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已被人们广泛采用的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器等消极迎雷的方法统称为传统避雷。传统避雷一旦遭受雷击,雷电流强度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雷电压高达数万至数千万伏,在瞬间可产生高达20000℃的温度和100个大气压的物理现象。所以传统避雷防护范围小(地面防护角度为45°),而且雷击仍不可能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文科技的快速发展,水文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水文站的雷电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广东省水文局东桥园水文站所处环境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水文站雷电的防御方法和措施,直接雷击的防护主要把办公楼、缆道房和铁塔的接地做成闭合环行共用接地,并在建筑物天面安装避雷带和避雷针;感应雷击的防护采取对电源线和通信网络系统安装电涌保护器、屏蔽和等电位连接等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百龙滩电厂厂区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避雷针、避雷带加短避雷针的引雷作用合带来落雷次数增加、感应雷害严重等问题。此外,避雷带加短避雷针的雷电接闪点与被保护建筑楼顶层有人活动(办公)空间或有电子弱电设备成放空间之间的距离大近,还存在雷击电磁脉冲危害的隐患。头部分裂均压针式新型避雷塔专利产品(专利号:ZL00247945.1)可以减少落雷次数,拉开雷电接闪点与被保护楼顶层之间的距离,有效减弱雷电磁场强度。在防直击雷的同时,也应注意防止被保护建筑搂内的供电电源设备、电子弱电设备等被感应雷过电压损坏。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机综合自动化装置在水电站的日益普及,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微机监控、保护设备在水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的同时,对水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的过电压保护也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介绍了雷电对株树桥水电站微机监控二次设备的主要危害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二次的避雷防雷措施雷击导致的过电压防护的见解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谢武 《中华建设》2006,(10):67-68
现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建筑材料应用以及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计算机信息、通信、电力、地铁等网络日益密布,发生的建筑雷击事故数不胜数,城市防雷被列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建筑物没有避雷装置或避雷设施不达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历史统计分析资料,在雷击损坏  相似文献   

6.
1 概况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供电系统及自动化设施设备的防雷问题愈来愈突出,因缺少防避雷系统或系统措施不完善,造成雷雨季节供电系统或自动化设施设备遭雷击破坏,导致系统瘫痪的事故屡有发生,白龟山水库防避雷电系统,就是在总结吸取以往系统设备屡遭雷击破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作为一座以防洪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  相似文献   

7.
戴春祥 《江苏水利》2005,(11):20-20,22
1微机监控系统产生雷击原因与危害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微机监控技术在水闸工程得到广泛应用.水闸微机监控系统主要分为:微机检测、微机控制和视频系统,包括计算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电控设备、智能电气仪表、各种水位压力传感器、摄像头和相应网络设备线路等组成.由于水闸工程大多选址在边远偏僻处,周围无高层建筑,极易受到雷击的侵害,特别是雷雨季节,雷电损害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在水闸工程中,由于雷击的原因,往往会造成微机监控系统故障,给工程安全运行和管理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8.
人们早已知道雷电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危害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 ,应对不同的雷击形式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以避免或减轻其危害。通常雷击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电子设备主要应防范感应雷。在工程实践中 ,感应雷入侵电子设备主要有以下 3条途径 :①雷电的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 ;②由交流供电电源线路入侵 ;③由通信信号线路入侵。现代防雷技术 ,包括防止直接雷击 ,防止和抑制雷电电磁脉冲两大方面 ,基本内容就是令雷击能量安全地泄放 ,防雷是疏导 ,而不是堵雷或消雷。电子设备耐压较低 (一般只有几伏…  相似文献   

9.
聂学岭 《治淮》2003,(11):21-22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雷电发生时时间极短(微秒级),能量大,对通信设施和设备的危害极大。淮河流域属于多雷地区,据统计资料,平均年雷暴日为40~50d,平均年雷暴时为150~200h。此地区的雷电种类主要有直击雷、球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4种。直击雷是雷电与地面、树木、铁塔或其它建筑物直接放电形成的,这种雷击的能量很大,雷击后一般会留下烧焦、坑洞、突出部分被削掉等痕迹。球雷是一种紫色或灰紫色的滚动雷,它能沿地面滚动或在空中飘动,能从门窗、烟囟等孔洞缝隙窜入室内,遇到人体或物体容易发生爆炸。感应雷是指感应过压。雷电在电线或…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渠道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防灾减灾和节水灌溉能力,赋石灌区建立了渠道信息化监控系统。虽然在工程设计上采取了多项雷电防护措施,但运行几年来,各站点现地信息化电子设备屡屡遭到雷击破坏;管理处根据雷电的各种耦合途径、耦合通道及其危害机理,分析雷电损害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关应对措施,防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