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研究越来越多,硫代硫酸盐浸金溶液中金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验分别采用直接酸化-活性炭吸附法、铁还原-活性炭吸附法、火试金富集法、过氧化氢氧化-酸化法、液溴氧化-酸化-活性炭吸附法及过氧化氢+液溴氧化-活性炭吸附法等多种方法测定硫代硫酸盐浸金溶液中的金量,最终确定过氧化氢+液溴氧化-活性炭吸附法测定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度高。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4. 34%~7. 31%,加入标准物质回收率96. 00%~102. 00%,且方法简单,适合样品的批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胡宪 《黄金》2009,30(11):57-59
针对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金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对试样焙烧、活性炭加入量等影响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总结。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2%,回收率达到94.29%~98.86%。  相似文献   

3.
高品位样品中的金含量一般采用火试金法和碘量法测定,影响因素多。火试金法易挥发出大量的铅,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碘量法在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是很明显,对经验要求比较高。本方法对50μg/g-1000μg/g左右含量的样品采用逆王水、正王水溶解样品,活性炭吸附金,再经炭化、灰化、蒸酸,用硫脲络合其中的金,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此方法用原子吸收直接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提高了样品结果的可靠性;操作简单,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金含量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何炼  肖刚 《冶金分析》2013,33(3):69-72
研究了采用火试金法直接测定冰铜中的金的含量,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氧化铅加入量达到铜量的35倍、硼砂加入量为15 g、溶剂样品与Na2CO3比为1∶0.7的条件下,且熔融温度为1 100 ℃、恒温温度为1 200 ℃、恒温时间为30 min时样品富集分离熔融制备的铅扣效果最好。分析了5个冰铜实际样品,并与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分析冰铜中的金含量时,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值相吻合,加标回收率为90%~107%。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4.9%。  相似文献   

5.
试样经王水分解后,加入三氯化铁溶液3.0 m L,聚氨酯泡沫塑料吸附,低浓度硫脲溶液解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化探样品中的微量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金测定范围为0.10~500.00 n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33%~9.01%,加入标准物质回收率为94.0%~108.0%。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量低品位矿石中金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对其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计算,找出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某低品位金矿石样品,采用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量其金含量并计算扩展不确定度为0.68±0.10ug/g。研究发现活性炭吸附-碘量法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样品滴定过程消耗标液体积和重复性测定。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金、铂、钯含量极低,测定前必须进行有效分离。实验采用氯化钠、浓盐酸和饱和高锰酸钾分解混合液冷浸取分解试样,聚氨酯泡沫塑料富集、灰化,残渣王水溶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区域地球化学样品中的超痕量金、铂、钯。该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Au 0.039 ng/g、Pt 0.040 ng/g、Pd 0.058 ng/g,加入标准物质回收率为95.6%~102.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3%~8.20%。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8.
陈祝海 《冶金分析》2020,40(2):29-35
活性炭作为金的良好吸附剂广泛地应用在氰化提金生产工艺中,因此对活性炭吸附金性能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参考氰化提金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模拟活性炭吸附氰化液中金的工艺过程,基于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建立活性炭吸附金容量的测定方法。通过考察一系列对吸附金容量测定的影响因素,优化和确定了测定方法的条件:吸附振荡时间为16h,吸附溶液体积为150mL,活性炭粒度在0.074mm以下,振荡器转速为200r/min,吸附溶液pH值为11.5,振荡温度为(30±1)℃,吸附溶液中氰化钠质量浓度为0.2g/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了2个活性炭实际样品的吸附金容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4.2%和4.8%。并对不同活性炭的吸附金容量情况与碘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方法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陈祝海 《冶金分析》1982,40(2):29-35
活性炭作为金的良好吸附剂广泛地应用在氰化提金生产工艺中,因此对活性炭吸附金性能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参考氰化提金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模拟活性炭吸附氰化液中金的工艺过程,基于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建立活性炭吸附金容量的测定方法。通过考察一系列对吸附金容量测定的影响因素,优化和确定了测定方法的条件:吸附振荡时间为16h,吸附溶液体积为150mL,活性炭粒度在0.074mm以下,振荡器转速为200r/min,吸附溶液pH值为11.5,振荡温度为(30±1)℃,吸附溶液中氰化钠质量浓度为0.2g/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了2个活性炭实际样品的吸附金容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4.2%和4.8%。并对不同活性炭的吸附金容量情况与碘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方法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评价金红石品位时,常需要知道金红石的主次组分含量。金红石样品中二氧化钛含量很高,属于难熔化合物,在采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时熔融片容易破碎和炸裂。实验在对稀释比和熔融温度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合适质量的玻璃成型剂二氧化硅,成功地制备了金红石熔融片,实现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金红石样品中Fe2O3、TiO2、MnO、SiO2、Al2O3、CaO、MgO、K2O等主次组分的测定。采用钛铁矿标准样品、辉长岩标准物质及高纯试剂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研磨后混合均匀,配制成具有一定含量梯度的10个金红石合成样品绘制校准曲线,采用数学校正公式进行基体效应和谱线重叠校正,各主次组分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9。按照实验方法对由钛铁矿标准样品和高纯试剂二氧化钛按比例混合配制得到的金红石合成样品中的主次组分进行测定,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2%~1.6%。采用实验方法测定由钛铁矿标准样品和高纯试剂二氧化钛按比例混合配制得到的2个金红石合成样品,主次组分的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由标准样品认定值计算得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林园 《冶金分析》2018,38(3):41-45
足金样品的检测有着广泛市场需求,但常用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于铅、镉质量分数均小于0.0001%的足金样品无能为力,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标准加入校正-内标法不能用于银、铜含量高(质量分数均大于0.001%)的足金样品检测。采用王水溶解样品后直接用乙酸乙酯萃取,以2%~5%(体积分数)硝酸为测定介质,建立了ICP-MS测定纯度为99.9%~99.999%足金中铜、银、铅、镉4种主要杂质元素的方法。干扰试验表明,足金中高含量银对测定铜、铅、镉没有干扰。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4,方法测定下限为0.01~0.19μg/g。将实验方法应用于足金实际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3%~2.6%,加标回收率为99%~105%。采用实验方法对3种纯度(99.9%、99.99%、99.999%)足金样品中的铜、银、铅和镉进行测定,测得结果分别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ICP-MS标准加入校正-内标法基本一致。方法可实现纯度为99.9%~99.999%足金中银、铜、铅、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封闭溶样活性炭吸附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中的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酸-硝酸-氯化钠-氟化氢铵-高锰酸钾溶样体系,于沸水浴中封闭溶解矿样,经活性炭吸附柱动态吸附金,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对国家标准物质进行分析,其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方法检出限为0.02μg/mL,精密度RSD为0.90%~4.18%。该方法简便、快速,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金矿石中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洁  阳国运 《冶金分析》2018,38(11):18-23
金矿石中金的含量较低,测试中往往需称大样分析,若稀释比例过大,则会引起测定误差的增加。实验详细比较了样品稀释因子为500~2500时,强度比值定量校正法(采用离线内标加入方式,以下简称离线内标法)和校准曲线校正法(采用在线内标加入方式,以下简称在线内标法)两种方法校正对金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RE)分别为-1.9%~-0.3%和-11.9%~3.4%。在样品稀释因子为1000时,若采用离线内标法校正,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3.9%~3.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90%~2.7%,优于在线内标法的相对误差-9.0%~4.1%,相对标准偏差(n=6)为2.1%~6.8%。这说明采用离线内标法校正可以更为有效的消除因溶液大比例稀释引起的分析误差。管路清洗试验表明,以3g/L硫脲溶液在线清洗进样管路30s可有效消除测试过程中金的记忆效应。据此,采用50%王水(V/V)分解金样品,以钯为内标采用离线内标法进行校正,实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金矿石中金的测定。方法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8,线性范围为2~200μg/g,方法检出限为0.012μg/g。按照实验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金矿石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王水分解-活性炭吸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80%~1.9%。  相似文献   

