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本文对冰蓄冷空调中的水过冷成核机理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筛选出较好的成核剂,使得水的过冷度减小直至消除,这对提高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效率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气体水合物蓄冷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适用于空调工况的蓄能技术,为加快HFC134a气体水合物的生成速度,采用一种新型引射器装置来增强反应物混合和扰动.通过对有引射循环与无引射循环两种不同蓄冷工况的实验对比,证实了引射比对成核过冷度和成核引导时间有应变关系,当引射比范围在0.3~0.4之间时,引射循环能有效减小成核过冷度1.5℃,水合物生成时间缩短20~30min,最佳引射比与形成气体水合物的物质质量比接近.水的初始状态对成核过冷度和成核时间有明显影响,形成过水合物的水再次生成水合物的成核时间缩短6~8min,成核过冷度减少1~2℃.  相似文献   

3.
以六水氯化钙为基材,配备出一种新型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用于空调蓄冷。该材料的质量配比为81%六水氯化钙+5%乙醇+14%丙三醇。为了降低复合相变材料的过冷度,使用六水氯化铯为成核剂,发现成核剂的添加量为1.0%时过冷度几乎为零。为检验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了100次的热循环实验,材料未出现相分层,表明其热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蓄冷型二氧化碳空调系统理论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蓄冷型二氧化碳空调进行了理论研究。描述了系统组成和运行模式,建立了一个简易设计计算模型,重点计算了过冷运行模式下的制冷量和性能系数,给出了与常规系统不同的过冷器和蒸发器的设计结果。分析表明,融冰过冷方法能显著提高二氧化碳空调性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高温水蓄冷过冷空调系统原理,对该新型蓄冷过冷空调系统若干方案进行了选择,特别是对蓄冷水箱的掺混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空调用蓄冷水箱内温度分层特性数理模型,模拟了蓄冷水箱内温度分布规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吻合,该模型可为水蓄冷系统储水相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型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小型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循环特性,分析了该蓄冷空调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讨论了不同工况下的过冷度对该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了各类型蓄冷空调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新的蓄冷空调方案——高温水蓄冷空调的原理。针对部分掺混型高温水蓄冷空调系统,基于蓄水箱内过冷水传热模型,数值计算了系统按设计工况运行期间无量纲温度分布、过冷有效度和总蓄过冷有效度的动态变化。计算并讨论了过冷水流率、设计使用时间、蓄水箱高度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八水氢氧化钡在相变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相分离和过冷现象。采用步冷曲线法研究分析在冷水冷却封闭体系和室温冷却开放体系两种工况下石英、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硼砂和二水氯化钙4种成核剂对八水氢氧化钡相变材料的成核效果。实验表明:石英和十二水磷酸氢二钠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八水氢氧化钡的过冷度有增大的趋势。质量分数为3%或5%的硼砂和二水氯化钙在室温冷却开放体系工况下能够抑制八水氢氧化钡的过冷度,同时附加1%的明胶作为防相分层剂使用,八水氢氧化钡的过冷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过冷度可降低至1℃以下,并且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相分层。  相似文献   

9.
三水醋酸钠(SAT)在凝固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分层和过冷现象,可以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增稠剂并添加成核剂来解决过冷问题。本文通过5种成核剂实验得到了效果最好的成核剂配方,其质量配比为SAT∶十二水磷酸氢二纳∶CMC=100∶8∶4。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加热温度对药品的性质有较大影响,温度过高会导致过冷度变大甚至直接不相变,通过实验得到SAT作为相变材料时加热温度的上限为82℃。  相似文献   

10.
小型蓄冷空调系统动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小型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循环特性,分析了该蓄冷空调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讨论了不同工况下的过冷度对该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匹配空调性能的最佳状态点,本文选用1台制冷量为5.15 kW的空调机组,实验研究了空调系统的充注量、过冷度和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对系统制冷量及能效的影响,并提出了SH-Q、SC-EER、SC-Q、SH-EER理论匹配曲线,通过曲线匹配出空调系统的最佳状态点。实现最佳状态点匹配的途径可分为两部分:1)首次充注制冷剂充注量,根据匹配曲线找到系统最适宜的蒸发过热度和冷凝过冷度;2)根据蒸发过热度及冷凝过冷度,调整充注量和节流强度,匹配出空调系统制冷能效的最佳状态点。实验研究了蒸发过热度为0~18 ℃、过冷度为0~9 ℃时空调性能的变化规律,根据匹配曲线得到系统匹配的最佳状态点,即最适宜的过热度、过冷度分别为1.3 ℃、6 ℃,对应的制冷能效为2.94,与实验区间最小值2.64相比增加了11.4%。  相似文献   

