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描述移动计算环境下P2P的动态资源情形,提出了一种面向P2P的动态资源模型——PODRM模型。该模型首先根据P2P模式下的资源特性构造出P2P的网络资源空间,并抽取角色约束及操作约束,从而实现对P2P资源的静态描述。然后,对CPN进行了资源语义扩充,采用扩充了的CPN——E—CPN来刻画资源的动态特性。进而在此基础上构造TPODRM模型。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描述了移动计算环境下P2P的动态资源情形,为动态资源的有效使用及受限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玲娟  姬同亮  王汝传 《计算机应用》2006,26(12):2900-2902
以改善P2P网络的安全性能为目标,介绍了基于关键节点的混合式P2P结构和基于信誉的信任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该信任机制的混合式P2P模型,描述了该模型的工作机制。利用该模型可以在两个对等实体之间建立高效、可靠的信任关系,有效防止恶意攻击,提高P2P网络的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3.
P2P服务器部署作为解决P2P系统跨网络流量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由于peer的资源贡献能力,传统服务器部署模型不能在P2P系统中获得预期效果.本文通过简单示例来揭露P2P需要服务器部署.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P2P流媒体应有的服务器部署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部署成本、服务性能和peer贡献能力等因素,能满足不同P2P流媒体提供商的需求.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部署模型具有很好的网络适应能力,适合P2P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P2P系统的开放、匿名等特征,使其成为一些恶意节点发布虚假信息的温床。因此,在P2P环境中建立一个完善的信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确定性理论的P2P系统信任模型,系统根据该模型计算出每个相关节点的信任度,节点依据计算结果与信任度高的节点进行交易。分析及仿真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隔离恶意节点,防止恶意信息的散播。  相似文献   

5.
基于P2P的网格资源发现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2P与网格都是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在分析现有网格资源发现机制的基础上,将P2P的相关技术引入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分散资源发现模型。在资源发现过程中为了减少网络流量,提高通信效率,采用数据库查询与基于代理结合的方法。并对该模型的资源发现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给出了该模型所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吴复奎  陈铮  苏骏 《软件导刊》2010,(7):175-177
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结构化P2P拓扑的流媒体直播模型,该模型兼有中心结构化拓扑与分布式无结构化拓扑的优点,可以快速进行流媒体的分发。提高了流媒体直播的网络利用效率并减少了部署成本。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技术的网络流媒体模型,该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可以充分利用空闲网络带宽,在占用少量服务器资源的同时达到理想的视频播放效果。文章进一步利用元胞自动机对该模型和传统模型进行了模拟及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服务器资源占用和用户的支持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网络流媒体模型。  相似文献   

8.
一种综合的P2P网络信任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全有效的信任模型是保证P2P 系统高效、稳定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一种适用于P2P 网络的综合信任模型,它参考了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的建立方法,从两个角度来计算节点的综合可信度。该模型中引入了非对称加密等安全机制,通过分析与仿真证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抑制冒名和诋毁等非法行为,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P2P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较差、现有信任模型中信任度计算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P2P环境下混合式信任模型。该模型采用混合式P2P网络结构,利用时间段机制计算节点信任度,有效地预防节点间的“夸大”、“诋毁”等行为;提出了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交互评价反馈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运算量小,并能够有效地孤立和识别恶意节点,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一种完全匿名的P2P网络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P2P网络信任机制大多是通过牺牲匿名性来实现的,这给P2P网络安全引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匿名的P2P网络信任模型--TAM。该模型通过多个公/私钥的组合使用来保证安全和匿名。  相似文献   

