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对62例81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优28膝,良39膝,可10膝,差4膝,优良率82.7%。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分期及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将74例81膝骨性关节炎应用自行设计的关节镜下分级方法分为4级,并分别手术进行术后疗效观察。结果:1级21膝,优良率100%;2级23膝,优良率78.26%;3级25膝,优良率56%;4级12膝,优良率33.33%。结果 Wilcoxon秩检验,T=4.8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分级,对于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差异显著。有助于手术适应症掌握,规范程序,避免手术盲目性及不必要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关节镜联合康复支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关节镜联合康复支具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关节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变化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7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805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CRP、IL-1β、MMP-3、IL-6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康复支具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性关节炎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对该病并没用一个确切规范的诊疗方法,临床多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速度为主要目的.目前,有许多报道显示,针灸尤其是以电针为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至2009年共35例单膝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行关节镜下检查及清理术;B组13例,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改善情况。结果:关节镜治疗组22例病例中无关节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关节镜治疗组在Lysholm、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膝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有较显著的特点,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为药物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冯会成  黄迅悟  孙继桐  胡明  常青 《生物磁学》2011,(10):1904-1906,1884
目的:探讨膝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至2009年共35例单膝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喀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行关节镜下检查及清理术;B组13例,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改善情况。结果:关节镜治疗组22例病例中无关节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关节镜治疗组在Lysholm、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膝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有较显著的特点,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为药物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矫形支具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矫形支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相关围术期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估(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关节炎进展、关节出血及纤维化、衬垫脱位、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最大关节伸直角度、最大关节屈伸活动度、胫骨平台后倾角和胫股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关节伸直角度、胫骨平台后倾角和胫股角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最大关节屈伸活动度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矫形支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降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探讨氧化应激反应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血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和比较其SOD、GSH-Px、MDA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体内SOD、GSH-Px酶类抗氧化剂活力显著增强(P0.05);MDA脂质过氧化损伤产物明显降低(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体内氧化还原状态发生了改变,可能处于抗氧化应激的慢性代偿状态;氧化应激反应参与了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臭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从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门诊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病例96例,并对收集的病例进行分类.治疗组患者进行刺穿后采取臭氧治疗的方式,有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0.9%氯化钠溶液、曲安奈德混合液的治疗方式,有41例.对两组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治疗前后的WAS及WOMAC进行评分,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0.90%,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3.41%,总有效率为92.68%.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臭氧治疗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手术前后足底压力分布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西京医院就诊的25名双侧膝关节O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两个时间点采用Footscan测量系统采集患者足底10个区域的压力数据,选择达峰值压力(Maximal Force,Max-F)、达峰值时间(Maximal Time,Max-T)作为主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膝OA患者TKA术后与术前相比发现Max-F:重侧患肢足底分区第1足趾、第2-5足趾、第4、5跖骨头区减小;后足区增大;轻侧患肢足底分区前足、中足、后足均减小。Max-T:重侧足底分区第2-5足趾区、第一跖骨头区、中足、后足区增大;轻侧足底分区第2-5足趾区、第5跖骨头区减小。以上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足底压力步态系统分析双膝OA患者手术前后的足底压力数据,可以更加科学、客观、量化的评价TKA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与广泛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行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对照组行广泛清理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前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0.00%(32/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0.4±14.8)h及(8.9±4.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16.9)h及(15.6±6.8)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术后Lysholm评分为(73.2±12.3)分,与对照组的(73.7±11.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2例出现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研究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与广泛清理术疗效相当,但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人工单髁关节置换在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已经有超过30年的历史,尽管早期的报告不尽如人意,但目前是可靠并安全的治疗关节炎的方法。单髁置换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合适的患者的选择、细致的手术技术和避免对畸形的过度矫正。本文对人工单髁置换手术的发展历史作了简单回顾,然后分别对膝关节内、外侧单髁置换术患者的选择、手术要点、临床疗效、失败原因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收治的KOA患者99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6,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和B组(n=53,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腓骨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膝关节相关角,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炎性因子变化,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低于A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则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相关角[股骨干与股骨双髁连线夹角(F角)、股骨胫骨角(FT角)、胫股关节间隙角(JS角)]均低于术前以及A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A患者经关节镜下清理术、腓骨截骨术联合治疗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手术方案安全且可改善患者下肢力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内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5,P=0.044);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伤口化脓、骨折畸形、膝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感染,治疗组发生率16.67%,对照组4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疾病负担,且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联合胫骨高位截骨(HTO)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2月~2020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侧KOA患者63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30例和33例。A组进行HTO手术,B组进行关节镜手术联合HTO治疗。术前、术后6周、术后12周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采用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周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2周采用MB-Ruler软件测量两组患者机械胫骨近端内侧角(mMPTA)、解剖股胫角(aFTA)。结果:术后6周、术后12周,B组HSS评分高于A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术后12周,B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3周,B组mMPTA、aFTA小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的HTO手术,关节镜手术联合HTO治疗内侧KOA患者,可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改善,减轻疼痛症状,调整下肢力线,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大鼠膝骨关节炎滑膜细胞原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原代培养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的方法。方法:取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用酶消化法消化、分离细胞,用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并传代,观察滑膜细胞生长状况、并用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免疫化学鉴定。结果:用酶消化法培养膝骨关节炎滑膜细胞,方法简单、成功率高、细胞形态典型。结论:单一的胶原酶消化法是一种有效的滑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可以满足一般实验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佳参数,为临床提供更加规范性的治疗,进一步提高电针疗效。方法:将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73例单膝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疏波组、密渡组两组,均针刺患侧膝眼穴,疏渡组接2Hz连续波治疗,密波组接40Hz连续波治疗,采用WOMAC评分对两组治疗后疼痛、僵硬、躯体功能进行评估,同时判断1个疗程及3个疗程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完成第一疗程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P均〈0.01,说明两组在疼痛疗效上存在差异。而两组僵硬和躯体功能评分的比较,P〉0.05,显示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第3疗程后,两组WOMAC总分比较,P均〈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第3疗程症状积分低于第1疗程,说明第3疗程后症状改善优于第1疗程。结论:电针疏波组在改善疼痛上优于密波组;第3疗程后,总体症状改善情况优于第l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