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初始切面胎儿心脏三维容积包图像质量,探讨三维成像技术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胎儿三维成像技术对158例胎儿(孕16~40周)心脏以心尖四腔心切面和胸骨旁四腔心切面作初始切面采集三维容积数据.应用软件进行离机分析,用断层超声显像模式对胎儿四腔心、五腔心、三血管气管、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大动脉短轴、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上下腔静脉长轴9个标准切面进行显示.按不同孕龄将158例胎儿分为3组,A组(16~24周)、B组(25~32周)和C组(33~40周),对3组胎儿9个标准切面显示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心脏三维容积技术在158例胎儿中采集到满意的心脏容积数据包图像149个,其中心尖四腔心切面容积包72个,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容积包77个.(1)上下腔静脉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图像清晰显示率(2分切面率),心尖四腔心切面容积包图像及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容积包图像的A组与B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尖四腔心切面容积包χ2=4.927、22.938,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容积包χ2=6.312、21.761,P均<0.05).(2)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图像清晰显示率(2分切面率),仅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容积包图像的A组与B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3、4.967,P均<0.05).(3)心尖四腔心切面容积包和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容积包B组图像清晰显示率最高,C组其次,A组最低.结论 心尖四腔心切面和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均可作为胎儿心脏三维容积成像采集初始切面,三维容积成像中重建切面受外部条件影响明显.胎儿心脏三维超声检查最佳孕龄范围为25~32孕周,孕龄大小对以心尖四腔心作初始切面的心脏三维图像质量影响较大.这两个初始切面可为胎儿心脏三维容积图像规范化采集和远程会诊图像规范化采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在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3例孕龄在18~30周的正常胎儿心脏进行研究,分别以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为初始切面,采用三维超声加用VET与未用VET对比扫查并储存容积数据.应用软件分析容积数据,以TUI模式比较加用VET与未用VET对胎儿四腔心、五腔心、三血管气管、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大动脉短轴、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上下腔静脉长轴9个标准切面的显示情况.分析加用VET与未用VET对9个标准切面的总体显示率和总体显示清晰率(2分),并对9个标准切面加用VET与未用VET两组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采集的103个容积数据,胸骨旁四腔心54个,心尖四腔心49个.不同初始切面加用与未用VET组对9个标准切面的总体清晰率(不同初始切面):在胸骨旁四腔心容积包提高23.3%(113/486),在心尖四腔心容积包提高36.5%(161/441);五腔心、三血管气管、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总体清晰率:在胸骨旁四腔心容积包提高了37.0%(80/216),在心尖四腔心容积包提高49.0%(96/196);对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上下腔静脉长轴3个长轴切面总体清晰率:在胸骨旁四腔心容积包提高25.9%(42/162),在心尖四腔心容积包提高40.8%(60/147).对初始切面四腔心切面外8个标准切面:加用VET组对8个标准切面的评分(除心尖四腔心容积包大动脉短轴组外)明显高于未用V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可提高胎儿心脏和血管显示能力,增加了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和辨别能力,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对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的检查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扫查及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孕龄在19~36 周的110例正常胎儿及32例已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并拟诊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胎儿,应用STIC技术采集心脏容积数据,部分胎儿(24例)采集四腔心切面及胸部正中矢状面容积数据,存盘后进行脱机重建研究及回顾性分析,对二维常规超声与STIC方法获得的胎儿心脏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110例中97例正常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获得满意的容积数据。97例正常胎儿心脏四腔心、五腔心、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大动脉短轴)、三血管-气管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的显示满意率(分别为100%、97.6%、93.8%、91.7%、92.7%、89.6%)与常规二维扫查图像的满意率(分别为100%、100%、97.9%、96.9%、95.8%、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73例只扫查胎儿四腔心切面为基础的容积数据获得的主动脉弓长轴、动脉导管弓切面的显示满意率(分别为6.8%、19.1%、)与常规二维扫描图像显示满意率(分别为91.7%、9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例扫查胎儿四腔心切面加胸部矢状切面为基础的容积数据获得的主动脉弓长轴、动脉导管弓切面图像显示满意率(分别为91.6%、87.5%、)与常规二维扫描图像显示满意率(分别为100%、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行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共涉及心血管畸形51处,二维筛查时漏诊1处永存左上腔,容积数据后处理分析能完全重现并诊断,并能显示更多的非标准切面。