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探讨童年期体质量指数(BMI)轨迹与多基因遗传风险对男女童青春期发育启动的影响,为儿童青春期发育偏离早期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蚌埠市2所城区小学的1 263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建立儿童生长发育队列.于2016年3月进行基线调查,2017-2019年分别开展随访调查,共纳入997名学生,包括身高、体重,计算BMI、女童乳房Tanner分期和男童睾丸容积.采用群组轨迹模型识别童年期BMI生长轨迹,使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分析童年期BMI轨迹对男女童青春期发动的影响.根据测得的17个青春期相关SNP计算多基因遗传风险.结果 BMI轨迹分为3类,分别为持续正常组、持续超重组和持续肥胖组.控制协变量后,仅在低青春期发育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组男童中观察到与持续正常组相比,持续肥胖儿童睾丸发育年龄延迟6.10个月(校正后TR=1.05,P=0.04).与持续正常组相比,具有低PRS和中等PRS的女童持续超重或肥胖分别与乳房启动年龄提前3.42和6.84个月有关(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7和0.94,P值均<0.01);具有中等PRS的女童持续超重或肥胖分别与乳房启动年龄提前6.72和8,96个月有关(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4和0.92,P值均<0.01);在高PRS的女童中,发现持续超重或肥胖儿童乳房启动年龄提前更多,分别为10.80和12.96个月(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0和0.88,P值均<0.01).结论 持续超重和肥胖与女童乳房发育提前有关,而持续肥胖与低遗传风险男童睾丸发育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童年期情绪性多食与多基因遗传风险对男女童青春期发育的交互效应,为进一步开展儿童青春期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3月(T0)从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招募896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建立青春期发育队列,之后2017—2019年每年开展1次随访调查(T1、T2、T3)。评估儿童情绪性多食与年度青春期发育状况(男童睾丸容积和女童乳房发育),借助非线性生长模型拟合男女童的青春期发育时相与速度,基于17个与青春期发育提前相关的SNPs计算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别检验情绪性多食与多基因遗传风险对男女童青春期发育的交互效应。  结果  896名儿童T1时情绪性多食行为报告率为22.7%。控制分娩方式、出生体重等协变量后,在青春期发育提前高遗传风险女童中,情绪性多食仅与青春期发育速度加快存在相关性(B=0.19,95%CI=0.07~0.32, P < 0.01),与青春期发育时相无相关性(B=0.14,95%CI=- 0.12~0.41, P=0.28)。在低遗传风险女童以及不同遗传风险的男童中,情绪性多食与青春期发育时相和速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青春期发育提前高遗传风险女童中情绪性多食与青春期发育速度加快有关。需要开展更多纵向研究检验多基因遗传风险与童年期饮食行为对男女童青春期发育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索不同家庭因素与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儿童青春期发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1 237名儿童进行为期5年的前瞻性队列随访,采用Cox回归分析家庭因素与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是男女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因素(P值均<0.01);顺产相较于剖宫产的女童更早观察到乳房发育(HR=1.27,95%CI=1.04~1.54);自觉家庭经济条件好是女童月经初潮(HR=0.81,95%CI=0.66~0.99)、阴毛发育(HR=0.80,95%CI=0.65~0.97)和男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睾丸发育HR=0.69,95%CI=0.58~0.83;首次遗精HR=0.62,95%CI=0.49~0.78;外生殖器发育HR=0.70,95%CI=0.56~0.87;阴毛发育HR=0.66,95%CI=0.54~0.80)的保护因素;留守男童更晚观察到睾丸发育(HR=0.74,95%CI=0.57~0.96)、首次遗精(HR=0.71,95%CI=0.50~0.99)、阴毛发育(HR=0.68,95%CI=0.51~0.91);自觉父母关系好的男童更早观察到睾丸发育(HR=1.26,95%CI=1.01~1.58)(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女童阴毛发育的时间更晚(HR=0.79,95%CI=0.65~0.96),家庭因素与男童青春发动时相无关.结论 是否留守、自觉父母关系、自觉家庭经济条件是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的影响因素,但在调整年龄和BMI等因素后,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女童阴毛青春发育指标上,对于家庭因素与其他青春发育事件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随访调查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重庆市城区小学1~4年级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现状,探讨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选取4所小学1~4年级共1471名知情同意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般情况及家庭环境问卷调查(包括年龄、父母关系、饮食及生活方式等)、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调查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的测量和青春期发育情况检查等)。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男女童各重要青春期发育事件P25、P50和P75年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对象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检出率为17.7%,女童乳房和男童睾丸开始发育的P50年龄分别为10.77岁和11.48岁。