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广泛应用在图像处理任务中,参考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小规模卷积神经网络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算法。卷积操作和并行的多尺度输入能学习到丰富和细微的图像失真特征,首先利用高斯图像金字塔获取不同尺度的失真图像做为4路小规模单层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经过卷积和池化处理后,输出4路特征矢量,把学习到的特征矢量融合后,通过全连接回归映射为图像质量预测分数。参数优化分2个阶段完成,提高了模型精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网络模型简单有效,提出的算法性能高于当前主流算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图像中所隐藏的特征信息,提出将低级维度特征融合在全连接层,构建出融合了高低级维度特征的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首先构建一个传统的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在两通道上设置不同大小的卷积核,将双通道的池化层分别连接到全连接层,同时将两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的第一池化层提取的特征也直接送到全连接层,使提取得到的初级和高级特征图在全连接层上进行融合,融合后的数据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不同算法在fashion-mnist和CIFAR-10数据库上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获得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图像中的噪声会提高图像特征信息提取难度,影响图像识别时的细节保留效果,为此提出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医学图像感兴趣区域识别方法。分析医学图像主要噪声来源,构建噪声模型,利用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计算图像全部像素的加权平均值,完成图像去噪处理;通过图像求反、对比度增加和灰度调节等操作增强图像细节信息;利用局部区域特征提取方法获取图像基础纹理特征,包括灰度、平滑度与熵值等;建立具有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区域建议网络对其改进,通过该网络确定识别的候选区域,将图像特征作为网络输入,经过不断学习迭代,输出最终感兴趣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提高图像质量的基础上,识别出的感兴趣区域较为完整,包含的有用信息更多。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无人机目标分类方法效率低、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适应性差等问题,通过对无人机自身特点和现有分类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引入注意力机制优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无人机分类方法.设计多组对比实验,根据实验效果设计出模型结构为3层卷积层、3层池化层、2层全连接层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最优的无人机目标分类模型,再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对特征图元素进行加强和抑制,引入批归一化层加速模型收敛,提升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和批归一化层优化后的无人机目标分类模型的识别率达到92.44%,较优化前提升1.5%,相比于其它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识别率高、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可以基本满足实际场景中无人机目标分类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图像单失真类型判定算法对部分失真类型判定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单失真类型判定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裁剪以得到固定尺寸的图像块,并对图像块进行Haar小波变换从而得到高频信息图;然后,将图像块与对应的高频信息图分别输入到不同通道卷积层中以提取深层特征图后,对深层特征进行融合并输入到全连接层中;最后,将全连接层最后一层的值输入到Softmax函数分类器中得到图像单失真类型概率分布。LIVE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图像单失真类型判定准确率达到了95.21%,并且对JPEG2000和快速衰落失真这两种失真类型的判定精度相较用于对比的其他五种图像单失真类型判定方法分别提升了至少6.69个百分点和2.46个百分点。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判定出图像中存在的单失真类型。  相似文献   