12.
三水醋酸钠的过冷机理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决相变蓄热材料三水醋酸钠的过冷问题,对无机水合盐的过冷机理进行了分析,以三种不同配方的试验样品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从样品的实验照片和记录的步冷温度曲线两方面分析了其凝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百分比为5%的成核剂十二水磷酸氢二钠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无机水合盐三水醋酸钠的过冷度,但其过冷度仍然较大;使用质量百分比5%的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和质量百分比3%的增稠剂明胶做添加剂后,三水醋酸钠的过冷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低温相变蓄冷纳米流体成核过冷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共晶盐BaCl2水溶液中添加亲水性分散剂,经过超声振动制备了粒径为20nm四种不同体积分数的TiO2-BaCl2-H2O纳米流体。对Baa2水溶液和纳米流体同步进行蓄冷实验,实验表明:加入纳米TiO2粉体后,可大幅度降低BaCl2水溶液的结晶成核过冷度,并且纳米流体的起始成核时间比BaCl2水溶液提前,结晶结束所花时间也要大大少于BaCl2水溶液。最后对纳米粒子影响基液的结晶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自行研制的冰蓄冷试验装置上研究了平板内的蓄冰过程,得出了载冷剂进出口温度和蓄冷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冰蓄冷过程进行了成核研究,通过添加人工成核可减少冰箱冷过程的过冷度,从而提高蓄冰主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机房空调在负落差长连管安装方式下会产生启动时低压报警和过冷度较小等问题,对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产生影响。本文理论计算R407C制冷剂名义工况下不同负落差时膨胀阀前过冷度和压缩机排气压力,发现膨胀阀前过冷度与负落差呈负相关关系,制冷剂在膨胀阀中可能会闪发。基于此,采用带储液罐的空调机组,试验分析储液罐分别位于冷凝器出口处和膨胀阀进口处时膨胀阀前的过冷度,结果表明,储液罐位于膨胀阀进口处可以有效保障膨胀阀前过冷度并降低压缩机排气压力。  相似文献   

16.
由于很多汽车空调采用斜盘式压缩机,有利于采用机械过冷的制冷系统,来增加汽车空调的制冷量、提高制冷效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系统工质的流量分配、空调制冷量和性能系数(COP)与中间压力之间的变化关系的研究,来研究机械过冷在汽车空调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几种成核剂对硫酸钠溶液过冷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共晶盐溶液过冷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以硫化铜、四硼酸钠、尿素、丙三醇为成核剂,实验研究了成核剂对硫酸钠溶液过冷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硼酸钠能较好的改善过冷现象,并且对硫酸钠溶液的潜热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徐振红  刘俊红 《制冷》2023,(1):13-17
本次设计即为济南市某办公楼VRV空调系统设计,设计内容包括系统选型的阐述及分析,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及湿负荷的计算。重点是空调水系统的设计,以及冷凝水生成量的计算,可以为相关项目的暖通空调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丁希文 《安装》2006,(11):33-36
本文是根据本人多年的施工实践,对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失调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调试,以满足空调水量的分配,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空调环境。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了搅拌速度、液浴温度、添加醇类物质和成核剂等因素对冰浆形成过程中过冷度及结冰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冰浆过程中,对水溶液进行搅拌有利于提高水过冷现象的稳定性。在搅拌速度0~100r/min时,不容易出现过冷现象而直接结冰;过冷度随搅拌速度增大而增大,在搅拌速度为200r/min时达到最大值4.35℃,之后过冷度急剧下降。在液浴温度降低情况下水过冷度先明显变大,随后变化不明显。添加乙二醇后,有效的改善了冰晶的细腻程度,在低浓度区(乙二醇浓度6%),过冷度呈小幅上升趋势;在中高浓度区(乙二醇浓度6%),过冷度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增加急剧的减小。添加成核剂后过冷度明显下降,过冷解除时间提前,与硫酸铁和二氧化硅相比,硼砂成核性较差,但是形成的冰晶具有较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