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童与女童相比不易发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OR=0.561,95%CI 0.406~0.774),而父母间关系不好(OR=1.320,95%CI 1.007~1.729)和用过美发产品(OR=1.685,95%CI 1.028~2.762)是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城区儿童青春发动时相仍在提前,性别、父母间关系、使用美发产品是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探讨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前瞻性预测效应,及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 于2013年(T1)方便选取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一至三年级2 084名学生,建立儿童青春期发育队列,并分别于2015(T2)、2017(T3)和2019(T4)开展2年一次的随访调查,最终有效人数1 909人.问卷调查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企图与外化症状,男女童的青春期发育分别采用男童睾丸容积和女童乳房发育Tanner分期作为评估指标.T4时采用《MacArthur健康行为问卷儿童报告版》评估外化症状.基于SAS软件的非线性生长模型(nonlinear growth model,NLM)分别拟合男女童青春期发育的时相与速度,将青春期时相划分为提前、适时、延迟组;将青春期发育速度划分为快速、正常、缓慢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男女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随访期不同行为问题发生的预测效应.结果 外化症状、NSSI、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报告率分别为13.9%(265名)、24.4%(466名)、14.2%(271名)、4.6%(88名)和2.3%(43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青春期发育速度过快会增加男童外化症状、NSSI[OR值(95%CI)分别为2.85(1.53~5.31),2.11(1.22~3.65)]和女童自杀企图的发生风险[OR值(95%CI)=2.99(1.07~8.35)].发育速度缓慢可以降低男童自杀意念与自杀计划[OR值(95%CI)分别为0.40(0.18~0.87),0.07(0.01~0.67)]和女童外化症状和自杀意念的发生风险[OR值(95%CI)分别为0.33(0.13~0.81),0.38(0.17~0.85)].发育时相提前会增加男童自杀计划发生风险[OR值(95%CI)=3.60(1.04~12.43)],发育时相延迟可以降低女童NSSI发生的可能性[OR值(95%CI)=0.39(0.19~0.80)].结论 青春期发育速度可能是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深圳市6~16岁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发育现况进行横断面调查, 为儿童卫生保健、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深圳东、中、西三个行政区中随机分别抽取中、小学各2所。采用现况法获取第二性征发育(男童睾丸和阴毛发育,女童乳房发育和阴毛发育)数据,询问女童本人月经初潮年龄,共纳入10 674名6~16岁儿童。采用概率比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中位年龄及对应的95%CI间表示。结果 男童睾丸容积达4ml和出现阴毛的年龄分别为10.1岁(10.0~10.2)和12.2岁(11.9~12.6)。女童乳房发育和出现阴毛的年龄分别为8.5岁(7.4~9.4)和10.6岁(10.5~10.7),初潮年龄为12.1岁(11.8~12.4)。与2005年全国流调数据相比,男、女青春期启动年龄分别提前0.4岁及0.7岁,女童初潮年龄提前0.1岁。结论 深圳地区6~16岁中小学生青春期启动年龄、女童初潮年龄与2005年全国九大城市儿童性征发育调查研究结论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银川地区9~17岁城市女童青春发动状况以及发动时相提前与肥胖的关系,为开展青春期教育和控制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取银川市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各2所,小学四~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高中一至二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的女生共1 265名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结果女童乳房发育、阴毛发育、月经来潮的平均年龄分别为9.25,11.23,12.23岁。9~17岁女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是8.1%,5.1%。11~14岁组女童的月经来潮组与未来潮组的体重、腰围、臀围和BMI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女童超重、肥胖率为12.9%和6.3%,BMI值明显高于青春发动时相正常和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银川城市女童青春发育进程符合儿童青春发育顺序规律,女童肥胖超重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九江市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为该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九江市三个区4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共3 312名3~1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进行乳房、阴毛、睾丸等分期评定,通过发放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受调查者月经初潮和遗精、饮食睡眠生活习惯、特殊爱好以及父母亲青春期发育情况。 【结果】 九江市城区儿童性早熟检出率为0.68%,女童检出率(1.25%)高于男童(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9,P=0.000)。乳房开始发育年龄平均为(10.26±2.34)岁,城区女童[(9.91±1.85)岁]早于郊区女童[(11.29±1.3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阴毛发育年龄平均为(11.67±0.84)岁,城区女童[(11.68±0.85)岁]和郊区女童[(11.63±0.8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常食动物性食物、营养滋补品、饮料,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生活习惯、父母缺乏育儿知识、以及遗传因素等在儿童性早熟组和正常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经常进食动物性食物、营养滋补品、饮料,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生活习惯、父母缺乏育儿知识、以及遗传因素在性早熟发病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富含植物雌激素(PEs)食物的摄入与女生青春期发育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沈阳、郑州、重庆和广州市共8所中学在校初一、初二年级1 601名女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和青春期发育评估。