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5例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拔出尿管后第1次排尿残余尿量、住院时间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1.3%,拔出尿管后第1次排尿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膀胱功能,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期盆底肌肉锻炼对孕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52例。均为单胎初孕,首诊孕周为16+~30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盆底肌肉锻炼指导并进行持续的盆底肌肉锻炼至少8周。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健康指导,观察两组孕妇于首诊时、首诊8周后相关盆底功能情况,分娩时第一、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以及产后3个月SUI发生的情况。结果首诊8周后,两组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及阴道持续收缩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P—Q分度0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SU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行盆底肌肉锻炼能提高盆底肌肉张力、缩短第二产程,可以降低产后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改善孕期盆底组织功能,有利于孕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5,(7):513-514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4.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李瑞珠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46-2947
目的 观察盆底肌锻炼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出院前1d由专科护理人员教会盆底肌锻炼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盆底耻骨、尾骨肌收缩力达到Ⅱ度、Ⅲ度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78.9%,观察组为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盆底肌锻炼对子宫肌瘤切除后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可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后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产后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探讨其变化机制。方法选取60例年龄在22~28岁初产顺产女性进入研究,经检查盆底肌肉肌力为1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产妇给予盆底肌肉锻炼采用电刺激与生物反馈联合锻炼,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产妇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2组均于产后6周进行尿失禁问卷表调查及进行盆底肌肉张力测定,评价盆底肌肉锻炼的效果。结果经过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后试验组盆底肌肉肌力恢复较对照组好,试验组及对照组产后6周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5%和1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能够提高盆底肌肉张力,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妇不同时期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自愿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的90例孕妇例作为实验组,分为产前组(n=30)、产后组(n=30例)及全程组(n=30);未进行功能锻炼的孕妇作为对照组(n=30).记录各组阴道分娩情况,比较产后3个月盆底肌张力,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阴道助产率和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盆底肌张力强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全程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效果最佳.结论阴道分娩前后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增强盆底肌,既有利于阴道分娩又有利于产后恢复.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并长期坚持,便于推广,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盆底肌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逼尿肌乏力(ACD)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BPH伴AC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盆底肌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6个月复查尿动力学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结果观察组逼尿肌等容收缩压、最大尿流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提高(P〈0.05),而残余尿和IPSS评分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BPH伴ACD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20例住院分娩产后6周的产妇,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后盆底肌肉训练。产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调查、盆底肌肉张力测定以及POP-Q分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以及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肉张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P-QI度脱垂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有助于提高盆底张力,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对产后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康复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患者从术前到术后拔除尿管全过程进行个体化排尿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在膀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106例需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分为康复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传统护理组50例进行常规的术后排尿训练,康复护理组56例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不同体位的尿道、阴道、肛门括约肌、腹壁肌肉的舒缩锻炼,抬臀弓背、直腿抬高等协调共济与毗邻肌诱导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个体化放尿结合定时开放,膀胱灌注.观察拔出尿管4~6 h再次排尿后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结果:康复护理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个体化排尿及结合功能训练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盆底肌功能锻炼结合膀胱训练在改善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方面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作为对照组,红色球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年龄(68.31±4.78)岁,研究组年龄(68.43±4.69)岁。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分娩前、后全程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取孕产妇204例,68例自孕28周开始盆底肌功能锻炼至产后3个月(全程组),68例于产后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至3个月(产后组),68例按常规妊娠分娩处理,(对照组).