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样线法对四川省拟建成都港周围地区3种生境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0种,隶属于8目28科,其中优势种占6.25%,常见种占28.75%,稀有种占65.00%;留鸟35种(占43.75%),夏候鸟19种(占23.75%),冬候鸟22种(占27.50%),旅鸟4种(占5.00%).从种类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值来看,农田中的鸟类资源最为丰富,且群落稳定,加强对水域和村舍生境的保护可保持鸟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和分析常州市金坛生态红线区域内鸟类多样性组成及生态保护现状,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点样线法对常州市金坛生态红线区春、夏、秋季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不同生境和季节下鸟类种群数量特征,并通过计算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群落相似系数分析鸟类在生境和季节上的分布差异。【结果】常州市金坛生态红线区观测到鸟类共13目38科89种,其中雀形目最多(占比50.56%);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种,江苏省级保护动物36种。鸟类居留型以留鸟为主(占比37.08%),旅鸟最少(占比6.74%)。各生境物种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湖泊湿地、农田、林地和城市绿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农田、湖泊湿地、城市绿地和林地;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绿地、农田、湖泊湿地和林地,但差异不显著。春、夏、秋季中,夏季鸟类物种和个体数最为丰富,但春季物种丰富度指数较高,其他多样性指数各季节差异不显著。群落相似性方面,林地和农田相似性最高,湖泊湿地与农田差异最大;夏季与秋季...  相似文献   

3.
2020年6—7月、2021年4—7月,采用样点法,对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中部地区繁殖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并对该地区繁殖鸟类群落结构进了行分析,探讨了鸟类与生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共记录鸟类96种,隶属12目30科.其中,夏候鸟85种,留鸟1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湿地、草原和城郊3种生境中,湿地鸟类的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城郊鸟类的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和2011年5月对九寨沟县勿角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区系和多样性作了调查.结合相关资料,共记录有鸟类14目47科226种,约占四川省鸟类种数的33.09%.雀形目鸟类30科143种,占四川省鸟类种数的63.27%.区系特征以本地繁殖鸟和东洋界为主,留鸟148种,夏候鸟41种,冬候鸟28种,旅鸟9种;东洋界和古北界相互渗透,南北过渡,东洋界种116种,古北界种78种,广布种类29种.其中,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的有4种,属于国家Ⅱ重点保护鸟类的有27种.勿角自然保护区物种科属水平上多样性较高,反映科属多样性的DG-F指数0.8423;与其他保护区相比较,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仅次于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16日~11月10日,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中心点周边7公里范围内的秋季鸟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4种,隶属于13目27科.其中,夏候鸟20种,留鸟23种,旅鸟8种,冬候鸟3种,分别占鸟类种数的37.04%、42.59%、14.81%、5.56%.在43种繁殖鸟类中(包括夏候鸟和留鸟),古北界鸟类有35种,占繁殖鸟类的81.40%,东洋界鸟类仅有4种(占繁殖鸟类的9.30%).通过对重要值的分析,表明对飞行安全影响较大的鸟类有大(狂)/(鸟)、麻雀、灰斑鸠和喜鹊等8种.广性分布的有红隼、家鸽等7种.种间遇见率为0.8717.草地生境中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9527、8.1027;村镇生境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最低,分别为1.8144、3.3663.根据鸟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了不同生境鸟击的潜在隐患,结果表明草地、湿地和林地是鸟击防范的重点区域.对家鸽、环颈雉、达乌里寒鸦等13种对飞行安全威胁较大的鸟类进行了隐患分析,并提出了以飞行区草坪的科学管理和机场周边地区土地的合理规划为主的综合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7年1月~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市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9科共112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9种。鸟类居留类型分析表明,有留鸟36种(占32.2%),夏候鸟和冬候鸟均为27种(占24.1%),旅鸟22种(占19.6%)。从区系组成上来看,古北界种类最多,有52种(占46.4%),东洋界种14种(占12.5%),两界广布种46种(占41.1%)。公园内观察到水鸟49种,其中鸻鹬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雁鸭类数量较少。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鸟类多样性指数也较高。调查区域内五类生境中,树林(灌丛)生境内的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其它生境,明水水面内鸟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少,多样性指数也最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鸟类多样性的情况,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其进行每月2次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鸟类总数3 006只,隶属10目30科44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三有鸟类33种;留鸟34种,冬候鸟4种,夏候鸟6种,雀形目所含种数及数量所占比例最大。另外,从优势度分析中得知该湿地景观内的优势种有小(Podiceps ruficollis)、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白颊噪鹛(Pterorhinus sannio)等,对比鸟类多样性,该湿地景观内十里河滩地段在鸟类多样性、物种优势度和均匀度均高于花溪公园。从生境类型看,鸟类多样性、物种优势度和均匀度树林最高,村落较低。  相似文献   

8.