结果 1 601名女生中有232人乳房发育提前,检出率为14.5%,219人乳房发育延迟,检出率为13.7%;不同年龄、父母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膳食摄入豆制品类和油类水平的女生乳房发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膳食摄入豆制品类(OR=0.48,95%CI=0.31~0.74)是女生乳房发育提前的保护因素。结论膳食摄入一定量富含PEs的食物是女生乳房发育提前的保护因素,这可能反映传统的以植物性为主的膳食结构代表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黔南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黔南地区城区6所幼儿园3~6岁儿童共1 140名,测量身高、体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参考标准,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采用Z评分方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3~6岁男女童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均值低于全国9市城区儿童;各年龄组民族性别之间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低体重率为0.53%,生长迟缓率为2.98%,消瘦率为1.40% ,超重率为24.21%,肥胖率为10.18%.男童肥胖率(9.84%)略低于女童(10.59%);汉族儿童肥胖率(11.07%)高于布依族(5.07%),低于苗族(14.4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文化程度、独生子女和婴儿时期喂养方式是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的主要影响因素,父母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和家庭经济状况是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黔南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令人担忧.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Pors AG 《World hospitals》1991,27(2):18-28
Hospitals all over Europe must get ready to face the important challenge of 1993 at all levels: micro-economic, macro-economic, local, regional and European. Despite the liberalization trends which will inevitably appear with the increased freedom of exchange and movement, hospitals must strive to remain havens of peace to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18.
19.
整体护理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有系统的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否见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职业素质。从我院开展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工作成效分析,在学习新模式,转变传统护理观念的同时,同样要重视护士职业礼仪的教育,这样既提高整体护理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0.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is is alarming because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besity at young age is related to obesity at adult age. Consequently, the prevention of overweight from childhood onwards is an important issue. Apart from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here is an increased risk of orthopaedic complications, respiratory problems, fertility problem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psychosocial consequences in the form of a negative self-image,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and depression. 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ural factor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as the most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s for prevention. Most prevention programmes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s. Prevention programmes aimed at stimulating breast feeding and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playing outside) and the restriction of sweetened drinks and watching TV are very promising. With such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involvement of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parents i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