崇高  胡昇庠 《四川医学》2010,31(11):1587-1589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水平,并了解其与进展期胃癌的侵袭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法)检测8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证实伴淋巴结转移组50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组38例,10例早期胃癌患者,10例胃溃疡患者术前血清VEGF-C的水平,并探讨其与进展期胃癌的侵袭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结果进展期胃癌血清中VEGF-C的水平明显高于胃溃疡组(P〈0.05),和早期胃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浸润深度为T3~T4组明显高于T1~T2组(P〈0.05)。低分化型癌的患者血清VEGF-C水平明显高于高、中分化型癌的患者(P〈0.05)。而在性别、肿瘤位置、组织病理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血清中高水平的VEGF-C与进展期胃癌的侵袭和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血清VEGF-C可作为进展期胃癌的标记物,对术前判定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检测Dukes''B期结直肠癌微转移及P53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 5年生存率为 5 3.9%~ 84 .9% ,有部分患者 5年内出现局部复发或 /和远处转移。该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 (lymphnodemicrometastasisLMM)及原发灶P5 3的表达对评估经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及肠周淋巴结的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 5 2例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淋巴结及原发灶石蜡标本 ,同时获得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 ;实验方法 :以细胞角蛋白单抗AE1/AE3 为探针 ,采用免疫组化SAP(streptavidin -alkalinephosphatase)法检测淋巴结中的LMM。以P5 3单抗为探针 ,采用免疫组化S -P(streptavidin -peroxidase)法检测原发灶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检测 5 2例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的 5年生存率为 73%。淋巴结中LMM 组 5年生存率 4 5 .5 % ,LMM -组 78.9%。原发灶中P5 3 组 5年生存率 6 2 .5 % ,P5 3-组 87.5 %。同时检测LMM P5 3 组33% ,LMM -P5 3-组 84 %。χ2 检验均P <0 .0 5 ,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P <0 .0 5。结论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ukes’B期结直肠癌患者经手术切除后肠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灶及原发灶P5 3蛋白对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术后治疗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胃癌组织P53、PCNA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良崇  章圣辉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172-1174
目的探讨P53、PCNA蛋白表达和胃癌细胞凋亡关系及其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TUNEL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60份胃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细胞凋亡和P53、PCNA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01);P53、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1)。胃癌P53阳性组细胞凋亡率低于P53阴性组,而PCNA平均荧光强度高于P53阴性组。低分化胃癌病例其P53、PCNA蛋白高于高中分化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其P53、PCNA蛋白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结论胃癌组织中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胃癌组织中P53高表达及细胞增殖活跃状态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P53、P2lras蛋白和P—糖蛋白在胃癌中过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海涛  刘立义 《广西医学》2003,25(7):1107-110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p53、p21ras蛋白和P-耐药糖蛋白(P-g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例正常胃粘膜、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粘膜慢性胃炎伴肠型不典型增生和93例胃腺癌组织中p53、p21ras蛋白和P-gp的表达.结果p53、p21ras蛋白和P-gp在正常胃粘膜组、癌前病变组和胃腺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14.3%,0;20.0%,25.0%,5.0%;55.9%,51.6%,44.1%.p53蛋白、P-gp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1ras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有关(P<0.05);P-gP表达与p53和p21ras表达有显著的协同性(P<0.05).结论p53和p21ras蛋白常并存于胃癌组织中.p53突变蛋白和P-gp过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早期进行p53蛋白和P-gp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织CyclinE和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CyclinE和 p5 3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织各 2 0例和 78例胃癌组织标本进行CyclinE和p5 3蛋白检测。结果 :胃癌中CyclinE和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 (P <0 .0 1) ,p5 3蛋白阳性表达高于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 (P <0 .0 5 ) ;CyclinE、p5 3蛋白表达与胃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P <0 .0 5 ) ;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有肝转移组高于无肝转移组 (P <0 .0 5 ) ;p5 3蛋白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p5 3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结论 :CyclinE和p5 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检测CyclinE和 p5 3蛋白表达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可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88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分淋巴结转移阳性组(n=50)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n=38),另设正常胃黏膜对照组(n=10)。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 TM两步法,检测正常胃黏膜和胃癌标本VEGF-C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关实验资料。结果:进展期胃癌组织区域淋巴结阳性的VEGF-C阳性表达率为68%,区域淋巴结阴性的阳性表达率为31.6%。与正常组比较,胃癌中VEGF-C阳性表达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VEGF-C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自变量有4个,根据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联系强度(由OR反映)、促进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大小(由标准回归系数反映)决定VEGF-C表达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作用最大,相关联系强度较高(r=0.7883,P〈0.0001)。结论:进展期胃癌组织中VEGF-C阳性高表达,VEGF-C的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