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群 《内科》2010,5(6):597-598
目的研究难治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疗效情况。方法观察60例难治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并与67例普通高血压组进行对照分析;联合四种以上降压药物,并逐渐调至合适剂量,观察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结果难治性高血压组肥胖、有家族遗传背景、发病年龄小于55岁者、非杓型血压、高脂血症、C-反应蛋白偏高者例数均高于普通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联合治疗后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经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选择联合多种药物治疗,降压效果仍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共入选6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析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难治性高血压临床误诊率高,药物不合理应用常见,易并发靶器官损害。结论难治性高血压发病原因多样,临床医师通过合理的思维方法,降低误诊率,配合适宜的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提供帮助.方法 对2008~2010年我科11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和112例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55±14.5)岁;对照组中,男性64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6±13.9)岁.难治性高血压组中继发性高血压38例(33.9%),对照组中继发性高血压9例(8.1%)(P<0.01).难治性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22例(19.6%),并发肾功能不全25例(22.3%),对照组上述结果分别为9例(8%)(P<0.05)和10例(8.9%)(P<0.01).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影响因素较多,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是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难治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方法:对126例经内科常规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人,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指导下的个体化联合药物治疗方案。结果:显效106例(84.12%),有效16例(12.69%),有效率为96.81%,无效仅3.2%(4例)。结论:针对具体病人进行病因,类型,特点分析并正确选择用药,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6.
难治性高血压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高血压(R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常伴有较严重的靶器官损伤和高发心血管风险,治疗十分棘手。2008年美国心脏学会发布了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指南,并将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为: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持续增加[1],其中,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使血压难以控制达标,从而成为高血压临床治疗的难点。此类患者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和总死亡等不良事件的相对风险是血压控制良好者的2.3倍[2],有效识别及合理治疗RH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 RH的定义根据我国2013年发布的《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RH定义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002年伞国普查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当时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近年尚未进行全国普查,估计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近2亿。当前我国高血压控制率很低,约为6.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社区医院慢性病联合门诊对难治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30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以慢性病联合门诊为依托,由全科医师根据拟定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门诊治疗和随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24小时平均血压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干预,除吸烟外,观察组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慢性病联合门诊转诊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较常规门诊转诊的患者血压达标率更高(P0.05)。当药物治疗种类两种或以上时,联合门诊就诊的患者血压达标率较高(P0.01)。结论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慢性病联合门诊的诊疗模式能更好地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高血压在全世界已成为引起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2]),估计全国高血压患者有2.7亿,心血管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危险因素。部分高血压患者在规律服用3种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其中1种是利尿剂)后,血压仍持续高于140/90mmH g(1mmH g=0.133kP a),将这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定义为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3])。我国目前尚缺乏关于RH患病率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RH患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5%~20%~([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的高龄患者难治性高血压(RH)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该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非透析CKD合并高血压的高龄患者642例,其中RH患者156例,非RH患者486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血压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H的影响因素。结果 RH的患病率为24.30%,RH组糖尿病肾病%、BMI、血肌酐(Scr)、空腹葡萄糖(FPG)、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钠、24 h尿蛋白定量、降压药使用种类、超敏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非RH组(P<0.001),RH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非RH组(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BMI、eGFR、Hcy、24 h尿蛋白定量、CRP为R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RH患者发病率较高,可引起RH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其中独立高危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难治性高血压是全科医生乃至高血压专科医生面临的常见问题, 占高血压患者的20%~30%。评估是否为难 治性高血压必须以正确的血压测量为前提, 同时还应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有依从性差、生活模式不良及药物匹配不 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可能。难治性高血压常有多种病因, 继发性高血压是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 原因, 寻找病因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极为重要。