6.
谢玲莉 《计算机时代》2021,(10):72-74,82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智能化,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同时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校园环境,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智慧校园人脸识别.文章对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和输出层的原理及实现进行了阐述,训练了olivettifaces人脸数据库小样本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误差率降低到5%以下.用数据库中注册的人脸图像与摄像头实时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时,效果良好,能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高纬度地区云雪卫星图像的识别准确率,提出了密集连接空洞卷积神经网络与空洞卷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云雪卫星图像识别研究。该方法首先采用常规卷积层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特征图,然后采用多个密集块和过渡层对特征图进行处理。其中,密集块中采用跨层连接的方式实现了网络中所用层的特征传递,使得大量云雪特征得到重用,同时减轻了训练过程中的梯度消失问题。密集块中的卷积核采用空洞卷积,在减少参数量的同时扩大局部感受野,对云雪的光谱信息进行特征提取。最后,该方法采用平均全局池化层与全连接层得到云雪图像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提高卫星云雪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标识别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问题. 为了提高目标识别的效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多层特征提取的目标识别方法. 该方法将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在网络的每个全连接层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将得到的特征依次输入到分类器,对输出结果进行比较. 选取经过修正线性单元relu函数激活的低层全连接层作为特征提取层,比选取高层全连接层特征提取的识别率高. 本文构建了办公用品数据集,实现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多层特征提取的办公用品识别系统. 选择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relu6层作为特征选取层,选择最优训练图像数量和最优分类器构建系统,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参数规模越来越大导致难以在计算与存储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上大规模部署的问题,提出一种降低参数规模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压缩方法。通过分析发现,卷积层参数量与输入输出特征图数量以及卷积核大小有关,而全连接层参数数量众多且难以大幅减少。通过分组卷积减少输入输出特征图数量,通过卷积拆分减小卷积核大小,同时采用全局平均池化层代替全连接层的方法来解决全连接层参数数量众多的问题。将上述方法应用于LeNet5和AlexNet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组合压缩方法对LeNet5模型进行最大压缩后,参数规模可减少97%,识别准确率降低了不到2个百分点,而压缩后的AlexNet模型参数规模可减少95%,识别准确率提高了6.72个百分点,在保证卷积神经网络精度的前提下,可大幅减少模型的参数量。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工程》2017,(10):216-221
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难以对图像的每个像素进行语义识别,较难从像素层面分解出图像的不同类别。为此,提出一种端到端的全卷积深度网络,以实现高分辨航拍图像像素级的语义分割及识别。通过全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强度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分别采用独立通道进行处理,在全卷积神经网络的最终层合并2个通道,并对每个像素进行全连接像素级标注,利用条件随机场作为后期处理方法平滑相似区域,同时保留图像中的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视觉语义分类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航拍图像像素级分类上的准确率更高,识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带噪面罩语音识别率低的问题,结合语音增强算法,对面罩语音进行噪声抑制处理,提高信噪比,在语音增强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维纳滤波法,通过谱熵法检测有话帧和无话帧来更新噪声功率谱,同时引入参数控制增益函数;提取面罩语音信号的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作为特征参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训练和识别,并在每个池化层后经局部响应归一化(LRN)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带噪面罩语音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2.
Zhao  Baiting  Dong  Xiao  Guo  Yongcun  Jia  Xiaofen  Huang  Yourui 《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2022,54(1):347-368
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 - The pooling layer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reducing the feature dimension and parameters of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 but it will cause different degrees of...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遥感影像自动无缝拼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百幅无人机影像自动无缝拼接技术,以黄淮海平原的3个典型区为实验对象,基于航拍影像质量评价,运用特征的控制点配准算法和图像灰度融合的对比度调制法,开展上百幅多航带影像快速拼接实验。结果表明,航片质量最好的是洪泽湖地区,航带和影像扭曲度不高,其次是白洋淀地区,而黄河口地区的航高差值、航带弯曲度和最大旋转度相比较高,说明航带扭曲度高,航片偏移中心线的程度较大。以江苏省洪泽湖区QuickBird影像和实地监测点与航片做精度验证高达81.26%,说明此技术是可靠和可行的,对无人机航拍影像拼接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超分辨率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经典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分辨率(SRCNN)方法存在重建图像纹理结构模糊以及网络模型训练收敛过慢等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在SRCNN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通道卷积的图像超分辨率(MCSR)算法。方法 通过增加残差链接,选择MSRA初始化方法对网络权值进行初始化,加快模型收敛;引入多通道映射提取更加丰富的特征,使用多层3×3等小卷积核代替单层9×9等大卷积核,更加有效地利用特征,增强模型的超分辨率重构效果。结果 MCSR迭代4×106次即可收敛,在Set5与Set14数据集上边长放大3倍后的平均峰值信噪比分别是32.84 dB和29.28 dB,与SRCNN相比提升显著。结论 MCSR收敛速度更快,并且可以生成轮廓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超分辨率效果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已成为近年来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研究的热点。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SRCNN)方法网络层少、感受野小、泛化能力差等缺陷,提出了基于中间层监督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图像重建的质量。方法 设计了具有中间层监督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该网络共有16层卷积层,其中第7层为中间监督层;定义了监督层误差函数和重建误差函数,用于改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梯度消失现象。训练网络时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图像重建3个步骤,采用不同尺度因子(2、3、4)模糊的低分辨率图像交叉训练网络,以适应对不同模糊程度的图像重建;使用卷积操作提取图像特征时将参数pad设置为1,提高了对图像和特征图的边缘信息利用;利用残差学习完成高分辨率图像重建。结果 在Set5和Set14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并和双三次插值、A+、SelfEx和SRCNN等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在主观视觉评价方面,本文方法重建图像的清晰度和边缘锐度更好。客观评价方面,本文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分别提高了2.26 dB、0.28 dB、0.28 dB和0.15 dB,使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重建图像耗用的时间不及SRCNN方法的一半。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得了更好的主观视觉评价和客观量化评价,提升了图像超分辨率重建质量,泛化能力好,而且图像重建过程耗时更短,可用于自然场景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图像分辨率低,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图像丢失、不清晰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图像帧间补偿。首先依据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图像帧间补偿模型,其次采用稀疏自编码与线性解码方式提取出该补偿模型的图像特征,再通过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特征做映射处理,最后根据稀疏算法重建图像帧分辨率,使图像帧间得到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帧补偿实训可以有效提高图像帧分辨率,解决图像丢失问题,实现了图像高清晰化。  相似文献   

17.
人脸图像的年龄和性别识别是人脸分析的重要任务,在真实多变场景下完成识别依然面临挑战。改进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将首层大尺寸卷积核替换为级联3[×]3卷积核;采用跨连卷积层融合中层和高层抽象特征;加入Batch Normalization(BN)层,设置较高的学习率和较小的Dropout比率;采用1[×]1卷积核与全局平均池化(Global Average Pooling)取代全连接层。实验表明,所提方法与主流的年龄性别识别方法比较具有较好的识别率,在Adience数据集上,年龄识别精度达到89.8%,性别识别精度达到93.3%。  相似文献   

18.
现有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的方法,存在训练数据量不足、局部图像块失真分数不能确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卷积网络训练方法,在考虑信息熵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基础上,将LIVE数据集中的失真图像进行分块处理,扩大训练集。同时,用分块后的信息熵代表不同分块对失真图像的质量影响程度,并根据该信息熵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进行了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预测结果更为接近人类视觉感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表情识别在商业、安全、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面部表情对其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需要手工提取特征且准确率难以保证。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因其良好的自学习和泛化能力得到广泛应用,但还存在表情特征提取困难、网络训练时间过长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卷积神经网络的表情识别方法。方法 首先对面部表情图像进行人脸定位、灰度统一以及角度调整等预处理,去除了复杂的背景、光照、角度等影响,得到了精确的人脸部分。然后针对表情图像设计一个具有两个并行卷积池化单元的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细微的表情部分。该并行结构具有3个不同的通道,分别提取不同的图像特征并进行融合,最后送入SoftMax层进行分类。结果 实验使用提出的并行卷积神经网络在CK+、FER2013两个表情数据集上进行了10倍交叉验证,最终的结果取10次验证的平均值,在CK+及FER2013上取得了94.03%与65.6%的准确率。迭代一次的时间分别为0.185 s和0.101 s。结论 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以在控制深度的同时扩展广度,提取更多的表情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针对数量、分辨率、大小等差异较大的表情数据集,该网络模型均能够获得较高的识别率并缩短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