14.
矿石中金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王水溶解,使其形成氯金酸后再用原子吸收法或容量法进行测定,但是氯金酸溶液稳定性容易受温度、酸度、浓度、外界条件和容器吸附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氯金酸溶液的稳定性可用碱金属使其生成相对稳定的氯金盐,但未真正实践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氯金酸钠代替氯金酸做标准溶液测定矿石中金含量的方法,应用本方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放置3~4个月未出现还原偏低现象。该方法采用活性炭吸附柱富集金,用王水溶解,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得氯金酸钠溶液。采用原子吸收法,在日立Z-2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金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可靠,误差较小,稳定性好;测定的绝对灵敏度可达0.025 μg/g,测定范围为0.04~1 000 μg/g,适合用于大批量地质矿石样品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电子废弃物中金含量高,传统分析方法操作手续繁杂,分析时间长且对技术要求较高。实验方法采用王水将一定量的含金电子废弃物溶解后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依据金含量高低分取一定体积样品溶液于烧杯中保持介质酸度为5%~30%,加入1.5g活性炭进行静态吸附,然后将活性炭与微晶纤维素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采用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其中金的含量。活性炭吸附使电子废弃物大量的基体物质与金分离,从而使分析样片基体主要由活性炭和微晶纤维素组成,由不同分析样品制成的分析样片基体组成基本相同,同时采用金谱线背景作为内标进一步校正基体效应。选择Au-Lα谱线,Ge晶体和适当的PHA范围消除了谱线干扰,方法的检出险为5μg。对3个不同金含量的电子废弃物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1.3%~2.0%。对电子废弃物样品的分析结果经与氢醌滴定法对比,基本一致。实验方法避免了化学湿法中高温灰化、滴定等繁杂的手工操作,可以应用于电子废弃物中含量在0.x~xx.xg/kg范围内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陈小燕  吴勇  吕茜茜 《黄金》2016,(4):74-76
研究建立了火试金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硒物料中金的方法。样品挥发除硒处理后经火试金法富集得到金银合粒,分金后金粒用王水溶解,且在王水介质中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0%~3.3%,加入标准物质回收率为95.0%~103.5%。  相似文献   

17.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强酸性介质中,经动态活性炭吸附柱装置分离沉淀、富集金,用1%硫脲-盐酸溶液解脱,以抗坏血酸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金,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宽(0~100ngmE)、检出限低(0.16×10^-19)、准确度(RE〈12%)和精密度(RSD〈25%)良好,适合批量化探样品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