难治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治医生的经验, 成功的治疗必须建立在对临床资料进行充分评估和积极而全面干预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难治性高血压(RH)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特殊高血压类型。RH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血压测定操作规范、患者依从性、白大衣效应、继发性高血压等。近年来,RH靶器官损害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RH,选择有效的降压方案,对于改善RH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RH目前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RH的诊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98例难治性高血压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引起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提高此类高血压的处理对策。方法 :将确定为难治性高血压的病人 ,进行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查 ,进行了为期 6个月的跟踪随访和规划治疗 ,最终确定引起病人血压控制困难的主要因素。结果 :引起病人血压控制困难的因素分别为用药方案欠合理占2 2 % ,顺从性差占 19% ,存在潜在继发性高血压因素 4 % ,白大衣性等高血压占 6 %。同时 ,难治性高血压病人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血管紧张素Ⅱ、儿茶酚胺水平也明显高于非难治性高血压和正常对照组。规划治疗提高了高血压的控制率。部分原因可能与更多使用了阻断AT1受体和α1受体的药物有关。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的因素较多 ,要对病人认真分析 ,动态随访并增强其治疗随从性 ,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同时 ,神经内分泌免疫因子可能参与了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 ,其检测可能有利于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高血压(RH) 是一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进展的高血压,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文章对顽 固性高血压的定义、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详细的总结。难治性高血压在治疗要强调个体化,需要仔细地甄别病 因、继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及家庭血压测量需作为重要的诊断手段。合理、最佳、可耐受剂量的多种药物联 合治疗( 包括利尿剂) 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RH)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9—2014-9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4例,其中RH 208例,NRH 96例。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肾素活性、醛固酮等指标,进行心脏超声检测;比较RH与NRH组间各生化指标、肾素活性、醛固酮、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房、室间隔厚度差异。 结果 1.RH患者与NRH患者相比,在血糖、肾素活性、醛固酮/肾素(ARR)、病程、BMI、eGFR、尿酸、左房、室间隔厚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后退法显示:肾素活性(OR=1.251,P=0.00)、血糖(OR=1.223,P=0.061)、BMI(OR=1.106,P=0.008)、病程(OR=1.045,P=0.001)与难治性高血压独立相关。3.在RH患者中,不同年龄组别间在病程、BMI、血糖、吸烟、肾素活性、eGFR、室间隔厚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gPRA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3,P=0.000);LgPRA与eGFR呈负相关,r=-0.164,P=0.018;LgPRA与肌酐呈没有明显相关。结论 RH患者合并多重相关因素,青年RH患者明显靶器官损害与高肾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湛贤 《内科》2015,(1):55-57
目的探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其自编问卷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2.68%(295/5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者月收入高和支持利用度高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并发症种类多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给予患者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及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鼓励,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减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血压最佳治疗情况调查难治性高血压亚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高血压最佳治疗情况调查(HOT-CHINA)研究中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和特征。方法对HOT-CHINA研究(2001-04-2002-02)中入选患者(n=54590)治疗情况进行再分析。结果 HOT-CHINA研究人群中难治性高血压占1.9%。与非难治性高血压相比,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男性多见(65.6%比60.2%),年龄较小[(59.5±13.0)比(61.8±12.3)岁],体质量指数较高[(24.8±3.5)比(24.0±3.4)kg/m2],病程长,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分别为(6.60±2.69)比(5.99±2.12)、(5.67±1.63)比(5.32±1.24)、(2.15±1.32)比(1.96±1.09)mmol/L],3级高血压多见(71.1%比27.2%)。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患病率均高于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P<0.01)。结论难治性高血压多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或临床情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要尽早联合用药,控制血压达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致高血压物质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难治性高血压的维持性血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灌流组及对照组,分别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和透析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降压药使用、血肾素活性(PRA)、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甲状旁腺素(PTH)、醛固酮(Ald)等致高血压物质及血肌酐(Bcr)、磷(P)的变化.结果 伴难治性高血压血透患者存在高水平的PRA、ET 、ATⅡ、PTH、Ald、β2-MG;16周后,两组Bcr、P、β2-MG、Al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组ATⅡ、E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PTH 均有明显下降,灌流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PRA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灌流组血压下降,降压药种类使用减少,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血压及降压药使用种类有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灌流组对致高血压物质的清除优于对照组,有明显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危害较大。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对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诊断需要明确或排除包括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等多种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有效的降压治疗一方面需要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善,另一方面要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血浆肾素水平调整药物剂量,并加用醛固酮拮抗剂等其他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