深圳围岭公园鸟类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围岭公园鸟类组成、鸟类区系、鸟类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鸟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公园有鸟类53种,隶属11目,25科,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种.在该公园内分布的53种鸟类中,属留鸟的有36种,属冬候鸟的有13种,属夏候鸟的有4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划分,公园内的鸟类属东洋界物种的有33种,属古北物种的有11种,属广布种的有9种.  相似文献   

9.
在2008年3月~2009年2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对西天目山区的鸟类多样性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 982只、85种,隶属9目32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8种,省重点保护物种10种,中国特有鸟类7种.西天目山鸟类中,属古北界的有8种(占13.8%),东洋界38种(占65.5%),广布种12种(占20.7%);按季节型划分,留鸟58种(68.2%),冬候鸟13种(15.3%),夏候鸟11种(12.9%),旅鸟3种(3.5%).西天目山区鸟类呈周期性波动特征,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以6月最高,分别为8.551、3.206、1.898;1月最低,分别为2.015、0.051、0.022.西天目山区的鸟类罕见种有31种,占总种数的36.47%,鸟类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水门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9科108种,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2级保护鸟类4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4种。居留类型组成中,有留鸟36种(占33.3%),夏候鸟25种(占23.2%),冬候鸟24种(占22.2%),旅鸟23种(占21.3%);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51种(占47.2%),东洋界16种(占14.8%),广布种41种(占38.0%)。对鸟类种类、数量和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春秋两季鸟类种类较多,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相对较高;冬夏两季鸟类数量较多,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的生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季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遇见鸟类66种,隶属于11目25科。其中,东洋界鸟类占82%,古北界鸟类占12%,广布种类占6%。留鸟占86%,夏侯鸟占14%。黄腹角雉(Trapopan cabot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等珍稀鸟类主要生活于远离人居的常绿阔叶林中,因此,减少人为干扰和保护常绿阔叶林植被对珍稀鸟类的生存尤为重要。文章还讨论了不同海拔对鸟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花坪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类型夏季鸟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7~8月,采用样线法在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原生林、次生林、农田-经济林三种生境类型的夏季鸟类群落进行调查,以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优势度指数、G-F指数分析鸟类的多样性。结果共记录到鸟类66种,隶属7目29科。原生林的鸟类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及G-F指数最高,该群落的鸟类在物种和科属水平上拥有最高的多样性,但是个体数量较少。次生林的鸟类群落密度最高,但是数量集中在几种少数优势种上,多样性指数低。农田-经济林的Pielou指数最高,鸟类群落结构合理、分布均匀、多样性高。保持各类生境空间结构和分布格局,提高植物群落的复杂性,对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存和繁衍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安徽段)重要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点法、路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对淮河流域(安徽段)6处重要湿地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46种,隶属于15目48科.其中冬候鸟53种,夏候鸟42种,留鸟37种,旅鸟14种;古北界77种、东洋界23种,广布种46种;游禽31种、涉禽34种、陆禽8种、攀禽11种、猛禽10种,鸣禽52种.分析表明,该区域重点保护的鸟类较多,水禽比较丰富,还有种类较多的森林鸟类和灌丛鸟类.6处湿地中,女山湖的鸟类物种数最多,G指数、F指数以及G-F指数值均最高,两块湿地地理位置相差越远相似性系数就越小.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范机场鸟击事件的发生,作者从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对昆明巫家坝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地区鸟类群落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实地调研,共记录到74种鸟类,分属12目29科,其中留鸟42种,冬候鸟23种,夏候鸟7种,旅鸟2种.不同季节的鸟类种类、密度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冬季最低,秋季最高;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是秋冬季较春夏季为低.调查区域内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机场>公园>湿地>居民区,Pielou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则为公园>机场>湿地>居民区;从相似系数来看,机场与湿地间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最高.研究结果表明,昆明机场鸟类群落的季节变动受候鸟迁徙影响严重,秋季应是鸟击的重点防范时段.向化村湿地与机场生境的相似程度最高,对湿地的生态整治应能有效地降低鸟击威胁.据此提出了昆明机场的鸟击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天坛公园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的天坛公园鸟类调查到现在已有5年之久,为弄清楚该园内的鸟类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于2010年4月-2011年1月,每月3~4次在天坛公园进行鸟类调查,记录鸟类物种数和总数量,结合天坛公园的自然环境,对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进行分析.