观察阴道分娩前、分娩后3个月盆底肌张力和产后3、6、12个月尿垫试验阳性率.结果 孕28周,各组盆底肌张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阴道分娩前,全程组产妇Ⅱ级<肌张力≤Ⅲ级与Ⅰ级<肌张力≤Ⅱ级的比率均高于产后组与对照组(P<0.05),肌张力≤Ⅰ级的明显低于产后组与对照组(P< 0.005 );阴道分娩后3个月,全程组产妇Ⅱ级<肌张力≤Ⅲ级的比率明显高于产后组与对照组(P< 0.005),Ⅰ级<肌张力≤Ⅱ级与肌张力≤Ⅰ级的比率均低于产后组与对照组(P< 0.05和尸<0.005).全程组产后3、6、12个月的尿垫试验阳性率均低于产后组与对照组(全程组:14.7%、7.3%、1.4%,产后组:23.5%、16.1%、7.4%,对照组:39.7%、30.9%、20.6%,P均<0.005).结论 早期全程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增强盆底肌收缩力,有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20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产后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肌纤维水平改善率、脏器脱垂率、疼痛评分、产后尿潴留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的76.0%,肌纤维水平改善率80.0%高于对照组的48.0%,脏器脱垂率6.0%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3.2±0.4)分低于对照组的(6.7±1.3)分,尿潴留症状改善时间(2.5±1.1)d短于对照组的(4.5±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妇产后强化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产妇肌纤维水平,缩短尿潴留症状持续的时间,减轻产妇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
魏学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196-3197
目的 观察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道分娩的90例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准备,观察组在常规产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及盆底肌张力. 结果 观察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顺产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观察组产妇分娩后的盆底肌张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有助于胎儿顺产和产妇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与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LTH)、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三种术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216例非脱垂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TVH、LTH与LAVH手术。术后系统随访。评价术后6个月时的阴道脱垂程度、膀胱和直肠膨出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和盆底肌肉肌力。结果:TVH组、LTH组、LAVH组阴道脱垂分别为2例(2.8%)、1例(1.4%)、1例(1.4%)(P〉0.05);膀胱和直肠膨出分别为3例(4.2%)、1例(1.4%)、2例(2.8%)(P〉0.05);压力性尿失禁分别为4例(5.6%)、2例(2.8%)、3例(4.2%)(P〉0.05);TVH组盆底肌肉肌力最弱(P〈0.05),而LTH组与LAVH组两组间肌力相似。结论:3种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影响均较小;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盆底肌肉肌力影响更小;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难度较小,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范良红  江锡环 《安徽医药》2018,22(1):183-185
目的 观察Kegel盆底肌训练对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82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患者掌握Kegel盆底肌训练方法,并在术后延续性护理中跟踪指导.评估监测术后两组膀胱残余尿、膀胱颈移动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颈移动度较对照组减少,性生活质量问卷分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 Kegel盆底肌训练有利于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恢复并改善术后盆底整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尹耀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91-2492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变化的影响。方法将56例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择期剖宫产组(n=34例)和自然分娩组(n=22例)。分别于分娩后1、3个月对所有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障碍、产后尿失禁等随访调查,并对所有产妇进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产后1个月、3个月择期剖宫产组产妇中分别有4例(11.8%)、3例(8.8%)发生盆底功能障碍,自然分娩组产妇中分别有8例(36.4%)、6例(27.3%)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择期剖宫产组产妇中分别有3例(8.8%)、2例(5.9%)发生产后尿失禁,自然分娩组产妇中分别有5例(22.7%)、4例(18.2%)发生产后尿失禁;择期剖宫产组产妇中盆底肌力检测≥3分者有19例(55.8%)、25例(77.5%),自然分娩组产妇中≥3分者有8例(36.4%)、10例(45.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于自然分娩,择期剖宫产术可降低盆底功能障碍、产后尿失禁发生率,增加产后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潮州市已育妇女分娩次数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盆底功能筛查的已育妇女335例,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剖宫产2组,按分娩次数分为生育1胎者、2胎者、3胎者3组,对所有筛查妇女进行盆底功能进行检查,计算各组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组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顺产组低(P>0.05),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3组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逐渐下降(P<0.05)。结论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女性盆底功能的作用,而分娩次数的增加有损害妇女盆底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丽  晋雅凌  樊晓君 《安徽医药》2016,37(2):140-144
目的 探讨妊娠和产后盆底肌锻炼对盆底肌活力和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7例孕妇随机分成训练组58例及对照组39例两组,采用阴道测压计测定盆底肌强度,通过测定尿流率和3 d的排尿日志判定排尿功能;通过UDI-6、ⅡQ-7和OAB-q问卷调查泌尿系统功能。结果 产后6~8周训练组的盆底肌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12.09,P=0.003);训练组在产后6~8周的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训练组在产后6~8周尿急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产后6~8周UDI-6和OAB-q评分明显恢复;孕期28周、孕期36~38周和产后6~8周训练组ⅡQ-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t=5.06,P=0.029;t=6.08,P=0009;t=16.88,P<0.001)。结论 妊娠和分娩影响盆底肌强度、泌尿系统症状、女性生活质量以及排尿功能。妊娠和产后期间的盆底肌锻炼可提高盆底肌强度、避免泌尿系统症状的进一步加重,进而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