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A186C型梳棉机安装附加分梳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才 《棉纺织技术》2002,30(10):17-21
介绍了A186C型梳棉机附加分梳件的齿形与结构、测试与分析、使用与维护等情况 ,提出梳棉机不同部位安装附加分梳件有其各自的作用 :刺辊预分梳板有效提高棉束分离度 ,锡林后固定盖板对棉束进行预梳理 ,而锡林前固定盖板则是对梳理区的纤维层进行补充梳理 ,改善棉网内在质量。指出梳棉机安装附加分梳件是增加梳理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刺辊分梳板和锡林前后固定盖板的梳理效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费青 《棉纺织技术》1999,27(5):276-281
分析了刺辊、刺辊分梳板、锡林前后固定盖板的梳理作用和梳理工艺效果;论述了分梳板、前后固定盖板的针布规格和选用配套原则;最后强调三种附加分梳件应与吸风除尘刀、棉网清洁器相结合,提高梳棉机除杂和排除短绒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梳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梳棉机附加分梳件的应用情况 ,为了进一步推进固定盖板和刺辊分梳板的应用 ,提高纱线的质量水平 ,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定于 2 0 0 2年上半年举办“新型梳棉机附加分梳件应用技术研讨会”。有关征文及会议进展情况 ,敬请关注《棉纺织技术》期刊。为配合此次会议 ,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与温州市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决定联合发起“锦峰杯”新型梳棉机附加分梳件应用技术征文活动。现将会议征文事宜通知如下。1 征文内容(1)国内外梳棉机附加分梳件 (固定盖板和刺辊分梳板 )的现状和…  相似文献   

4.
国外新型梳棉机的附加分梳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2 0年来 ,为了提高梳棉机产量 ,提高分梳质量和除杂效能 ,除了新型针布的全面推广应用外 ,梳棉机附加分梳件的采用、提高、发展也是重要内容之一。1 锡林前后固定盖板近年来 ,锡林前后固定盖板在国外发展很快 ,首先应用固定盖板的是英国Crosrol公司 ,是前固定盖板。日本TOYODA应用后固定盖板。瑞士Rieter公司使用较晚 ,C1 /3型梳棉机第一次采用后分梳板 ,用宽 90mm的一块弧形分梳板装在后罩板中间位置 ,不久也就改为盖板式的 3根或 4根 ,而且前后都安装。以后RieterC4型梳棉机就定型为前后各装 4根固定盖…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在梳棉机产量提高的同时,具有足够的梳理度和除杂效率,采用扩大梳理面,加装分梳板、固定盖板、双刺辊、三刺辊等措施来实现。系统论述了这些措施,指出各种附加分梳件与给棉板、刺辊、锡林、盖板的主分梳作用间存在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替代,生条、成纱质量的改善是分梳板、固定盖板、回转盖板、锡林、刺辊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转移曲线得出只有提高梳棉机一次梳理的能力,才能极大地改善棉网、成纱质量,加装各种附加分梳件提高了一次梳理能力。试验表明,梳针式优于锯齿式,应以梳针代替锯齿,提高分梳件的梳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梳棉机附加固定分梳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预分梳板,后固定盖板和前固定盖板三者组装和部分组装对成纱质量的关系,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可供选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探讨梳棉机固定分梳元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梳棉机刺辊部分的预分梳板、后固定盖板、前固定盖板的发展历史、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分梳板、后固定盖板、前固定盖板隔距的合理选择范围。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梳棉机的产量,增加固定分梳元件是必须的,但相关的工艺隔距优化至关重要。认为:应重点研究固定分梳元件的齿深、齿排列及齿宽等相关参数对梳理质量的影响;梳针分梳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也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8.
《纺织器材》2005,32(6):62-63
总目次期-页针布/齿条高耐磨金属针布及可行性工艺研究1-11梳棉机盖板针布梳理工艺探讨1-15国外针布试用效果与设计特点评析1-21高速高产梳棉机用金属针布的研制1-26国产针布配套选用的实践1-33针布优选及加装固定盖板的探讨1-36罩式炉在针布齿条钢丝球化退火工艺上的应用2-14浅析整体锡林的应用要求2-18刺辊滚筒密植齿条与分梳质量的研究2-28FA212型梳棉机使用附加分梳件的实践2-31金属针布的侧磨实践2-34短针式分梳件的研发4-15国外梳棉机针布配套思路解析4-20新型高速冲淬卷生产线及配套工艺研究4-29盖板针布植针排列对梳理的影响4-32加…  相似文献   

