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8年6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门胆管癌病例中联合肝切除术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行左半肝切除17例,右半肝切除3例、尾状叶、右三叶各2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6.5%,手术死亡1例,1、2、3年存活率分别为61.2%、29.2%、11.4%。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持积极的手术态度,联合肝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生存期为8~30个月,胆肠内引流的生存期2-15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疗效与术式密切相关,以根治切除疗效最佳,不能切除者应选择姑息性手术.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 3 8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 ,介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的体会 ,探讨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5 8% ;其中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 5 %、5 7 6%、3 4 5 %。结论 胆门部胆管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最好 ,姑息性切除优于内引流术 ,内引流术优于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52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 ̄2004年间5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组、手术引流组、介入支架组及剖腹探查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9.08、6.6、4.3、1.2个月。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切除术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对此病患者应积极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对不能切除病例积极行引流术治疗,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杨科   《中国医学工程》2015,(1):159+16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扩大肝切除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扩大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研究。结果左半肝和尾状叶切除患者为6例,右半肝和尾状叶切除切除8例,手术无死亡病例,1、2、3年后生存率分别为92%、71.4%、57.15%。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持较积极的手术态度,肝叶切除是其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胆管癌联合扩大肝叶切除可获得较好的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范永刚  王战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0):1219-1220,1223
目的总结4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对1995年7月~2005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45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13例(28.9%),平均存活21个月;单纯引流28例(62.2%),平均存活8个月;探查活检4例(8.89%),平均存活2个月;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对于不能切除病例,应设法减轻黄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难点及处理技巧。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3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手术难点与对策。结果31例均获得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其中行肝方叶切除11例,左肝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4例,右半肝切除3例,尾状叶切除6例,全组术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严格遵循手术治疗原则,改进手术技巧,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并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1~2006年我院肝胆外科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12例临床资料。结果联合行左半肝切除5例,右半肝切除6例,左三叶切除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6%,围手术期死亡2例。1,2年后生存率分别为100%、60%。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持较积极的手术态度,肝叶切除是其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科治疗中具有发展潜力与前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不同外科治疗方法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总结2000~2004年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手术切除18例,切除率52.94%,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44.44%,切除组与引流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6.7个月与7.8个月,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争取手术切除,减黄措施应首选手术内引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1—2006年我院肝胆外科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12例临床资料。结果联合行左半肝切除5例,右半肝切除6例,左三叶切除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6%,围手术期死亡2例。1,2年后生存率分别为100%、60%。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持较积极的手术态度,肝叶切除是其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科治疗中具有发展潜力与前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5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无临床特异性,采取B-US-CT-ERCP-MRCP或PTC(PTCD);CEA或CA19-9,有助于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者行高位胆肠ROUX-EN-Y吻合术。未切除者行胆汁内或外引流术,或行PTCD。结果 共有17例予以切除,11例切除后生存在18个月以上。切除17例术后血清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根治性切除的原则是:两切断端无癌残留。肝内无转移,无淋巴结转移。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手术方式。根治性手术大于非根治性手术;侵犯胰腺周围神经组织是第一、二位重要因素,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等与预后无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中的难点及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难点及处理方法。结果 21例均获得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合并肝切除5例,合并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合并门静脉部分切除1例,根治手术为11例。全组术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严格遵循手术治疗原则,改进手术技巧,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降低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张子龙  刘胜利 《铁道医学》2013,(11):871-874
随着影像学检查、围手术期处理及肝胆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理念发生了转变,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已达成共识,然而,对于不同Bismuth分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是否常规联合尾状叶切除仍未达成统一意见。作者对联合尾状叶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其中3例联合左半肝及尾状叶切除,3例联合右半叶及尾状叶;13例行姑息性手术中9例行胆肠内引流,4例行外胆道引流。结果:根治切除率为67.5%,患者1、2、3年生存率为76.0%、36.0%、16.0%,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姑息性手术者中行内、外引流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8个月。结论:合理选择病例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肝门部胆管癌当前仍是一个跨世纪性的治疗难题。手术切除是能治愈肝门部胆管癌的主要方法,但仅仅追求行根治切除是不够的,多种因素决定胆管癌远期的生存率?本文就肝门部胆管癌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洪梅 《广西医学》2000,22(6):1373-1374
肝门部胆管癌占胆道恶性肿瘤的 1 / 2 ,大多数无法切除 ,并于诊断确立后 3个月死于肿瘤导致的严重合并症( 1)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展和外科技术的进步 ,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已大为提高。我院自 1 995年 2月至 1 997年 3月手术切除治疗 1 9例肝门部胆管癌 ,手术顺利 ,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方法及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 3例 ,女 6例 ,年龄 38~ 75岁 ,均由于阻塞性黄疸入院 ,经 B超、CT或 MRI等检查拟诊“高位胆管癌”行手术治疗。其中姑息性切除 7例 ,根治性切除 1 2例 ;1 3例行各种类型肝切除。 1 9例术后经病理…  相似文献   

17.
肝门部胆管癌诊治经验(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方法和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56例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切除24例(42.9%),其中根治性手术16例,姑息性切除8例,行胆管内外引流32例。随访根治性切除8例中,1,2,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62.5%(5/8),25.0%(2/8),12.5%(1/8)。结论 B超为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的首选方法。治疗应力争根治性切除,非切除者以内引流为主,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56例的临床诊疗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B超及磁共振(MR)对肝门部胆管癌56例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1.1%和100%。5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探查术5例,内、外引流术23例,均于术后2~15个月死亡;切除术28例,手术切除率50.0%;行根治性切除24例(3例联合肝动脉重建),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姑息性切除4例,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结论应用B超和MR等多种影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高,能较准确地评估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可能性。根治切除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肝门部胆管癌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参照 Bismuth分型法将肝门胆管癌分为 型 ,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切除率为 58%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 .5%、52 .8%、2 8.9%。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最好 ,姑息性切除优于内引流术 ,内引流术优于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减黄”引流方式。方法:对1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不能切除患者术中给予胆管内永久性置入T形乳胶管引流进行分析,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引流方法选择和注意事项。结果:患者术后黄疽减轻,恢复进食,大便恢复正常。讨论:不能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应用胆管内置管内引流,能有效地解决胆管梗阻,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