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颅脑外伤,特别是严重颅脑外伤后常见的继发性病变。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或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和康复,值得临床关注。我科自1998-01~2003-06,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后合并脑积水病人41例,占同期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2.6%,现对其临床过程、治疗发预后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后由于脑缺血、脑出血引起自由基反应性增强,可使继发性脑损害加重。我们对12例急性颅脑外伤病人血和脑脊液中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本组12例中,男11例,女二例。年龄7~75岁,平均29.3岁。均为闭合性颅脑外伤。其中颅内血肿6例,脑挫裂伤9例,硬脑膜下积液1例。分别于脑外伤后24小时与6—10天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伤后患者智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13例颅脑外伤后患者智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患者智力障碍的发生率占58.41%;其总智商(FIQ)、语言智商(VIQ)、及操作智商(PIQ)均明显降低;脑电图异常率占22.5%。影响颅脑外伤者智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脑外伤后的昏迷时间、脑外伤时有昏迷史及职业,其次为脑外伤后继发癫痫等因素。本研究对颅脑外伤后病情预后估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颅脑术后或外伤的病人一般每天补液量为1200~3000毫升,其中包括氯化钠4.5~9克。作者曾报告脑瘤病人术后每天补给含有9克盐的2000毫升液体即引起水潴留,特别是细胞外液增多。实际上,脑外伤病人维持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创伤后颈脑综合症,又称外伤性钩椎关节病或外伤性椎动脉型颈椎病[1],是指在头颈部外伤后,由于钩椎关节创伤反应,造成椎动脉痉挛、狭窄或扭曲而引起颅脑症状者.临床易误诊为脑外伤综合征或脑外伤后遗症.我科近3年来收治此类患者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脑外伤后低钠血症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颅脑外伤特别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脑外伤后加重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及时明确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病因和确立治疗方案对提高脑外伤后的治愈率尤为重要。现就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27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和诊治情况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颅脑外伤,特别是严重颅脑外伤后常见的继发性病变。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或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和康复,值得临床关注。我科自1998-01~2003-06,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后合并脑积水病人41例,占同期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2.6%,现对其临床过程、治疗及预后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患者中,男34例,女7例,年龄8~72岁,平均36.2岁;其中车祸致伤31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3例。CT检查提示∶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5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外、下血肿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4例。41例中3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  相似文献   

8.
正异地口音综合征[1](foreign accent syndrome,FAS),是一种罕见的言语障碍性综合征。其特征为语言音律和其他语言变量变化,表现为说话时发音改变,被听者认为是受到外地口音影响的口音,而其他语言及感觉运动功能无明显异常。FAS多存在颅脑结构性异常,尤其颅脑损伤、脑炎或卒中后好发,但心理或精神因素也与FAS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在临床中曾收治1例脑外伤后出现异地口音综合征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吉林省德惠市人,因"右侧脑外伤1 w后发作性抽搐"于2018年10月来诊,脑外伤1 w后突发抽搐,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脑损伤后局部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局部脑缺血是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颅脑外伤死亡的病人约90%都存在脑缺血。外伤后脑缺血将加重脑损伤,并将导致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坏死和凋亡。外伤后局部缺血的机制及创伤半暗带范围界定尚待进一步研究,外伤缺血的病理过程较脑梗塞后的缺血更复杂。脑血流及脑氧监测、微透析技术、核磁影像及PET对于脑外伤病人缺血判定都各有优缺点,只有对脑血流及脑组织代谢行多方法监测,才能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脑缺血证据,以期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脑外伤后4~10年远期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及其与成年人的差异。方法对深圳市39家医院的脑外伤病例进行系统抽样,采用自编的《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状况调查手册》对抽样的105例脑外伤儿童青少年患者的精神障碍进行随访调查,并与同期调查的570例成人脑外伤患者进行比较。由二名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师面检筛查阳性者,并按照CCMD-3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结果 20.0%(21/105)儿童青少年在调查时符合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包括:行为(人格)改变12.38%(13/105),智能损害8.57%(9/105),脑外伤后综合征6.67%(7/105),抑郁综合征1.90%(2/105)。重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型和轻型(2=8.08,P0.05;2=20.43,P0.01)。儿童青少年组颅脑外伤所致远期精神障碍总发生率明显较成人组低(2=6.49,P0.05),主要是智能损害和抑郁综合征发生率低于成人组(2=6.84,P0.05;2=6.02,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脑外伤对精神损伤的远期影响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11.