结论 STIC技术扫描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加胸部正中矢状切面为基础的容积数据能获得完整的心脏切面,能对胎儿心血管畸形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和二维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标准切面的显示效果,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109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分为三维超声组(66例)和二维超声组(43例),比较两组儿童四腔心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三血管及气管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的显示率差异,并比较四腔心切面和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容积数据扫描时,三维和二维超声对儿童其他心脏标准切面显示率差异。结果三维超声组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四腔心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三血管及气管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的显示率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组(P均0.05);四腔心切面容积数据扫描时,三维超声组的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与本身切面的显示率比较无差异(P均0.05),且高于二维超声组的显示率(P均0.05);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容积数据扫描时,三维超声组的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三血管及气管切面的显示率与本身切面的显示率比较无差异(P均0.05),且高于二维超声组的显示率(P均0.05)。结论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标准切面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二维超声,同时联合四腔心切面和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容积数据进行心脏扫描,可有效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全部切面信息,因此可根据四腔心切面和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信息综合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胎儿实时三维(四维)超声心动图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以胎儿四腔心容积为基础,通过后处理,与二维超声比较,探讨胎儿四维超声心动图在显示正常胎儿心脏和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08例孕妇行胎儿心脏四维超声检查,其中84例心脏正常、24例先天心脏畸形。显示胎儿四腔心切面后启动四维容积扫查获得心脏灰阶容积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容积,将图像储存后进行后处理。获取容积与后处理由同一医师完成。利用上述容积显示如下结构:四腔心(4C)、左心室流出道(LVOT)、右心室流出道(RVOT)、三血管气管(3VT)、二尖瓣(MV)、三尖瓣(TV)、主动脉(AO)、肺动脉(MPA)、主动脉弓(ARCH)、动脉导管(DA)。比较正常胎儿孕周≥28周和<28周胎儿在不同四腔心初始位置下对同一结构显示率的差异。所有四维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与二维超声比较,其中11例先天心脏畸形经产后解剖或生后超声心动图证实。结果 108例胎儿均获得心脏四维容积数据(100%)。每个对象扫查时间(7.53±2.37)min,5 s/容积。四腔心与房室瓣显示率100%。除主动脉弓外,心脏正常胎儿孕周≥28周对上述心脏结构的显示率高于<28周胎儿(P<0.05);除三血管气管切面外,心脏初始位置为心尖四腔心时对上述切面的显示率高于横位四腔心和心底四腔心(P<0.05)。孕周与胎心初始位置对显示率有显著影响,孕周大、初始位置为心尖四腔心切面获取成功率较高。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24例,四维超声心动图在显示瓣膜、瓣环及心脏间隔上显示出优势。结论 以四腔心为基础切面能够快速获取胎儿心脏容积,并能较为完整地评价胎儿心脏结构。胎儿四维超声心动图在显示复杂胎儿心脏异常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电子矩阵时间-空间相关成像(eSTIC)技术显示胎儿心脏诊断切面是否较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具有优势。 方法2019年1月至6月在绍兴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随机选择四腔心观上脊柱在5点至7点的18~24周正常胎儿64例。分别应用电子矩阵容积探头、传统机械容积探头采集同一胎儿心脏容积数据,存盘并脱机分析。应用正交三平面模式、断层超声显像模式显示胎儿心脏8个诊断切面:标准四腔心观、左心室流出道观、右心室流出道观、三血管-气管观、腹部横切观、动脉导管弓长轴观、主动脉弓长轴观、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观。将各个切面观重建图像的质量分为优、一般、差三级,质量为优、一般定义为合格,质量差定义为不合格。应用配对χ2检验对比2种方法显示心脏各诊断切面的合格率,应用配对秩和检验对比2种方法获得的心脏各诊断切面的成像质量的差异。 结果2种技术均采集容积数据64个,采集成功率均为100%。