11.
由于P2P环境的高度动态性和异构性,以及流媒体服务的高宽带和连续性强的特征,P2P流媒体系统中数据块和发送节点的调度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数据驱动的P2P流媒体系统提出了基于缓存区段的调度算法,即根据时间线将缓存划分为反映不同紧急程度的若干区段,以便节点根据资源副本数和紧急程度作出合理调度。模拟实验表明,在高 动态性的网络情况下,基于缓存区段的调度算法仍然能够很好地保证媒体流的连续性以及节点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12.
P2P流媒体直播分布式缓存替换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流媒体直播系统中分布式节点缓存区别于传统的Client/Server缓存结构,节点的实时同步给缓存管理提出较大挑战。分析了分布式缓存空间利用率的决定因素,通过节点成功请求比率,缓存的fresh度及数据分片点击率3个指标来评估节点缓存空间利用率,提出了频度限制与改进的LRU相结合的K-Degree&LRU2缓存替换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传统的FIFO、LRU算法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视频节目受欢迎程度不同的特性,提出一种P2P流媒体系统中的缓存替换算法,通过将系统中的全部视频片段分类,为其赋予不同的优先级,并周期性地更新该值,同时考虑视频片段被访问次数和最近被访问的情况,使得被替换出存储空间的片段更加合理。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缓存命中率及系统的启动延时,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时间间隔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缓存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分片传输机制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客户端缓存问题,为提高节点间请求数据分片的命中率和避免数据分片大量冗余,提出一种依赖邻居节点请求量的节点缓存替换算法.该算法将分片在节点的缓存时间进行等间隔划分,利用马尔可夫链转移概率矩阵计算理论,预测分片在下一时刻的缓存价值.并将该算法和传统算法FIFO及LRU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该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能更好地提高数据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15.
P2P点播系统的客户端磁盘缓存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基于有服务器结构对等网络环境的点播系统中,针对客户端需要缓存部分流媒体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预测双缓存模型,给出相应的缓存替换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用户数目增多时,客户端缓存的命中率大幅提高,服务器的负载得到改善,显著降低了VCR操作时所引起的等待延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流媒体的需求不断提高,对视频服务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2P视频点播系统中传统的缓存替换策略无法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针对此问题,本文对传统的缓存算法FIFO进行改进,提出基于关联规则的FIFO替换算法(FIFO-AR)。为了进一步提升缓存替换算法的性能,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关联规则的缓存替换算法(CRA-AR)。根据用户的播放记录和视频段的流行度,并结合关联规则,从而得到待缓存的视频段。实验结果表明,FIFO-AR和CRA-AR相比于传统的缓存替换算法,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和较少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7.
P2P流媒体cache是一种有效减少带宽开销、提高对象利用率的技术,通常采用FIFO,LRU等算法置换内容.然而,流媒体不同于Web对象,P2P网络也有别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在分布式应用中这些算法可能影响系统的性能,为此,分析了FIFO和LRU置换算法,提出了基于供求关系的SD算法,以及基于分片副本数量的REP算法,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针对不同的节点到达间隔,将SD和REP同FIFO,LRU进行比较,发现在启动延迟、媒体副本数量和根节点依赖度方面SD和REP几乎均优于FIFO和LRU.同LSB(least sent bytes)算法相比,某些场景中SD的启动延迟减少了约40%,而REP在副本数量方面远远超过LSB的结果,说明在P2P网络流媒体服务中使用SD和REP缓存置换算法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最小价值的流媒体缓存替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基于P2P流媒体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价值的流媒体缓存替换算法SDU.研究了现有的缓存替换算法,通过对现有的缓存替换算法的理解、研究和分析,得出了现有的缓存替换算法在P2P网络节点间效率不高.对P2P网络和流媒体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SDU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副本的供求关系、数据的紧迫度和数据的字节...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合作式Web缓存系统(WebRing),包括一种基于连续哈希的Web对象路由模式,保证了对任意Web请求经过一次哈希计算且至多经过一次转发就可到达目标节点。同时,基于节点状态标记切割哈希空间的系统负载均衡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解决了传统合作式缓存系统中多级转发和多重哈希计算造成的高时延和单点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典型P2P流媒体模型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并比较几种典型P2P流媒体模型的可扩展性、启动延时和系统稳定性,指出基于gossip协议的媒体服务模型与基于多播树协议的P2P流媒体服务模型的区别。总结P2P流媒体服务体系涉及的数据调度算法、节点选择优化算法等关键技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