正癫痫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这一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其中颅脑外伤后产生的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是脑外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有报道称57%癫痫患者的病因与脑外伤相关~([2])。在颅脑损伤后,会导致相关区域的脑组织产生电生理的异常~([3])。癫  相似文献   

12.
脑外伤昏迷时限与智力缺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是颅脑外伤较常见而严重的症状[1].颅脑外伤后智力状况是判断脑功能障碍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对颅脑外伤后所致智力缺损的鉴定病例作一相关性分析,探讨脑外伤不同昏迷时限与智力缺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患者的智力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55 例颇脑外伤后患者采用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RC)进行测评,并应用自制的颅脑外伤患者人口学及相关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汇总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 SPSS -10.0 软件包完成。结果 颅脑外伤后患者言语智商(VIQ)(69.84±18.58)、操作智商(PIQ)(69.11±19.35)及总智商(FIQ)(66.36±17.5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逐步回归分析揭示,影响言语智商的主要因素为脑外伤后昏迷时间;影响操作智商的主要因素为昏迷时间、年龄及伴有继发性癫痫;影响总智商的主要因素为昏迷时间、伴有脑电图异常、年龄及文化程度。结论 颅脑外伤后患者的智力水平较低,其影响因素涉及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2002 ~2006年26例脑外伤后脑积水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放弃治疗);术后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得到改善.结论 中、重型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造成颅脑外伤后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诊断及治疗,可降低重型脑外伤的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外伤后头痛通常是指颅脑外伤后的头痛.在颅脑外伤的急性期以后,在外伤同头痛之间真正存在某种因果关系的,为数很少.病因学和病发原理脑外伤后头痛的原因,至今仍然不很明确.文献上众说纷纭,大致可分成三种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颅脑外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分析了我科439例颅脑外伤病人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和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组间的相关差异因素。结果 439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65例,颅内感染率为14.81%。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与开放性颅脑损伤、GCS评分、术后放置外引流管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无关。结论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颅脑外伤的病人应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和预防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颅脑外伤后晚期癫痫(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100例颅脑外伤后晚期癫痫的临床特点,对比脑外伤急性期住院、其后有或无晚期癫痫的两组病例,探讨了影响本病发生的有关因素。提出应重视本病的防治研究,并推荐伤后常规使用小剂量抗痉药物预防癫痫发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严重颅脑外伤后体内发生高度创伤反应,能量消耗急增、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基质氧化紊乱,使病情变本加厉。重型脑外伤的营养支持迄今尚缺乏一种标准治疗方案。本文检索了MEDLINE(1975年至1994年)及有关专著,选择有参考价值的19篇文献综述近年来在治疗方面的进展。1 重型脑外伤病人的能量供应 脑外伤病人的能量需求可通过间接测热法测定病人对氧的利用率,了解能量消耗量。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体表面积能量消耗是不同的,各个病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7-11—2013-11我院收治的15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35例(90.00%)患者术后再出血,出血部位为开颅对侧105例(70.00%),内侧45例(30.00%);经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分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脑挫裂伤、合并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及多部位颅骨骨折等均是影响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与低GCS评分脑挫裂伤、合并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及多部位颅骨骨折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状,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EEG及BEAM在轻型颅脑外伤后的临床脑机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75例轻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研究,结果表明,前组EEG及BEAM异常率明显高于后组,提示伴有意识障碍的脑外伤更易引起脑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