eSTIC、STIC对于标准四腔心观、左心室流出道观、右心室流出道观、三血管-气管观、腹部横切观的显示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对于动脉导管弓长轴观、主动脉弓长轴观、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观,eSTIC显示合格率均优于STIC(均为93.8% vs 7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均=11.925,P均=0.001)。eSTIC所有诊断切面重建图像的质量均优于ST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eSTIC能显著提高胎儿心脏诊断切面重建图像的成像质量。与STIC相比,eSTIC对胎儿心脏纵向诊断切面的显示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结构筛查中的应用,分析STIC技术应用于中孕期胎儿心脏检查中的最优条件及影响心脏容积数据采集成功的因素,探索后期图像快速处理的方法.方法 150例中孕期胎儿,经常规超声检查心脏结构无异常.采用STIC技术扫描获得整个胎儿心动周期的容积数据并采用“A平面旋转法”重建出左心室流出道切面(LVOT)、右心室流出道切面(RV-OT)、主动脉弓切面(LAV-AOA)、动脉导管弓切面(LAV-DA)、三血管切面(3VT)五个常用切面,根据胎心位置分为尖位四腔心组和侧位四腔心组,分析比较上述两组切面的重建率;分析影响数据采集的相关因素,如最大羊水深度、胎儿孕周、胎儿体重、胎儿心率、胎盘位置等.结果 运用STIC技术采集150例中孕期胎儿心脏容积数据成功123例(82%),未成功27例(18%).各因素对数据采集成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尖位四腔心组、侧位四腔心组两组间STIC重建率无统计学差异(x2 =0.624,P=0.891).结论 在胎儿静止状态下,其他因素对使用STIC技术采集容积数据影响较小,可获得满意容积数据.对不同体位胎儿后期图像处理,运用STIC正交平面技术可得到质量比较满意的图像.因此STIC技术可普遍用于中孕筛查期胎儿心脏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检测胎儿心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应用于胎儿心脏的最优成像条件. 方法 对130胎正常胎儿心脏分别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三维STIC容积数据采集,脱机分析后进行显示效果评分,对显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21胎胎儿完成三维容积数据采集,采集成功率为93.13%;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三维STIC容积数据采集方法整体显示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方法在不同采集条件下的显示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均在侧位四腔心切面显示最佳,二维切面在妊娠25~29周显示率较高,三维切面在妊娠20~24周显示率较高;两种方法在血管长轴相关切面显示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STIC技术应用于胎儿心脏检查较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具有优势,但需要对采集条件进行控制并熟练掌握脱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维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不同孕周产前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应用STIC技术对168例健康胎儿心脏容积数据进行采集,采用动态正交三平面模式收集9个筛查切面数据。结果 168例健康胎儿中共152例(90.47%)获满意STIC数据,采集数据时间短于二维超声采集时间(P0.05)。STIC采集的四腔心、五腔心、三血管气管、大动脉短轴、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动脉导管弓、主动脉弓、腔静脉长轴等9个平面图像满意率与二维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孕周孕妇中STIC采集的动脉导管弓、主动脉弓、腔静脉长轴等3个平面的图像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孕35+0~39+6周孕妇图像满意率较低。经分析可知,胎动频繁、背位四腔心、母体肥胖、羊水异常、肢体遮挡与容积采集满意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C技术可缩短胎儿心脏扫描时间,且处理的图像质量满意,可应用于孕妇胎儿心脏筛查,但对于孕35+0~39+6周胎儿在动脉导管弓、主动脉弓、腔静脉长轴切面的显示率稍低,主要受胎动频繁、胎儿脊柱声影及母体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正常胎儿心脏三维全容积数据后处理成像各切面的成像方法,探讨三维成像的影响因素,对比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各切面观成像率的差异.方法 147例经产后随访或超声复查证实无心脏畸形的正常胎儿,同时进行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数据采集,记录6个切面(四心腔、左室流出道、大动脉短轴、动脉导管弓、主动脉弓、下腔静脉与右房连接等)的成像情况,分析三维超声成像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各切面的成像率.结果 胎儿三维全容积数据在四心腔、左室流出道、大动脉短轴、主动脉弓长轴、导管弓长轴及下腔静脉与右房连接切面的成像率分别为95.2%、 73.5%、51.0%、45.6%、46.9%及74.8%.对成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胎位、肢体遮挡、胎盘遮挡、羊水覆盖.去除存在主要影响因素(胎位及肢体遮挡)的病例后,各切面的成像率分别为100%、93.9%、83.7%、75.5%及77.6%,前后成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无主要影响因素的病例,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四心腔、左室流出道及下腔静脉右室连接切面成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和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数据采集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因素对数据质量的影响,无主要影响因素的三维数据,心脏各切面观成像率较高,在四心腔、左室流出道及下腔静脉与右房连接三切面上可达到二维超声成像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