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9种,其中迁徙鸟类62种,占69.66%,留鸟27种,占30.34%;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北京市1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2级重点保护鸟类43种.从整体上看,天坛公园鸟类的物种数和总数量在春秋两季呈现高峰,夏季最低;鸟类群落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秋两季有大量旅鸟迁徙经过,种类和数量变化大,夏季以留鸟和夏候鸟居多,冬季以留鸟和冬候鸟为主,所以夏冬两季鸟类群落相对稳定;对4种生境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性的分析结果显示,苗圃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867 7;景点区最低,为0.621 3.鸟类均匀度指数景点区最高,为0.823 3;苗圃最低,为0.729 1.较之前的研究,麻雀(Passer montanus)、喜鹊(Pica pica)、灰喜鹊(Cyanopica cyana)的种群数量仍占绝对优势,是公园中的优势种,该次调查首次记录到绿头鸭在园内落地停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自然湿地与人工修复湿地在维持鸟类生物多样性上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别,为进一步推进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控制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提供参考。【方法】对比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自然湿地与人工修复湿地上各月鸟类观测数量、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种数量所占比例的差异,并对两种湿地中鸻形目、雁形目鸟类种类、数量及共有的优势种、常见种鸟类进行两两配对的Kendall相关性分析。【结果】自然湿地与人工修复湿地鸟类种群相似度为0.36,全年鸟类生物多样性及均匀度方面自然湿地低于人工修复湿地。两种湿地的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鸻形目鸟类的数量及种类、雁形目鸟类的种类有显著差异(P< 0.05),而鸟类总数量、种类及雁形目鸟类数量无显著差异。在自然湿地中,鸻形目鸟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占62.92%); 在人工修复湿地中,雁形目鸟类的数量最多(占50.20%)。在鸟类迁徙过程中,两种湿地的雁形目鸟类变化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鸻形目鸟类无此特征。7种优势种及常见种鸟类的变化中,两种湿地中记录到的雁鸭类存在显著的种内及种间相关性; 两种湿地记录到的4种鸻鹬及白鹭的数量变化无显著种内相关性。【结论】人工修复湿地为多种途径东滩自然保护区的水鸟,特别是雁形目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而鸻形目鸟类更偏好栖息于自然湿地,所以除开展人工湿地修复工程外,保障未被破坏的自然湿地不受外界干扰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亚太地区途经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的迁徙鸟类群落变化、种间关系及迁徙机制,对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鸟类群落的年际变化及迁徙物种种群数量种间变化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依照《鸟类环志技术规程》记录2005—2014年东滩湿地环志鸟类种类和数量,计算各年度内鸟类日均环志数量、物种比例、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结果】10 a间共环志鸟类3目(鸻形目、鹳形目和鸥形目)8科51种。年环志种类在32~45种间波动,环志鸟类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38~2.79,均匀度指数为0.68~0.76。日均环志数量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日均环志59.07只下降到2014年日均环志17.13只。10年间年均环志量均超过环志总数1%的常见种有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黑腹滨鹬(C.alpine)、红颈滨鹬(C.ruficollis)等10种鸻鹬类; 对其进行两两种间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有14对呈显著正相关, 其中5对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环志鸟类迁徙路线上栖息湿地破坏与减少是导致环志鸟类种类和数量变化的主要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天津地区鸟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5年,采用样点和样线法对天津地区的鸟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389种,隶属19目68科184属.鸟类区系以古北种类最多,203种,占总种数的52.19%;东洋种42种(10.79%)和广布种144(37.02%).居留型以旅鸟最多,234种(60.15%);夏候鸟次之,74种(19.02%);留鸟55种(14.14%);冬候鸟最少,仅26种(6.68%).基于G-F多样性指数对天津鸟类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湿地水域鸟类多样性稍高,为0.76,居民点及城市公园最低,为0.58,山地和平原田野均为0.75,表明天津地区鸟类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与其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对浙江清凉峰旅游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 983只,隶属10目31科8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4种,"三有"保护物种49种,省重点保护物种7种;古北界有28种,占鸟类物种的34.15%,东洋界48种(占58.54%),广布种6种(占7.32%)。鸟类群落结构较稳定,表现为留鸟居多,达54种(占65.85%),旅鸟最少,仅2种(占2.44%)。由于该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故其林鸟居多(占91.46%),水鸟很少(占8.54%)。夏季鸟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秋季的优势度指数最高,冬季的均匀性指数最高。鸟类群落组成随季节有一定的周期性波动,密度最高的是夏季,达到16.88只/km2;最低时为冬季,仅有10.62只/km2。该旅游区鸟类多样性有明显降低的趋势,需加强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