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春  王保保 《微机发展》2003,13(6):27-28,31
利用最近在小波变换、人工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上取得的进展来进行人脸图像的识别。由于小波变换在时间和频率空间具有良好的定位特性,使小波神经网络可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多分辨的学习训练。将小波变换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理论结合,设计一种小波神经网络结构,介绍了神经网络的数学框架和该网络的学习算法,把此算法用到人脸识别中,实验结果证明小波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中收敛速度快、识别率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粒子群BP神经网络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人脸识别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有效的特征来识别出人的身份,其关键技术在于人脸特征的描述和模式识别.为此,基于粒子群BP神经网络提出了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形成低频小波子图,然后用离散余弦变换将人脸图像在特征空间中提取,并作为粒子群BP神经网络的输入,由粒子群BP神经网络和后验概率转换器构成人脸识别器.针对ORL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和余弦变换与 BP 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将人脸图像归一化后进行小波变换,再用余弦变换对低频信号提取特征向量,达到降维和去除干扰的目的,并把特征向量送进 BP 神经网络训练。识别时,对人脸图像进行相同的变换后,送入神经网络进行辨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传统的人脸识别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将人脸图像的离散小波变换DWT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以达到人脸识别的方法。由于离散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多尺度特征表达能力,能将图像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到最低分辨率子图像,高频部分则对应于图像的边缘和轮廓,能很好的表征人脸图像的特征。而BP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分类能力,并且可以运用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进行学习。实验表明:二者的结合对人脸识别具有计算量小,识别率高的优点,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分量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形成低频小波子图,然后用主分量分析法构造特征脸子空间,将人脸图像在特征空间的投影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由BP神经网络和后验概率转换器构成人脸识别器。针对ORL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脸识别中出现的维数过高和计算复杂而导致的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DWT(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和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粒子群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新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分解,去除对角线分量影响,提取加权低频和高频的离散余弦变换系数作为特征向量,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在ORL人脸库上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软件工程师》2020,(2):43-46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分析、深度学习和adaboost分类器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算法仅仅提取了小波分解的低频分量用于分类图像的特征,为了更有效地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提出了一种将传统特征和深度特征相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通过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函数对人脸图像进行二维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出人脸图像的低频部分作为特征值,接着通过深度残差网络提取人脸深度特征,最后将融合后的特征应用adaboost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在ORL人脸库实验证明,融合后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分类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特性构造小波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在非线性系统的辨识上.在参数学习上,给出了模糊微分与李亚普诺夫稳定相结合的新算法—LSFD算法,并与梯度下降法进行了对比.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小波模糊神经网络模型与模糊神经网络、模糊小波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和神经网络等模型相比,其性能指标最小,收敛速度更快,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在人脸识别领域,提取人脸特征和降低维数是人脸识别的关键。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算法仅在小波分解的低频分量上提取用于分类的图像特征,造成了高频分量中部分对识别有利信息的丢失。为了更有效地提取人脸图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特征加权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处理,然后对4个小波子图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特征,并把这4部分特征加权融合,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识别。在ORL人脸库上进行实验验证,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7.5%,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人脸识别能力,与传统识别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建立虚拟仪器非线性软校正模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学习特性,小波变换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小波神经网络兼有神经网络和小波变换的优点.本文提出了解决虚拟仪器系统非线性校正问题的小波神经网络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表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建立软校正模型,不仅可以使系统获得高精度,而且在相同的误差条件下,其收敛速度也要远远快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