9.
浅析梳棉机针布的选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详细分析了锡林、道夫、刺辊齿条、盖板针布、预分梳板选配原则及安装附加分梳元件——分梳板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指出随着梳棉机的高速高产,应合理选配针布齿条,而加装前后固定盖板,刺辊下预分梳板是改善梳理质量和成纱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FA212型梳棉机使用附加分梳件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了前固定盖板、后固定盖板、预分梳板和棉网清洁器在FA212型梳棉机上的分梳效能,对这4种附加分梳元件的工艺配置及改善半成品、成纱质量进行了试验分析,并提出了安装附加分梳元件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机采棉梳理质量,介绍机采棉的原料特点、梳理工艺配置以及对梳理质量的要求,分析机采棉梳理中易出现短绒率高、棉结杂质排除不充分的原因,运用新型梳理器材进行实践并对比数据。指出:机采棉因含杂率高、各类疵点多等问题导致其成纱强力低、结杂大;采用AT型薄尖加密刺辊、NS型双阶锥齿锡林针布、锥齿高密度锡林针布、大排杂BNT型高密度弹性盖板针布等新型梳理器材,增加梳理齿密,改善排杂能力,明显提高机采棉梳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锁廷 《纺织器材》2003,30(3):15-18
分析了毛纺精梳机的梳理过程,重点阐述了影响圆梳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选择参数时应考虑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新型梳棉机梳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TC11型、C70型、MK系列梳棉机的技术性能、驼峰形针布和新型梳棉机除尘系统的特点,指出了新型梳棉机梳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新型梳棉机梳理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优化喂入机构,采用模块化技术,抬高锡林中心,缩小锡林直径,增加工作机幅和提高锡林速度等,最终使梳棉机的有效梳理面积增加,实现梳棉机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4.
探讨牵伸工艺与梳理工艺。论述了牵伸工艺与梳理工艺的关系。介绍了梳理技术的组成,针对梳理元件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梳棉工艺,分析了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给棉板梳理工艺长度、锡林刺辊线速比、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认为:梳棉工艺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梳理度、梳理强度与转移的关系,梳理元件的锋利度、粗糙度、耐用度等是工艺的基础,应遵循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的工艺原则,优选工艺,从而提高棉纱的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清梳联高产梳棉机用针布齿条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当代清梳联高产梳棉机对关键梳理元件的要求,从配用的锡林、道夫针布齿条的设计、原材料选用,制造精度,淬火硬度入手分析了国内外的现状及差距,并通过对国外知针布公司的相关介绍,为我国针布齿条制造技术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梳理器材对差别化纤维的梳理效果。通过试验,对比介绍了不同的锡林针布、盖板针布、道夫针布及附加分梳元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梳棉工艺和不同的纤维,确定了较好的工艺参数以及针布使用保养周期。在差别化纤维梳理器材的选择上,在保证有效梳理的同时,要保证纤维的顺利转移,针布密度一般偏大控制。  相似文献   

17.
梳棉机预分梳对梳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梳棉机后罩板处加装带有固定盖板的吸风装置,在刺辊下采用只加小漏底、锯齿分梳板和小漏底、梳针分梳板和小漏底三种配置,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刺辊不同速度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当刺辊预分梳加强时,附加吸风装置排除短绒和杂质的能力加强,生条和成纱质量也有所提高,其中,刺辊速度采用1080r/min时,加装锯齿分梳板优于加装梳针分梳板,刺辊速度采用1470r/min时,加梳针分梳板优于加装锯齿分梳板,试验还证明,梳针分梳板对于减少杂质破碎有利.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地分析、判断梳棉机的梳理质量,介绍了梳理度和梳理强度两个概念、梳理度的计算方法和提高措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分析了针齿锋利度、隔距、锡林速度、附加分梳件等因素对梳棉机梳理强度的影响,探讨了采用仪器分析法和感官分析法测试梳理强度的具体操作方法。指出:梳理度是参考指标,计算得到的梳理度指标不能真实反映梳棉机的实际梳理质量,必须通过梳理强度的测试分析准确地判断梳理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概述现代国外梳棉机及梳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现代梳棉机的结构特点和发展历程来看,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金属针布崭露头角,梳棉机单产从3kg/h~5kg/h迅速提升至30kg/h~50kg/h;第二阶段,梳理技术、梳理理念、控制检测技术长足发展,功能和结构不断改进和完善,理论产量达到了80kg/h左右;第三阶段,高速高产化、智能化、模块组合,理论产量甚至达到了260kg/h~280kg/h。认为: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梳棉机的结构布局进入成熟阶段,未来将从单一的机械设备向机械、电气、网络高度统一的智能化加工单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